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孫無忌墓
- 性質: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位置:鹹陽城
- 朝代:唐代
- 面積:1840平方米
- 形狀:圓錐形
人物生平,墓地介紹,史料記載,重慶記載,陝西記載,長孫姓源,遷徙分布,考證,
人物生平
長孫無忌(約597年-659年),字輔機,唐初人,祖籍河南洛陽,世代為官,幼好學,博文史,性通悟,有籌略,太宗長孫皇后即其妹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內兄,文德順聖皇后的哥哥。無忌與太宗友善,玄武門之變中,先發誅建成、元吉等,天下初平。貞觀元年由吏部尚書進封齊國公,十七年畫無忌等二十四功臣像於凌煙閣。太子承乾得罪,太宗欲立晉王,猶豫不決,經無忌、房玄令等周旋晉王乃立,加授無忌為太子太師,太宗病危,封無忌、褚遂良二人為輔政大臣。李治繼位後,欲立武昭儀為皇后,無忌屢言不可,高宗偏聽許敬宗誣陷,逐去其舅父長孫無忌的官爵,流放黔州,後令自縊,籍沒其家,天下至今哀之。
墓地介紹
長孫無忌墓現有數處,此墓真偽待考。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鹹陽城西北86公里處永壽縣渠子鄉永壽坊村。唐代墓葬。墓為圓錐形,封土高0.7米,占地面積1840平方米。墓前原有墓碑,現已遺失。永壽坊村民皆姓長孫,自稱無忌是其先祖,成立有文保小組,設有文保員。已劃定五畝土地保護其墓,加高封土,植樹綠化,墓地圍牆及看護房正在籌建中。
史料記載
據《永壽縣志》記載,從西魏大統十四年(548-558年)永壽境內建廣壽縣,縣治就在永壽坊村,先屬涇州,後屬豳州;北周明帝二年(558年)遷永壽縣治至今永壽村,改縣名為永壽縣,屬新平郡。唐武德二至四年(619-621年)復置永壽縣,居豳州,縣治在麻亭(今永平鄉),唐貞觀二至三年(628-629年),又遷縣治至永壽坊村。唐興元二年(785年)德宗李适復遷縣治於永壽村。前後算來,永壽坊村作為永壽縣的軍、政、文化要地時間長達167年之久。加之該村長孫氏家族唐時出了一個名相長孫無忌,所以自古以來,永壽坊村就是一個歷史上很有名的村落,該村的長孫氏家族為永壽縣的名門望族。2003年,永壽坊村長孫氏族面對和諧盛世,遂起修譜之心。於是由該族長孫振文、長孫振敏、長孫書亭、長孫仲泰、長孫學亭、長孫博等人組成了一個修譜小組。由長孫氏的八十世孫長孫振文、長孫振敏和董沐謹執筆撰寫。歷時一年,於2003年12月15日修撰完成了《永壽坊村家譜》 。家譜是一個家族內部的信史,是家庭演變的記錄,是以嚴整的單位、明確的分類,用以記敘人、事、物的錄籍,是純正血統的可靠藍本。一部完善的族譜記錄著每個家族的發源、生息、繁衍的過程。《永壽坊村家譜》,就是永壽坊村長孫氏家族的一部鮮活的生命史。
據《永壽縣誌》記載,永壽坊村的長孫姓氏相傳是唐相長孫無忌後裔,祖籍河南洛陽,唐初來永壽坊。初來者長孫步雲,自稱是長孫仁的二十四代孫,定居永壽坊村。今長孫姓聚族永壽坊村,分支龍頭溝村。同《永壽縣志》記載相似,在永壽坊村的村民中流傳著另一種關於長孫家族的傳說。說是長孫無忌在唐時的朋黨之爭中被許敬宗、武后一派陷害失寵後,被唐高宗貶到了黔州(今四川彭水縣)。朝廷隨即派殺手一路到黔州刺殺了他,並禍及家族。