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尾賊鷗

長尾賊鷗

長尾賊鷗(學名Stercorarius longicaudus)為鷗形目大賊鷗屬下的一種游禽,有兩個亞種。中型海鳥,體長50-58厘米。翅窄長而尖,嘴較短粗,上嘴先端向下鉤曲。中央一對尾羽特別長而尖。嘴黑色,腳灰色。體羽有暗色和淡色兩種色型:暗色型通體黑褐色,數量稀少;淡色型上體灰褐色,額、頭頂和枕較暗,為黑褐色,飛羽亦為黑褐色,與灰褐色的上體成強烈對比。下體白色,無胸帶

繁殖期主要柄息於北極附近苔原、海岸和海中島嶼等地。非繁殖期在上述地區以南的海上和近海地區活動,屬遠洋鳥類。行橫越赤道的遷徙,難得遊蕩到內陸活動,僅遷徙期偶爾出現在內陸河流與湖泊等水體中。8-10月南飛,4-5月回歸北半球。除了有較強大的海岸風時,一般很罕見。飛行時常在空中翱翔或盤旋,常單獨或成對活動。以各種小動物、植物漿果和人類的廢棄有機物為食。主要靠自己覓捕食物,較少偷竊和搶奪其他海鳥的食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長尾賊鷗
  • 拉丁學名:Stercorarius longicaudus
  • 別稱:黑賊鷗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鷗形目
  • 賊鷗科
  • 賊鷗屬
  • :長尾賊鷗
  • 亞種:2亞種
  • 分布區域:世界各大洲和大洋
  • 英文名稱:Long-tailed Jaeger
  • 英文名稱:Long-tailed Skua
  • 命名者及時間:Vieillot,1819
  • 保護級別:無危物種(LC) IUCN標準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

形態特徵

長尾賊鷗有兩種色型:暗色型通體黑褐色,數量已很稀少。淡色型前額、頭頂和後枕黑褐色。後頸白色,具黃色尖端。整個上體灰褐色,較短尾賊鷗淡。初級飛羽黑褐色,第二枚和第三枚初級飛羽羽軸白色。頰白色,具黃色和淡黃色尖端。下體白色,到腹逐漸變暗,有的到胸即呈淡灰色。腹和肛周,以及尾下覆羽淡灰褐色,亦有下體全白色,僅翅下、肛周和尾下覆羽淡灰褐色。尾黑色,中央一對尾羽特別長,通常較外側尾羽長160-250毫米,顯著突出於兩側尾羽,尖端較尖。
幼鳥羽色變化亦較大,頭從乳白色至暗褐色,具暗色縱紋和赭色羽緣;上體黑褐色,具有比較窄的、不明顯的赭白色羽緣;長的尾上覆羽白色,具有寬的黑色橫斑。初級飛羽黑色,具少許或不具白色尖端。第二和第三枚初級飛羽羽軸白色,尖端褐色。第四枚初級飛羽羽軸褐色。第二至六枚飛羽內基部具白斑。尾羽黑色,基部白色,中央一對尾羽延長26-30毫米。頰、喉灰褐色。前頸灰色,其餘下體白色而密被灰褐色橫斑。
虹膜黑褐色,嘴黑色,腳灰色或暗灰色,趾和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269-317克,♀269-319克;體長500-580毫米;嘴峰27-30毫米;翅♂283-326毫米,♀296-325毫米;翼展105-117厘米;尾♂275-355毫米,♀275-330毫米;蹠40-46毫米。
(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繁殖期主要棲息於北極苔原、海岸、丘陵苔原和海中島嶼等各種生境類型中,冬季主要棲息於海上和近海地區,遷徙期間偶爾也出現於內陸河流與湖泊等水體中。棲息海拔高達1300米,喜歡在內陸乾燥的地面築巢

生活習性

  • 活動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游泳時頭頸向上豎直,長的尾亦向上舉起。飛行時常伴隨著在空中翱翔和盤旋。長尾賊鷗是一個高度領土性的物種,它會捍衛其在巢穴周圍的廣大區域,驅趕入侵者,攻擊任何靠近的食肉動物
  • 捕食
主要以小魚、嚙齒類、小鳥、雛鳥、甲殼類軟體動物蠕蟲昆蟲、昆蟲幼蟲、植物漿果和人類廢棄物為食。覓食方式主要靠自己捕食,較少偷竊和搶奪其他海鳥的食物。
  • 鳴叫
長尾賊鷗主要有三種鳴叫“kreck”、“kliu”和“kuep”。“kreck”用於俯衝攻擊哺乳動物入侵其領土時,而“kliu”用於驅逐入侵的鳥類。這兩個叫聲也結合成更長的叫聲,用於明確領土範圍。“kliu”也用於幼鳥呼喚親鳥,而“kuep”用於親鳥呼喚幼鳥,也用於領土爭端中。
(註:長尾賊鷗叫聲錄音

