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重慶市應對氣候變化方案的通知

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重慶市應對氣候變化方案的通知是一份政府報告,來自重慶市人民政府,內容是 應對氣候變化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重慶市應對氣候變化方案的通知
  • 檔案類別:通知
  • 發布單位: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 發布日期:2009年9月30日
渝府發〔2009〕95號
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
印發重慶市應對氣候變化方案的通知
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
市政府同意市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編制的《重慶市應對氣候變化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本部門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全市各地、各部門要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按照《方案》確定的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落實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措施,增強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充分發揮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的作用,健全體制機制,促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積極貢獻。
為切實加強對我市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領導,市政府決定成立重慶市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研究我市應對氣候變化的重大戰略、方針和對策,協調解決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發展改革委。
二○○九年九月二十九日
重慶市應對氣候變化方案
目 錄
第一部分 重慶市基本情況
一、自然環境與資源
二、經濟社會發展狀況
三、溫室氣體排放現狀
四、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與成就
第二部分 氣候變化對重慶的影響與挑戰
一、重慶氣候變化的基本事實
二、重慶氣候變化趨勢預估
三、氣候變化對重慶的影響
四、應對氣候變化面臨的挑戰
第三部分 應對氣候變化的指導思想、原則與目標
一、指導思想
二、原 則
三、工作目標
第四部分 應對氣候變化的相關政策和措施
一、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重點領域及其政策措施
二、適應氣候變化的重點領域及其政策措施
第五部分 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機構建設
二、圍繞重點領域,策劃實施重大項目
三、多方籌集資金,加大投入力度
四、實施科技創新,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五、開展對外合作,促進技術經濟交流
六、鼓勵公眾參與,提高社會意識
前 言
氣候變化是國際社會普遍關心的重大全球性問題。作為一個負責任的開發中國家,中國政府對氣候變化問題高度重視,成立了國家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並根據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採取了一系列與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的政策和措施,為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作出了積極貢獻。作為履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氣候公約》)的一項重要義務,中國政府制訂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以下簡稱《國家方案》),要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加強對本地區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組織領導,抓緊制訂本地區應對氣候變化方案,並認真組織實施。
重慶市是中國中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也是國家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直轄以來,重慶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統籌考慮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把應對氣候變化和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及實現可持續發展結合起來,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最佳化升級,實施節能減排,加強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制定了一系列與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的法規、政策及規劃,推進應對氣候變化科技研究和能力建設,為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作出了積極貢獻。
經過直轄以來的快速發展,重慶市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重慶市將全面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不斷增強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逐步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科技與研究水平,深入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國內外技術經濟合作,日益增強公眾氣候變化意識,建立健全應對氣候變化的組織領導和機構建設,為保護氣候作出更大的貢獻。
第一部分 重慶市基本情況
一、自然環境與資源
(一)位置、面積與政區。
重慶位於北緯28°10′—32°13′,東經105°11′—110°11′之間,地處較為發達的東部地區和資源豐富的西部地區的結合部,東臨湖北省、湖南省,南靠貴州省,西接四川省,北連陝西省,是長江上游最大的經濟中心、西南工商業重鎮和綜合交通樞紐。重慶市共轄40區縣(自治縣),幅員面積8.24萬平方公里,南北長450公里,東西寬470公里。地勢由南北向長江河谷逐級降低,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為主,東南部靠大巴山和武陵山山脈。地域內江河眾多,長江幹流自西向東橫貫全境,在重慶境內流程665公里,南北有烏江、嘉陵江兩大水系匯入長江之中,形成向心的、不對稱的網狀水系。
(二)氣候條件。
重慶屬東亞內陸季風區,由於冬季受東北季風控制,夏季受西南季風影響,加之盆地周圍山脈阻擋,地形起伏,植被分布不均,形成獨特的氣候特點:冬暖春早,夏熱秋雨,四季分明;降水豐沛,空氣濕潤,雨熱同季;日照少,多雲霧,少霜雪;立體氣候明顯,氣候資源豐富,氣象災害頻繁。長江、嘉陵江、烏江等河谷地帶海拔較低,地形閉塞,是重慶的高溫區,年平均氣溫16.6—18.6℃,冬季極端最低氣溫多在0℃以上,少霜雪,夏季極端最高氣溫在40℃左右,多酷暑。東北部、東南部山區海拔較高,空氣流暢,氣溫相對較低,年平均氣溫在13.7—16.5℃,冬季極端最低氣溫-5℃左右,霜雪較多,夏季極端最高氣溫38℃左右,氣候溫和。重慶年降水量自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山地一般多於平壩河谷,東部地區年總降水量1050—1350毫米,西部地區1000毫米左右,夏秋兩季降水量占年降水總量的70%左右,冬季降水量少。重慶年平均日照時數1000—1400小時,是全國日照最少的地區之一,年平均相對濕度78.9%左右。
