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鄉,位於江蘇省鎮江市丹徒縣境內。宋置鎮,清末改為市,民國18年(1929)復為鎮,1949年建區、鄉,1958年建人民公社,1983年改稱鄉。位於丹徒縣境東部,東連大路鄉,南接丁崗鄉,西鄰諫壁鄉,北濱長江,總面積41.68平方公里,耕地29634畝,轄18個村民委員會,214個村民小組,9535戶,32366人。大港鄉的地勢除江邊小面積圩區外,均為丘陵崗地。解放前,土薄田瘦,河少塘小,暴雨則大水橫溢,乾旱又無水可灌。以種植旱谷為主,僅河塘邊農田栽插水稻,產量極不穩定。建國後,新築江堤7公里,建涵洞24座,砌護堤防浪坡4700米;疏浚困山河、大港河,新開河13條,總長15公里;建水庫7座,電灌站29座;平整土地12450畝;擁有大中型拖拉機9台,小型拖拉機507台,排灌動力機械165台,有效灌溉面積1.99萬畝。1985年糧食總產量1264.07萬公斤,年均畝產603公斤,水稻單產440公斤,比1978年分別增長9%、37%和56%。1977年建東方農科隊,種試驗田30.8畝,當年水稻單產757.15公斤,以後水稻單產歷年穩定在800公斤以上。1981年緬甸國家農業部部長和我國水稻專家陳永康曾來此參觀。副業方面:1985年產繭5141公斤,茶葉2500公斤,水果2.04萬公斤,禽蛋29.49萬公斤,蜂蜜8700公斤,有6家養蜂專業戶,年產值均在6000元以上。沿江圩區建有魚池399.3畝,年產魚苗1.3億尾。
鄉政府駐地大港鎮,北橫長江,古有渡口,宋時,即“村落家家有酒沽”。大港河縱貫鎮中,將鎮分為東西兩部分,河上青石橋銜接東西兩街,街道總長250米,寬3米多,條石路面,為商業集中地,有與西街成“丁”字形的南街,和東街成倒“丁”字形的北街,惟店鋪較少。解放前夕,商行多已奄奄一息,建國後漸趨繁榮。1978年後鎮貌巨變,新建進港路、港西路、和平路,拓寬新街路、新港路,商業逐漸移至汽車站周圍,銀行、工商所、稅務所、醫院、鄉政府等大樓相繼在新港路兩側建成,大港港口建自來水廠,鎮內居民全部飲用自來水。鎮西北通高橋的縣屬汽車輪渡亦已建成啟用,鎮北由國家投資興建的對外開放深水良港,大港港區第一期工程,亦已完成並投產。鎮內有民主革命先烈趙伯先故居,鎮東南有名勝紹隆寺、華陽觀。古蹟吳文化遺址煙墩山。農曆三月二十八日的東嶽廟會年年相傳,每次赴會人數達8—10萬人。1985年,有居民2263戶,7727人,鄉、村辦廠20家,合作商店22家,縣屬糧管所、物資站、食品站等部門亦設於鎮。
鎮江開揚中、大路、五峰山的客車貫穿境內,有客車直通丹陽,24路公共汽車直達鎮江。
境內礦藏資源豐富,青龍山白雲石蘊藏量極豐,五峰山陶土質優,交通發達,發展工業條件優越。1985年鄉辦工業有磚瓦、皮鞋、服裝、光學元件等14個廠,總產值743.08萬元。皮鞋、服裝、玉雕產品均遠銷美國、日本、聯邦德國等地。村辦廠74家,總產值1430.50萬元。個體工業總產值116.48萬元。專業戶周文彬,繫上海喜臨門食品廠下放職工,1984年辦起家庭食品廠,產品質色俱佳,遠近聞名,江、浙、皖等省20多個單位來函請他幫助解決技術問題,均公開配方。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為之拍攝紀錄片,省市報紙、電台作了報導。
1985年社會總產值4478.89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2817.26萬元,農業總產值993.45萬元,收益分配人均470.3元。
1978年,大港公社聶家大隊朱家灣生產隊受江蘇省人民政府通令嘉獎,並榮獲省長惠浴宇頒發的獎狀。同年,東方農科隊因雜交水稻高產,榮獲江蘇省科學技術創新獎,省長惠浴宇頒發獎狀。1984年趙莊村、大港村青年民兵業餘綜合學校被南京軍區評為先進單位。同年,東方農科隊隊長宦祥保當選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85年有國中4所及完中圌山中學、縣屬大港中學,教師204人,學生2431人;國小28所,教師146人,學生3680人。中心衛生院醫護人員49人,病床40張,是年婦產科被評為全國計畫生育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