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黃金間碧玉竹
- 拉丁學名:Bambusa Vulgaris Var. striata
- 別稱:青絲金竹
- 界:植物界
- 分布區域:江蘇、廣東、廣西、雲南、海南島、台灣南部等地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栽培技術,繁殖方法,主要價值,營養價值,園林價值,藥用價值,經濟用途,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或喬木狀,株高5-15公尺,徑4-10公分,成株叢生狀,地下莖橫走,頂芽或側芽能萌發成筍,再長成新株。 稈黃色,具寬窄不等的綠色縱條紋。籜葉三角形,籜舌顯著,籜耳高聳如豬耳,緣疏生鬚毛,籜片表面黃綠色,間有淺綠色縱條紋。
分布範圍
適宜華南地區,喜溫暖濕潤氣候,適生於疏鬆肥沃之砂質壤土。畏受凍。
栽培技術
因為竹子缺少形成層使得竹子長到一定長度後只長高不變粗的。這是因為竹子是單子葉植物,而一般樹木大多是雙子葉植物。
正是這層薄薄的形成層,樹木長得那么粗全靠他。形成層是最活躍的,他每年都會進行細胞分裂,產生新的韌皮部和木質部,於是莖才一年一年粗起來。
如果把單子葉植物的莖橫切成薄片放在顯微鏡下面觀察,也可以看到一個個的維管束,同樣外層是韌皮部,內層是木質部,但是韌皮部和木質部之間並沒有一層活躍的形成層,所以單子葉植物的莖,只有在開始長出來的石斛能夠長粗,到一定程度後就只會長高不會長粗。
因為竹子是多年生一次開花植物,竹子開花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屬於竹子結籽繁殖的一個過程。
我國古代人民早就觀察到這種現象,在2000多年前的《山海經》中就有:“
竹生花,其年便枯。”的記載。晉代戴凱所著的《竹譜》中記述著:“藥必六十,復亦六年。”其註解是:“竹六十年亦易根,易根輒結實而枯死。”不過,竹子主要是進行無性繁殖的,每年春季從地下的竹鞭上長出筍來,然後發育成新竹。竹鞭不是它的根,而是地下莖。
地下莖可以分為三個類型:單軸型的地下莖能繼續生長,芽著生於兩側,側芽發育成筍;合軸型的頂芽發育成筍,側芽產生新的地下莖,相連形成合軸,地下莖產生竹稈密集成叢,大熊貓喜歡吃的愉竹和華桔竹,就屬於這一類;此外還有一種復軸型,是上述兩種的混合型。竹子的有性生殖則像其他有花植物一樣,先開花,後結籽,完成整個生長周期。
竹子開花的周期,也因竹子種類不同有三種類型:少數竹子可以年年開花,開花後竹稈並不死亡,仍然可以抽鞭長筍;大部分竹子在整個生長過程中只開一次花,而且有一定周期,從40到80年不等,開花後桿葉枯黃,成片死去,地下莖也逐漸變黑,失去萌發力,結成的種籽即所謂竹米,下種後萌發生長,才能長成新竹,箭竹和華桔竹就屬於這個類型;
還有一種類型是不定期零星開花,開花後,竹林並不死去,例如慈竹就是其中的一種。
華桔竹、大箭竹等都屬於定期成片開花的一類。
這類竹子開花的間隔時間很長,一般為50一60年:還有的甚至要近百年才開一次花。
但是,不論哪一年長出的竹竿,只要竹鞭的年齡相同或相近,那么開花的時間就大體相同。
即使生態環境差別很大,如陽坡、陰坡,陡坡、緩坡,不同的土壤,不同的海拔高度,都能同時開花。
繁殖方法
繁殖可用扦插或分株法,全年均能育苗,春季尤佳。
栽培土質以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為佳,排水需良好。全日照、半日照均宜,蔭蔽處生育不良。
追肥每季施用一次,各種有機肥料或三要素均可。 莖稈過份伸長或枝葉雜亂,需適時修剪維護美觀。冬季至早春應培土一次,促進萌發新株。盆栽每2-3 年換土一次,若植株過於擁擠,應強制分株另植。性喜溫暖至高溫,成長迅速。
主要價值
營養價值
除觀賞外還是優良的建築材料,竹筍是美食,可製成筍乾或罐頭。竹筍是我國人民傳統的素食品種之一,用現代工業化方法將各種鮮筍加工成罐頭食品,不僅可滿足無竹地區人民食筍的需要,而且竹筍加工業已成為我國重要出口創匯行業。竹筍中含有多種胺基酸和微量元素,營養學家認為竹筍是天然的保健食品,它纖維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能促進腸胃消化和排泄,常食竹筍可減少有害物質在體內的滯留和吸收,具有防癌和減肥的功效。紅竹、黃稈烏哺雞竹等優質筍用竹,竹筍不僅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而且產量高,紅竹等竹種在農村中已開始推廣種植。