長孫無忌的兒子為了使父親落葉歸根,於是準備將父親的屍體運回洛陽老家安葬,半路打聽到洛陽老家的族人也已遭通緝殺戮,便改道長安方向,當時京城長安城內凡和長孫無忌來往甚密的官員也同遭禍患。無奈之下,長孫無忌的兒子便載著父親的屍體一路北上來到了永壽坊村,以金頭玉身安葬父親於此。自己從此也隱居於此。半道途經五峰山(永壽、乾縣、禮泉三縣交界處)的時候,為了惑眾遮目,他曾將父親的頭埋在了永壽境內的上邑鄉南順什村。至今南順什村埋有長孫無忌頭的一個小山包,人們還叫它無忌頭。長孫無忌密葬於永壽坊村的事後來被官方知曉後,直到民國時,凡來永壽做官的官員,上任前都要先去永壽坊村拜祭長孫無忌,村民為了接待這些一撥一撥的客人,就在長孫無忌墓旁建了一個占地四十畝之大的拴馬樁場,供來客歇息,安置車馬,並建了一座規模宏大的戲樓,供來客休閒娛樂。後來,村民實在無力應付這些絡繹不絕的來客,就對外宣稱,該村的長孫無忌墓為假墓,是衣冠冢。慢慢的,永壽坊村便無人問津,安寂了下來。如今四十畝大的拴馬樁場已沒有了蹤跡,戲樓雖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毀壞,但經過修復仍在。從長孫無忌後裔繁衍至今,永壽坊村的長孫氏子民已達1339口。該族唐初至今千餘年,沒有流傳譜牒,僅存各支系清末民初一些支離破碎的篇章。民國時期長孫邦俊,長孫有章曾修家譜一冊,也未能留存,僅找到了初修譜。這次修譜,擯棄舊規,本著男女平等的原則,入贅男之子與兄弟同列,撫養不作區別,獨女入譜。行輩字從北魏時的世祖長孫仁起至24世祖長孫步雲,記敘清楚;從25世祖至64世無考;從65世至今83代記載完整。該《家譜》共分為序言、凡例、姓氏溯源、姓氏考證、行輩字、世祖譜、長孫氏名流、重修長孫無忌墓草圖、長孫氏家規、長孫氏世祖譜、東分譜、西分譜、南分譜、北分譜、中分譜共14個部分。《家譜》收錄了自十六國時代至民國時期的長孫氏名流60餘人,其中就有長孫無忌,長孫無忌父親長孫晟等人。《家譜》不僅翔實地記敘了永壽坊村長孫氏家族的繁衍變遷,同時也為研究永壽縣的歷史變遷、古時民居分布、社會發展提供了珍貴的數據。
長孫無忌墓-記載
長孫無忌墓在距永壽縣城40公里處的槐山腳下,有一個名為永壽坊的村子,境內原面開闊,耕地充裕,民眾富足,歷史悠久,自古聞名。
重慶記載
1,長孫無忌死後,即葬於武隆縣江口鎮烏江河畔薄刀嶺的令旗山下。原江口墓址成為衣冠冢保存至今……墓地規模原占地三畝,主基古樸莊重、樓亭閣工藝精湛,石碑、石獅、石兔、石馬排列有序,栩栩如生,然而風雨淪桑,現存墓高5.35米、直徑三十米的圓形黃土冢,墓前有明萬年曆間彭水知縣吳元鳳立“唐太傅長孫公無忌之墓”碑一方,高一點五八米,寬零點七三米;清乾隆 十一年彭水知縣立“長孫無忌之墓”碑一方,高一點四米,寬零點四九米,厚零點一一米;清鹹豐十年,彭水邑令建詩碑一方,高一點五五米,寬零點七米,厚零點一米,詩文三十二句,二百二十四字,褒功頌德,堪稱緬懷忠良的好詩篇。一九八四年,武隆縣人民政府立“趙國公長孫無忌之墓”正碑一方,以示紀念,並定為文物古蹟加以保護。
2,1997年8月,黔江地區烏江電力集團在彭水縣漢葭鎮東門村三組統井關下修建變電站時,挖出了由上下兩塊粘合起來的沙石碑,兩塊各長90厘米,上寬54.3厘米,下寬59.3厘米,上蓋呈魚脊棺蓋狀。石碑下底,鐫刻有兩行楷書:“大唐顯慶五年歲次庚申七月(庚)子朔十日巳酉故長孫無忌墓誌”26字,兩行豎排。蔡老當即趕往現場,將碑文與陳垣所著的《二十史朔閏表》核對,碑上的年月日乾支無誤。可以斷定,此為長孫無忌的墓誌碑。按古代葬俗,上蓋刻標題,下底刻寫墓志銘,但此碑只有標題,而無墓志銘。長孫無忌墓誌碑的發現,不僅證實了他的初葬地在彭水縣城東門坡,同時還對他的死年提出了新說:新、舊《唐書》、《資治通鑑》等,都作“顯慶四年”;墓誌卻作“顯慶五年”,是否《唐書》有誤?今人不得而知。墓碑如今存放在縣文管所。最讓蔡老感到遺憾的是當初挖出來的陶棺有30層,但都被附近村民所毀壞。