(三)自然資源。
1.土地資源。重慶以山地、丘陵為主,約占90%,平壩不足10%。土地類型多樣,主要是水稻土、黃壤、紫色土。全市土地總面積12340.3萬畝。2007年年末,耕地總資源面積3358.7萬畝。
2.動物資源。重慶有600多種脊椎動物,其中獸類近100種,鳥類200餘種,水生動物及魚類200多種。屬國家一、二級保護的珍稀動物近100種,其中受國家一級保護的有金絲猴、黑葉猴、豹等。
3.植物資源。重慶有6000多種植物資源,其中栽培植物近1000種。除糧食、油料、蔬菜等主要農作物外,還有許多經濟作物,如蠶桑、油桐、烏柏、生漆、芝麻、菸葉、柑橘、柚、桃、李、梨、蘋果等。江津是著名的“花椒之鄉”,雲陽被譽為“油桐之鄉”,巫山被稱為“烏柏之鄉”,奉節的臍橙、黔江的烤菸等馳名內外。有近2000種藥用植物資源,石柱是全國著名的“黃連之鄉”。自然植被有闊葉林、針葉林、竹林、灌叢、稀樹草叢等類型,其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是主要植被類型。屬國家一、二級保護的植物有50多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的有水杉、禿杉、銀杉、珙桐等。
4.礦產資源。2007年年末,全市已發現各類礦產68種(含亞礦種),占全國171種的40%;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55種,占全國158種的35%。其中具有現實資源優勢的礦產主要有天然氣、地熱、鍶礦(天青石)、水泥用灰岩、汞礦、石膏、矽質原料(玻璃用砂岩、水泥用砂岩、粉石英)、岩鹽等,具有潛在優勢的礦產主要有硫鐵礦、煉鎂白雲岩、銅、鉛、鋅等。
5.水資源。重慶市內河流縱橫,均屬長江水系。境內流域面積大於100平方公里的河流207條,流域面積大於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40條。流域面積大於3000平方公里的乾支流主要有長江、嘉陵江、渠江、涪江、烏江、芙蓉江、阿蓬江、綦江、酉水等18條。過境水資源豐富,多年平均總量為3837.4億立方米。2007年地表水資源量為663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77.5億立方米。全市大中型水庫總蓄水量為18.7億立方米。
二、經濟社會發展狀況
(一)人口。
2007年年底,重慶市總人口3235.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77萬人。常住人口2816萬人。全市人口出生率為10.1Y,自然增長率為3.8Y,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二)經濟發展水平和結構。
2007年,重慶市GDP為4122.5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82.4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892.1億元,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748億元,三次產業比重為11.7∶45.9∶42.4。人均GDP為14660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161.5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61.2億元。進出口總額74.5億美元,其中:出口額45.1億美元,進口額29.4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額12.2億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資10.9億美元。實際利用內資205.9億元。
(三)收入和消費水平。
2007年,重慶市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3715.3元,城市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0876.1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3509.3元,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526.7元。
(四)能源狀況。
全市煤炭資源探明儲量34.7億噸,保有資源儲量24億噸,人均保有煤炭資源儲量約73噸,後備資源儲量不足;2007年原煤產量2711.7萬噸。天然氣探明資源儲量3970億立方米,可采儲量2930億立方米;2007年產量71.1億立方米。2007年,全市裝機容量達到889萬千瓦,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裝機容量0.32千瓦,重慶電網屬於典型的受端網路,自發電量不能滿足全市經濟發展的需要,存在一定缺口,每年約有1/4電量從市外調入。
三、溫室氣體排放現狀
據專家測算,2007年重慶市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為13516.2萬噸,其中:能源消費二氧化碳排放11143萬噸,主要工業領域二氧化碳排放2373.2萬噸。
(一)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
2007年,重慶市能源消費總量約5216萬噸標準煤(按等價值計算,以下同),其中:煤炭消費2681萬噸標準煤,油料消費473萬噸標準煤,天然氣消費501萬噸標準煤,電力消費1561萬噸標準煤(本地水電消費261萬噸標準煤,本地火電消費1035萬噸標準煤,淨外購電消費265萬噸標準煤),人均能源消費量為1.8噸標準煤,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在西部地區處於領先水平。萬元GDP能耗為1.3噸標準煤,在西部處於領先水平。據初步估算,2007年,重慶市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總量約為11143萬噸。其中:煤炭(含電煤)排放9513萬噸,占85.4%;油料排放904萬噸,占8.1%;天然氣排放727萬噸,占6.5%。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4噸,萬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為2.70噸。
(二)主要工業領域二氧化碳排放。
2007年,重慶市水泥生產總量為2819.9萬噸,生產過程排放的二氧化碳為1081萬噸。生鐵總產量328萬噸,粗鋼358萬噸,鋼材437萬噸,生產過程排放的二氧化碳為1290萬噸。電石總產量1.2萬噸,生產過程排放的二氧化碳為2.2萬噸。
四、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與成就
(一)經濟結構調整及最佳化升級。
直轄以來,重慶市經濟結構不斷最佳化,經濟總量、質量、效益同步提高。2007年全市GDP達到4122.5億元。通過實施一系列產業結構調整政策措施,加快第三產業發展,調整第二產業內部結構,產業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三次產業結構由1990年的33.5∶38.6∶27.9調整為2007年的11.7∶45.9∶42.4。第一產業比重持續下降,第三產業比重明顯上升,第二產業比重儘管有所上升,但結構更加最佳化,汽車機車、裝備製造等行業的迅速發展提高了產品附加值比重,也帶來了較大的節能效益。1991—2007年重慶以年均7.1%的能源消費增長速度支持了國民經濟年均11.5%的增長速度,能源消費彈性係數約為0.6。
(二)發展清潔和低碳能源。
2007年,全市裝機容量889萬千瓦,其中水電裝機233萬千瓦,占26%,火電裝機656萬千瓦,占74%。生物質能發電取得初步成效,主城區生活垃圾實現了焚燒發電;穩步調整農村能源結構,建成戶用沼氣池82口;20萬噸生物燃料乙醇項目建成投用,40萬噸擴建工程啟動實施。有序推進風力發電。
(三)推進林業及生態建設。
