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大港

大港位於鎮江新區,在近幾年的新區規劃發展中,大港片區得到長足發展。鎮江新區十分注重專業、特色園區的建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鎮江大港
  • 投資:14.11億元
  • 本地熱門論壇:鎮江新區論壇
  • 本地入口網站:鎮江新區網
優勢,參考文獻,

優勢

1、優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
已建有中國鎮江出口加工區、中國鎮江留學人員創業園、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國家級鎮江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國家級光電子與通訊原器件產業基地、國家級沿江綠色化工產業基地等6個國家級園區,以及省級鎮江軟體園、航空產業園、服務外包示範區等眾多各具特色的投資創新創業載體平台。
大港地處長江三角洲中心地帶,其所依託的鎮江市及周邊地區是一個人口密集、經濟繁榮、交通便利、工商業發達、市場容量大、購買力強的極具發展潛力的黃金地帶,是中國最具經濟活力的地區之一。
大港交通極為發達,不僅地處長江和京杭大運河“十字黃金水道”交匯點,而且區內大港港口擁有16公里長長江天然深水岸線,為全國內河第三大港口。此外,312國道和214省道穿區而過,與滬寧高速公路有專線相連,與鎮江市區有鎮大高等級公路連線。
大港片區經過18年的開發建設,已成為長江三角洲重要的製造業基地,也是鎮江市投資密集度最高的區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與丹徒片區的優勢不同,大港片區是科技和發展的搖籃,規劃中大港將是鎮江的產業園區和科技園區,是鎮江GDP的重要組成。
鎮江港歷史悠久,是古代千年漕運咽喉,近代百年通商口岸。開埠一百四十餘年,口岸一直是鎮江發展的優勢。早在1918年,一代偉人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就已然構劃出"東方大港"的美好圖景。改革開放以後,鎮江港實現了三次大的飛躍。第一次是由封閉型港口向開放型港口轉變。1986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鎮江港對外籍船舶開放,標誌著鎮江港的服務對象發生了質的變化,由單純的服務國內航運市場轉向了同時服務國內和國外兩個航運市場。第二次是由中轉型港口向樞紐型港口的轉變。1993年11月國家將鎮江港列入全國43個主樞紐港之一,標誌著鎮江港的服務方式發生了質的飛躍,由單純的貨物中轉服務發展成為國家水運樞紐的綜合性服務。第三次是由內河港向海港的轉變。2004年10月國家確定鎮江港為我國沿海25個主要港口之一,標誌著鎮江港的服務層次發生了質的提升,由過去內河型的港口提升到了沿海型國際港口,奠定了鎮江港參與國際港口業務市場分工、帶動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格局。經濟腹地延伸到華東地區、長江和運河流域,已與71個國家和地區的288個港口建立了貨物運輸中轉往來。2005年鐵礦石中轉自然噸首次突破了1000萬噸,元明粉外貿出口量位居全國港口第一位,連年位列長江礦石中轉的第一大港。2006年,鎮江港總吞吐量達到6000多萬噸,其中大港一、二期工程完成貨物吞吐量3500萬噸,貨櫃13.9萬標箱,創下了歷史新高。
