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是2005年經重慶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准成立的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專業機構,與重慶市文化藝術研究院兩塊牌子一套班子。

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擔著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相關具體工作,履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政策諮詢,組織實施和指導開展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普查、認定、申報、保護和宣傳、推介及交流傳播、人才培訓等工作職能。2009年與重慶文理學院聯合成立了“重慶文化遺產學院”。
中心致力於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學術研究工作,相繼推出了《接龍吹打樂》《木洞山歌》《梁平木版年畫》《川江號子》《中國民間故事集成·重慶卷》《中國諺語集成·重慶卷》《中國歌謠集成·重慶卷》及《巴渝民俗戲劇研究》《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典一》《川劇傳統劇目選集1-18集》《梁山燈戲》《秀山花燈大全》《重慶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集成》(即將出版)等研究專著。其中,《接龍吹打樂》《川江號子》於2006年、2011年先後獲重慶市第五次、第七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中國民間故事集成·重慶卷》獲重慶市第五屆文學藝術獎。
中心在藝術理論、現狀套用以及戲曲史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海內外已經出版了各類專著70餘部,在全國多種期刊和報刊上發表了論文(文章)500餘篇,共完成出版和編輯研究成果3500餘萬字,並多次承擔國家社科基金、文化部和重慶市級科研規劃項目。有近70項成果榮獲了國家、文化部、重慶市的獎勵。在2007年被文化部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集體;在2009年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文化部評為全國文化系統先進集體;曾被重慶市人民政府記集體三等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