鐮刀菌

鐮刀菌

分類學上,鐮刀菌無性時期原屬於半知菌亞門,有性時期為子囊菌亞門。根據《菌物詞典》2001年第9版,鐮刀菌屬於無性真菌類,有性時期為子囊菌門。自從1809年Link首先在錦葵科植物上發現第一株鐮刀菌,定名粉紅鐮刀菌Fusarium roseum Link 以來,鐮刀菌的種類已發現44種和7個變種左右。它們分布極廣,普遍存在於土壤及動植物有機體上,甚至存在於嚴寒的北極和乾旱炎熱的沙漠,屬於兼寄生或腐生生活。

基本介紹

危害,臨床意義,利用,分類,形態學,案例,

危害

鐮刀菌是一類世界性分布的真菌,它不僅可以在土壤中越冬越夏,還可侵染多種植物(糧食作物、經濟作物、藥用植物及觀賞植物),引起植物的根腐、莖腐、莖基腐、花腐和穗腐等多種病害,寄主植物達100餘種,侵染寄主植物維管束系統,破壞植物的輸導組織維管束,並在生長發育代謝過程中產生毒素危害作物,造成作物萎蔫死亡,影響產量和品質,是生產上防治最艱難的重要病害之一。

臨床意義

本菌可產生鐮刀菌毒素。食用霉變的糧食可導致人患病和死亡。某些菌種可誘發人皮膚和角膜潰瘍惡性腫瘤的發生可能與有的菌種有關。
鐮刀菌會產生一種T-2毒素,進入人體後沉積下來,抑制軟骨組織生長,隨之造成人體骨骼停止生長,骨關節還會慢慢發生病變最終導致缺血性股骨頭壞死

利用

很多鐮刀菌可以使昆蟲染病,如嗜蚧鐮孢,在自然條件下可以控制害蟲蟲口密度。鐮刀菌在植物線蟲防治方面也具有重要意義。此外非致病性鐮刀菌還可以用來防治鐮刀菌病害,如利用棉花體內非致病鐮刀菌對棉花黃萎病進行誘導防治,田間試驗結果顯示,在棉田第一次黃萎病發病高峰時,非致病鐮刀菌對黃萎病的防效較理想。有的鐮刀菌在自然界中可分解纖維素降解有機物,對自然界的物質循環起著一定的作用,在生物脫除氮氧化物,生物降解酚類化合物氰化物合成染料,吸收、蓄積、降解多環芳烴等方面有著巨大潛力,對環境保護起著不可忽視的力量。

分類

鐮刀菌的分類是當今世界上的一大難題。從1809年Link建立鐮刀菌屬以來,鐮刀菌的研究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由於鐮刀菌形態變異大,人們常將不同形態的菌當作新種來描述,到了20世紀30年代,全世界出現了近千種鐮刀菌種名。1935年,德國的Wollenweber & Reinking出版了第一本鐮刀菌專著(Die Fusarium),提出了鐮刀菌的第一個較完整的分類系統,成為鐮刀菌屬分類研究的基礎。目前,國際上存在10種不同的鐮刀菌分類系統。1940-1957年,Snyder和 Hansen特別指出鐮刀菌的變異性,認為鐮刀菌分類必需用單孢分離的方法,最可靠的鑑定性狀是大孢子的形狀及小孢子厚垣孢子的有無等。

