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巴南區2009年政府工作報告

《重慶市巴南區2009年政府工作報告》是重慶市巴南區人民政府2009年發布的一份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市巴南區2009年政府工作報告
  • 外文名:The Government Work Statement of Chongqing province in Banan district in 2009
  • 地區:重慶市巴南區
  • 類型:報告
  • 時間:2009年
2008年工作回顧,總結,

2008年工作回顧

2008年,是巴南發展進程中經受嚴峻考驗並取得顯著成績的一年。面對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和經濟形勢,區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區人大及其常委會、區政協的監督和支持下,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以建設全市“科學發展先進區、和諧進步模範區、黨建工作示範區”為工作目標,以“抓重點、求突破、促發展”為工作主線,團結拼搏,攻堅克難,圓滿完成了區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年度目標任務,確保了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75.6億元,同比增長17.4%,高出全市平均水平3.1個百分點;地方預算內財政收入突破10億元大關,達到12億元,增長41.7%,增幅居主城區前列;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突破200億元大關,達到205.3億元,增長25.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60.4億元,增長38.1%,增幅居全市第一位;金融機構存款餘額達到185.2億元,比年初增長22.2%;貸款餘額突破100億元,達到106.4億元,增長28.9%,創歷史最高水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5696元,增長14.7%;農民人均純收入5208元,增長18.8%。與此同時,各項社會事業和政務工作都取得了新的進展。

總結

一年來,我們主要抓好了以下工作:
(一)狠抓各項重大任務,重點工作取得突破。圍繞年初作出的鄭重承諾,著力抓好各項硬任務和重點工程。完成四期移民攻堅任務,順利通過國家清庫驗收。拆除危舊房20餘萬平方米,占市下達任務120%以上。完成4.6萬畝森林工程建設,占市下達任務的195%;森林覆蓋率達到34%,提高2.5個百分點。積極推進經濟園區、龍洲灣新區、巴南濱江路、溫泉旅遊、城市交通、農村暢通六大建設工程和一批重點項目、民心工程,完成投資90.6億元,占全區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44%。推進“對外開放·招商引資年”主題工作,實現進出口總額6.98億美元,增長16.9%;實際利用外資2.4億美元,增長223.8%;實際利用內資38.4億元,增長183.7%;協定引進投資3000萬元以上項目51個。整合區內投融資平台,多渠道融資12.9億元。“六個巴南”建設拉開序幕。
(二)強化經濟發展支撐,工業經濟快速增長。實現工業總產值360億元,增長28%;完成工業增加值86.9億元,增長24.8%。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26.6億元,增長30.6%。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197.9%,提高11.6個百分點。連續七年被評為全市工業“十強區縣”,花溪工業園區連續五年位居全市“十強園區”。實現高新技術產品產值145億元,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40.3%。新增重慶市名牌產品8個,獲市政府產品標準獎6個。重慶工具機集團建成國家級技術研發中心,數控高效制齒工具機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長安鈴木20萬輛轎車擴能技改、建設集團一期搬遷、宗申機車總裝及通機、中冶建工鋼結構、康超機車二期等項目建成投產。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分別下降6.5%、26.2%,均超額完成市下達任務。
(三)著力最佳化經濟結構,第三產業提檔增速。商貿流通強勢增長,批發零售貿易業銷售總額120.3億元,增長60.4%,增幅居全市第一位;住宿餐飲業收入8.5億元,增長26%。渝南大道專業市場成交額124億元,成為全市第5個百億市場。成功舉辦第八屆“家博會”、首屆商貿投資洽談會、首屆年豬美食文化節。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雙進”工程,建成連鎖經營超市、便民放心店240家。全年接待遊客390.6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15億元,分別增長26%和25%。成功舉辦溫泉旅遊文化節,東溫泉鮮花溫泉小鎮初見形象,“五方十泉”在區項目顯見成效。雲篆山成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房地產完成投資64.5億元,增長55.6%。恆大城、融匯半島、十里藍山、保利小泉成為全市知名樓盤。成功舉辦房交會,成交額達5.5億元,被譽為重慶房市“冬天裡的一把火”。