鎮江港口未來的發展潛力非常巨大。一是通航能力強。受南京長江大橋和南京長江二橋淨空高度的限制,萬噸級海輪只能航行到大橋以下392公里範圍,鎮江由此就成為距離廣大西部腹地最近的河口型港口。鎮江港江寬水深,江陰長江大橋和潤揚長江大橋橋下通航淨高均為50米,常年可通航2.5萬噸級海輪。國家對長江口深水航道的整治,將使航道水深達到-12.5米,屆時鎮江港可常年通航5萬噸級、乘潮有望通過10萬噸級海輪。二是水運市場高度發達。長江沿江資源豐富、產業密集,集聚了我國41%以上的經濟總量。預計到2010年,長江幹線水運量將達到13億噸,其中外貿運輸量將達到4.5億噸。江蘇經濟和社會將進入工業化、城市化、國際化、市場化互動並進的新階段,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將在10%以上, 鎮江地區生產總值在五年內將翻一番。三是上游腹地遼闊。隨著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長江中上游各省經濟總量和進出口總額也都將快速增長。根據GDP與港口吞吐量、進出口總額與外貿吞吐量和貨櫃吞吐量發展相關係數預測,“十一五”期間及以後,隨著區域和腹地經濟的發展,鎮江港將逐步發展成為以原材料、能源等大宗散貨和貨櫃運輸為主,具有裝卸儲存、中轉換裝、運輸組織、多式聯運、通信信息、現代物流、臨港工業以及保稅、加工、客運、旅遊等多種功能的綜合性、現代化港口,成為鎮江最顯著的比較優勢和核心競爭力。
航空:通往各機場全程高速公路。距上海虹橋機場220km,浦東機場255km;車程2小時30分鐘。距南 京祿口國際機場90km;車程75分鐘。距常州機場40km。車程30分鐘。
港口:對外開放的深水良港——大港港已建成2.5萬噸級深水泊位15個(其中,貨櫃碼頭1個),港口年吞吐量可達2600萬噸以上,裝箱量達10萬標箱以上,其中外貿裝箱量達5萬標箱以上。新區內另有2.5萬噸級化工公用碼頭1個。
鐵路:鎮大鐵路專用線把大港港同京滬鐵路大動脈相連,新區內有兩個貨運站。
公路:道路縱橫交錯,與滬寧高速公路、312國道、104國道、沿江公路相連,四通八達,交通極為方便。
2.國家支持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攜手鎮江,共同投資14.11億元,精心打造鎮江港大港三期工程,建成長江流域最現代化專業散貨泊位,長三角地區最先進的專業化鐵礦石中轉泊位。7月 5日,鎮江港大港三期工程舉行盛大散貨泊位試運行典禮,鎮江億噸大港目標指日可待,“以港強市”龍頭騰空而起——
港區新氣象
鎮江港大港三期工程位於大港一、二期工程上游,項目總投資14.11億元,碼頭前沿設計水深為-14米至-15.1米,是江蘇省、鎮江市重點工程。工程建設規模為:新建5萬噸級貨櫃泊位1個,3萬噸級多用途泊位1個,7萬噸級散貨卸船專用泊位1個,5000噸江船裝船泊位2個,設計年吞吐能力1390萬噸,其中:礦石1000萬噸,貨櫃40萬標箱,鋼鐵、木材70萬噸。新港區按照爭創一流的理念,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將碼頭、堆場、倉儲、物流設施統籌布局,由國內優秀建港企業施工,各項設施配備全部達到港口建設一流標準。1個7萬噸級散貨泊位和2個5000噸江船裝船泊位已經建成,具備試運行條件;貨櫃及多用途泊位碼頭主體已經建成,大型設備已全部到港安裝完畢。已建成的散貨泊位是長江流域最現代化專業散貨泊位,也是整個長三角地區最先進的的專業化鐵礦石中轉泊位。三期工程建成以後,不僅可以使吞吐量得到大幅度提升,核心競爭力更是得到質的飛躍,是鎮江港建成現代化港口的重要標誌。
3、便捷的產品內外擴散條件