重慶市歷來重視生態建設與保護,積極推進退耕還林、天然林管護、庫周綠化帶等重大工程建設,碳匯能力明顯增強。到2007年年底,全市林業用地面積達到6118.1萬畝,森林總面積4075.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3%,比2000年提高了約10個百分點。全市累計建成自然保護區51個,面積9131.4平方公里,占全市幅員面積的11.1%。建成森林公園69個,面積1928.3平方公里,占全市幅員面積的2.3%。
(四)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相關法規、政策及措施制定。
2004年11月,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印發重慶市資源綜合利用治理工業污染髮展循環經濟規劃的通知》,從清潔生產、加強資源綜合利用、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工業廢水循環利用、中水回用、節能降耗等方面進行了規劃。2005年4月,市政府發布了《關於發展循環經濟的決定》,明確了發展循環經濟的任務和要求。2005年7月,市政府印發了《關於建設節約型社會近期工作的意見》,確定了節約型社會建設的重點任務。2006年7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關於加強環境保護若干問題的決定》。2006年8月,市政府批准了《第十一個五年節約能源規劃》,明確了節能工作的目標和重點工程。2006年9月,市政府制定了《加快推進工業產業結構調整的若干意見》,提出了重點行業結構調整的目標。2006年10月,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重慶市貫徹國務院關於加強節能工作決定的實施意見的通知》,要求全面落實節能工作。2006年12月,市政府印發了《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重點專項規劃》。2007年1月,市政府批准了《第十一個五年發展循環經濟規劃》,明確了“十一五”期間節約能源和發展循環經濟的目標和任務。2007年5月,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修訂後的《重慶市環境保護條例》。2007年10月,市政府印發了《關於切實加強節能工作的實施意見》和《重慶市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2008年4月,市政府出台了《重慶市工業項目環境準入規定》,從環境容量要求最佳化工業項目布局。這些法規、政策及規劃的出台,為增強重慶市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提供了保障。
(五)重視應對氣候變化研究及能力建設。
直轄以來,重慶市應對氣候變化研究及能力建設成效顯著,在節能減排、清潔能源推廣套用、氣候變化監測、事實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一是氣候變化監測與服務方面。針對三峽工程啟動了三峽庫區局部氣候監測工作。開展了對全市氣候冷暖、旱澇變化及其影響的研究。針對氣候變化對重慶農業的影響及適應問題,開展了旱澇災害監測預警系統的研究。啟動了氣候影響評估業務。開展了對全市及臨近區域極端氣候事件的變化規律研究,為建立重慶高溫熱浪和乾旱監測預警業務提供技術支持。開展了氣候變化對水資源影響的研究,初步建立了支持氣候變化影響研究的資料庫。研發了氣候事件評估模型軟體,建立了氣候變化監測業務技術平台。開展了氣候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研究。二是清潔與低碳能源相關技術研發方面。在燃煤高效發電技術和熱電聯產技術、煤層氣發電技術、煤矸石混合燃燒發電技術等領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開展了風能資源分布規律及其開發利用、農村能源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工程建設、清潔能源行動研究與示範等科技攻關項目。
第二部分 氣候變化對重慶的影響與挑戰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指出,20世紀中期以來的全球氣候變暖“很可能”是由於人類活動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增溫效應引起的。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重慶氣候要素的時空變化特徵也發生了明顯的趨勢性、階段性變化,具有顯著的區域特徵。
一、重慶氣候變化的基本事實
(一)氣溫變化。
根據氣象部門的分析材料,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重慶年平均氣溫整體線性變化趨勢不明顯,主要經歷了先降溫後升溫的過程。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前期氣溫呈明顯的下降趨勢,1961—1985年的降溫速率為-0.27℃/10a,整個80年代的平均氣溫偏低0.17℃。但從80年代後期開始氣溫呈明顯上升趨勢,1986—2007年的增溫速率達0.34/10a℃,1997年以後的10年中出現了8個偏暖年份,增溫趨勢非常明顯,近20年年平均氣溫大約升高了0.68℃。從季節分布看,1961—2007年,重慶四個季節的平均氣溫也經歷了先降溫後升溫的過程。1961—1985年,四個季節都呈下降趨勢,尤其是夏季和春季最為明顯,降溫速率分別為-0.43℃/10a和-0.39℃/10a。1986—2007年,四個季節平均氣溫都呈上升趨勢,尤其是春季和秋季最為明顯,增溫速率分別為0.62℃/10a和0.61℃/10a。
(二)降水變化。
1961—2007年,重慶年平均降水量總體呈小幅下降趨勢,但具備階段性波動特徵。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前期降水偏多,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降水量減少,1998是降水量最多的年份,之後降水量呈明顯的下降趨勢。從季節分布看,春季和秋季降水量總體呈下降趨勢,其中秋季下降趨勢非常明顯而夏季和冬季降水量呈上升趨勢。
二、重慶氣候變化趨勢預估
根據各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四次科學評估採用的全球氣候系統模式,計算了重慶年平均氣溫和降水在未來高排放、中等排放和低排放三種情景下的集合預估結果。相對於1971—2000年的氣候平均值變化,21世紀前期(2001—2040年)年平均氣溫可能升高0.9—1.0℃;21世紀中期(2041—2070年)年平均氣溫可能升高1.6—2.3℃;21世紀後期(2071—2099年)年平均氣溫可能升高2.2—3.7℃。相對於1971—2000年的年平均降水量均值變化,21世紀前期(2001—2040年)可能減少0.6%—1.4%;21世紀中期(2041—2070年)年平均降水可能增加2.2%—4.2%;21世紀後期(2071—2099年)年平均降水可能增加3.4%—5.8%。
三、氣候變化對重慶的影響
(一)對農業的影響。
農業因氣候變化受到明顯的影響,研究表明,影響水稻減產的主要因素為春季低溫陰雨寒潮和夏季伏旱等災害,影響玉米產量的主要氣候因子是降水多寡(旱澇)。預計到2050年,冬小麥產量會有所下降,平均減產在3.1%左右。重慶立體氣候特徵明顯,氣候變化對農作物生產有利有弊。作物種植高度上升,作物熟期縮短,作物越冬條件,特別是高海拔地區熱量條件有所改善,總體複種指數將有所提高;但同時氣溫變暖有利於害蟲過冬繁衍,作物病蟲害的發生呈加重趨勢,農業氣象災害將更加突出。氣候變化對農作物氣候生產潛力將帶來影響,但重慶農作物光溫生產潛力與氣溫呈非線性關係,氣候變化對不同海拔農作物氣候生產潛力的影響差異較大。
(二)對林業和其他自然生態系統的影響。
初步研究表明,氣候變化會對林業等自然生態系統產生一定影響。例如,氣溫增高會帶來濕地減少,水域萎縮,土地草地退化,荒漠化、石漠化速度加快。加之森林資源總量不足,林種結構單一,林分質量不高,生態功能不完備,生態系統較為脆弱,森林資源保護難度大,氣溫增高會造成森林火災、林業有害生物威脅、野生動植物破壞、林木種質資源流失等形勢更加嚴峻。
(三)對水資源的影響。
氣候變化使降水資源的時間和空間分布發生振盪,表現出分布更加不均勻性和不穩定性。而且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快,改變了水資源供需的時空分布格局,對水資源需求和保障提出更高要求,加劇了水資源地域分布與經濟布局的矛盾。氣候波動使岩溶生態系統的洪澇和乾旱問題突出。岩溶區降水變化對徑流量影響顯著,隨著降水量減少,徑流量呈遞減趨勢,導致岩溶區乾旱、洪澇和正常年交替出現,局部地區常年有旱澇發生,且持續時間長。氣候變化會加劇水土流失。據最新衛星遙感調查統計,重慶市水土流失面積為40005.6平方公里,占全市幅員面積的48.6%,全市土壤侵蝕總量為1.5億噸/年,是全國水土流失嚴重的區域之一。