(四)加強城市建設管理,城市面貌明顯改觀。堅持規劃先行,啟動“四規疊合”編制並初見成效。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魚洞長江大橋主橋及南引道一期、濱江路一期、南涪路巴南段建成通車,佛耳岩碼頭一期開港,完成窯壩路等道路改造,實施群樂路等一批“白改黑”工程,渝南分流道巴南段一期工程開工建設。花溪110千伏變電站建成投入使用。推進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工作,建成區綠地率、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38%和41.5%,人均公共綠地增加4.5平方米。加大市政設施投入,增設一批人行護欄、路燈、果皮箱等,對渝南大道、魚洞新世紀廣場等城市道路和節點實施景觀改造。全面開展違法建設專項整治工作,拆除違法建築17萬平方米。集中整治市容環境,搬遷魚洞化龍路占道貨車停車場、下河路露天集市,整治李家沱、花溪地區非法營運三輪車及魚洞、李家沱城區客運秩序,成效明顯。實施環保“四大行動”,提前17天實現全年“藍天”目標。依法全部終止水庫與河流承包經營活動,有效控制水域養殖污染。建成惠民、忠興污水處理廠及黃溪河綜合治理工程,整治了魚溪河等環境突出問題。城區污水處理率、地表水水質達標率均提高到85%。
(五)加大城鄉統籌力度,農業農村穩步發展。發放種糧農民直補資金4971萬元,受益農戶占總數的74.5%。“巴南銀針”獲中國名牌農產品稱號,“一生緣”豆乾等5個產品通過國家A級綠色食品認證,新增“巴南”茶等重慶市著名商標3個,界石鎮、跳石鎮被評為“重慶市花木之鄉”。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走在全市前列。新流轉土地1.2萬畝,增長36.5%。累計轉移農村勞動力16萬人,全年實現勞務收入14.5億元。完成40公里通鎮通暢、160公里通村通暢工程建設,修建人行便道380公里、沼氣池2859口,改造中低產田1.8萬畝。豐岩水庫工程進展順利,完成44座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新改造4個場鎮水廠、新建44個村集中式供水工程,解決了7.4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實施改水項目使5.5萬人受益,實施改廁惠及5122戶農民。金融機構積極服務“三農”,市郵儲銀行在我區設立全市首批3個試點“信用村”。
(六)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民生問題得到改善。教育“兩基”工作通過國家級檢查驗收。投入8600萬元用於擴大免費義務教育範圍和提高補助標準,惠及中小學生7萬餘人。重慶34中完成遷建並投入使用。解決了35所農村學校飲水難問題。職高學生就業率達98%。成功創建全市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區、白內障無障礙示範區,通過全市衛生城區複查驗收。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參合率達到86.6%,新農合參合率達到89.6%,報銷比例居全市第二位。新建規範化村衛生室20個,街道社區衛生覆蓋率達100%。殘疾人運動員李兵勇奪北京殘奧會男子舉重100公斤以上級銅牌。全民健身活動蓬勃開展。豐盛古鎮被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接龍、木洞、花溪被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木洞山歌劇《迎村官》獲首屆全國農民文藝匯演金獎。成功舉辦首屆兒歌藝術節。鎮街綜合文化站建設率達到90.5%,建成村級文化室176個,實現廣播電視無線全覆蓋。
新增城鎮就業人員近1.9萬人,1.5萬餘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16%。新增“五大保險”參保人員13.6萬人,社會保險待遇全面提高,8000餘名被征地農轉非和超齡人員參加了養老保險。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追討欠薪2890萬元。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納入市級統籌,醫保卡實現了全市通用,在全市率先建立重點優撫對象醫療補助制度。為高齡老人發放營養補助50餘萬元。
開展大下訪大排查大調處活動,化解矛盾糾紛1萬餘件,調解成功率達96.5%。辦結法律援助案件717件,實現應援盡援。加強安全監管,一般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步下降。完成公安“三基”工程建設,實施“百鎮千村平安示範工程”,圓滿完成奧運期間維穩安保任務,民眾安全感居主城區第二位。
過去的一年,我們切實加強了民主法制建設和政府自身建設。自覺接受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和工作監督,接受區政協的民主監督,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197件、政協提案333件,回執率分別為96.4%和100%,回執滿意率為100%。紮實開展“解放思想、擴大開放”大討論活動,以“改觀升位”為抓手推進政府工作,加強了幹部隊伍建設,改進了工作作風,提高了執行力和推進力。認真實施《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全面推行政務公開。推出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八項措施,合併取消27個審批項目,進一步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大反腐倡廉力度,綜合整治發展環境,嚴肅查處了一批違法違紀、影響發展的人和事。加強了國防後備力量建設,連續四屆被重慶市委、市政府、重慶警備區命名為雙擁模範城,徵兵工作被評為全市先進集體。建成人防指揮中心。審計、人事、工會、青少年、婦女兒童、科普、招生、老齡、殘疾人、民族、宗教、僑務、對台、統計、物價、氣象、地震、消防、檔案、修志、保密等工作取得新進步。