上面的武隆縣和彭水縣,唐代都屬黔州管轄,是相鄰的兩個縣。
陝西記載
其次,陝西又有三處記載——
1,長孫無忌墓位於陝西省永壽縣渠子鄉永壽坊村北約半公里處。1986年被公布為陝西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同年豎立署名永壽縣人民政府文物保護標誌碑一塊,建立了文物保護組織和科學記錄檔案。永壽坊村民皆姓長孫,自稱無忌是其先祖,成立有文保小組,設有文保員。已劃定五畝土地保護其墓,加高封土,植樹綠化,墓地圍牆及看護房正在籌建中。
2,出啟夏門(烏龜曰:這是長安城南門),覽南郊、百神、靈星三壇。次杜光村。東南歷仇家莊。張注曰:莊即唐宦官仇士良別業也。士良死,籍沒其家,後晉賜晉昌軍節度使安彥威,安氏子孫世守之。士良墓碑俱存,其南為郭子儀墓,西南長孫無忌之墓,碑皆斷仆。——這個是北宋張禮的《游城南記》
3,當然就是宋元時留下來的那個昭陵圖,裡面明確標註說無忌哥哥的墓在昭陵陵園裡。
也就是說,陝西這塊兒,至少有三處可疑地點,一是長安城南,一是長安西北的昭陵,一是昭陵還要往西北走的永壽——
結論:永壽縣志所記載長孫氏唐初移民至此靠不住。
長孫姓源
其實長孫姓源出有二:
2、出自北魏之前有長孫氏。據《漢書.藝文志》和《孝經》上記載有長孫順“長孫氏說”二篇,西漢時期已有長孫氏。
得姓始祖:長孫順。關於長孫氏的來源有二個說法:一是如《通志·氏族略》和《舊唐書·長孫無忌傳》上記載所言,長孫氏出自北魏皇室的沙莫雄,因沙莫雄是南 部大人,號反正跋氏,又是拓跋圭的長子,拓跋圭建立北魏稱帝後,沙莫雄就賜他的兒子嵩為長孫氏;二是《漢書·藝文志》上記載有長孫順,認為在北魏之前早有 長孫氏。總之,長孫氏的得姓歷史在2000年上下。長孫氏後人尊長孫順為長孫的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長 孫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古代南北朝時期,北魏的王族中有一位叫拓跋嵩,因為功勞大,朝廷封他為王族大人,這個封號可以世代承襲。到了北魏孝文帝在位時,孝文帝向漢文化學習,將拓跋姓改為元姓,孝文帝的姓名叫元宏。而拓跋嵩的後代,就改姓為長孫,意思是王族長門的子孫,這 個姓和王族大人的封號也相呼應。長孫姓望族居濟陽(今山東省定陶西北,一說河南省蘭考東北)。據《郡王百家姓》記載:長孫氏望出濟陽郡。晉惠帝時將陳留郡 之一部分置濟陽郡,在今河南省蘭考縣一帶
結論:長孫無忌死於黔州
永徽六年(655年),唐高宗終於不顧大臣們的冒死極諫,詔廢王皇后和蕭淑妃,冊立武則天為皇后。因進諫,褚遂良等人被遠貶蠻荒,武則天最忌恨長孫無忌,但他不同於褚遂良等,不但是佐命元勛,更是高宗的元舅,要將之搞垮,需要時機。顯慶四年(659年),在武則天的授意下,由許敬宗費盡心機,把長孫無忌編織進一樁朋黨案,進行惡毒陷害。許敬宗借處理太子洗馬韋季方和監察御史李巢朋黨案之機,誣奏韋季方與長孫元忌構陷忠臣近戚,要使權歸無忌,伺機謀反。