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因
自由化政策為金融國際化提供了有利的制度基礎
自由化政策突破和改變了各國
金融抑制或
金融管制的各種傳統制度,形成了與金融國際化要求相適應的新規則。
信息革命為金融國際化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手段
現代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發展,消除了各國市場之間和國際市場之間金融信息傳遞的時空障礙,提供了高速度、低成本處理大規模
金融交易的技術手段。
特別是網路技術的發展,使得全球範圍的資金流動和交易清算瞬間即可完成。沒有信息革命帶來的現代技術,真正意義上的金融國際化的形成是絕無可能的。
創新為金融國際化提供了多樣化的運作載體
金融國際化需要新的制度、新的技術,更需要新的載體。從20世紀60年代末起,各國金融機構為了規避政府管制,拓展海外市場,掀起了金融創新浪潮。
新的金融市場、新的
金融機構和新的金融工具,比如離岸金融市場、
跨國銀行、
金融產品證券化和金融衍生工具等不斷湧現,成為金融國際化的有效載體。
金融國際化的進程實際上就是一個金融創新的過程,金融創新不斷為金融國際化的推進和擴展開闢道路。
表現形式
金融國際化主要表現為金融市場國際化、
金融交易國際化、
金融機構國際化和金融監管國際化。
金融市場國際化
金融市場國際化有兩層含義:
·伴隨著
金融管制的取消或放鬆和國內金融市場向國際投資者的開放,本國的居民和
非居民享受同等的金融市場準人和經營許可待遇;
·離岸金融市場,與國內金融市場即在岸市場相比,離岸市場直接面向境外投資者的國際金融交易,與市場所在國的國內經濟幾乎無關。
金融交易國際化
金融交易國際化是指交易範圍、交易對象、交易活動、交易規範、交易技術的國際化。
證券化融資的國際交易量及其增長,反映了金融國際化的迅猛發展勢頭。
金融機構國際化
金融機構國際化包括兩個方面:
1.參與國際金融活動的機構日益增多,國際化範圍擴大
這不僅是指
跨國銀行及其海外分支機構的增加,而且更表現為與證券化趨勢相一致的各類
直接融資代理機構的擴張。
最近10多年中,國際金融市場上的機構投資者以全球化戰略為指導,不斷提高國外資產的控制額,同時更多地採用同業
跨國收購或跨部門兼併的方式直接拓展海外金融市場份額,形成了諸如日本野村證券那樣的“全球金融超級市場”、美國美林公司那樣的“巨型零售經紀人商店”,以及所羅門公司那樣的“全球證券貿易商行”。
金融監管國際化
金融市場和交易的國際化,使銀行和
非銀行金融機構日益擺脫各國政府的監管,國際金融市場上的不平等競爭和
經營風險日益加劇。
為使銀行提高資產效率和規避
經營風險,1988年國際清算銀行與12個已開發國家協商後公布了“
巴塞爾協定”,該協定已成為當代全球銀行業共同遵守的基本準則。
國際金融監管還在地區層面上展開,如歐盟的銀行顧問委員會和監管當局聯絡組,取得了顯著成效。在證券領域,
國際證券委員會不僅致力於保障銀行業與非銀行業之間的
公平競爭,而且更關注
衍生金融工具的國際風險管理。
發展趨勢
金融國際化的規模不斷擴大
在當今各國普遍開放的全球政策背景下,金融國際化進程明顯加快,規模不斷擴大。
1980年,全球資本市場
金融資產交易的總存量為5萬億美元,1992年,這一存量升至35萬億美元。
除了絕對規模外,全球金融
交易量相對於國際貿易和世界產值的比重也呈上升趨勢。
1980~1992年間,全球
外匯、
債券和股票三個市場交易量的
年均增長率分別為28%、11%和10%;同期,全球出口和經合組織國家的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僅分別為4%與3%。
各國的國際金融依存度進一步提高
它包括國內
金融資產被外國居民持有和國內居民持有外國金融資產兩個方面。
幾乎所有的已開發國家都基本實現了金融市場開放,允許金融資產的跨國經營。
儘管大部分
開發中國家經濟與金融發展程度相對較低,但金融跨國化經營帶來的積極效應,使它們進一步開放金融市場,提高了國際金融依存度。
新興工業化經濟體在金融國際化中的作用增強
在金融國際化的各個方面,
已開發國家,尤其是美國、日本和歐盟中的已開發國家發揮著主要的作用。全球資本市場85%的融資流動仍集中在
已開發國家。
然而,自亞太地區新興國際金融中心崛起以來,金融國際化集中於