值得一提的是,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全區上下團結一心,一手抓發展,一手抓援助四川災區。累計向災區捐贈1100餘萬元,收治傷病員112人,接受入學學生215人,區婦聯榮獲全國抗震救災先進婦聯組織稱號,區衛生局被評為全市抗震救災先進集體。大力做好了援建四川崇州市公議鄉和對口幫扶城口縣、西藏芒康縣等工作。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挑戰非同尋常,成績好於預期。我們所取得的每一項進步,每一個變化,都凝聚著市委、市政府的深切關懷和市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都是區委堅強領導和區人大、區政協監督與支持的結果!是各部門、各鎮街特別是廣大基層幹部民眾發揚“5加2”、“白加黑”精神,忘我工作、甘於奉獻、勇於拼搏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區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業的全區人民,向各位代表和委員,向駐區部隊、武警官兵、公安政法幹警,向積極支持區政府工作的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向所有關心、支持、幫助巴南建設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謝!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還存在差距和問題,主要體現在:一是城鄉二元結構矛盾突出、產業結構不盡合理、城市建設基礎薄弱、農村經濟社會較為落後等深層次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二是政府的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職能和社會保障能力還存在薄弱環節,特別是城市服務設施“幾大件”建設嚴重滯後;三是幹部隊伍仍存在思想解放不夠、觀念更新不夠的問題,執行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工作作風、工作方法需進一步轉變和改進等問題。我們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2009年工作的目標任務
今年是建國60周年,也是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關鍵之年。由於受國際金融危機波及,全區企業經營、投資意願、就業狀況、消費預期等,均不同程度受到影響,繼續保持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壓力和難度增大,保民生、保就業、保穩定的任務十分艱巨。政府工作將面臨更多的困難和考驗。
形勢雖然嚴峻,但我們更要認識到危中有機,要善抓機遇、搶占先機。當前,沿海發達地區產業向中西部轉移的趨勢依然存在,中央積極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貨幣政策逐步顯效,全市經濟增勢仍將力保12%的增長。特別是在應對危機的關鍵時刻,國務院專門出台了推進重慶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政策含金量高,採取措施力度大,將有力推動我們保增長、擴內需、惠民生各項工作。同時,經過30年持續快速發展,我區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已步入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有較好基礎;全市新一輪城鄉總體規劃的實施,城市功能的不斷完善,使我區的戰略空間優勢和區位優勢更加凸顯,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居民消費等有較大上升空間。我們務必要增強信心,敢於逆勢而上,創新求進,化危為機,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打贏這場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攻堅戰!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我們要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中央和市委、區委一系列重要會議精神,緊緊圍繞“314”總體部署和“三區”建設目標,以“增投資、調結構、擴消費、保增長、出形象”為主線,推動“六個巴南”建設,力促投資與經濟成長,調整經濟和產業結構,狠抓項目的引進和實施,推動城鄉建設與發展快出形象,促進民生改善和社會和諧,以優異成績迎接建國60周年。