(四)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氣候變化對生物多樣性帶來明顯影響。主要表現在氣候變化使生態功能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生物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生物物種資源保護乏力,自然保護區面積占幅員面積比例比全國平均水平低近4個百分點。氣候變化帶來的森林面積和林種改變,病蟲害發病率提高,森林生態環境改變都將對未來的生物多樣性造成較大影響,壓縮生存空間,並降低其適應能力。
(五)對其他相關領域的影響。
氣候變化還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研究表明,氣候變化可能增加重慶高溫熱浪頻率和強度。氣候變化可能增加疾病的發生和傳播機會,增加心血管、登革熱、中暑等疾病發生的頻率和範圍。此外,由於氣候變化伴隨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及其引發的氣象災害增多,對交通的影響不斷加大,如造成高速公路封閉,機場航班及公共運輸延誤、輪渡停航,甚至引起交通事故。
四、應對氣候變化面臨的挑戰
(一)對產業及能源結構提出了嚴峻挑戰。
重慶作為全國老工業基地,受各方麵條件影響,產業結構重型化特徵突出,化工、冶金、建材等高耗能行業產值不到工業總產值的30%,能耗卻占工業總能耗的55%左右。汽車、機車為主的機械裝備行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40%以上,而能耗不到工業總能耗的5%,產業結構調整和最佳化升級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在短期內減緩溫室氣體排放面臨嚴峻挑戰。此外,重慶與全國一樣,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2007年在全市一次能源消費構成中,煤炭比重高達65%,單位熱量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碳比石油、天然氣分別高出約36%和61%。由於調整能源結構受資源稟賦制約,提高節能水平又面臨技術和資金障礙,使得降低單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強度面臨巨大挑戰。
(二)對農業適應氣候變化提出了長期挑戰。
氣候變化造成降水、溫度等氣象要素年(季)內分布不均衡,可能提高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率和強度,農業生產將面臨更多氣象災害影響,從而增加農業生產的不穩定性,導致產量波動。因此,如何在氣候變化的情況下,合理調整農業生產布局和結構,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有效減少病蟲害流行,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抵禦各種氣象災害的能力,確保農業生產持續穩定增長,是對農業工作提出的現實考驗和長期挑戰。
(三)對水資源適應氣候變化提出了新的挑戰。
我市部分區域,特別是渝西地區生產生活用水矛盾突出。如何在氣候變化的情況下,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水資源保障能力;完善市政供水設施建設,滿足人民民眾生活用水需要;加強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確保飲水安全;加強防洪抗旱能力和應急體制建設,確保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這對重慶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增強適應氣候變化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
(四)對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提出了艱巨挑戰。
重慶地處三峽庫區,隨著三峽工程逐步實現175米蓄水,生態環境保護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研究表明,在現狀排污條件下,當上游來水為Ⅲ類水、水庫蓄水末期(10月初)時,我市主城區的28個“兩江”水源將處於極高水質風險級別;三峽庫區支流回水區的現有12個集鎮飲用水水源地中,有10個將受富營養化的影響,嚴重危及人民民眾飲水安全。同時,生態環境破壞趨勢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森林資源總量不足,林種結構單一,生態系統功能日趨退化。水土流失較為嚴重。土地退化和石漠化趨勢明顯。如何在氣候變化的情況下,保持和改善庫區水環境質量,有效遏制生態環境惡化趨勢,是全市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面臨的艱巨挑戰。
(五)對應對氣候變化科技能力建設提出了現實挑戰。
重慶市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工作才起步,在氣候變化監測、預估、影響評估等能力建設方面存有諸多不足。減緩溫室氣體排放和適應氣候變化領域由於尚未建立有效的投入機制,科技創新不夠,缺乏技術開發的經驗和人才,還不能滿足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需要。在氣候變化的情況下,如何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完善科技研發體系,為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提供科技支撐,是全市應對氣候變化科技能力建設面臨的現實挑戰。
第三部分 應對氣候變化的指導思想、原則與目標
一、指導思想
按照胡錦濤總書記“314”總體部署和國務院《關於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號,以下簡稱《若干意見》),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為目標,以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為中心,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能源效率、最佳化能源結構、加強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為重點,依託科技創新和技術開發,不斷提高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為加快建設西部地區重要增長極、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中心和城鄉統籌發展的直轄市,在西部地區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提供科學保障。
二、原則
(一)按照科學發展要求應對氣候變化的原則。
氣候變化是發展中出現的環境問題,需要通過科學發展來解決,在發展過程中增加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全市經濟社會要實現“加快、率先”發展,關鍵在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最佳化升級,發展循環經濟,提高節能環保水平,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有機協調。重慶市將繼續在科學發展框架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問題。
(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和適應氣候變化並重的原則。
