馬佳(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總設計師)

馬佳(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總設計師)

馬佳,男,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斯斯文文、白白淨淨,內秀且沉靜。他含而不露,蓄而不揚,連說話也是輕聲慢語,不急不躁,感覺與風風火火的火箭“老總”的稱呼大相逕庭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最年輕的火箭“老總”,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豐富經驗,以及對航天事業的滿腔忠誠,將總設計師和總指揮兩副擔子穩穩地挑在肩上,扛起了統率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大軍的重任,並屢創佳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佳
  • 國籍:中國
  • 職業:太空飛行器設計師
  • 畢業院校:西北工業大學
  • 主要成就:統率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大軍的重任,並屢創佳績
人物經歷,早年經歷,果敢負責,創新進步,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少年時 ,馬佳曾因加加林的飛天創舉而激動過,也曾被阿姆斯特朗勇敢登月的“一小步”激勵過,他決心長大後要做一名航天人,為祖國的航天事業增光添彩。於是,在高中畢業填寫大學志願時,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西北工業大學。大學期間他放棄了多個與家人團聚的假期,留在學校潛心鑽研,從那時起他就要求自己為了理想要比常人付出更多。
1991年,馬佳帶著優異的成績邁出了西北工業大學大學校門,獲得碩士學位,躊躇滿志地來到了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當時,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正處於關鍵的論證階段,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馬佳懷著報效祖國航天事業的強烈責任感,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飛船總體方案的論證工作中。他在消化大量國外資料的基礎上,向上海地區聯合論證組系統介紹了蘇聯“聯盟號”飛船的方案,並先後參加了逃逸救生、留軌艙利用等技術方案的論證工作和上海航天載人飛船總體方案報告的編制工作。這期間,馬佳在工作中的開拓性和對問題的獨到見解,為後續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91年11月,馬佳因工作需要,轉崗從事火箭總體性能的設計工作。馬佳一到崗位就一門心思撲在了新的工作上。他虛心求教、潛心鑽研,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第一次進發射場的時候,馬佳隨身攜帶筆和紙,遇到不懂的問題就隨時向老同志請教,並認真做好筆記,畫好示意圖,他這種勤學好問的作風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次孫敬良院士帶隊去法國考察,在專業研討會結束後,其他同志都興致勃勃地到外面去觀光遊覽、消費購物了,只有馬佳甘於寂寞,一個人悄悄留在賓館房間裡,整理會議資料和消化學到的新知識。對知識的渴求和對工作的認真執著,為他日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94年7月,馬佳擔任了研究所第一研究室主任,同時任長征四號乙和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總體主任設計師。在人員新老交替、技術人員非常緊張的情況下,一室要同時開展“長征二號丁”、“長征四號乙”、“長征三號”一、二級共三種型號、五種技術狀態的設計工作,另外還要承擔相關發射任務和“863”高科技預先研究,工作量之大和工作難度之高不言而喻。馬佳面對挑戰,勇挑重擔,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他合理配置科研人員,充分調動新、老同志的積極性,帶領全室同志按計畫完成了各專題的總體設計工作,確保了各型號的研製進度,展示出紮實的專業基礎和顧全大局、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這期間,馬佳還主持了大量技術協調工作,包括與發射場、衛星等大系統間的多次技術接口協調;組織力量配合專業研究室完成了旋轉分離整流罩和星罩垂直運輸車的研製和試驗。
20世紀90年代末,在那個“造飛彈不如賣茶葉蛋”的年代裡,航天科研隊伍很不穩定,許多曾經和馬佳並肩作戰的同事離開了航天。當時馬佳已經是研究所副所長了,憑他的能力在外面找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並不難,但馬佳沒有為外界的物質利益所誘惑,絲毫沒有動搖獻身航天的決心,仍然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鞭策自己,以十倍、百倍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不斷攀登航天技術新高峰。在他人格魅力的影響下,研究所一批科研人員緊緊團結在一起,為共同的事業無私奉獻。特別是1999年5月10日,在我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北約組織轟炸兩天后,長征四號乙火箭第一次發射風雲一號C星就獲得圓滿成功,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作為長征四號乙火箭副總設計師,馬佳為此做出了重要貢獻。2000年,馬佳擔任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設計師,成為當時國內最年輕的火箭總設計師,之後又兼任了該型號的總指揮。