已開發國家的傳統格局開始發生變化。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些新崛起的
開發中國家不斷通過改革
金融體制,投身金融國際化的潮流。尤其是新加坡和香港作為亞太地區國際金融中心的崛起,使金融國際化獲得了全球範圍的發展依託。
金融衍生市場日益成為金融國際化的重要陣地
金融衍生市場是一種以證券市場、貨幣市場、外匯市場為基礎派生出來的金融市場,它利用保證金交易的槓桿效應,以
利率、
匯率、股價的趨勢為對象設計出大量的
金融商品進行交易。
這一市場自1983年形成以來發展神速,交易工具已達1200多種,全球交易額1995年已達20萬億美元。
開發中國家的外部融資結構發生重要變化
根據世界銀行《2003年全球發展融資》報告,
外國直接投資加上在國外工作的本國工人匯款(匯回國內的部分工資),已超過外國私人貸款而成為開發中國家的重要資金來源。
這一變化與經濟全球化進程(資本和人員的跨國流動)加快密切相關,將對
開發中國家產生深遠影響。
這一市場正不斷吸引著國際遊資和金融機構涉足其間
關係
金融國際化既是經濟全球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必要條件,金融國際化與經濟全球化存在著唇齒相依的密切關係。
金融市場國際化促使全球經濟的聯繫更加緊密
全球性金融中心、地區性金融中心和大批離岸金融市場構成了全球性的金融網路,使各國的經濟和
金融活動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在國際金融活動中,制度、政策和貨幣的障礙越來越小,有力地推動了經濟全球化進程。
金融交易國際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
金融交易的自由化和國際化正越來越顯示出金融業在
經濟全球化中的樞紐作用。
貿易自由化是經濟全球化的先導,跨國公司的
生產一體化是經濟全球化的更為深刻的形式,金融國際化既是貿易自由化的結果,又是生產跨國化、一體化的基礎。
因此,金融國際化在
經濟全球化中發揮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金融交易國際化作為金融國際化的核心,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
金融服務自由化豐富了貿易自由化的覆蓋範圍
全球化的世界經濟由貿易自由化、
生產一體化和金融國際化三方面的內容交融組合而成。
代表
貿易自由化的烏拉圭回合談判不僅包含貿易自由化的內容,而且還涵蓋了
金融服務業自由化的內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金融
服務貿易總協定已經達成,建立一個消除金融服務領域國家障礙的新
體制被提到議事日程。
可以預見,在
國際金融中建立一個類似於國際貿易的自由體系,將成為國際社會的下一個目標。
金融機構全球化支撐了生產一體化的持續發展
金融機構的
跨國經營不僅仍然是國際貿易持續擴張的金融基礎,而且更是跨國公司全球化運行的堅強後盾。
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範圍的大規模
兼併收購與
金融機構的全球化籌融資安排能力、國際範圍的信用支撐能力直接相關,而這一輪以強強聯手為特徵的大規模
跨國併購浪潮明顯帶有構築一體化生產網路的動機。
金融衍生產品加大了對經濟全球化的雙重影響
金融衍生產品自70年代初問世以來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成為金融創新推動金融全球化發展的主要方式。
金融衍生產品交易也為投資者提供了避險工具,有利於穩定投資者的預期,從而有利於穩定國際金融市場。
同時,作為
轉移風險工具的金融衍生品也可能被用作投機工具,從而危及國際金融乃至整個世界經濟的穩定。
金融國際化進程
簡介
金融國際化是我國社會主義
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我國要實現與世界市場經濟接軌的唯一途徑就是實現改革開放政策、實行
國際化經營。國際貿易、
生產國際化的迅速發展必然要求金融機構為其提供
出口融資、
貸款在海外設立分支機構提供相應的服務。
三資企業日漸增多,
外匯業務增多也要求國內金融業務與國際金融市場聯為一體,因此要求加速金融國際化進程,做到既經營