分布範圍

繁殖期分布於北極海洋中的島嶼和北極苔原帶。非繁殖期主要棲息於繁殖地南部海洋,遠至地中海、南大西洋西非沿海和美國西部沿海,以及太平洋日本沿海和美國東部沿海。
長尾賊鷗分布圖長尾賊鷗分布圖
中國分布:福建(長樂縣、閩侯縣)、台灣海峽、南海東沙群島西南方、香港(春季)。於1976年5月見於香港米埔。
原產國家和地區:安提瓜和巴布達、阿根廷澳大利亞、奧地利、比利時、巴西、巴貝多、加拿大、智利、哥倫比亞、古巴、捷克共和國、丹麥、多米尼加、厄瓜多、埃及、福克蘭群島、法羅群島、芬蘭、法國、格陵蘭島、瓜地馬拉、匈牙利、冰島、印尼、以色列、義大利、日本、馬來西亞、馬提尼克島、拉脫維亞、墨西哥、荷蘭、新喀里多尼亞、北馬里亞納群島、挪威、帛琉、秘魯、波蘭、羅馬尼亞、俄羅斯、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露西亞、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索羅門群島、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斯瓦爾巴群島和揚馬延島、瑞典瑞士、泰國、英國、美國、萬那杜。
旅鳥分布:安哥拉、阿魯巴島、巴哈馬、白俄羅斯、貝里斯、百慕達、波赫、波札那、保加利亞、維德角、開曼群島、哥斯大黎加、克羅地亞、多米尼加共和國、斐濟、德國希臘、瓜德羅普島、海地、香港、伊朗、愛爾蘭、牙買加、約旦、科威特、賴比瑞亞、肯亞、馬爾他、茅利塔尼亞、黑山、摩洛哥、納米比亞、紐西蘭、奈及利亞、阿曼、巴拿馬、葡萄牙、卡達、聖赫倫那、塞內加爾、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西班牙南非、多哥、土耳其阿聯、烏拉圭。

繁殖方式

繁殖期6-7月。營巢於北極苔原和森林苔原地上,也在海岸和海中島上營巢。單獨或成對繁殖。產卵之前像短尾賊鷗一樣,亦要進行求偶飛行。通常營巢於苔原地上乾燥的地方,巢實際僅為一淺坑,內無任何內墊物,或僅有一些苔蘚。每窩產卵通常2枚,偶爾少至1枚和多至3枚。卵為橄欖色或綠褐色、具黑褐色斑紋,主要集中在鈍端,卵為鈍卵圓形,大小為49-66毫米×33-42毫米。雌雄輪流孵卵,孵卵期間甚為戀巢和護巢,當有入侵者時,常進行攻擊或假裝受傷而引開入侵者。孵化期23天。
數字量化:育種間隔,在食物充足的情況下為1年;卵孵化時間23-25天;幼鳥羽翼漸豐時間22-28天;幼鳥獨立時間1.5-2個月;野生狀態下壽命為8-9年;領土範圍1平方公里或更少;築巢密度每平方公里0-0.6個。

亞種分化

長尾賊鷗亞種分化表(共2種)
序號中文名拉丁名命名人命名年
01
長尾賊鷗普通亞種
Stercorarius longicaudus longicaudus
Vieillot
1819
02
長尾賊鷗格陵蘭亞種
Stercorarius longicaudus pallescens
Løppenthin
1932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已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評估等級——無危物種(LC);
暫未列入《華盛頓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
已列入《養護非洲-歐亞移徙水鳥協定》(AEWA)附錄2;
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2004)——無危物種(LC)。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波動範圍<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下降,種群規模<10000,分布區域碎片化等)。
潛在的威脅在於,這個物種很可能受到由於氣候變化造成旅鼠種群數量波動的影響。在格陵蘭島,它有時因啄食狗糧而被射殺,還可能受海洋污染的影響。
據2004年國際鳥盟的估計,在歐洲,有12,000-78,000對處於繁殖期的成鳥,相當於36,00-234,000隻個體。歐洲擁有的長尾賊鷗種群數量占全球的5-24%,所以初步估計全球種群規模是150,000-5,000,000隻,當然有必要進一步驗證此估計。
2009年各國和地區種群數量統計:有1,000隻旅鳥在台灣;有100-10,000對成鳥和50-1,000隻旅鳥在俄羅斯。
(圖冊圖片來源:概述,長尾賊鷗1,長尾賊鷗2,長尾賊鷗成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