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根本途徑,適應氣候變化是應對氣候變化的現實選擇,二者有機結合,密不可分。我市將繼續深化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能源利用水平,依託科技進步和創新,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同時,在農業、林業和水資源等領域加快防災、減災等重大基礎工程建設,不斷提高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
(三)應對氣候變化與其他相關工作相結合的原則。
應對氣候變化涉及到經濟社會的許多領域,只有將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其他相關政策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更有效地增強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繼續把產業結構調整、節能減排、生態環境保護、新農村建設等政策措施作為應對氣候變化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統籌考慮,協調推進。
(四)依靠科技進步的原則。
全面實施《重慶市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專項行動綱要》,加大科技投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基礎和先導作用,促進氣候變化領域的自主創新與科技進步,依靠科技進步推進節能減排,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增強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
(五)擴大開放與加強合作的原則。
應對氣候變化是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重大挑戰,加強對外合作有助於提高我市應對氣候變化水平。我市正在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擴大開放是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314”總體部署和國務院《若干意見》的戰略選擇,應對氣候變化對外合作是我市擴大開放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積極推進在清潔發展機制、技術轉讓和人員培訓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
三、工作目標
重慶市應對氣候變化方案的總體目標是: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取得明顯成效,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不斷增強,氣候變化相關的科技與研究水平取得新的進展,公眾的氣候變化意識得到較大提高,氣候變化領域的機構和體制建設逐步健全。“十一五”期間,努力實現以下主要目標:
(一)控制溫室氣體排放。
通過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強化工業、建築、交通等領域節能,到2010年,全市化工、冶金、電力、建材等行業主要耗能產品能耗達到或接近國內先進水平,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下降為1.13噸,比2005年降低20%;通過實施能源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到2010年,力爭使可再生能源(含水電)發電在電力總裝機容量中的比重從2005年的35%提高到40%以上。在水稻種植、動物養殖等農業領域採取有利於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措施,到2010年,實施測土配方施肥2000萬畝/年,新建農戶家用沼氣池40萬座,大中型養殖場沼氣池20萬座,努力控制甲烷和氧化亞氮排放增長速度。通過實施森林工程,到2010年,森林覆蓋率達到36%,相應增加碳匯數量。採取上述措施,到2010年,全市萬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努力控制在2噸以內,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4噸以內。
(二)增強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
通過加強生態農業建設,進一步加大適應氣候變化的技術開發和推廣利用力度。到2010年,改造中低產田220萬畝,完成人工種草及草地改良40萬畝,建設草種資源保護區2萬畝;農業灌溉水平均有效利用係數提高到0.46。通過濕地生態系統、水土流失及石漠化治理等重點工程實施,加快生態功能區和自然保護區建設,到2010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8000平方公里;力爭治理石漠化面積8000平方公里,石漠化面積擴大的趨勢得到基本遏制;自然保護區面積達到幅員面積的12%。通過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和建設節水型社會,到2010年,城市供水保證率95%以上,鄉鎮供水保證率達90%以上;力爭主城區和縣級城鎮防洪標準分別達到50年和20年一遇以上;力爭達到抗禦中等乾旱能力。
(三)加強科技創新和進步。
應對氣候變化的科技政策框架和協調機制基本形成,整合科技資源的能力不斷增強。改進區域氣候變化領域預測、分析、評價和決策技術與方法。攻克一批節能減排關鍵和共性技術,節能減排、可再生能源、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若干關鍵技術研究取得重要進展。開展節能減排、可再生能源、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試點示範。有關氣候變化對農業、水資源、林業、漁業、生物多樣性、石漠化及人類健康等方面的影響研究取得重要成果,並在三峽庫區等典型脆弱區開展適應氣候變化的試點示範。加快節能減排技術支撐平台建設,形成若干具有較高水平的應對氣候變化重點研究開發隊伍和基地,組建一批工程中心和重點實驗室。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對外合作取得重大進展。
(四)提高公眾意識與組織管理水平。
堅持政府推動、公眾參與,依託各類媒體,特別是利用現代信息傳播技術,加強氣候變化方面的宣傳、教育和培訓,到2010年,力爭基本普及氣候變化方面的相關知識,公眾應對氣候變化的意識明顯提升,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各項活動。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和機構建設,引進專家智力體系,到2010年,建立起與應對氣候變化相適應的、高效的組織機構和管理機構,部門分工協作,決策科學客觀,與國家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及辦事機構暢通聯繫,全面落實國家各項政策要求和工作部署。
第四部分 應對氣候變化的相關政策和措施
按照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把應對氣候變化與建設生態文明,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推進節能減排結合起來,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綱要和相關專項規劃;進一步明確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重點領域並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落實各項措施,努力實現本方案提出的目標與任務。
一、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重點領域及其政策措施
(一)能源生產與轉換。
