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鎮江新區)位於鎮江市東部,是1992年設立的鎮江經濟開發區和1993年設立的鎮江大港經濟開發區,於1998年6月合併正式成立的。2010年4月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下轄丁卯、大港2個街道,丁崗、大路、姚橋3個鎮,總面積218.9平方公里,人口30餘萬。現有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國家級鎮江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中國鎮江留學人員創業園、國家級光電子與通訊原器件產業基地、中國鎮江出口加工區、國家級沿江綠色化工產業基地等6個國家級載體品牌。

2018年12月,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榮獲2018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排名第2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 外文名稱:Zhenji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 別名:大港、新區
  • 行政區類別國家級開發區
  • 所屬地區:中國鎮江市
  • 下轄地區:丁卯、大港2街道,大路等3鎮
  • 政府駐地:中國鎮江市新區金港大道98號
  • 電話區號:0511
  • 郵政區碼:212132
  • 地理位置鎮江市東部
  • 面積:218.9平方公里
  • 人口:30餘萬人
  • 方言:吳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圌山風景區、紹隆寺等
  • 機場鎮江大路機場
  • 火車站鎮江火車站鎮江南站
  • 車牌代碼:蘇L
  • 現任領導:書記:秦海濤 主任:薛峰
建制沿革,新區概況,經濟發展,所獲榮譽,

建制沿革

1990年10月10日,市政府決定成立鎮江市丁卯橋工業新區開發建設指揮部及辦公室。(鎮政發[1990]154號)
1990年11月15日,市政府決定,成立鎮江市丁卯橋工業區管理委員會,系市政府的直屬事業單位。(鎮政發[1991]214號)
1992年5月24日,市政府決定,鎮江市丁卯橋工業區管理委員會更名為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鎮政發[1992]85號
1992年9月24日,市政府決定,成立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大港地區管理委員會,為市政府的直屬事業單位(相當於縣處級)。(鎮政發[1992]206號)
1993年10月16日,省政府研究決定同意設立江蘇省鎮江經濟開發區,為省級開發區。該區由丁卯開發區和大港開發區兩部分組成,規劃面積8.73平方公里。(蘇政復[1993]52號)
1993年12月8日,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原鎮江經濟開發(丁卯區)定名為“江蘇省鎮江經濟開發區”,原鎮江經濟開發區(大港區)定名為“江蘇省鎮江經濟開發區(大港區)”。(鎮政辦函[1993]29號)
1998年2月25日,中共鎮江市委常委會議決定,以大港、丁卯、化工三個片區為基礎,建立鎮江新區管理委員會,同時保留鎮江經濟開發區的牌子。會議明確了建立鎮江新區管理委員會的有關問題。(中共鎮江市委常委會議紀要第2號)
1998年3月12日,市委研究決定,成立“鎮江新區管理委員會”。同時成立“鎮江新區管理委員會籌備領導小組”。(鎮發[1998]29號)
1998年5月14日,市政府研究決定,建立“鎮江新區大港開發總公司”、“鎮江新區丁卯開發總公司”、“鎮江新區化工開發總公司”,機構規格相當正處級,建立“鎮江新區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公司”,機構規格相當副處級。上述四個機構隸屬於鎮江新區管理委員會。(鎮政發[1998]126號)
1998年5月15號,市委、市政府決定,撤銷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大港地區管理委員會、鎮江市沿江化工建設辦公室,重新組建“江蘇省鎮江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為市政府派出機構,與鎮江新區管理委員會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機構規格暫定為正處級。(鎮發[1998]61號)
