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陵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

銅陵市人民政府於2019年5月14日印發銅陵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銅陵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
  • 頒布時間:2019年5月14日
  • 發布單位:銅陵市人民政府
全文,政策解讀,

全文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9〕11號)精神,全面總結深化我市“多規合一”審批改革成效,形成適應我市特點的建設項目審批制度體系,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目標,以創優“四最”營商環境為導向,按照“四統一”的要求,在我市“多規合一”改革成果基礎上,實現審批流程再最佳化,信息平台再升級,管理體系再健全,監管方式再加強。
(二)改革內容。對房屋建築和城市基礎設施等工程(不包括特殊工程和交通、水利、能源等領域的重大工程)的審批制度實施全流程、全覆蓋改革。最佳化健全工程建設“多規合一”審批制度,升級完善“多規合一”審批管理系統,覆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過程(從立項到竣工驗收和公共設施接入服務),包括行政許可等審批事項和技術審查、中介服務、市政公用服務以及備案等其他類型事項,推動流程最佳化和標準化。
(三)主要目標。完善項目策劃生成機制,形成以項目可落地、可實施為核心的科學決策體系;最佳化再造審批流程,形成以一窗受理、並聯審批為基礎的視窗服務體系;實現行政審批與技術審查相分離,形成以施工許可為底線管控的審批運行體系;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形成以“制度+信用”為中心的監督保障體系。
通過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到2019年6月底前,實現政府投資房屋建設類、線性工程類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間控制在100個工作日內;社會投資項目(一般類)、帶方案出讓土地的非工業類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間控制在80個工作日內;社會投資項目(工業類)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間控制在40個工作日以內。初步建成全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框架和信息數據平台,到2019年底,實現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與省管理平台及相關係統平台互聯互通;到2020年底,基本建成與全省相統一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和管理體系。
二、審批流程再最佳化
(四)劃分審批階段。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過程由原來5個階段壓縮至4個階段,即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立項用地規劃許可階段主要包括項目審批核准、選址意見書核發、用地預審、用地規劃許可證核發等,牽頭部門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程建設許可階段主要包括設計方案審查、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核發等,牽頭部門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施工許可階段主要包括設計審核確認、施工許可證核發等,牽頭部門為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竣工驗收階段主要包括規劃核實、消防和人防工程驗收、檔案資料等驗收及主體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等,牽頭部門為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其他行政許可、強制性評估、中介服務、市政公用服務以及備案等事項納入相關階段辦理或與相關階段並行推進。
(五)精簡審批事項。2019年5月底前,梳理並提出所有審批事項的精減、下放、合併、轉變管理方式、調整審批時序意見,制定完善相關配套管理制度。一是減少審批事項。取消不合理、不必要的審批事項。(1)取消建築節能設計審查備案;(2)取消建設工程施工契約備案;(3)取消監理契約備案;(4)取消預算價備案;(5)取消建設單位支付保函、承包商履約保函、預存農民工工資保證金等作為施工許可辦理前置條件,改由建設主管部門建立專項核查機制;(6)取消征遷公告或土地徵收完成情況證明作為申報用地規劃許可辦理的前置條件;(7)取消臨時用水用電和項目用氣申請環節;(8)市政改造項目不再需要提供用地、環評審批手續,依據工程建設規劃許可(設計方案審查意見)即可辦理施工許可手續並實施。二是合併審批事項。將同一部門實施的管理內容相近或屬於同一辦理階段的多個審批事項整合為一個審批事項,將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意見和選址意見書合併為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意見(選址意見書)。三是下放審批事項。對銅陵經開區工業類、基礎設施類項目立項、規劃、土地、建設等實行委託辦理。對有能力承接的開發園區逐步擴大委託辦理範圍。四是調整審批時序。地震安全性評價在工程設計前完成即可。環境影響評價、水土保持評價、節能評價等評估評價和取水許可等事項在開工前完成即可。用地預審意見可作為使用土地證明檔案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供水、供電、燃氣、熱力、排水、通信等市政公共服務事項辦理實行“五同步”:設計方案審查時同步一次性告知相關建設要求;在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核發後同步開展設計檔案編制;在開工前申請報裝;在工程施工階段同步開展相關設施建設;竣工驗收階段同步辦理接入事宜。