2009年主要預期性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比2008年增長14%;工業總產值增長20%;地方預算內財政收入增長1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2%,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主要約束性目標為: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8%,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1.7%、0.8%;城區空氣品質優良達到304天;城鎮新增就業人員8000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0%;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2‰以內。各項社會事業和政務工作要取得新的進展。
實現上述目標,要著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以赴抓好項目。項目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和載體。抓項目就是增投資、保增長。要狠抓項目建設,確保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46億元以上,為經濟成長和社會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積極拓展新的項目和產業發展空間。舉全區之力,加快環樵坪經濟區、麻柳移民工業園的規劃建設,力爭將其納入市級規劃,打造成承接產業轉移的市級戰略平台,培育我區新的經濟成長極。做好環樵坪經濟區的產業規劃和功能布局,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南彭公路物流港取得實質性進展。麻柳移民工業園積極與全市沿江產業帶、新重鋼對接,完成20平方公里控規編制,年內啟動建設。
狠抓項目的上馬落地。鞏固擴大“對外開放·招商引資年”成果,狠抓項目的入駐落地。紮實推進重大建設工程、重點項目和民心工程。繼續實施經濟園區、龍洲灣新區、巴南濱江路、溫泉旅遊、城市交通、農村暢通六大建設工程,完成投資77.9億元。實施五大類38項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3.4億元。實施八大類30項民心工程,完成投資11億元。工業類投資突破70億元。
大力爭取上級項目政策資金支持。用足用活用好上級政策,及時了解國家和市的資金支持政策信息,跟蹤上級擴大內需各類措施的資金投向,積極做好項目對接和資金爭取工作,力爭上報總投資達166億元的103個項目得到支持並逐步落實。抓緊做好高洞子水庫、游江大灌區、花溪河和一品河綜合整治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打好“庫區牌”、“移民牌”,積極爭取庫區重大基礎設施、小城鎮建設、環境整治等項目和資金的支持,做好庫區產業發展項目的申報並取得實效。
進一步加大引資和融資力度。搶抓加工貿易企業向中西部轉移的機遇,組織參加各種經貿活動和宣傳推介活動,大力開展外出招商、以商招商、展會招商。落實招商引資工作責任制和獎勵制度,形成大招商、招大商的良好氛圍。力爭全年實際利用內資50億元,實際利用外資2.6億美元,外貿進出口總額6.9億美元。改善金融生態環境,出台金融業發展激勵政策,完善金融服務地方經濟的考核和獎勵機制,加強與金融機構的溝通協調,爭取更多信貸支持。金融機構全年新增貸款50億元以上。
(二)抓大扶小做強工業。工業是我區經濟發展的主動力,保增長的希望在工業,保增長就必須做強工業。全年工業總產值突破430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95億元,利潤達到18億元。
加快經濟園區建設。完成4500畝土地徵用工作。建成花溪工業園區界石拓展區縱橫大道、鹿角工業園C線和D線道路,開工建設鹿角立交,推動金竹工業園拓展區建設。開工建設耐德新明和、隆生鑫安、恆安紙業、八益藍光、浙南機車等一批項目。經濟園區力爭完成投資23億元,實現產值270億元以上。加快南泉信息服務外包產業園建設,新建成1000個BPO座席,年產值達到2億元以上。
加大對重點骨幹企業的服務力度。抓好對200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協調服務,全力做好能源、交通等保障工作,著力改善生產經營環境。支持長安鈴木、宗申集團、建設集團、大江工業、重慶工具機、重慶水輪機、耐德工業等重點企業做優做強。引導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和自主創新,大力開發新產品,新建2個國家級、4個市級、5個區級技術創新中心,提升核心競爭力。實施品牌興區戰略,新增1件中國馳名商標、2件重慶市著名商標,新增重慶市名牌5個。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335億元,實現增加值81.6億元,利潤增長10%。著力做強汽車機車和裝備製造業集群,全年銷售收入突破300 億元。豐盛煤田、接龍鐵礦完成年度投資任務。配合做好小南海水電站前期工作。
支持非公有制企業、中小企業“抱團過冬”。繼續支持、鼓勵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降低創業門檻,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切實保護企業合法權益。設立2000萬元“過冬”專項資金,落實擔保、貼息、補助等政策措施,幫助非公有制企業和中小企業度過難關,既保生存更謀發展。做大做強渝泰擔保信用公司,積極申報新增2—3家小額貸款公司,幫助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打造沿河、一品等中小企業創業基地,推進惠民返鄉創業園建設,力爭一批企業入駐,實現產值60億元。
(三)千方百計擴大消費。以建設生產型與消費型兼備的新城區為目標,促進城鄉消費市場活躍繁榮,吸引主城區市民“吃在巴南、玩在巴南、購在巴南、住在巴南”。
