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製。“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是在“長征四號”(LM-4)火箭的第一、二級的基礎上研製的,用於發射LEO,SSO軌道任務的衛星。
長征二號丁火箭於2012年1月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授予“金牌火箭”稱號。
2018年12月29日16時00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及遠征三號上面級),成功將6顆雲海二號衛星和搭載發射的鴻雁星座首顆試驗星送入預定軌道。
截至2018年12月29日,該火箭已發射43次,成功42次,部分成功1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
- 外文名:CZ-2D
- 所屬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
- 研製單位: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 發射地點:太原或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 發射次數:43次
- 成功次數:42次
- 部分成功次數:1次
研製歷史,火箭簡介,技術數據,第一級,第二級,發射記錄,發射列表,發射備註,
研製歷史
火箭簡介
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典型的低軌道發射能力為3700公斤 。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有兩種整流罩可供選擇:A型和B型,A型整流罩靜態包絡直徑為2900毫米,B型為3350毫米
該火箭是在長征二號火箭的基礎上增加了推進劑加注量和大起飛推力,使其運載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技術數據
級數:2
全長(不含整流罩): 33.667米
最大直徑: 3.35米
起飛質量: 236.966噸
起飛推力: 2961.6千牛
推重比:1.28
運載能力: 約3100公斤(175/355公里、傾角63度橢圓軌道)
入軌精度:
軌道傾角偏差 0.2度
近地點高度偏差 5公里
近地點幅角偏差 5度
升交點經度偏差 0.1度
第一級
級長:24.660米
直徑: 3.35米
起飛質量: 192.322噸
結構質量: 9820公斤
推進劑質量: 183.038噸
地面總推力: 2961.6千牛
發動機: YF-21B
推進劑: 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
比沖: 2550牛·秒/公斤
工作時間:154.2秒
第二級
級長:9.007米
直徑:3.35米
起飛質量:40.644噸
結構質量:3122公斤
推進劑質量:34.736噸
發動機:YF-22(主機);YF-23F(游機)
推進劑: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
真空推力:719.8千牛(主機);46.1千牛(游機)
真空比沖:2822牛·秒/公斤(主機);2762牛·秒/公斤(游機)
工作時間:113.48秒(主機);274.42秒(游機)
發射記錄
發射列表
序號 | 運載火箭 | 發射日期 | 有效載荷 | 軌道 | 發射場 | 結果 |
1 | CZ-2D Y1 | 1992.08.09 | LEO | 酒泉 | 成功 | |
2 | CZ-2D Y2 | 1994.07.03 | 返回式衛星 | LEO | 酒泉 | 成功 |
3 | CZ-2D Y3 | 1996.10.20 | 返回式衛星 | LEO | 酒泉 | 成功 |
4 | CZ-2D Y4 | 2003.11.03 | 返回式衛星 | LEO | 酒泉 | 成功 |
5 | CZ-2D Y5 | 2004.09.27 | 返回式衛星 | LEO | 酒泉 | 成功 |
6 | CZ-2D Y6 | 2005.07.06 | 實踐7號 | SSO | 酒泉 | 成功 |
7 | CZ-2D Y7 | 2005.08.29 | 返回式衛星 | LEO | 酒泉 | 成功 |
8 | CZ-2D Y8 | 2007.05.25 | 遙感衛星二號/皮星1號 | SSO | 酒泉 | 成功 |
9 | CZ-2D Y12 | 2008.11.05 | 試驗衛星3號/創新一號02星 | SSO | 酒泉 | 成功 |
10 | CZ-2D Y9 | 2008.12.01 | 遙感衛星四號 | SSO | 酒泉 | 成功 |
11 | CZ-2D Y10 | 2009.12.09 | 遙感衛星七號 | SSO | 酒泉 | 成功 |
12 | CZ-2D Y15 | 2010.06.15 | 實踐十二號 | SSO | 酒泉 | 成功 |
13 | CZ-2D Y14 | 2010.08.24 | 天繪一號 | SSO | 酒泉 | 成功 |
14 | CZ-2D Y11 | 2010.09.22 | 遙感十一號/浙大皮星1號A | SSO | 酒泉 | 成功 |
15 | CZ-2D Y19 | 2011.11.20 | 試驗衛星4號/創新一號03星 | LEO | 酒泉 | 成功 |
16 | CZ-2D Y17 | 2012.05.06 | 天繪一號02星 | SSO | 酒泉 | 成功 |
17 | CZ-2D Y16 | 2012.09.29 | 委內瑞拉遙感衛星一號 | SSO | 酒泉 | 成功 |