2002年7月31日,市政府研究決定,同意將大港、丁卯、化工開發總公司和新區國有資產經營管理公司合併設立鎮江新區經濟開發總公司。(鎮政復[2002]25號)
2004年1月17日,省委省政府決定對鎮江經濟開發區、無錫市錫山經濟開發區、蘇州市吳江開發區3個省級開發區比照國家級開發區賦予相應經濟審批權和行政級別。(鎮發[2004]9號)
2010年4月,鎮江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定名為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實行現行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政策。(國辦函[2010]74號)

新區概況

鎮江新區(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鎮江市東部,由1992年設立的鎮江經濟開發區和1993年設立的鎮江大港經濟開發區,於1998年6月合併組建而成,2010年4月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下轄3個鎮、2個街道,總面積218.9平方公里,人口27萬。現有國家級大學科技園、國家級鎮江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中國鎮江留學人員創業園、國家級光電子與通訊原器件產業基地、中國鎮江出口加工區、國家級沿江綠色化工產業基地等6個國家級載體品牌,已成為全球單廠規模最大的高檔銅版紙生產基地、中國最大的工程塑膠粒子基地、中國最大的汽車發動機缸體生產基地和中國最大的可調螺旋槳生產基地。
鎮江新區
經過19年的開發建設,鎮江新區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產業結構日趨最佳化,科技創新優勢日益顯現。特別是近年來,鎮江新區駛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在2011年9月商務部發布的2010年度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環境綜合評價報告中,鎮江新區在全國128家國家級開發區中名列第24位,在新升級的36家國家級開發區中名列第2位。2011年實現GDP304億元,同比增長12.8%;完成一般預算收入31億元,同比增長51.3%;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50億元,增長40.7%;完成規模工業銷售922億元,同比增長39.3%;完成新興產業工業銷售收入401億元,同比增長39.2%;引進創新創業人才(團隊)60個、其中領軍型人才(團隊)25個,引進培育國家“千人計畫”專家3人,入選省“雙創計畫”人才16人,在全省138家開發園區中名列第一。
2009年以來,鎮江新區積極應對新一輪區域競爭的新態勢,按照科學發展的新要求,結合自身資源稟賦特點和區位優勢,合理規劃生產力布局,科學配置發展資源要素,不斷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大力提升核心競爭力,積極構建具有比較優勢的綜合環境,努力探索出一條符合鎮江新區實際、又好又快推進率先發展的新路子。著力做好以下五個方面:一是突出新興產業。圍繞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製造和新一代信息技術、軟體和服務外包的“3+2”新興產業戰略定位,通過最佳化產業投入、擴大招引成效和加強產業研發,努力打造新興產業從基礎研究、重點研發、規模產出、實際套用的完整產業鏈。二是突出科技引領。以國家大學科技園為核心,通過強化創新載體建設、完善創新服務體系、助推人才創新創業,加快構建區域科技創新體系。三是突出城市建設。高標準打造充滿活力的鎮江科技新城和一流的濱江產業生態新城,最佳化要素資源配置,將形態開發、功能開發和核心競爭力提升三步並作一步走,促進開發區由工業區向宜居宜業、現代氣息濃郁的新城區轉變。四是突出城鄉統籌。以推進“萬頃良田”工程和新市鎮建設為突破口,著力打破城鄉二元結構,積極探索和實踐城鄉統籌發展新模式。五是突出效能保障。通過落實責任、領導帶頭和加強督查,進一步強化工作推進落實力度,著力提升執行力。
2012年,鎮江新區將大力弘揚“開放、創新、實幹、奉獻”的“新區精神”,以“穩中奮進、提升質態”為工作主線,深入推進“八項工程”,加快構建特色化的區域創新體系和高水平的現代產業體系,著力形成城鄉一體新格局、民生幸福新格局、社會管理新格局,進一步提升區域綜合競爭力和影響力,為“十二五”期間加快躋身國家級開發區二十強打下堅實基礎!