(六)規範審批流程。市數據資源局(市政務服務局)牽頭,組織各審批單位按照統一示範文本,在2019年5月底前分類別(政府投資、社會投資等)最佳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圖;各階段牽頭部門要依據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圖,組織本階段參與審批部門梳理最佳化申報材料及服務指南;工程建設項目其他技術審查、中介服務、市政公用服務以及備案等管理單位清理並公布事項清單,全面實行限時辦結制。簡化社會投資的中小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含工業建設項目),對於帶方案出讓土地的項目,不再對設計方案進行審核,將建設工程許可和施工許可合併為一個階段。
(七)深化並聯指導。以政府內部協作替代單獨審查,深入推行以“線上信息平台審查”為主線,以“線下聯合會商會審”為補充的規劃設計方案並聯審查機制,統一出具聯合審查意見。各部門在後續審查審批和公共服務過程中不得擅自改變聯合審查意見。
(八)實行聯審聯驗。完善施工圖設計檔案聯合審查管理辦法。將消防、人防、技防等技術審查併入施工圖設計檔案審查,相關部門不再進行技術審查。最佳化聯合驗收管理辦法,實行自然資源和規劃、消防、人防、檔案等事項限時聯合驗收,統一竣工驗收圖紙和驗收標準,統一出具驗收意見。探索制定“聯合測繪”管理辦法,將房產測繪、地籍測繪、規劃核實測繪等進行整合,實行“一次委託、聯合測繪、成果共享”。
(九)推行區域評估。在義安經濟開發區試點基礎上,深化完善區域評價及“多評合一”改革方案,完善區域評估實施方案,在各類園區繼續推行由政府統一組織對壓覆重要礦產資源、環境影響評價、節能評價、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地震安全性評價、水資源論證、水土保持評價、防洪影響評價、交通影響評價、氣候可行性論證、文物保護評價等評估評價事項區域評估,區域內工程建設項目共享區域評估評審結果,項目無需單獨編報評估評審。2019年5月底前,制定並實施區域評估細則。實行區域評估的,政府相關部門應在土地出讓或劃撥前,告知建設單位相關建設要求,相應的審批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
(十)深化“承諾即開工”。及時總結試點經驗,深化完善《銅陵市工業項目“承諾即開工”實施方案》,最佳化相關流程和內容,進一步規範審批流程和承諾事項內容,推行工業項目投資“正負面清單”,最大程度簡化“承諾即開工”前置審批條件,適時擴大工業項目“承諾即開工”適用範圍。
三、信息平台再升級
(十一)升級審批系統。升級市“多規合一”審批平台,完善業務協同、並聯審批、統計分析、監督管理等功能,在“一張藍圖”基礎上開展審批,實現統一受理、並聯審批、限時辦結、實時流轉、跟蹤督辦。
(十二)實現互聯互通。2019年6月底前實現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與縣區、市直部門審批管理系統的互聯互通,市工程建設(“多規合一”)審批平台與國家、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對接。同時強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與政務服務平台、投資項目線上審批監管平台的互聯互通,2019年底前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與全國一體化線上政務服務平台的對接,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與投資項目線上審批監管平台等相關部門審批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
四、管理體系再健全
(十三)“一張藍圖”統籌項目實施。嚴格執行、動態維護我市“多規合一”一張藍圖。繼續將編制完成的空間規劃成果納入“一張藍圖”體系。完成有關數據保密認定和政務外網部署工作,實現多部門空間數據共享調用和查閱。2019年5月底前,修改完善《銅陵市建設項目策劃預審管理辦法》,加強項目前期策劃預審,擴大預審項目範圍,全面推動經營類用地和工業類用地建設項目上線運行,提前確定建設條件、出讓條件,為項目審批提速奠定基礎。2019年6月底前,基本形成“多規合一”的“一張藍圖”,整合空間管控數據,明確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等控制線,形成管控邊界清晰、責任主體明確和管控規則明晰的空間規劃圖,實現利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的“多規合一”功能策劃生成項目。2019年9月底前,完成差異圖斑分析,制定消除空間規劃矛盾和差異的工作計畫。2019年底前,實現依託平台統籌安排年度項目,制定工程建設項目年度實施計畫。
(十四)“一個視窗”提供綜合服務。進一步規範政務服務中心“多規合一”視窗建設,實現審批部門全進駐、服務機構全覆蓋。全面落實“前台受理、後台審核”機制,提升收出件“一個視窗”綜合能力,實現全科目無差別服務。進一步深化項目報建首問負責制、專業輔導制、業務代辦制等,實現“最多跑一次”。探索建立網上問診、建設項目審批微信幫幫團,力爭項目申報“一次不用跑”。