唐高宗先是吃驚不信,繼而傷心懷疑,命許敬宗再察,然後面對許敬宗足未出戶編造的關於韋季方交待與長孫無忌謀反的供詞,哭泣道:“舅若果爾,朕決不忍殺之,天下將謂朕何,後世將謂朕何!”許敬宗舉漢文帝殺舅父薄昭,天下以為明主之例寬慰高宗,又引“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的古訓,催促其下決心。唐高宗懦弱昏庸,竟然不與長孫無忌對質(或者他需要不進行對質),就下詔削去了長孫無忌的太尉官職和封邑,流徙黔州,但準許按一品官供給飲食,算是對元舅的照顧,對當年為其爭得帝位的報答。長孫無忌的兒子及宗族全被株連,或流或殺。三個月後,高宗又令許敬宗等人複合此案,許敬宗派大理正袁公瑜前往黔州,逼迫長孫無忌自殺。
若以上人物在永壽的族譜中能對上號或許對其修譜有幫助。
考證
唐初的江南道範圍太大,後分江南東、西道及黔中道,黔中道治所在今重慶彭水郁山鎮。地盤大約為今湘西,桂西北,貴州大部,渝東南,鄂西一代。 黔中道治黔州,領黔、辰、錦、施、巫、業、夷、播、思、費、南、溪、溱、珍、充等州和若干羈縻州。黔州黔中郡,轄彭水郁山、石城(黔江)、洪杜(酉陽龔灘)、盈川(沿河)、信寧(江口)、都濡(務川)等數縣。
長安離黔州數千里,需越秦嶺、翻巴山,涉蜀水。而當時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涪州(涪陵)到黔州當時不可能走烏江天險的水路。4月被貶,7月就死,3個月估計根本無法抵達黔州。武龍(今武隆土坎紙廠)縣的群山險灘嚴重阻礙了他的行程(即使今天武隆的群山激流依然是阻礙渝湘交通的瓶頸),閒適悠遊的他不幸被許敬宗追上逼死於途中,就近埋於信寧縣(今武隆江口鎮,當時屬黔州所轄,宋代廢縣設鎮,後長期為彭水縣所轄,1950年劃歸武隆縣),此地距黔州尚有上百公里(當時走古驛道至少十餘日的路程)。由於是武則天秘密處死,對外稱水土不服,所以墓葬可以享受一品待遇。但信寧乃新設小縣,武龍雖近,同為窮縣,人力物力財力均無法承建豪華墓葬,且不屬於黔州管轄。因此,黔州道治就責無旁貸,無數工匠在黔州大肆打造墓室材料,長途運往信寧。因交通不便,大型石材和石刻成品很難運輸,廢棄不用浪費的不少。因此,今天彭水有發現石碑不足為奇。另外黔州還流放過4位皇子,李承乾就死於此,與長孫的死並不遙遠,彭水的發掘應該是“太子墳”更有可能性。但問題是,後來流放的太子都陸續遷走,其墓怎會現在才被發現?30多層的棺木即使被破壞,也不可能不驚動考古界,破爛棺木也能分析出許多驚天秘密。可惜彭水沒有提供實物證據。
長孫的死因雖保密,但其死訊卻天下盡知,黔州官員和許敬宗豈敢謊報?歷代史書和彭水許多官員在縣誌中都有記載葬於信寧。
在許敬宗的嚴密監視下,長孫的兒子要想偷運父親的屍骨談何容易?運回又怎敢埋於永壽坊(偷運是欺君,流放長孫時,其族人或殺或放,永壽坊早成是非危險地,豈非罪加一等想滅九族)?永壽縣志漏洞百出,一會兒說是祖上唐初從洛陽遷往永壽,一會兒又說子孫打算偷運回洛陽老家。都是一派胡言。
最大的可能是許敬宗割下長孫的人頭回京復命,屍身留在信寧入土為安。待武則天驗明頭顱真偽後,埋頭顱與長安城南。
結論4:昭陵為最後歸宿
15年後,獲得平反,遷葬在所難免。按長孫生前遺願以及當時許多前朝大臣的潮流,陪葬在昭陵旁的史書記載應該可信,那么信寧(江口)的墓地實際上還未完工就已經停止修建,徒留衣冠冢和外圍巨大的封土堆以及逐漸風化腐朽的木石附屬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