經濟發展

鎮江新區自1992年建區以來,經過19年的建設,已從初創階段、完善階段逐步邁入跨越發展和全面提升的新階段。目前新區已成為蘇南開發區中的後起之秀,長江三角洲重要的製造業基地,全市投資密集度最高的區域;基本形成了產業特色鮮明、綜合配套能力較強的現代製造業集聚區,開發建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2010年,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1億元,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0.5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23億元,在全省138家省級以上開發區中列第4位,在全國116家國家級開發區中列第8位;實際利用外資8.3億美元,在全省138家省級以上開發區中列第3位,在全國116家國家級開發區中列第9位。整體綜合競爭力在全國116家國家級開發區排名第39位。截止2010年底,全區已累計實現契約利用外資總額超過120億美元,到位外資超過60億美元,引進外資項目599個,投資額1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有278個。
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1.創新載體建設
全區投入13億元,新增科技創新載體面積58.35萬平方米。科技園東園產業集聚區4.8萬m2科技產業用房已全面交付使用;雙子樓1號研發樓已交付使用;五星級商務酒店已進入營業;2號研發樓進入裝修階段。科技產業集聚區56幢獨立研發樓、精英公寓及中心景觀區正在加快建設。2.5次產業園、丁卯由由工業園、中小企業園、興港科技創業園等標準廠房陸續建成。
2.科技人才和機構引進
引進創新創業人才團隊59個,引進高層次人才64名,引進科研院所6家。有6人入選省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計畫,有14人入選第二批市“331計畫”。
3.科技發展指標
2010年,新區全面加快創新能力建設,發揮科技引領支撐作用。新區管委會連續四年榮獲鎮江市科技進步目標管理先進集體一等獎。江蘇省鎮江航空材料科技產業園、江蘇省鎮江光電科技產業園和鎮江軟體園被認定為首批省科技產業園;鎮江科技創新園被認定為首批省十大創新型園區之一;鎮江新區科技企業加速器被認定為首批省級科技企業加速器;鎮江興港
科技創業園和鎮江鑫鼎茂科技創業園被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全區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419億元,占規模工業產值的56.1%,占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的27.54%。全年實際到位自籌科技投入5.71億元,同比增長18%;財政投入科技撥款3160萬元,占本級財政預算支出的3%。當年認定國家火炬計畫重點高新技術企業2家,按新標準認定高新技術企業8家,認定省創新型企業21家,認定省民營科技企業27家。認定省級高新技術產品41個,認定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家、市企業技術中心6家。新立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項目2項、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資金項目8項、省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項目3項、省科技支撐計畫(工業)項目5項、市新興產業科技專項16項,榮獲市科技進步獎9項。爭取國家、省、市各級各類科技計畫項目資金6519萬元,同比增長35.2%。專利申請1395件,同比增長17.5%,其中發明專利274件,同比增長40.5%,專利授權805件,同比增長106.4%。實現軟體產業營業收入18.5億元,同比增長80.5%,實現服務外包契約金額8048.7萬美元,同比增長235%。
4.GDP
