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動競技體育發展的意見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動競技體育發展的意見》是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的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動競技體育發展的意見
  • 發布單位: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全文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推動競技體育發展的意見
渝府辦發〔2023〕20號
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級有關部門,有關單位:
為構建我市競技體育科學發展體系,提升競技體育綜合實力,加快推動競技體育高質量發展,經市政府同意,結合我市實際,現就推動競技體育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體育的重要論述,按照市委六屆二次全會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以完善競技體育發展體系為重點,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深化改革創新,提高我市競技體育綜合競爭力和影響力,高質量推進現代化體育強市建設。
二、基本原則
——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進一步壓實區縣(自治縣,以下簡稱區縣)屬地責任,強化全市各級體育部門的主體責任,推動市級有關部門、各級各類學校大力支持,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形成競技體育發展“全市一盤棋”格局。
——堅持改革創新破難題。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統籌整合多方資源,在人才引進、投入方式、管理模式、項目布局等方面持續推進改革創新,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創新政策體系,加快推進我市競技體育高質量發展。
——堅持積極備戰強隊伍。以備戰奧運會、全國運動會(以下簡稱全運會)為核心,統籌推進競技體育備戰工作。按照突出重點、兼顧一般的原則,加大項目、資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有效帶動各類體育項目發展。
——堅持人才科技作支撐。加大高水平體育競技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集聚一批競技體育人才並持續壯大人才隊伍,提高體育競技人才隊伍素質。緊跟當代競技體育發展趨勢,進一步強化科技對競技體育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前,奧運會、全運會備戰體系不斷最佳化,完成備戰項目增項和擴項;力爭在國際國內體育大賽上取得佳績,組團參加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並保牌爭金,巴黎奧運會奪得獎牌,第十五屆全運會成績再創新高;持續承辦國際國內高水平體育賽事,品牌賽事影響力進一步提升;競技體育對民眾體育、體育產業的引領帶動作用顯著增強。
——到2029年前,競技體育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更具活力;奧運會、全運會備戰運動項目數量不斷增加、規模不斷擴大,重點運動項目形成較好的人才厚度,輸送國家隊運動員數量持續增加;國際國內體育大賽成績不斷提高,2026年冬奧會取得錄取名次,第十五屆全國冬季運動會奪得金牌,洛杉磯奧運會參賽人數增加、運動成績持續提高,第十六屆全運會成績進入全國中游;承辦國際國內體育賽事數量增加、影響力持續增強,積極申辦全國綜合性運動會;競技體育對民眾體育、體育產業的引領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在推動城市經濟發展、促進城市文明建設、提升城市知名度等方面的綜合價值更加凸顯。
——到2035年前,重點體育項目形成集體優勢,基礎體育項目進一步鞏固,“三大球”(足球、籃球、排球)水平明顯提升,並在奧運會、全運會、全國冬季運動會等國際國內重大體育賽事中創造佳績,綜合實力顯著提高;形成高水平國際國內體育賽事及自創品牌體育賽事聚集地,承辦全國綜合性運動會,為現代化體育強市建設提供堅強支撐。
四、構建高質量發展新體系
(一)最佳化運動項目布局。鞏固和發展重點運動項目,挖掘和培育潛優勢運動項目,大力發展基礎運動項目,支持運動項目走職業化發展道路,推動夏季運動項目和冬季運動項目協調發展,促進運動項目科學布局。對標我國傳統優勢運動項目,強化我市運動項目核心競爭力,突出“奧運爭光”目標。對標奧運會、全運會比賽項目設定,合理有序推進增擴項工作,打造與直轄市地位相匹配的運動項目,合理擴大運動員規模。積極發展冬季運動項目,探索具有南方特色的建隊路徑,加大與冬季運動項目發達地區合作共建運動隊力度,以點帶面實現突破和提升。(牽頭單位:市體育局;配合單位:市教委、市財政局)
(二)完善運動項目管理體制機制。對接國家體育總局項目管理體制,調整最佳化現有運動項目管理模式,推動運動項目中心制管理。持續加大體育協會改革力度。借鑑國家及有關省(區、市)政府主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大力發展競技體育的成功經驗,堅持“開放辦體育”,持續加大多元化備戰體系建設力度,鼓勵區縣、體育單項協會、有條件的高校和社會體育俱樂部共建高水平運動隊。(牽頭單位:市體育局;配合單位:市委編辦、市教委、市民政局、市財政局)
(三)加快建設體育職業學院。推動重慶體育職業學院建設,著力培養高水平運動員和適應體育產業發展的高技術技能型人才,實現普通高等職業教育與競技體育訓練備戰相互促進、融合發展,力爭把重慶體育職業學院辦成一流的體育職業院校。(牽頭單位:市體育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教委、市財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委)