形態學

鐮刀菌的有性時期分別屬於肉座菌科(Hypocreaceae)的赤霉屬(Gillerella)、叢赤殼屬(Nectria)、麗赤殼屬(Calonectria)和小赤殼屬(Micronectriella)等。除Gillerella zea 極為常見和易培養外,大部分種類在培養基上較少形成子囊殼,而且有些種類至今未發現有性時期,因此在鐮刀菌鑑定上主要根據無性時期的形態特徵。
1、孢子特徵
(1)小型分生孢子:形態多樣,多為單細胞,少數為1-3分隔。形狀有卵形、橢圓形、腎形,少數為瓜子形,梨形,紡錘形,啞鈴形,披針形等。有的種類只有1-2種形狀,有的種類具有多種形狀,而有的種類缺乏小孢子或小孢子極少,或者只有在不良環境中產生。小孢子形成氣生菌絲上,著生方式有單生,串生,假頭狀著生。
(2)大型分生孢子:散生於氣生菌絲上或生於分生孢子座上、粘孢團及粘滑層中。形狀多樣:有馬特型、美麗型、鐮刀形、桔瓣形、長筒形、紡錘形等。大孢子頂胞形狀有錐形、鍥形、鳥嘴形、漸尖、鈍形等;基胞為有或無足跟。大型分生孢子的分隔數多為3-10分隔,有的分隔數更多。隔膜也不一樣,有的分隔明顯,而有的分隔不明顯。產生於分生孢子座上的孢子形態比氣生菌絲上的典型和穩定。
(3)厚垣孢子:鐮刀菌的厚垣孢子形成菌絲及分生孢子中,通常為圓形或卵圓形,壁光滑或有突起,絕大多數無色,少數為褐色,肉桂色,多生於菌絲的頂端或中間。有的由大孢子部分細胞膨大直接形成。厚垣孢子的有無在鐮刀菌分類中具有重要意義,但厚垣孢子的形狀、著生方式等性狀被認為是次要的。
2、菌核
個別種生長後期可產生菌核,顏色有黃色、白色、紫色、紅色、綠色等。菌核的形狀多為球形,單生或叢生。
3、產孢細胞
產孢細胞是鑑定鐮刀菌的一個重要依據。Booth(1971)提出鐮刀菌的4種產孢細胞。
(1)簡單瓶梗:瓶梗頂端只有一個產孢細胞。
(2)多出瓶梗:在同一個瓶梗上具有兩個或多個產孢孔口。
(3)多芽產孢細胞:一個產孢細胞上相繼形成多個產孢位點,每個產孢位點以吹泡式產生全壁芽殖分生孢子
(4)層出瓶梗:從原產孢細胞頂端的孔口內向前生出一個新的產孢細胞,使產孢位點向前推移,產孢重複進行。
觀察產孢細胞應該在培養初期,這時菌絲較稀疏,容易發現產孢細胞。透明度大的培養基較利於產孢細胞的觀察。
4、子實體類型
分生孢子座:由分生孢子梗聚集形成的小墊,其上產生大型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座的外形在培養中與假粘分生孢子相同,與後者的區別為基部有薄壁組織構造的子座或僅有錯綜的菌絲。分生孢子座在培養中生於氣生菌絲體上或在基物的底部,為藍色、淺紫色、橙色或桂色。
分生孢子團:粘分生孢子團與分生孢子座的區別在於大型分生孢子在其上面成為粘液層,而基部無薄壁組織的子座;有的幾乎無氣生菌絲,像酵母菌落,有的如小丘狀,形成不規則的一塊塊。

案例

2007年4月,正值海南省香蕉收穫季節。但是海南省香蕉價格從3月20日起不正常的大幅下跌,收購商減少,蕉農銷售困難,造成了較大損失。這主要是由於3月13日以來部分媒體的報導稱香蕉“巴拿馬病”不但是癌症,也是香蕉世界的SARS。不少消費者誤解為吃了香蕉易患癌症;還有媒體報導香蕉是“毒水果”,導致了消費者的恐慌。
據專家介紹,香蕉巴拿馬病學名為香蕉枯萎病,是由鐮刀菌感染而引起的植物病害,目前我國廣東、海南主產區有不同程度的發生,對香蕉產業造成了較大危害,但成熟的果實是不帶菌的,消費者可放心食用香蕉。
鐮刀菌常見產毒黴菌
鐮刀菌常見產毒黴菌有九個種,1、禾穀鐮刀菌(F. graminearum);2、串珠鐮刀菌F. moniliforme);3、三線鐮刀菌(F. tricinctum);4、雪腐鐮刀菌F. nivale);5、梨孢鐮刀菌(F. poae);6、擬枝孢鐮刀菌(F. sporotricoides);7、木賊鐮刀菌(F. equiseti);8、茄病鐮刀菌(F. solani);9、尖孢鐮刀菌F. oxysporum)。
鐮刀菌產生的鐮刀菌毒素,按其化學結構和毒性可以分為四類,1、單端孢霉烯族化合物;2、玉米赤霉烯酮;3、丁烯酸內酯;4、串珠鐮刀菌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