在後金融危機時期,全區經濟工作在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的堅強領導下,搶抓政策機遇期,積極對接國家一系列擴內需、惠民生經濟刺激措施,實施加快新興產業培育、推動經濟轉型戰略,整體經濟發展態勢承接了2009年下半年以來的良好勢頭,2010年運行質態良好,呈現出又好又快的發展態勢,全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接近12萬元。全年我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呈現高開高走,優質高速發展態勢。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4.69億元,按照可比價計算(下同),增幅達到14.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98億元,同比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200.75億元,同比增長13.4%;第三產業增加值50.96億元,同比增長20.9%。經濟結構得到顯著最佳化,第三產業比重達到20%,比上年提高3.5個百分點。2010年我區人均GDP率先在全市突破10萬元,達到11.98萬元/人,按照年底匯率計算,我區人均GDP已達到18100美元,這標誌著我區人均經濟發展水平已經達到國際公認的中等發達地區水平,我區經濟發展已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
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5.工業經濟
2010年,全部工業完成產值890億元,同比增長33.62%;實現銷售805.56億元,同比增長36.64%;利稅總額76.67億元,同比增長41.59%。其中定報工業完成產值783.8億元,同比增長33.49%;增加值181.6億元,同比增長16.1%;實現銷售712.05元,同比增長41.51%;利稅總額73.21億元,同比增長45.13%。2010年我區經濟工作承接了去年下半年的良好勢頭,運行質態良好,呈現出又好又快的發展態勢。一是總體運行平穩快速。規模以上重點骨幹企業支撐作用加強,定報工業產值、銷售、利潤增幅均列全市首位。一是做好了工業新增長點培扶工作,今年完成新增規模定報企業33家。二是做好規模企業的培育工作。我區今年銷售超億元企業51家,同比增長18.6%,占規模工業企業的24%。全區銷售億元企業實現銷售收入同比增長40.5%,51家中有46家產銷同比增長,其中增幅30%以上就達29家,羅地亞化學、KYB液壓、大成新能源等企業均實現倍增。億元企業是新區工業經濟領頭羊。
二是運行質量持續提高。2010年全區工業實現利稅7 3 . 2 1億元、利潤5 6 . 9 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5.13%、42.15%,增幅繼續保持在全市排名前列。利稅增幅高於產值和銷售增幅;218家規模企業中有126家利稅同比增長,達到總數六成。定報企業虧損企業面為11%,同比下降4.8個百分點,虧損企業同比下降了41.46%,環比繼續收窄。虧損企業虧損額0.38億元,同比下降38.71%,降幅繼續擴大,企業贏利能力進一步增強。
三是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全年新興產業實現營收367.68億元,同比增長44.95%,高於全區規模工業銷售增幅3.44個百分點。其中:新材料產業銷售194.62億元,同比增長33.18%;新能源產業銷售14.62億元,同比增長135.4%。新興產業增長點不斷湧現,大成新能源有限公司及時抓住市場回暖良機,迅速實施技改擴大產能,銷售達4.93億元。同比增長1.55倍,聖睿太陽能生產的薄膜太陽能電池模組,已獲得德國TUV認證,首批產品已打入歐盟市場。
四是重點增長點進展順利。今年以來我區在建大項目進展順利。江蘇宏達新材料有限公司長江分公司目前總投資6-7億元,預計2011年6月份可建成投產。一、二期全部達產後可形成年銷售50-60億元。羅地亞(鎮江)化學品有限公司二期項目目前已試生產,達產後新增銷售可超過8億元。三期項目設計產能5000噸/年,預計2011年5月份投產,達產後新增銷售4億元。一、二、三期項目達產後,總銷售可超20億元。新昌源(江蘇)有限公司一期第一套裝置已投產。第二套裝置計畫將視第一套運行情況及原料採購形勢於2011年實施。達產後可形成銷售10億元,一期兩套裝置達產後銷售可達到20億元,加上二期項目全部達產後,最終銷售將超過50億元。無錫格林艾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鎮江分公司一期已開始試生產。二期工程預計2011年6月份投產。目前產品市場需求旺盛,預計2011年銷售將達到15億元,2012年銷售將超過20億元。
6.規模企業培育
截至2010年底,全區共有定報工業企業218家(年銷售500萬元以上),全年新增33家。其中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51家,超10億元企業10家,超百億元企業2家。定報企業中化工企業36家,汽車零部件企業16家,造紙企業4家。
7.財政
今年以來,新區以“拼搶新蘇南,提振精氣神”為主題,按照“科技引領、低碳增長、民生優先、環境支撐、效能保障”五大類28項重點工作要求,不斷強化財政收入組織工作,確保財政收入持續穩定快速增長,為新區跨越發展提供財力保障。