園林價值
為泰山竹(Bambusa vulgaris)的變種,竹稈金黃勁秀,具綠色縱紋,竹姿幽雅清逸,光澤美觀,饒富詩情畫意,為竹類植物之上品,幼株亦可盆栽。在園林綠化觀賞上,竹子的利用正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園林綠化觀賞竹子的設計、施工、養護和返收購一條龍服務。竹,雖無梅的俏姿,菊的艷麗,蘭的芳香,松的雄偉。然而,竹的高節心虛,正直的性格和婆娑,惹人喜愛,受人贊誦。所謂“松、竹、梅”歲寒三友,“梅、蘭、菊、竹”四君子,構成中國園林的特色。縱觀古今,愛竹、書竹、畫竹、詩竹之士,不僅喜竹之外形,更愛竹之內涵,無不把竹子當作做人之楷模。因此,人們喜歡在房屋周圍、庭園、公園裡種植竹子。園藝愛好者用竹子製作盆景。宜作盆景的竹子品種很多,如盆景中被列為十八學士之一的鳳尾竹、娟秀文雅的觀音竹、瀟灑飄逸的佛肚竹,情韻幽深的湘妃竹、骨節勁奇的羅漢竹、稈紫古樸的柴竹等。
竹子生長快,成材早,產量高,用途廣。一般竹子造林5—10年以後,就可以年年砍伐利用。竹子生長快,成材早,一次栽植成功就永續利用,而且竹子枝葉茂盛,根系發達,竹鞭縱橫交結,具有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固土防沖,防風減災等良好功能,對維持生態平衡,保護人類生存環境起到很好的作用。
藥用價值
竹的地下莖通稱竹鞭,其出土名苟或筍。《本草綱目》引陸佃說:"旬內為苟,旬外為竹,故荀字從旬。"容其生長之快速也。筍的種類亦多,有冬筍、春筍、鞭筍,都可作食品。江浙民間以蟲蛀之筍供藥用,名“蟲筍”。嫩竹葉、竹茹、竹澀,均作藥用。
【性味】甘、微寒,無毒。
【成分】筍含蛋白質,胺基酸,脂肪,糖類,鈣,磷,鐵,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
【功用】治消渴,利水道,清肺化痰。蟲筍為有效之利尿藥,適用於浮腫、腹水、腳氣足腫、急性腎炎浮腫、喘咳、糖尿病、消渴煩熱等。
久瀉久痢,脫肛:鮮竹筍煮粥吃有效。 虛煩不眠:嫩竹葉卷芯30克,燈心草3克,水煎,睡前飲服。
產後虛熱心煩,手足心熱:鮮竹茹、竹葉芯各30克,水煎服。
高血壓,頭病、面紅、煩渴、夜不安眠:鮮竹葉芯30~60克,夏枯草15克,槐花9克,水煎服。
小兒頭瘡,天皰,黃水瘡:新筍殼燒存性,研細,以麻油調塗 (先用濃茶汁將患處拭洗乾淨後再塗藥)。
經濟用途
中國是竹子資源最豐富的、經營集約程度最高的國家,全國竹業總產值已超過200億元人民幣,有中國十大竹子之鄉,有年畝產竹材5000kg,畝產鮮筍3000kg,畝產值達5萬元人民幣的高度集約經營樣板。 世界竹類植物的起源地和現代分布中心之一,具有十分悠久的竹子栽培與利用歷史,“華夏竹文化,上下五千年,衣食住行用,處處竹相隨”,竹子種類、面積、蓄積、產量均居世界之首,被譽為“世界竹子之鄉”、“竹子王國”、“竹子文明的國度”。
中國傳統中,竹子象徵著生命的彈力、長壽、幸福和精神真理,而在日本,竹子則是真實與奉獻的標誌。整個東方各個地區都將竹子用作書寫工具,對於佛教和道教作家、藝術家來說,竹子筆直的線條和中空的結構本身就有極其深刻的象徵含義。南美土著部落用竹子當刀斧,砍削其他物品,也用竹子製造吹火槍和吹奏聖樂的樂器。有些高大的竹子極受人們崇拜,被奉為生命之樹。在中國,竹子是冬季的三大吉祥植物之一(另外兩種是松樹和梅樹),對於學者文人意義極大。
在農業方面,竹子的利用更為普遍。竹子可編制各種農具,如籮篩、簸箕、掃帚、曬墊等。將竹子的竹節打通當作水管,供農田灌溉和引水之用。四川自貢鹽區用竹管輸送鹽滷,費用低廉,經久耐用。大竹稈削去竹青,紮成竹筏,吃水淺,浮力大,至今仍是我國南方內河上游傳統的交通工具。在水利工程上,劈竹成篾,編成石籠,內裝石塊,圍在岸邊用來防止河岸沖刷,鞏固堤壩,修建水庫,在都江堰等全國著名水利工程上被廣泛使用。在漁業生產中,竹子也廣為利用,從簡單漁具到複雜的器具,水產養殖的固定支架和漂浮物均要用竹子製成,漁船的網架、桅桿、船篷、船籬也都離不開竹子。
竹桿光滑堅強,紋理通直,是製造樂器、文化體育用品、家具以及工藝美術品等的重要材料。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採用各種竹子製成的家具和用品占很大的比重。竹竿和竹製工藝品已成為重要的出口商品,例如著名的茶稈已有100多年的出口歷史,主要用於釣魚竿和滑雪杖;竹簧雕刻、竹蓆、竹屏、竹瓶都是馳名海內外的工藝美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