人民幣業務,又經營外匯業務,既經營國內業務,又經營國際業務遵循國際慣例辦事,擴大對外聯繫與交往,積極參與國際市場。
我國從70年代末,由政府主導自上而下進行了經濟金融體制改革。這項改革通過行政力量,快速地以金融立法和管理條例的方式,建立一個以中央銀行為主體,地方銀行、外資銀行和其它
非銀行金融機構為輔助的多種金融機構並存和分工協作的社會主義金融體系,很好地成為金融國際化的基礎。
金融機構國際化進程
世界銀行1993年給中國貸款3.2億美元, 1995年又向中國實施的第七個鐵路計畫提供4億美元的貸款。亞洲開發銀行對華投資項目已達39個,總金額達40億美元。我國農業銀行參加了亞太地區農貸學會和國際
農業信貸聯合會,加強農業信貸業務的國際聯繫。國時我國與外國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及其它金融組織的聯繫在不斷加強,與許多外國銀行建立了代理關係,以便更好開展國際業務,為經濟國際化服務。
僅中國銀行在海外10多個國家、地區建立了400多家機構,1992年2月,英國《銀行家》首次公布全球最大
跨國銀行中中國銀行排名第8,1993年底其公布全球1000家最大銀行排名,中國大陸6家銀行上榜:工行13位、中行19位、建行39位、農行49位、交行145位、投資銀行527位。另外中資占有大半股份的港銀集團下屬6家銀行亦榜上有名。
據統計目前有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120家外國銀行在我國15個城市開設了40多家分行和225個常駐
代表處。 1992年秋上海巴黎國際銀行正式成立。這些
外資金融機構整體實力強,國際業務量大,人員素質高,經營策略靈活,現代化水平高,並套用世界一流的科技和通訊設施,既對我國金融機構形成一定的競爭壓力,又可以使我國金融機構更好,更近地學習國外先進的金融管理和動作方法,有利於我國金融業向國際化發展。
金融市場的國際化進程
所謂金融市場是指從事
金融資產交易活動的場所或領域。市場,永遠是經濟
金融活動的最集中地,也是所有業績的最後反映場所,任何
經濟實體和個人一刻也不能脫離市場。我國真正意義的金融市場是在
經濟體制改革之後逐漸形成的,到現在只有十餘年時間,難免不正規,形態難免幼稚,因此要在進一步成熟和完善國內金融市場基礎上實現與國際市場接軌,因為國際金融市場蘊含著巨大的資金潛力,擁有先進的金融工具,具有完善的管理體制,其客戶資源和經濟背景能為我國創造較好的機會,提供較公平的條件。當然盲目進入國際市場,運用不合理的戰略都會遭受損失,所以我們首先了解國際市場情況,其次學習使用國際金融工具,再次是創造條件,在國際市場上樹立起良好的自身形象。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從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看,環太平洋地帶將出現一批國際化貿易和國際金融中心,我國也希望擁有這樣的金融中心,加入國際
競爭,因此,必須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人民幣國際化需要的條件是:人民幣的自由兌換,經濟實力的不斷增長,有效控制
通貨膨脹和
國際收支經常項目保持良好。
這方面我國走出了關鍵一步,即自1994年1月1日開始,實行
匯率並軌,建立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這一舉措有利於國內商品價格接近於
國際市場價格,有利於發揮
匯率調節出口的作用,並應付複雜多變的的
世界經濟變化;有利於成本核算、經營管理,使核算體系有較為統一的標準;杜絕
外匯黑市交易,純潔外匯市場,有利於國內經濟循環和
國際經濟循環的吻合;有利於中國入世並參與廣泛的國際經濟交往。
我國改革開放的20年是飛速發展的20年,經濟成長率每年都以10%左右的速度遞增,總體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國時有效地控制了通貨膨脹,
國際收支呈
順差趨勢,1994年我國出口達1210億美元,進口為1157億美元,同時
外匯儲備為516億美元,正邁向
經濟大國的行列,這都有助於人民幣的國際化。
·我國證券市場的國際化進程
我國許多
金融機構多次在國際
債券市場上成功發行了債券。籌集到大筆建設資金,支援國家經濟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