由於鎮江新區的特殊地理位置,新區大港已成為鎮江及周邊地區的物流配載中心。鎮江海關在大港港區設有派出機構,貨物進出的海關手續直接在大港辦理。2002年10月份建成的海關“公路直通監管點”使得通過公路進出的海關監管貨物在大港可直接辦理有關手續。
海運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立和發展以來,鎮江口岸的國際貨櫃運輸模式已從香港為中心轉為以上海為中心。由於鎮江港的重要地位,世界前十名的班輪公司在鎮江均可配載,如MSK、NYK、APL、EVERGREEN、MOSK、HMM等。目前鎮江→上海→世界各地的支線班輪每天都有定期班輪,為鎮江新區的外向型經濟企業提供了快捷、方便、節省的貨櫃運輸服務。
內河運輸
由於鎮江地處長江與京杭大運河的交匯點,使得鎮江的產品可以北上濟南,南下杭州,成為中國唯一一個具有東西南北全方位水運條件的城市。京杭大運河經整治後,目前可常年通行500噸級內河船舶。
鐵路運輸
與京杭鐵路線相連的鎮(江)大(港)地方專用鐵路橫貫新區,為進區企業產品及原材料的運輸提供了另一條快速信道。
新區上下傾力打造“兩城五區十四園”。兩城:鎮江科技城、濱江產業新城;五區:科技創新核心區、低碳經濟示範區、特色產業集聚區、生態和諧樣板區、效能建設先行區;十四園:大學科技園、軟體園、光伏產業園、航空產業園、車船裝備園、民營創業園、現代物流產業園、現代農業示範園、工程技術創新園、輕紡工業園、綠色社體家園、國際化學工業園、靜脈產業園、中小企業創業園。
大港的房地產發展隨著城區規劃建設逐漸提出更高的要求,市民已經基本無法滿足現有的居住條件,隨著市區建設和當地發展,市民對住房條件提出更高要求。2010年下半年,“明發·錦繡銀山”進駐鎮江大港,全新的建築理念和城市綜合體的震撼登場,頃刻吸引了購房者的眼球。
5、旅遊
大港,位於古城鎮江的東部,距離市區二十八公里,是鎮江新區的行政中心所在地。十多年開發建設,一個經濟快速發展、環境優美宜人、現代與傳統和諧結合的新城區,巳日益顯現。近幾年來,開發業績,屢見報端,區內新景,屢現螢屏。家人早就相約,意欲前往一睹為快。機會終於來了,去年初春的一個星期天,在友人的安排下,我們一大家子老小十二人,分乘兩輛小車,來了個大港一日游。
出發的那天早晨,天空忽地飄起了小雨,所幸很快雨止日出,真是天遂人願,似乎正應了古人“ 渭城朝雨浥輕塵”的詩句,給出遊平添了幾分詩意。上午九點一過,我們從市區出發,經丁長路,轉鎮大公路,約二十分鐘後車子駛入新區金港大道。近兩年剛竣工的金港大道,雙向六車道,兩側慢車道,道旁綠化,紅綠相映,道邊路燈,現代新頴,令人眼前一亮,心情特爽。經橫山路,上興港路沿金東公司外圍轉入圌山路,遠遠就看到了高聳山頂、素有萬里長江第一塔之稱的圌山報恩塔,大家愈加興奮,一天的遊覽開始了。
紹隆訪古
約十時許,沿著新建的紹隆寺路,我們來到了第一個景點――圌山紹隆寺。踏入大門抬眼望去,只見黃牆碧瓦,古樹參天,殿宇幢幢。寺內主持三寶大師熱情地接待了我們,並一路給我們講解著。
紹隆禪寺坐落在圌山北麓的五峰山下,據說建於宋紹興年間,後幾經戰火,幾度興衰,現有最早的建築為明萬曆年間重建,曾名“蓮覺寺”。寺周圍山高谷深,樹木參天,竹葉繁茂,十分幽靜,有“深山藏古寺,綠蔭蔽天日”之意境。清康熙二十三年,玄燁帝來五峰山,發現此地 “上有奇突山峰,下顯真象龍脈”,寺廟建在“龍”地上,傳喻“非高僧大德者不可居之”,隨賜紹隆寺給金山寺為下院,賜葬祖師塔院,將寺修葺一新,派高僧主持。此後,金山寺歷代方丈圓寂後,骨灰都移來此處建塔安葬,寺後的林間留有墓塔群。因此大港的紹隆禪院與鎮江的江天禪寺自古以來就是一鄉一城,一東一西,遙相呼應。康熙三十八年,玄燁帝再次南巡,駐蹕金山寺時,為紹隆寺親書“靈覺寶寺”匾額。清嘉慶元年,該寺修繕後,由丹徒名士茅元銘書寫“紹隆禪院”,意為“紹繼金山禪宗,興隆歷代香火”。紹隆寺由此得名,從此流傳於世。