發展商貿流通,活躍城鄉消費市場。推進鎧恩國際家居名都三期及龍洲灣商圈、李家沱商圈建設,著力引進主力百貨店、五星級酒店,加快雲英四星級酒店建設,培育華夏8街美食一條街、龍洲水岸濱江商業街、東溫泉美食娛樂街等特色商業街。規範提升食宿、家政、健身、娛樂等傳統服務業,推進“服務進萬家”工程。開展好“家電下鄉”工作,繼續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支持郵政系統服務農村“雙建”工作,新建鎮街連鎖經營超市、村級便民放心商店179個。繼續辦好“家博會”、商貿投資洽談會和年豬美食文化節。落實消費促進政策,提高民眾消費預期,增強消費信心,改善消費環境,保障消費安全。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2.5億元,專業市場群實現銷售額130億元。
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打造“山水之城、宜居巴南”。加快龍洲灣片區和渝南大道、巴南新幹道沿線開發,加快實施曼哈頓國際商務區項目,推動融匯半島、恆大城二期、金源世紀城、十里藍山、曦園柳鎮等精品樓盤建設。啟動濱江新區基礎設施建設,引進高品質企業打造濱江地產精品。全力推進李家沱濱江片區、花溪土橋老街等危舊房改造,推進八公里交管局片區、炒油場片區等“城中村”改造,完成34萬平方米拆遷任務。加快魚洞老街、南泉舊城片區改造開發建設。繼續辦好房交會。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40億元,新開工商品房70萬平方米,竣工50萬平方米。努力在全市形成“住在巴南、買房到巴南”的影響力,推動巴南房地產板塊的強勢崛起。
發展特色旅遊,建設“中國溫泉之鄉”。繼續辦好溫泉旅遊文化節,完成南溫泉、東溫泉景區控規編制,按5A級標準推進東溫泉鮮花溫泉小鎮、南溫泉景區建設,建成南溫泉主題公園,“五方十泉”在區項目大見成效。圍繞全市“名鎮旅遊年”主題,啟動桃花島、豐盛等旅遊景區整體開發建設,聖燈山爭創4A級風景區。實施雲篆山、樵坪山、聖燈山景區環線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商務休閒旅遊、農業觀光旅遊、工業旅遊和歷史古蹟旅遊。全年力爭接待遊客450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8億元。
(四)加快農村改革發展。組織實施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方案,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實現突破,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加快推進農村改革。推動“森林巴南”建設,完成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森林覆蓋率達到35%。開展鎮街機構改革和行政區劃調整工作。嚴格執行征地政策,嚴肅查處土地徵用中的違法違紀行為。推進全國農村土地產權制度改革與建設試點工作。建立區、鎮街、村三級農村土地流轉中心,促進土地健康有序流轉。新流轉農村土地2萬畝以上,加快推進南泉光國村、界石桂花村、魚洞雲山村土地流轉示範村建設。鼓勵和引導郵儲銀行、農村商業銀行等金融資本介入農村土地流轉、規模經營,發展農戶小額貸款,新建一批“信用村”。推進南泉萬河村農村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積極探索農村改革發展新路子。
大力發展都市農業。啟動全市都市農業示範區建設,打造好百里生態農業經濟長廊,加快跳石林海、安瀾棋盤等生態農業項目及二聖天坪萬畝標準化茶葉基地建設。加快全市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推進優質稻、蔬菜、花木、畜禽、漁業等示範生產基地建設。抓好農產品加工流通,培育農產品名優品牌,支持重慶茶業、天潤食品、樵坪米業等龍頭企業發展壯大。組建“三千”型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土地規模化經營提高到23%,農民參加合作社的覆蓋面超過35%。結合通鎮通村公路的建設,調整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狠抓農業、林業安全工作,防止重大動植物疫病發生。
抓好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完成通鎮通村公路暢通工程190公里以上,拓寬改造木高路、界南路等通鎮公路,新建一批人行便道。加大農村客運運力投放,新建2個農村客運站。建成豐岩水庫一期、南湖供水工程。力爭開工建設觀景口水庫、龍崗水庫。完成青年湖等10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建設任務。完成姜家、接龍、和平橋、仁流等場鎮水廠改造,完成30個村級集中式供水工程,解決8萬人飲水安全問題。鞏固農村面源污染整治成果。抓好三峽後續工作規劃編制工作,繼續推進木洞中壩島、麻柳嘴梓桐壩島孤島搬遷。利用好三峽移民後期扶持資金和政策,開工建設木洞、雙河口、麻柳嘴至南涪路連線道,幫助移民安穩致富。
(五)強化城鄉建設管理。統籌城鄉規劃,完善分區規劃,做好土地規劃修編和“四規疊合”工作,科學指導城鄉建設統籌發展。以濱江新區和環樵坪經濟區為重點,做好城市規劃設計,高起點、高品質、高水平建設南部新城。