根據《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能源發展重點專項規劃》,在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給的同時,逐步最佳化能源供應結構,大力發展可再生及低碳能源。在做好環境保護和移民安置工作的前提下,把水電發展作為促進我市能源結構向清潔低碳化方向發展的重要措施,力爭到2010年水電在全市電力結構中的比重達到40%以上。加快核電項目前期工作,爭取國家支持儘快開工建設。最佳化火電結構,推進火力發電技術進步;積極開展周邊省份能源戰略合作,暢通優質煤入渝通道;加快淘汰小火電機組,“十一五”期間關停小火電機組總裝機48.6萬千瓦。大力發展煤層氣產業,堅持先抽後采、治理與利用並舉的方針,採取各種鼓勵和扶持措施,防範煤礦瓦斯事故,並充分利用能源資源,減少甲烷排放。推進生物質能發展,因地制宜發展生物燃料乙醇,結合農村新能源建設和環境保護需要,深入推廣沼氣池建設,逐步提高城市垃圾焚燒發電比重。積極扶持風力發電,在條件適宜地區建設風力發電項目。依託天然氣資源優勢,增強天然氣淨化能力,加強天然氣輸氣管網建設,提高天然氣在全市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以城市垃圾焚燒發電、大型風力發電設備、太陽能光伏電池及利用技術等為重點,加大先進適用技術開發和推廣力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發展壯大能源裝備製造業。
(二)能源節約。
完善節能法規標準,制定《重慶市節約能源條例》、《重慶市建築節能管理條例》及相關管理辦法及技術標準。加強節能工作組織領導,成立重慶市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及節約能源辦公室。健全節能統計、監測和考核三大體系建設,全面落實節能目標責任和建立評價考核制度,完善能耗指標公報制度。推行市場化節能新機制,加快推行契約能源管理;推動政府機構優先採購節能產品;加快實施強制性能效標識制度;推行節能自願協定;規範節能產品、技術市場;加強節能技術和產品的研究、開發和推廣。突出重點,全面推進節能降耗工作。貫徹落實《重慶市第十一個五年節約能源規劃》,實施“十大重點節能工程”,並在工業、城市道路交通、建築、社會服務、農村能源、節能服務體系等6大領域實施重點節能項目。工業節能主要抓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節能降耗和燃煤鍋爐改造、熱電聯產、電機節能、餘熱利用、能量系統最佳化等重點節能工程。建築領域要制定和完善節能標準體系,新建(改、擴建)建築要嚴格執行建築節能標準,開展國家機關辦公建築和大型公共建築節能監管體系建設,推動既有公共建築節能運行管理和節能改造,推廣可再生能源在建築中的規模化套用,鼓勵建築節能新技術的研發和套用。交通領域要優先發展城市公共運輸系統,控制高耗油、高污染機動車發展,嚴格實施機動車尾氣排放標準。公共消費領域要推廣套用高效節能產品。推行政府機關節能。農村地區要結合新農村建設大力發展沼氣工程,推廣新型省材、節能灶具。6大領域實現節約能源495萬噸標準煤,相應可減排1000萬噸二氧化碳。
(三)工業。
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煤炭工業要通過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實現安全高效高產,加快推進爐渣、煤矸石、煤層氣(瓦斯)等伴生資源的綜合利用。鋼鐵工業要鼓勵企業開展精深加工,生產高強度鋼材和耐腐蝕鋼材;強化高爐煤氣、焦爐煤氣、轉爐煤氣和廢鋼渣的綜合利用;鼓勵廢鋼材回收利用和開發可替代材料。水泥工業要繼續執行“限制袋裝、鼓勵和發展散裝”的方針及相關政策;繼續執行對摻廢渣的建材產品實行減免稅優惠政策;推廣節能粉磨設備和水泥窯餘熱發電技術。化工業要進一步推動己二酸等生產企業開展清潔發展機制等合作項目,減少氧化亞氮及氫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溫室氣體的排放。
(四)農業。
在大力發展農牧業、不斷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的同時,努力在水稻種植、動物養殖等領域採取一些有利於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措施,降低農業生產活動中排放的甲烷和氧化亞氮,為減緩溫室氣體排放和增加碳匯作出貢獻。大力推進生態農業建設,建設200萬畝高標準冬囤水田,開發利用100萬畝冬水田發展秋冬作物,按作物生育要求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減少農田氧化亞氮排放。繼續實施農業清潔生產,推廣無公害食品行動計畫,加強農產品生產基地環境建設和管理。加大對基本農田建設投入,實施新一輪“沃土工程”,引導增施有機肥,全面提升地力。加強天然草原恢復建設與保護利用,重點在三峽庫區及武陵山區開展天然草原植被恢復和保護利用,保護建設和改良利用草山草坡40萬畝。以“一池三改”為主,實施生態家園富民工程。最佳化家禽養殖業布局規劃,集中建設污水和糞便等處理設施,著力推進大中型養殖場(小區)沼氣工程建設,推廣還田消納。進一步加大水稻品種培育與栽培技術,微生物技術,優良反芻動物品種技術、規模化飼養技術、秸桿處理技術和環保型肥料關鍵技術的開發和推廣利用力度。
(五)林業。
大力實施森林工程建設,重點推進三峽庫區防護林、退耕還林、天然林資源保護、速生豐產用材林、長江防護林二期、石漠化治理、農田林網建設、生物質能源林建設、主城區城周綠色屏障等十大林業重點工程建設。都市區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其他區縣(自治縣)創建市級森林城市。繼續落實《重慶市綠化條例》、《重慶市實施全民義務植樹條例》,大力推廣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吸引社會資本和外資造林,全面推進社會造林。建立健全林業服務網路、林業執法網路、林業管理網路、科技創新體系等四大網路體系。通過有效實施重點工程和網路體系建設,進一步保護現有森林碳貯存,增加陸地碳貯存和吸收匯。
(六)循環經濟發展。
制定《重慶市發展循環經濟條例》、《重慶市資源綜合利用管理條例》及相關政策。提高發展循環經濟的技術創新能力。整合各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骨幹企業的科技資源,建立發展循環經濟技術支撐和創新體系。建立健全資源合理利用評價體系,施行循環經濟目標責任制。貫徹落實《“十一五”發展循環經濟規劃》,在產業結構與布局調整,合理利用水資源,節約能源,資源綜合利用,環境治理和清潔生產等五個方面實施19項重點工程。推進國家和市級循環經濟試點工作,為發展循環經濟探索成功經驗。
二、適應氣候變化的重點領域及其政策措施
(一)農業。
1.調整最佳化農業種植結構。以穩定提高農產品供應能力為中心,重點發展水稻為主的口糧,玉米、甘薯為主的飼料糧,高粱和加工薯類為主的加工用糧,馬鈴薯、甜糯玉米及豆類為主的糧菜(飼)兼用作物生產,同時要實施糧飼分治戰略,將“糧經”二元種植模式調整為“糧經飼”三元種植模式,推行種飼養畜,逐步把飼料作物生產形成相對獨立的產業。
2.繼續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大灌區續建與節水改造工程,開展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項目建設。實施小水電代燃料生態工程,開展新一輪農村水電電氣化建設。積極發展節水旱作農業,建設旱作農業示範區。抓好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重點建設田間灌排工程、小型灌區、非灌溉區抗旱水源工程。加快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設。
3.加強農業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改進和完善大氣綜合監測系統,提高重大氣象災害及其次生災害的監測預報預警水平,增強突發氣象災害的應急處置能力,加強氣象信息傳輸能力建設,氣象公眾服務覆蓋面達到90%以上,提高人工增雨防雹作業水平。重點完成氣象防災減災體系、人工增雨防雹系統、新型農業氣象與生態氣象工程和氣象台站基礎設施標準化建設與業務服務環境綜合改善等一批骨幹工程項目。建立農業重大病(疫)蟲草鼠害測報預警系統,重點開展農業重大病(疫)蟲草鼠害預測預報體系建設完善、高效無害化防治技術的研究與推廣套用。
4.開展農業適應性科技的研究和開發利用。實施種養業良種工程,選育抗逆品種;實施農業科技創新和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工程,在光合作用、生物固氮、病蟲害防治等領域研究取得進展,提高農業套用新技術的能力。在全市開展旱作節水農業重點示範區縣建設,推廣農耕技術、節水生物技術、信息管理手段等10項先進實用旱作節水農業技術。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節本增效技術和超高產綜合技術。
(二)水資源。