一、收入預算執行情況
1-12月,新區完成財政總收入480545萬元,完成全年調整預算數47.5億元的101.17%,新區奮鬥目標48億元的100.11%,比上年增長50.54%;完成一般預算收入205005萬元,完成全年調整預算數20億元的102.5%,新區奮鬥目標20.5億元的100%,比上年增
長63.92%。稅收占一般預算收入比重為88.71%。其中:國稅部門完成一般預算收入60835萬元,比上年增長49.6%;地稅部門完成一般預算收入101022萬元,比上年增長59.44%;財政部門完成43418萬元(含契稅、耕占稅),比上年增長105.06%。
二、收入預算執行主要特點
(一)全年財政收入持續增長,增幅一直保持全市第一。今年財政收入從1月份開始就處於高速增長態勢,增幅一直保持全市第一。收入增幅從1月份的64.21%一路狂奔到5月份的97.39%,6月份回落到65.15%後,7月至10月份穩定在70%以上,11月份回落至65.16%,12月份最終實現全年增長63.92%,超出全市平均增幅近28個百分點,位列各轄市區首位。全年財政收入一直處於高增長,主要由於今年以來我區搶抓升格國家級開發區的戰略機遇,不斷加大項目招引建設力度,進一步最佳化要素資源配置,全區經濟呈現迅速擴張、爆發式增長態勢,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均位列全市第一,為財政收入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收入結構較優,對全市財政收入貢獻增大。一般預算收入占全市的比重為14.84%,比上年提高2.53個百分點。一般預算中稅收占一般預算收入比重為88.71%,超過全市平均數8.4個百分點,一般預算收入占GDP的比重較上年提高2.17個百分點,實現財政收入總量和質量同步提升。
(三)各稅種全面增長,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土地增值稅、農業兩稅對財政收入增長貢獻明顯。主力稅種中,增值稅完成3 4 1 9 0萬元(2 5 %部分),比上年增長12.52%,增幅偏低,主要由於金東、奇美、聯成、泰克西等存量企業增值稅有增有減,相互消漲,整體略有增長,而近年來新引進企業由於固定資產購置進項稅抵扣較多,延緩增值稅產出;營業稅完成59890萬元,增長67.81%,其中建築安裝營業稅完成24413萬元,增長144.47%,主要得益於今年以來新區固定資產投資高速增長,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推進;企業所得稅完成29872萬元(40%部分),增長145.21%,一方面,今年新區整體經濟快速增長,企業基本擺脫金融危機影響,效益處於較好階段,另一方面,由於受金融危機影響,去年企業所得稅同比增幅為-43.66%,基數相對較低。其他工商稅收中,房產稅、土地使用稅等資源類稅收因稅基固定,增長穩定,但土地增值稅由於今年土地增值稅的預征率提高,表現突出,全年完成11710萬元,增長150%。農業兩稅累計完成20012萬元,增長70.11%,其中契稅因土地上市量增加、上市價格提高和房產交易量及完證面積增加,全年實現10001萬元,同比增長68.94%。
(四)服務業稅收增長迅速,對財政收入貢獻度加大。三產服務業一般預算收入58459萬元,同比增長51.06%,建築安裝業一般預算收入29280萬元,同比增長148.83%,工業一般預算收入73934萬元,同比增長38.39%。三產服務業和建築安裝業增幅高於工業,占全部一般預算收入的比重為42.8%,比上年同期提高2.45個百分點。
三、鎮(街道)財政收入完成情況
1-12月,新區鎮(街道)一般預算收入累計完成71285萬元(上報數),完成年初計畫的107.21%,同比增長55.46%。其中:丁崗鎮完成一般預算收入1738萬元,完成年初計畫的71.64%,同比增長3.89%。大路鎮完成一般預算收入1894萬元,完成年初計畫的72.33%,同比增長4.87%。姚橋鎮完成一般預算收入1418萬元,完成年初計畫的70.76%,同比增長2.6%。大港街道完成一般預算收入26215萬元,完成年初計畫的107.63%,同比增長56.06%。丁卯街道完成一般預算收入40020萬元,完成年初計畫的114.07%,同比增長65.4%。
8.服務業
2010年,我區實現服務業增加值50.96億元,占GDP比重20%,比2009年提高3.5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58億元,同比增長58.7%;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131億元,同比增長150.5%。各項指標增幅均居全市第一。