推動“暢通巴南”建設。建成渝南分流道一期、融匯大道等城市道路。實施渝南大道A段拓寬改造,全線動工濱江路二期及其連線道。力爭開工建設燕尾山隧道、渝南分流道二期和渝湘高速公路石龍出口立交。完成魚洞濱江路車行道拓寬改造,完成魚洞、李家沱、花溪、界石等地區一批道路“白改黑”工程,建成李家沱城市廣場步行街及人行過街系統,實施李家沱城區環行通道改造建設。配合完成南涪路巴南段後續工程、繞城高速公路巴南段建設,推進魚洞長江大橋二期工程,開工建設輕軌2、3號線巴南段控制性節點工程。啟動白居寺長江大橋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完善以智慧型化為重點的交通設施建設,強化交通組織和客運秩序整治,合理增加公交線路及站場,做好城區排堵保暢,解決民眾出行難問題。
推動“宜居巴南”建設。加強園林綠化工作,建成區新增公共綠地面積46萬平方米。強力整治違法建設。推行數位化城市管理,強化城管執法責任制,在視窗地區、重要節點推行市容精細化管理模式,鞏固提高市容環境綜合整治、非法營運機動車整治成果,健全市容環境長效管理機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快南泉、木洞等市級中心鎮和界石、接龍、東溫泉等區級中心鎮建設,完善一般建制鎮基礎設施。城鎮化率達到71%。爭創市級環境保護模範區,實施環保“四大行動”,加快建設魚洞、李家沱城區污水處理三級管網及界石、南泉污水處理廠。動工建設豐盛垃圾焚燒發電廠。建立和完善減排指標體系、監測體系,推行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
完善城市功能。建成龍洲灣公園、龍洲水岸公園、魚洞老街公園、大山村公園和魚洞公園二期,建成李家沱城市廣場和龍洲灣市政廣場、濱江廣場,完善區體育場建設,啟動區文化影藝中心、區體育館建設,繼續爭取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落戶我區。完成內環巴南出口、南泉出口和魚洞魚胡路口等節點的景觀打造,實施魚洞黃溪河沿岸景觀工程,新建一批社區公園、停車場、公廁、垃圾站,增設一批交通紅綠燈、背街小巷路燈、果皮箱。建成龍洲灣和界石兩座110千伏變電站。推進川渝天然氣管道南幹線東段複線建設。建成100個CDMA網路基站,城區網路覆蓋率達到93%、農村覆蓋率達到86%。
(六)大力發展社會事業。繼續加大對社會事業、公共服務的投入,提高社會管理水平。
實施“科教興區”戰略。著力提高全民科學素質,鞏固全國科普示範區創建成果,切實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科技進步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到50%以上。進一步鞏固教育“兩基”成果,實施全區中國小布局調整,推進學校標準化和農村學校寄宿制建設工程。完成恆大國小建設,推進清華國小建設。落實城區學校幫扶農村學校試點工作。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及教育科研工作,加強普通優質高中和職業教育建設。
繁榮城鄉文化事業。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爭創市級文明城區工作。並且圍繞慶祝建國60周年、重慶解放60周年,開展豐富多彩的民眾文化活動。挖掘和打造巴渝特色文化,打造提升“木洞山歌”、“接龍吹打”等國家級文化品牌,完成姜家舞龍、二聖茶藝、雙河口民間傳說等國家級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申報工作,創建全市“兒歌藝術之鄉”及水彩水粉畫基地。繼續實施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五大工程”,新建李家沱、南泉綜合文化站,鎮村兩級文化陣地覆蓋率達到95%,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覆蓋率達到60%,“農家書屋”、“社區書屋”實現全覆蓋,完成486個自然村直播衛星覆蓋建設任務。加強文化市場管理和文物保護工作,積極發展文化產業。
推動“健康巴南”建設。加快區人民醫院急救部、中醫院遷建、精神病院擴建、皮膚病醫院改擴建等項目建設。新建土橋等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機構3個,新建規範化村衛生室20個。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參合率達到90%。加強人口和計生工作,推行計畫生育技術服務“八位一體”試點,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穩定低生育水平。推進殘疾人社區康復市級示範區建設。實施好國民體質監測工作,積極開展民眾體育活動,大力發展農村特色體育。完成30個村體育健身工程、6個社區健身設施、9所中國小校塑膠跑道建設。推進區體育場、區網球中心、區青少年活動中心以及學校、企事業單位體育場地和設施向社會公眾開放,為民眾健身強體提供更好條件。
抓好國防教育,加強民兵預備役和創建雙擁模範城工作。強化統計工作,認真開展全國第二次經濟普查。加強農村殯葬改革工作。推進國家二級以上標準檔案館建設。進一步做好工會、青少年、婦女兒童、科普、招生、老齡、殘疾人、民族、宗教、僑務、對台、物價、氣象、地震、人防、消防、修志、保密等工作。繼續抓好對口幫扶城口縣、西藏芒康縣及援建四川崇州市公議鄉工作。
(七)加大民生改善力度。把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認真落實聯繫服務民眾五項制度,繼續實施一批民心工程,著力解決好事關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