果敢負責

馬佳外表雖然靦腆內向,但內心性格剛毅,沉著冷靜,具備一名航天工程指揮人員所必需的臨危不懼、敢於承受巨大壓力的良好素質。火箭在加注推進劑後到發射前的十多個小時始終伴隨著巨大的危險,每次到這個關鍵時刻,馬佳總是盯在現場,和參與加注的試驗隊員一起時刻關注推進劑的最新情況。
一次在火箭發射前夜,有人在操作時不小心踩到了推進劑管路,造成推進劑輕微泄漏,頓時推進劑氣味開始在空氣中蔓延開來。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馬佳不顧有毒氣體,迅速登上塔架,指揮現場人員採取補救措施,局面很快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火箭能否繼續發射,在場的人心裡都沒有底。關鍵時刻,馬佳再次憑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果敢的膽識,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了繼續發射的決斷,並在塔架上守了一夜。第二天,當火箭終於不負眾望把衛星準確送入軌道時,他和試驗隊員們蹦跳著,歡呼著,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還有一次在發射場時,火箭控制系統第一次加電,結果平台倒台了。平台相當於火箭的大腦,平台的倒台對發射影響很大。由於事前沒有任何徵兆,大家頓時陷入一籌莫展的境地。沒有線索地排除故障是最沒有頭緒的,而且時間也非常緊迫,當時壓力之大是無法想像的。就在大家都沒有了主意的時候,馬佳卻非常冷靜,他組織各分系統的研製人員充分溝通,仔細核對每一個數據,認真檢查每一個環節,真正做到不留一個死角、不放過一個隱患。大家在馬佳有條不紊的指揮下,通力協作,僅用兩天時間就查出了故障所在,並且迅速拿出了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保證了發射任務的圓滿完成。

創新進步

馬佳特別注重技術創新,他在領銜組織長征二號丁火箭技術方案制訂和工程設計、試製工作時,一開始就瞄準了國內外先進水平,在設計中大膽採用新技術,著力提升火箭的運載能力和發射精度,並搭載了當今國際領先的雷射陀螺捷聯和GPS全球定位系統套用試驗。作為主要負責人之一,他帶領長征二號丁火箭研製隊伍,歷經兩年的時間,經過充分高效地溝通協調,在國內首次實現了火箭發射地面測試系統的標準化、組合化和系列化。
馬佳除了領導大家完成各項任務外,還經常自己推導公式,在學習前人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在推進劑利用系統研製初期,為了解決控制中晃動的難點問題,曾採用很複雜的方法。馬佳通過自己推導公式,提出了採用變係數的方法,分步介入進行控制,避免了控制量大起大落的情況。類似這種在設計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事例,在套用別人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的事例,在馬佳的工作中還可以舉出很多。
2003年10月1日,由100多人組成的長征二號丁火箭發射隊來到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長征二號丁火箭此次承擔著發射我國新一代返回式科學試驗衛星的重任,該星是用於國家經濟建設的重點型號,對提升綜合國力意義重大。同時這也是馬佳擔任總師後發射的第一發火箭,他備感責任重大。由於各種具體原因,當時留給他們的有效工作時間已臨近極限。在確保火箭發射可靠性的前提下,搶時間、爭速度已經成為影響發射成功的瓶頸和關鍵。為確保任務按時完成,馬佳帶領發射隊積極與發射場的同志協調、溝通,制訂了切實可行的工作計畫。在他的嚴密組織、精心指揮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最終確保了火箭轉場、單元測試、分系統測試、匹配測試、總檢查、星箭對接、加注及發射等工作的順利完成。11月3日,火箭騰空而起,衛星準確入軌。這次發射以28個實際工作日的進度創造了我國測試發射流程的新紀錄。
2004年,馬佳率領長征二號丁火箭試驗隊再次奔赴酒泉,承擔發射返回式衛星的光榮使命。儘管發射之前由於特殊原因給發射隊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但馬佳再次表現出大將風範,鎮定自若、一絲不苟地指揮著各項準備工作。9月27日,伴隨著一陣巨大的轟鳴,火箭再次不負眾望將衛星成功送入太空,為建國55周年獻上了一份厚禮。同時,這次任務還作為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80次發射而被載入史冊。
技術上日趨成熟的馬佳還擔任了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副總指揮和副總設計師,參與主持了我國運載火箭的戰略研究工作。同時,馬佳還參加了國家“863”空間運輸系統專家組工作,瞄準世界航天最前沿技術,積極開展中長期航天發展研究工作。

人物評價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馬佳投身航天事業十餘載,作為中國航天領域突出的火箭領軍人物,他兢兢業業,腳踏實地,刻苦鑽研,積極投身到航天事業的發展和建設中,在我國運載火箭工程研製領域做出了突出的業績,充分展示了年輕一代航天科技工作者的風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