18 | CZ-2D Y22 | 2012.12.19 | 土耳其GK-2觀測衛星 | SSO | 酒泉 | 成功 |
19 | CZ-2D Y18 | 2013.04.26 | 高分一號對地觀測衛星 兩個荷蘭衛星分配器 三顆由厄瓜多、阿根廷、 土耳其研製的小衛星 | SSO | 酒泉 | 成功 |
20 | CZ-2D Y23 | 2013.11.25 | 試驗五號衛星 | SSO | 酒泉 | 成功 |
21 | CZ-2D Y25 | 2014.09.04 | 創新一號04星、靈巧通信試驗衛星 | SSO | 酒泉 | 成功 |
22 | CZ-2D Y24 | 2014.11.20 | 遙感衛星二十四號 | SSO | 酒泉 | 成功 |
23 | CZ-2D Y21 | 2015.09.14 | 高分九號 | SSO | 酒泉 | 成功 |
24 | CZ-2D Y37 | 2015.10.07 | 吉林一號 | SSO | 酒泉 | 成功 |
25 | CZ-2D Y26 | 2015.10.26 | 天繪一號03星 | SSO | 酒泉 | 成功 |
26 | CZ-2D Y31 | 2015.12.17 | 悟空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 | SSO | 酒泉 | 成功 |
27 | CZ-2D Y36 | 2016.04.06 | 實踐十號返回式微重力科學實驗衛星 | LEO | 酒泉 | 成功 |
28 | CZ-2D Y27 | 2016.05.15 | 遙感三十號 | SSO | 酒泉 | 成功 |
29 | CZ-2D Y32 | 2016.08.16 | 量子科學實驗衛星 稀薄大氣科學實驗衛星 西班牙小衛星 | SSO | 酒泉 | 成功 |
30 | CZ-2D Y34 | 2016.11.12 | 雲海一號01星 | SSO | 酒泉 | 成功 |
31 | CZ-2D Y33 | 2016.12.22 | 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 高分微納衛星一顆 高光譜微納衛星兩顆 | SSO | 酒泉 | 成功 |
32 | CZ-2D Y39 | 2016.12.28 | 高景商業遙感一號衛星01星/02星 八一“少年行”衛星(BY70-1) (中學生科普小衛星01星) | SSO | 太原 | 部分成功① |
33 | CZ-2D Y30 | 2017.10.09 | 委內瑞拉遙感衛星二號(蘇克雷衛星) | SSO | 酒泉 | 成功 |
34 | CZ-2D Y47 | 2017.12.03 | 陸地勘查衛星一號 | SSO | 酒泉 | 成功 |
35 | CZ-2D Y48 | 2017.12.23 | 陸地勘查衛星二號 | SSO | 酒泉 | 成功 |
36 | CZ-2D Y40 | 2018.01.09 | 高景一號03星/04星 | SSO | 太原 | 成功 |
37 | CZ-2D Y49 | 2018.01.13 | 陸地勘查衛星三號 | SSO | 酒泉 | 成功 |
38 | CZ-2D Y13 | 2018.02.02 | 地震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張衡一號”翎客航天“風馬牛一號” 九天微星“少年星一號” 烏拉圭ÑuSat-4/5小衛星 丹麥/歐空局Gomx-4A/4B微納衛星 | SSO | 酒泉 | 成功 |
39 | CZ-2D Y50 | 2018.03.17 | 陸地勘查衛星四號 | SSO | 酒泉 | 成功 |
40 | CZ-2D Y20 | 2018.06.02 | 高分六號 珞珈一號 | SSO | 酒泉 | 成功 |
41 | CZ-2D Y28 | 2018.11.20 | 試驗六號衛星 天平一號A星/B星 歐科微“嘉定一號”衛星 “天智一號”軟體定義衛星 | SSO | 酒泉 | 成功 |
42 | CZ-2D Y38 | 2018.12.07 | 沙特遙感衛星SaudiSAT 5A/B雙星 (沙特-5A/5B) 長沙天儀研究院3顆遙感新技術試驗衛星: “天府國星二號” “天府星河號” TY/DF-1星 九天微星7顆物聯網技術驗證衛星 (“瓢蟲系列”七星): 瓢蟲1號星(“娛樂星”) 瓢蟲2號星(“貓王收音機之星”) 瓢蟲3號星(華米科技“華米星”) 瓢蟲4號星 瓢蟲5號星(“立可達教育衛星”) 瓢蟲6號星(“天貓國際號”通訊衛星) 瓢蟲7號星(“RE:X號”公益衛星) | SSO | 酒泉 | 成功 |
43 | CZ-2D Y35 (YZ-3 Y1) | 2018.12.29 16:00 | 6顆雲海二號衛星 鴻雁星座首顆試驗衛星“重慶號” | LEO | 酒泉 603工位 | 成功 |
發射備註
① 2016年12月28日第32次發射的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官方媒體報導成功發射。但根據衛星的軌道參數:
41907(高景一號01星): 214(近地) x 524 (遠地)km x 97.58°(傾角)
41908(高景一號02星): 213(近地) x524 (遠地)km x 97.59°(傾角)
火箭工作異常,實際入軌軌道近地點過低,未能進入預定軌道。
後經過幾天衛星自主變軌,到2017年1月1日衛星到達工作軌道:高景一號01星為484 x 528公里,97.61°,高景一號02星為510 x 531公里,97.6°,並於2017年1月完成首張圖的回傳。但衛星自主變軌消耗了自身攜帶的軌道維持燃料,損耗了衛星的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