紹隆禪寺近十餘年間投資700餘萬元,先後建造了法華樓、天王殿、藏經樓,以及客堂、香客樓、綜合樓等。房屋面積約7000平方米,僧從60餘人,每年接待香、遊客約6萬餘人次。每年黃明日(清明第二天),遊人涌如海潮,寺內香客、遊客,人頭攢動,香菸繚繞,笙簫管笛、鈸鑼鐘鼓之聲不絕於耳。
聽著三寶大師如數家珍般的介紹,使我們遊興大增。在他的引領下,我們觀瞻了從西藏、五台山遷入供奉的千年佛象;撞響了明代弘治年間的1600公斤的大鐘;看到了能預測天氣的一對明代石獅;參觀了本寺高僧圓寂火化後的舍俐子;察看了有“龍眼”之說的寺內深井,最吸引人的是,親眼見識了佛堂中間明顯隆起的、自古以來就鏟不平的、有“真象龍脈”之稱的一塊“龍舌”之地。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奇特的傳說和眼前的現實,給這座千年古寺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其它還有“龍嘴”、“龍球”、“龍角”、“龍身”、“龍尾”之說,以及寺後可與少林寺塔林嫓美的靈塔,由於行程匆匆,未及探尋,唯有留待下次了。
港口放懷
離開紹隆古寺我們驅車沿江邊前行,一路走馬觀花地從外圍欣賞了金東紙業、奇美化工、道達爾液化氣、嘉吉飼料等世界知名企業的風采,新區現代化的工業面貌略見一斑。很快我們來到了坐落於臨江西路與興港路交叉口西北側的大港碼頭三期工程。
站在碼頭,放眼長江,環顧四周,我們被眼前的氣勢深深吸引住了:藍天白雲晴空萬里,長江之水滾滾東流,寬濶的江面船來船往,寬敞的碼頭巨吊聳立,成排的貨櫃整齊地擺滿大貨埸……,此類景象現在市區巳經難以尋覓了。面對港口,我們不由思緒飛揚,由衷感慨,是改革開放的春風帶來了大港地區的飛速變化,昔日的鄉村集鎮,今天的港口新城,真是大手筆、大氣魄、大發展。面臨長江,迎著江風,放懷高歌,暢想未來,我們的心胸仿佛也更寬廣了。
據了解,鎮江港歷史悠久,有史記載巳近1 800年歷史,古代就是一個重要的港口,在近代曾一度成為僅次於上海、武漢的長江第三大商埠,是我國綜合交通運輸網中的主樞紐港之一。大港作為深水外貿港區是鎮江港的重要組成部分,1986年正式對外輪開放。大港三期工程位於大港一、二期工程的上游,於2005年3月開工,投資14.11億元,占地面積2000畝。目前7萬噸級散貨卸船泊位和兩個5000噸級散貨裝船泊位已完工試運行。媒體報導,建成後的大港三期散貨泊位擁有高度集成和智慧型化的中央控制中心,是目前長江港口中最現代化的大型專業散貨泊位之一,將結束鎮江港沒有大型專業化碼頭的歷史,加速鎮江港向國際現代化港口的目標邁進。
銀山寄情
用完午餐,我們抓緊時間來到了銀山公園,它坐落在新區中心區域,與花園般的新區機關大院僅一路之隔。眾人都說,新區的辦公環境真是太美了。銀山公園北眺長江,南鄰行政中心,西近海德社區。公園按現代城市園林設計,占地7公頃。園內建有四個區:中心廣場景區、銀湖水景區、銀台觀賞區和文化博覽區,各景區分別由各式碑、園、街、亭、泉、榭、湖、台、閣、廊、院等有機相連,人入園中,步移景變,心曠神怡。