今年以來,我們緊盯國家、省進一步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政策,及早謀劃、及時溝通,高水準定位、高質量包裝,全年共組織區內15家企業,申報爭取國家、省、市服務業引導資金,共有8家企業獲得456.5萬元的扶持資金,爭取資金總額創歷史新高。港口物流園省級服務業集聚區規劃已獲得省發改委批准。
為進一步發揮區級服務業引導資金扶持作用,我們出台了《鎮江新區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管理辦法(試行)》,並組織了第一次申報工作,下達了200萬元的引導資金,對包括物流業、商貿業、科技服務業、旅遊業等服務業行業的15個項目進行了引導扶持。
9.固定資產投入
2010年,全區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23.1億元,同比增長61.4%,其中:全社會工業性投入192.2億元,同比增長44.8%;全社會技改投資84.9億元,同比增長26.7%。完成規模固定資產投資292.9億元,同比增長68.9%,其中:完成規模工業投入172.1億元,同比增長42.8%;完成新興產業投入60.1億元,完成量列全市第一,同比增長70.7%;完成服務業產業投入24.6億元,同比增長75.3%;完成城建基礎設施投入127.7億元,同比增長249.9%。
10.城市建設
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
基礎設施投入創歷史新高。2010年全區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入127.7億元,同比增長249.9%。
加快路網框架建設,全力推進238省道、瑞山路、港中路南延等總長達99公里的65條道路建設,當年完成新建、改造瑞山路、五峰山路、盛崗路等道路28條,道路總長36公里。全年完成道路建設投入14.8億元。
加快產業化載體建設,全力推進丁卯科技園產業集聚區、航空產業園、中小企業園、輕紡園等14個園區開工建設95萬平米,當年竣工82萬平方米。全年完成載體建設投入18.04億元。
加快安居工程建設,全力推進萬頃良田安置房、張許安置房、瑞城花園等總建築面積336萬平方米的安置房建設工程,當年竣工151萬平方米,累計完成安置房建設投入47.51億元。
加快公建項目建設,實施並完成了大港中學南校區、丁崗中心國小、消防大隊等22個,建築面積47.29萬平方米的社會公用設施建設,其中已交付使用16.39萬平方米,累計完成投資11.6億元。
加快配套設施建設,完成各類場平、供電、排水等項目進區“七通一平”要素資源配置,方便進區企業如期建設;完成8條總長約40公里,總投資達2.5億元的3.5萬伏以上高壓桿線遷移工作。累計完成投資9.4億元。
加快推進拆遷工作,全年實際實施拆遷8456戶,實施面積197.16萬平方米;實際完成拆遷7350戶,完成面積170.89萬平方米,是2009年拆遷總量的1.7倍,是前四年拆遷量總和的1.02倍。
11.重點工業項目推進
全年在建項目共210個,項目總投資462.1億元,本年新開工項目72個,總投資225.32億元,同比增長123.7%,其中:工業項目53個,總投資147.96億元,同比增長54.9%;服務業項目19個,總投資77.36億元,同比增長近13倍。全年新竣工產業項目47個,總投資101.68億元,當年完成投資39.9億元,同比增長204.6%。其中:工業項目43個,總投資92.96億元,當年完成投資37.2億元;服務業項目4個,總投資8.72億元,當年完成投資2.7億元。
12.產業項目招引
外向性經濟
2010年,全區新註冊外資企業48個,增資轉股企業25個,其中:項目總投資1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47個,同比增長34.3%,完成工商註冊契約外資10.6億美元,剔除金東增資項目因素,同比增長20%,其中:新興產業項目完成契約利用外資3.6億美元;完成工商註冊實際到位外資商務部確認數8.78億美元,同比增長28.7%,到位外資總量繼續列全市第一。實現進出口總額33.76億美元,同比增長36.01%,其中:出口11.33億美元,同比增長18.12%。到位外資實現重大突破。全區實際到位外資完成量占全市份額的54.4%,比上年比重提升7.1百分點,在全省131個省級以上開發區排第3位,同比提升2位。
利用內資
2010年,全區新批內資項目72個,契約利用內資116.1億元,同比增長36.4%,其中總投資億元以上項目16個,契約利用內資94.1億元,同比增長108.2%;實際利用內資93.7億元,同比增長61.6%。
產業項目引進
2010年,全區累計簽約項目78個,總投資405億元,其中:內資項目39個,總投資180億元;外資項目39個,總投資34億美元;全年引進重大產業節點項目18個,其中:外資項目12個,內資項目6個,新興產業節點項目8個。
13.現代農業