穩定和增加就業崗位。提高全民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全面落實保就業、促創業的各項政策措施,加大就業、創業政策及信息的宣傳力度。做強“石龍技工”勞務品牌,推進移民就業培訓基地和“充分轉移就業村”建設,全年培訓農村勞動力8000人,新轉移9000人,實現勞務收入15億元。做好公益性崗位開發工作,創建“充分就業社區”達到95%以上,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出台優惠政策,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鼓勵和引導企業面對金融危機,擔當起“不裁員、不降薪”的社會責任,與全區民眾同舟共濟、共度時艱。
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積極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強城市低保應保盡保工作,幫助困難民眾解決好就醫、就學、住房等實際問題。多渠道募集稻草援助資金,及時為困難民眾提供救助。推進農村低保並適當擴大覆蓋面,加快推進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工作。新增敬老院床位500個,提高集中供養率。繼續做好高齡老人營養補助發放工作。關心、幫助和支持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共享文明成果。
落實民眾生活保障。建立完善糧油、豬肉、成品油、液化石油氣等日常生活用品和救災應急物資儲備制度,保持300萬元儲備量,確保市場商品供應充足。鞏固廉租住房保障的全覆蓋。加強價格和收費管理,平抑物價過快增長。
推動“平安巴南”建設,促進社會和諧。進一步暢通民眾信訪渠道,深入開展大走訪活動,矛盾糾紛調處成功率85%以上。加強人民調解和法律援助工作,切實做到應援盡援。強化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建設,加大監管執法力度,深入推進隱患排查治理,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安全事故發生起數、死亡人數分別下降4%、4.5%。推動公安“三化”建設,遏制刑事案件高發勢頭,民眾安全感保持在90%以上。加強和諧社區建設,積極創建市級示範社區。加強應急體制建設,進一步提高防災救災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
(八)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以建設誠信政府、服務政府、高效政府、法治政府、廉潔政府為目標,不斷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務水平。
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提高行政效能。推動“誠信巴南”建設,著力構建三大信用體系,提高政府公信力。自覺接受並大力支持區人大的法律監督、區政協的民主監督、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和人民民眾的社會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廣泛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人民團體、網路輿論的意見建議。堅持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專家諮詢、社會公示與聽證制度,提高民主決策、科學決策水平。公開辦事制度,擴大政務信息主動公開覆蓋面,增強宣傳意識和輿論處置能力。加強機關作風和機關效能建設,著力提高行政效率。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切實做到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深化發展環境綜合整治,繼續清理行政審批事項,全力推進行政審批“兩集中、兩到位”、建設領域“並聯審批+聯席會審”制度改革,積極開展全程無償代理服務,提高政務服務水平,不斷最佳化發展環境。
加強反腐倡廉工作,抓好廉政建設。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強化宗旨意識、公僕意識和拒腐防變意識,築牢思想防線。加強對重大工程項目的監管,嚴格執行建設工程公開招投標制度。保持查處違紀違法案件的高壓態勢,嚴厲打擊各類腐敗行為。堅持行政首長問責制,把行政不作為、亂作為和嚴重損害民眾利益等行為作為問責重點,嚴格責任追究。強化審計監督和行政效能監察。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觀念,嚴控財政支出,厲行節約之風,把更多的財力用於基層和困難民眾。所有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的經費支出,均嚴格實行“零增長”。
切實加強幹部隊伍建設,提高幹部的執行力和創新力。要開展好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提高推進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能力,提高為企業、為民眾、為鎮街服務的能力,提高辦大事、辦難事、辦實事的能力。要堅持勤奮敬業、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深入一線、深入基層,攻堅克難抓落實,破解難題促發展。要解放思想,勇於創新,敢想、敢幹、敢闖,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要通過苦幹、實幹,推動巴南的各項事業出新形象、上新台階,向建國60周年獻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