當我們跨入公園頗具現代感的大門後,拾階而上,撲面而來的是置於園碑頂端的、一九五四年出土於大港的國寶級文物、西周青銅禮器——“宜侯夨簋”的放大仿製品,其真跡現存國家歷史博物館。據說文物底部有12行銘文,當年經郭沫若等專家考證認為,宜是地名,侯是封號,夨是人名,簋是器具,鎮江最早的地名“宜”,即源於此,顯示了大港地區深厚的人文積澱。信步前行,是銀山湖,只見一湖碧波,微風拂過,陣陣漣渏。步入湖畔的臨湖水榭,倚欄而望,湖水清澈,水中色彩斑斕魚群結隊而游,伴著音樂噴泉的美妙音響來往嬉戲,構成了一幅流動的“群魚嬉水”圖,美不勝收。順著湖邊,依山攀坡而上,直達公園的最高峰——鳳凰閣。鳳凰閣建築在銀山頂部的銀台上,這是一座古今結合、頗有新意的現代園林建築,四方形、共三層,二十來米高。雖說是閣,但從外觀看去就是一座高聳山頂的寶塔,紅白相間,鮮明亮麗,在四周蔥蘢樹木的映襯下,格外漂亮。置身閣頂,只覺微風拂面,神清氣爽。極目遠眺,和煦的陽光下,水天相連,景物交融,樓盤遍立,道路縱橫,金黃菜花,綴點其間……,儼然一幅城鄉一體的港城新畫卷。登斯樓也,“把酒臨風,其喜洋洋”之感,不禁油然而生。
銀山公園是新區投資1400萬元,於2006年新建的一處景點。公園設計,依山順坡,一任自然。景點設定,匠心獨具,依託當地人文,彰顯地方特色。自建成以來即無償向社會開放,實乃最佳化投資環境的成功之作、造福一方百姓的和諧之作。
故居緬先
經友人指點,在返回市區的途中,我們又順道遊覽了當天的最後一個景點——伯先故居。伯先故居位於通港路北段的中部,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介紹,伯先故居,即趙聲故居,又名“天香閣”,磚木結構,建於清道光年間。故居前後四進,東為廊房。第二進為大廳,接待賓客,喜慶祭祀之場所。第三進為樓房,即“天香閣”藏書樓,整個建築為中國傳統江南清式民居風格。趙伯先在此度過童年和少年時代,其後裔也一直居住在這裡,“文革”期間瀕臨坍圮,改為平房。2006年新區投入500餘萬元重修,恢復了故居樓宇原貌。我們逐進逐間地觀看了故居的每間房屋及其屋內家具、字畫等陳列物品。
修葺如舊的伯先故居,再現了房屋的當年風格。故居中增設了《趙伯先生平事跡展室》,用200多幅照片再現了趙伯先革命的一生。在接待人員的帶領下,我們仔細觀看了陳列在東邊廊房中的“趙伯先生平事跡展”,緬懷了辛亥革命先驅的光輝業績,接受了一次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趙聲字伯先,丹徒大港人,清末在新軍擔任軍官,為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主要領導人之一。與孫中山、黃興等人一起組織領導了第一次廣州起義、第二次廣州起義,1911年3月任廣州黃花崗起義總指揮,起義失敗後,趙伯先憂憤成疾逝世。1912年趙聲被民國政府追贈為上將軍。
在故居門前的廣場上矗立著一座5米高6噸重的趙聲雕像,與整個故居渾然一體,伯先故居巳成為人們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
下午三時許,我們興尤未盡地踏上了歸途。聽友人介紹,近年來新區本著讓百姓共享開發建設成果的理念,在加速經濟建設的同時,正加大力度改善投資條件,改善人居環境,著力挖掘、整理、開發、修繕各類景點,以進一步豐富人民民眾的休閒娛樂生活。目前,圌山風景區總體規劃巳經市政府審批出台,以圌山和五峰山為主體、面積約一千公頃的風景區建設工作已全面拉開,一個自然景觀和人文特色得到進一步體現的新大港,定會在不久的將來展現在世人的面前,為古城鎮江再添新景。
我們期昐著,古城再添新景。
我們相約好,兩年後再游大港。
本地入口網站:鎮江新區網
本地熱門論壇:鎮江新區論壇

參考文獻

1.大港出土清代麒麟仙鶴紋石鼓
2.發端於鎮江大港:中國攝影史上第一張照片拍攝於圌山
3.丁卯至大港規劃建設現代有軌電車
4.大港街道:廣場文藝演出精彩紛呈
5.大港街道組織黨員赴句容學習
6.大港街道18輛電動治安巡邏車投入使用
7.大港街道獲授“全國社會科學普及基地”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