(十五)“一張表單”整合申報材料。各審批階段牽頭部門組織本階段參與審批部門,按照每階段“一份辦事指南,一張申請表單,一套申報材料,完成多項審批”的要求,在2019年5月底前,制定統一的申報表格,每個審批階段申請人只需提交一套申報材料;建立完善審批清單服務機制,主動為申請人提供項目需要審批的事項清單。
(十六)“一套機制”規範審批運行。健全各項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配套制度,明確部門職責,明晰工作規程,規範審批行為,確保審批各階段、各環節無縫銜接。2019年6月底前,完成工程建設項目各審批階段的配套制度,以及牽頭部門負責制、“多規合一”協同規則、審批管理系統運行規則、督查制度、事中事後監管等制度最佳化完善工作;強化審批協調、督查、考核機制,實行周調度、月督查、季評估、年考核,實時跟蹤審批事項辦理情況,實現督辦過程全覆蓋。提請對工程建設項目改革中涉及的地方法規開展“廢改立釋”工作,2019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改革涉及的相關地方性法規、規章和規範性檔案的“廢改立釋”工作。
五、監管方式再加強
(十七)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完善事中事後監管體系,2019年5月底前制定並實施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相關制度和監督檢查辦法,統一規範事中事後監管模式,建立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對於實行告知承諾制的審批事項,審批部門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對承諾人履行承諾的情況進行檢查,承諾人未履行承諾的,審批部門要依法撤銷行政審批決定並追究承諾人的相應責任。
(十八)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建立信用監管體系,完善申請人信用記錄,實行信用分級分類管理,對失信企業和從業人員進行嚴格監管。2019年5月底前建立紅黑名單制度,出台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依託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平台建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信用信息平台,全面公開企業和從業人員違法違規、不履行承諾的失信行為。加強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信用信息平台與“信用銅陵”平台互聯互通,構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機制。
(十九)規範中介和公共服務。2019年6月底前完善中介服務管理辦法,明確服務標準和辦事流程,規範服務收費,實施統一規範管理,為建設單位提供“一站式”服務。提升中介服務“網上超市”服務能力,對中介服務行為實施全過程監管。供水、供電、燃氣、熱力、排水、通信等市政公共服務管理單位要依據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要求制定具體服務辦法,明確服務環節、辦理流程、服務時限和服務標準,簡化辦理手續、內部設計和審查流程,最大程度減少業主的臨櫃次數。
六、組織實施
(二十)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的銅陵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另行印發),負責試點改革工作的組織推進與統籌協調。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其日常工作由市住房城鄉建設局承擔,負責改革工作的組織實施。從改革涉及事項較多的單位抽調人員組建工作專班,在辦公室領導下集中辦公。
(二十一)壓實工作責任。各責任單位要對標對表,制定方案、細化措施,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領導小組辦公室要牽頭組織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落實情況督促檢查,定期通報,並及時協調改革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市財政局、市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局要主動服務,切實做好改革資金保障、政府採購服務等工作。樅陽縣要依據國家、省、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方案,制定操作方案,切實落實各項改革舉措。銅官區、義安區、郊區、銅陵經開區要主動做好對接,按照管理許可權劃分,配備專門力量,參與聯合審批。
(二十二)開展培訓指導。針對重點、難點問題,採用集中培訓、網路培訓和專題培訓等方式,加強對各級領導幹部、工作人員和申請人的業務培訓,對相關政策進行全面解讀和輔導,提高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
(二十三)做好改革評估。建立上下聯動的溝通反饋機制,組織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第三方評估工作,收集改革難點、堵點、痛點,有的放矢,不斷修正改革舉措,提高企業和民眾對此項改革工作的認同感和獲得感。同時,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鼓勵創新,允許試錯,寬容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工作失誤。