1.加快水資源工程建設。推進開縣鯉魚塘、南川金佛山大型水庫以及大足玉灘、巴南觀景口、渝北觀音洞等主城區後備水源工程和“澤渝”一期、二期工程建設。加快全市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實施大中型灌區配套改造與節水灌溉工程;加快建設鄉鎮供水和農村人飲工程。
2.提高用水效率。積極推進工業節水技術改造,提高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由2005年的187立方米降低到160立方米以下。加強以節水為中心的灌區續建配套與改造,促進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和灌溉用水方式轉變,大力推進節水示範工程建設。加快城鎮供水管網設施改造,大力推廣和使用節水器具。積極推行中水回用,建設一批中水處理和回收利用項目。
3.加強水環境保護。開展次級河流綜合整治,推進鄉鎮和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加強農村面源及養殖污染防治,開展飲用水源地環境綜合治理,堅持排污許可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
4.加強防汛抗旱應急體系建設。通過不斷加強防汛抗旱應急工程體系、監測預警體系、應急搶險體系、山洪災害監測預警及設施建設,全力推進防汛抗旱指揮系統建設,建成氣象、水文、旱情、工情自動收發綜合信息共享平台和防汛抗旱資料庫,全面提高全市防汛抗旱應急處置能力和信息化水平。
(三)林業和其他自然生態系統。
加快修訂《重慶市林地保護管理條例》、《重慶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辦法》,增加和強化與適應氣候變化相關條款。抓緊制定《重慶市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擴大自然保護區面積,提高自然保護區質量。嚴格執行《重慶市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森林資源管護辦法》,有效管護森林資源。充實資源監測、森林植物檢疫、種苗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等林業職能管理機構,提高監測預警、檢疫御災等能力建設。加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及森林防火技術、生物多樣性保護技術、森林資源和生態系統定位觀測與監測技術的開發和推廣套用力度,研究選育耐旱、耐寒、抗病蟲能力強的樹種。
(四)生物多樣性。
1.建設生態功能保護區。啟動實施生態功能保護區示範項目。重點建設渝東北山地生物多樣性保育區、渝東南岩溶脆弱生態保護區等市級生態功能保護區,將主城區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真武山脈、銅鑼山脈、中梁山脈建成都市發達經濟圈生態屏障保護區。加強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啟動建設長壽湖、澎溪河和大洪湖等濕地自然保護區以及三峽庫區野生動植物棲息地恢復重建示範工程。加強城市濕地保護,防治濕地污染和濕地破壞,劃分城市濕地禁建區,落實城市總體規劃中城市濕地生態保護用地。
2.加快自然保護區建設。修編完善全市自然保護區規劃,在尚未得到有效保護的典型生態系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集中分布區域及自然遺蹟地,優先建立自然保護區。提高國家級和市級自然保護區的管護能力,加強自然保護區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自然保護區的監測、研究水平,促進自然保護區實現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對現有的自然保護區進行動態管理,建立警告、升降級制度。探索自然生態保護區生態移民,在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緩衝區,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搬遷扶貧示範工程。“十一五”期間,爭取新建和升級自然保護區12個。
3.強化生物物種資源保護和利用管理。開展生物物種資源調查,編制全市生物物種資源保護和利用規劃。建立珍稀物種、特有物種等生物資源信息庫以及基因資源庫。加強野生動植物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重點實施金錢豹、金絲猴、黑葉猴、崖柏、紅豆衫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拯救保護工程。建立野生金蕎麥、野生青蒿、野生大豆等野生植物原生境保護區,建立都市發達經濟圈生物多樣性就地保護基地。
(五)人居環境與健康。
1.完善城市規劃與新農村建設。在城市規劃中充分考慮高溫熱浪和暴雨的可能變化,強化綠地、水面的調節作用。在新農村建設的布局和實施中,考慮氣候變化的格局和影響。研究將人居環境建設和人體健康改善相關內容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重點建設與之配套的交通、安全保障、環境衛生、供水供電、通訊等基礎設施和自然景觀、文化遺產的保護設施。
2.突出重點,控制與氣候相關的公眾健康的疾病流行。面對全球氣候變暖並影響生態,進而出現疾病流行病學的新變化,開展疾病特別是傳染病監測,健全監測報告系統,完善疾病傳播控制和應急能力建設。
3.加強人居環境和人體健康適應氣候變化研究。開展重慶地區人體健康對氣候變化的敏感性、脆弱性和適應性分析,研究重慶地區的區域氣候變化對人民民眾健康的影響,特別是高溫熱浪、暴雨洪澇、乾旱等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頻率和強度的變化對敏感疾病發生率的影響,便於採用各種有效的適應措施。
(六)三峽庫區
根據國家《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規劃(修訂本)》及相關專項規劃,全面開展城鎮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庫區支流綜合整治試點、工業污染治理、船舶流動源污染治理、庫底清理及漂浮物打撈及庫區水環境監測能力項目建設,切實保護好庫區水體環境。爭取國家實施三峽庫區防護林工程,大力推進庫區林業生態建設。加強庫區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工程建設。加強水土流失預防和治理,遏制水土流失惡化趨勢。推進庫區消落帶治理。實施生態脆弱區、生態敏感區域移民工作,使三峽庫區生態功能得到逐步恢復。加強三峽庫區氣候變化監測、診斷和預估。在庫區建立更加密集的氣候監測網,以及氣候變化診斷、預測、預估模型,開展三峽庫區氣候變化應對研究。加強庫區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增強應對突發性自然災害的能力。
第五部分 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完善機構建設
按照《國家方案》要求,參照國家模式,整合我市已成立的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和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專項行動領導小組,成立市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常務副市長及相關分管副市長為副組長。領導小組將研究我市應對氣候變化的重大戰略、方針和對策,協調解決應對氣候變化的重大問題。市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發展改革委,具體承擔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市級有關部門及單位要認真履行職責,加強協作配合,形成應對氣候變化的合力。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要加強對本地區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組織領導,全面落實本方案各項工作。建立重慶市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專家庫,負責全市應對氣候變化重大戰略和規劃研究,相關政策措施建議,重大事項和項目諮詢,為領導小組及辦公室提供決策諮詢和建議。