2010年我區完成農業總產值45056萬元,同比增長5.46%,完成計畫39500萬元的114.07%。其中完成農業產值24746萬元,同比增長13.98%,完成林業產值563萬元,同比下降0.88%,完成牧業產值9585萬元,同比下降15.22%,完成漁業產值1751萬元,同比增長4.72%,完成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8411萬元,同比增長12.6%。
高效農業規模化發展。2010年全區新增高效農業面積3.75萬畝,設施農業1.08萬畝,高效漁業0.156萬畝,其中農業規模經營面積2.54萬畝,分別完成下達指標的104.2%、108%、104%和115.5%。新增投資1000萬元以上規模基地6個,分別是投資1700萬港幣新農基智慧型立體化農業示範園、1300萬元的宏潤金針菇工廠化種植項目、與中國水務合作計畫投資15億元的中華茶文化博覽園項目、興和梅花鹿養殖場、2500畝留村花卉苗木基地和560畝的三橋中華鱘養殖基地。
高效農業產業化發展。全區引進各類農業產業化項目23個,協定利用資金20.3億元,其中外資項目4個,協定利用外資15893.8萬美元,實際到位外資2205.97萬美元,完成市級下達任務的147%;目前香港上市公司新農基投資1200萬元建成4500平方米的高科技光伏大棚已投產,投資4個億的重慶天目湖啤酒項目正加緊生產場房建設,預計2011年下半年建成投產,總投入3080萬美元的海清生物也正在加緊建設中。
14.農民收入
農民收入持續增長。我區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0606元,同比增長11.6%。其中:工資性收入7027元,同比增長12.3%;家庭經營純收入2895元,同比增長10.1%;財產性純收入85元,同比增長11.6%;主要增長點為拆遷的土地徵用補償收入以及轉讓承包土地經營權收入;轉移性純收入599元,同比增長10.2%。
15.節能減排
用電量情況
我區全社會用電量累計為335787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5.36%;其中工業用電量累計為315022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4.82%。今年前8個月,我區全社會用電量和工業用電量均保持不斷增長的態勢,用電量月度同比基本保持兩位數的增幅,與生產形勢不斷好轉、經濟形勢持續回暖的趨勢相一致。從9月份開始,隨著節能限電工作的展開,我區工業企業紛紛採取各種各樣的節電措施,通過檢修、輪修、限產、停產、技術改造等各種手段,儘量減少不必要的生產用電,嚴格控制非生產性用電,用電量環比呈現小幅下降的態勢,但全年用電量依然保持兩位數的增幅。
節能降耗
2010年,我區單位GDP綜合能耗為1.124噸標準煤/萬元,同比下降4.5%,超市計畫降幅0.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0.835噸標準煤/萬元,同比下降9%,達到市計畫要求。組織7家企業開展了清潔生產審核,7家重點用能企業完成了能源審計工作,16家企業開展了能源監測工作。原有的7家資源綜合利用企業順利地通過了年檢和重新認定工作,新增1家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各企業淘汰落後設備8台/套,完成市計畫的200%。
16.全民創業
區全民創業辦組織編印創業導航,在新區風采、新區網站開闢了全民創業專欄,成功舉辦了全民創業網上互動活動、金融單位與中小企業、個體工商戶融資擔保對接活動、社區創業現場推進會、全民創業典型事跡報告會等,順利成立了鎮江新區總商會及鎮、街道商會,成功創建虹之谷動漫、亞太五金電器、興港科技、甘露茶園等10個市級創業基地。全年新增私營企業805戶,同比增長138.87%,完成區計畫的117.69%;新增個體工商戶3707戶,同比增長265.22%,完成區計畫的168.5%;新增民營註冊資本59億元,同比增長618.31%,完成區計畫的287.8%。上半年我區私個發展綜合得分全市第一,下半年在全市淨增私個註冊資本超千億競賽中超額完成市下達的目標任務,人均淨增私個註冊資本全市第一,全年私個經濟發展質量全市第一。
加強創業載體和基層平台建設,開展全民創業的創業意識、技能、SYB培訓,大力扶持創業者,全區創業意識培訓6337人,就業再就業培訓6530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6530人,城鎮新增就業人數7957人,城鎮失業登記率始終保持在3%以下,開展SYB培訓12期,培訓541人,開展創業技能培訓3期,培訓167人,扶持創業2371人,創業帶動就業9712人,超額完成全年下達目標任務。

所獲榮譽

2018年12月,鎮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榮獲2018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排名第2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