(二十四)廣泛宣傳引導。縣區政府、銅陵經開區管委會、市直各有關部門要通過多種形式及時宣傳改革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加強輿論引導,增進企業和民眾對改革工作的了解和支持,及時回應民眾關切,為順利推進改革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政策解讀

2019年5月14日,《銅陵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銅陵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印發實施。現將《實施方案》主要精神解讀如下:
一、背景依據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形勢下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深化“放管服”改革、最佳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9〕11號)精神,全面總結深化我市“多規合一”審批改革成效,形成適應我市特點的建設項目審批制度體系,特制定本方案。
二、主要內容
《實施方案》分為6個部分,提出了總體要求和24條措施。
第一部分,總體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目標,以創優“四最”營商環境為導向,按照“四統一”的要求,在我市“多規合一”改革成果基礎上,實現審批流程再最佳化,信息平台再升級,管理體系再健全,監管方式再加強。到2019年6月底前,實現政府投資房屋建設類、線性工程類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間控制在100個工作日內;社會投資項目(一般類)、帶方案出讓土地的非工業類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間控制在80個工作日內;社會投資項目(工業類)建設項目全流程審批時間控制在40個工作日以內。初步建成全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框架和信息數據平台,到2019年底,實現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與省管理平台及相關係統平台互聯互通;到2020年底,基本建成與全省相統一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和管理體系。
第二部分,統一審批流程。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主要劃分為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四個階段。每個階段實行“一家牽頭、並聯審批、限時辦結”,深化完善《銅陵市工業項目“承諾即開工”實施方案》,最佳化相關流程和內容,進一步規範審批流程和承諾事項內容,推行工業項目投資“正負面清單”,最大程度簡化“承諾即開工”前置審批條件,適時擴大工業項目“承諾即開工”適用範圍。
第三部分,升級信息數據平台。升級市“多規合一”審批平台,完善業務協同、並聯審批、統計分析、監督管理等功能,在“一張藍圖”基礎上開展審批,實現統一受理、並聯審批、限時辦結、實時流轉、跟蹤督辦。2019年6月底前實現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與縣區、市直部門審批管理系統的互聯互通,市工程建設(“多規合一”)審批平台與國家、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對接。同時強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與政務服務平台、投資項目線上審批監管平台的互聯互通,2019年底前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與全國一體化線上政務服務平台的對接,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與投資項目線上審批監管平台等相關部門審批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第四部分,統一審批管理體系。實行“一張藍圖”統籌項目實施,2019年底前,統籌安排年度項目;“一個視窗”提供綜合服務,設立省、市、縣(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綜合服務視窗;“一張表單”整合申報材料,各審批階段均實行“一份辦事指南、一張申請表單、一套申報材料”;“一套機制”規範審批運行,2019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改革涉及的相關地方性法規、規章和規範性檔案的立改廢釋工作,建立依法推進改革的長效機制。
第四部分,健全管理體系。提出“一個視窗”提供綜合服務,“一張表單”整合申報材料,“一套機制”規範審批運行。
第五部分,加強監管方式。完善事中事後監管體系,2019年5月底前制定並實施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的相關制度和監督檢查辦法,統一規範事中事後監管模式,建立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建立信用監管體系,完善申請人信用記錄,實行信用分級分類管理,對失信企業和從業人員進行嚴格監管。
第六部分,加快組織實施。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的銅陵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領導小組,負責試點改革工作的組織推進與統籌協調。針對重點、難點問題,採用集中培訓、網路培訓和專題培訓等方式,加強對各級領導幹部、工作人員和申請人的業務培訓,對相關政策進行全面解讀和輔導,提高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