二、圍繞重點領域,策劃實施重大項目
按照應對氣候變化目標要求,統籌相關領域重點工程,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適應氣候變化、科學研究及技術開發、能力建設及清潔發展機制5個方面推進重點工程建設。一是在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領域實施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重點節能、循環經濟及資源綜合利用、生態農業、重大林業等重點工程。二是在適應氣候變化領域實施農業灌區續建配套、節水灌溉示範、小型農田水利、中低產田鹽鹼及災害治理、雨水集蓄利用、森林資源管護、自然保護區建設、濕地保護、林業監測預警及有害生物防治、次級河流治理、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工程。三是根據《重慶市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專項行動綱要》確定的重點任務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四是在人力資源開發、適應氣候變化、技術轉讓與合作、提高公眾意識、信息化等方面開展能力建設,重點開展溫室氣體削減規劃制定、低碳發展研究及溫室氣體排放監測、指標體系建設。五是在以提高能源效率、開發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加碳匯以及回收利用甲烷和煤層氣等重點領域策劃實施清潔發展機制項目。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抓緊建立全市“十一五”應對氣候變化重大項目庫,落實協調管理措施,滾動推進項目實施。
三、多方籌集資金,加大投入力度
堅持政府引導、市場為主、公眾參與的原則,建立政府、企業、社會多元化投入機制,拓展融資渠道,落實應對氣候變化項目建設資金。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要加大對應對氣候變化公益性項目、科技創新及研發和基礎平台建設投入,納入本級政府基本建設投資計畫,並對應對氣候變化項目給予用地、能源供應、設備折舊、稅收等實行政策優惠。按照“誰排放、誰控制”的原則,企業要籌集落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設施建設和運行的資金。發揮市場機制,鼓勵專業化公司參與應對氣候變化項目的建設和運營,促進產業化發展。市級有關部門要加強銜接匯報,多渠道爭取國家支持。創新應對氣候變化融資模式,探索建立基於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級的碳指標交易權質押制度,暢通商業貸款渠道。
四、實施科技創新,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市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專項行動辦公室要加強對全市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專項行動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加快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專項行動專家委員會建設,鼓勵和引導高校及科研院所開展綜合交叉研究,搞好應對氣候變化科技攻關。發揮政府作為氣候變化科技投入主渠道的作用,引導企業和社會資本投入,爭取國家和國際社會支持。建設一批國家級和市級氣候變化研究開發基地。加強氣候變化領域科學數據平台建設,構築技術支撐平台,儘快完善技術服務體系。充分利用全球資源,加強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結合我市科技發展戰略需求,大力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各類科技人才的培養。加大國內外優秀人才的引進力度,建立和完善人才引進的優惠政策、激勵機制和評價體系。建立人才激勵與競爭的長效機制,著力培育和建設一批自主創新能力強、專業特長突出、在國際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氣候變化科研團隊,形成一支既解決實際技術問題,又為政府提供政策建議和決策諮詢的氣候變化科技人才隊伍。
五、開展對外合作,促進技術經濟交流
按照市委、市政府擴大開放的戰略部署,以技術資金引進和能力建設為重點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國內外合作。大力推進清潔發展機制項目,鼓勵企業積極參與,提高企業技術水平,獲取經濟效益。依託我市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與外國政府、國際金融機構及知名企業建立的基礎平台及其他對外渠道,加強對外技術交流和人員培訓合作,爭取項目和資金支持。舉辦具有較大國際影響力的應對氣候變化論壇和學術研討會,提升城市形象。
六、鼓勵公眾參與,提高社會意識
全市各級人民政府要將提高公眾意識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一項重要工作抓緊抓好。加強在職教育和培訓,努力提高全市各級人民政府、企事業單位決策者的節能和減緩溫室氣體排放意識,逐步建立具有較高應對氣候變化意識的幹部隊伍。利用多種渠道廣泛宣傳應對氣候變化的各項方針政策,努力提高公眾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意識,倡導有助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在全市各類教育工作中納入氣候變化變化普及教育的內容,抓好應對氣候變化素質教育。舉辦針對不同對象的應對氣候變化培訓和研討活動,重點策劃舉辦和組織企業參加清潔發展機制專題培訓活動。開設重慶市應對氣候變化公眾信息網,使之成為獲取信息、交流溝通的有效平台。
附屬檔案:重慶市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附屬檔案:
重慶市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 長:王鴻舉 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
副組長:黃奇帆 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
童小平 市政府副市長
凌月明 市政府副市長
成 員:羅 廣 市政府副秘書長、市金融辦主任
馬明媛 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機關事務局局長
歐順清 市政府副秘書長
楊慶育 市發展改革委主任
周 旭 市科委主任
程志毅 市城鄉建委主任
滕宏偉 市交委主任
夏祖相 市農委主任
劉 濤 市民政局局長
張定宇 市國土房管局局長
曹光輝 市環保局局長
郭汝齊 市市政委主任
屈 謙 市衛生局局長
潘曉陽 市人口計生委主任
劉有恆 市地稅局局長
張宗清 市質監局局長
唐英瑜 市統計局局長
吳 亞 市林業局局長
王愛祖 市旅遊局局長
唐建華 市政府法制辦主任
余守明 市園林局局長
王銀民 市氣象局局長
陳 勇 重慶海事局局長
張邦平 市政府應急辦主任
宋曉國 市外經貿委副主任
封 毅 市財政局副局長
劉衛東 市經濟信息委副主任
黃 偉 市商委副主任
杜黎明 市監察局副局長
冉隆江 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長
韓正江 市水利局副局長
陳 順 市移民局副局長
馮 躍 市國資委副主任
盧自強 市國稅局副局長
丘 斌 人行重慶營管部副主任
邱曉玲 重慶銀監局副局長
劉昌盛 市電力公司副總工程師
歐陽林 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辦公室設在市發展改革委,由楊慶育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歐陽林同志兼任辦公室副主任。
主題詞:氣象 氣候 方案 通知
抄送:市委辦公廳,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市政協辦公廳,
市高法院,市檢察院,重慶警備區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09年9月30日印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