(四)充分發揮賽事功能。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重慶特色,大力打造品牌體育賽事,不斷提升體育賽事品質和影響力。調動各方資源,進一步提高區縣政府和社會各界辦賽積極性,舉辦更多高水平國際國內體育賽事。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總抓手、總牽引,在體育賽事創辦、舉辦等方面加強交流合作,爭取一批有影響力的國際國內體育賽事落戶川渝地區。進一步發揮重慶市運動會(以下簡稱市運會)競賽槓桿作用,調動區縣參賽積極性,助力體育後備人才選拔,推動市運會更好地為全運會、奧運會備戰服務。(牽頭單位:市體育局;配合單位:各區縣政府,市財政局、市政府外辦)
(五)加大反興奮劑工作力度。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底線思維和紅線意識,緊緊圍繞“零出現”“零容忍”目標要求,常態化開展反興奮劑宣傳教育,嚴格實施反興奮劑教育準入制度,高標準落實“三品”(食品、藥品、營養品)防控措施,加大興奮劑違規責任追究力度,確保拿道德的金牌、風格的金牌、乾淨的金牌。(牽頭單位:市體育局)
五、推動重點領域改革創新
(六)最佳化備戰方式。堅持“三從一大”(訓練過程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大運動量訓練)科學訓練原則,全面借鑑國內優秀體育訓練成果和國際先進體育訓練經驗,積極開展體育訓練理念、方法、技術創新,強化體能訓練,提升體育訓練質量和效益。創新運動員選拔培養方式,科學開展各運動項目間跨界跨項跨季選材,提升競技體育選材育才成功率。(牽頭單位:市體育局)
(七)加大高水平人才引進力度。完善競技體育人才引進機制,通過公開招聘、考核招聘、柔性引進、自主培養等方式,吸引和凝聚更多優秀競技體育人才來渝幹事創業,助推我市競技體育發展。(牽頭單位:市體育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市人力社保局)
(八)加強複合型團隊建設。深入推進複合型團隊一體化建設,重點運動項目實現“一項目一團隊”的人員配備,其他運動項目實現團隊資源共享。建立多級教練員培養體系,加強包括教練員在內的競技體育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突出大賽成績和高水平運動員輸送導向,加強教練員競聘管理和目標考核,提高執教水平。加強體育訓練管理幹部的選拔和培養,提高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專業化水平。加強高水平裁判員培養,支持裁判員參與國際國內各級各類體育賽事執裁工作。推動競技體育各類人才參與國家奧運備戰和全國體育協會管理,不斷增強話語權。(牽頭單位:市體育局)
(九)加強尖子運動員培養。積極向國家隊輸送高水平運動員,選派重點運動員赴體育發達省(區、市)或國外深造。積極爭取與國家隊共建合作,加大與其他省(區、市)聯合培養運動員力度,不斷增強隊伍實力。對重點運動員按“冠軍模型”標準和“一人一策”要求,在人、財、物等方面給予全方位和個性化保障。(牽頭單位:市體育局)
(十)提升科技助力水平。加強與高校、醫院、科研單位、體育科技公司合作,堅持合作引智。著眼訓練參賽關鍵技術攻關,組建跨專業、跨學科體育訓練科研團隊,搭建科技助力保障平台,實現運動隊科學訓練、科研攻關合作共贏。建立體能訓練中心、康復醫療中心,著力補齊體能訓練和傷病康復短板。(牽頭單位:市體育局;配合單位:市教委、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衛生健康委)
(十一)推動職業體育發展。探索專業訓練和職業體育有機結合的發展方式,鼓勵條件成熟的運動項目走職業化發展道路。建立健全職業體育俱樂部準入制度,研究制定職業體育促進政策措施,調動社會力量參與競技體育發展的積極性,保護職業體育參與主體的合法權益,推動職業體育健康有序發展。(牽頭單位:市體育局)
六、深化體教融合發展
(十二)加強市、區縣體校建設。按照《國家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認定辦法》有關標準建強市級體校,科學設定運動項目,組建教練員團隊,提升科學訓練、選材水平,為市級運動隊輸送更多的優秀後備人才。辦好區縣體校,有條件的區縣要恢復體校建制。建立健全區縣體校訓練督導評估機制。支持市、區縣體校與中國小校、社會力量共建,健全多元化的體育後備人才培養體系。(牽頭單位:市體育局)
(十三)厚植後備人才培養基礎。暢通優秀退役運動員、教練員進入學校擔任、兼任體育教師的渠道,設立學校教練員崗位,提升學校體育老師、教練員業務水平。教育、體育部門建立體育傳統特色學校動態評估機制,支持中學階段優秀體育傳統特色學校高水平運動隊建設。建立健全由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組成的“一條龍”體育人才培養體系,保障相同運動項目體育人才對口升學。建立教育系統體育專項經費投入機制,提高體育投入占比。推動市、區縣共建二、三線運動隊,提升體育後備人才質量。(牽頭單位:市教委;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體育局)
(十四)最佳化學生(青少年)競賽體系。建立市、區縣、學校三級體育賽事活動體系和有利於梯隊銜接、人才選拔的競賽機制。體育、教育部門整合U系列比賽、學校比賽等賽事資源,聯合制定競賽計畫,共同主辦學生(青少年)體育賽事,建立全市統一的中小學生運動員註冊參賽認證制度。(牽頭單位:市體育局;配合單位:市教委)
七、保障措施
(十五)加強組織領導。市級有關部門、各區縣政府建立完善競技體育組織領導和工作協調機制,統籌協調各方力量,加強對競技體育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綜合協調。(牽頭單位:市體育局、各區縣政府)
(十六)提升訓練競賽場館建設水平。按照國家級訓練基地標準,對標承辦綜合性運動會需要,堅持平戰結合原則,新建一批體育訓練競賽場館。加快推進現有體育訓練基地和體育場館提檔升級,推動體育場館數位化、智慧型化建設,提升體育訓練基地的軟硬體水平和保障能力。積極爭創國家級體育訓練基地,滿足國家隊轉訓需要。支持異地建設體育訓練基地。統籌全市體育場館建設,最佳化市級、區縣、學校體育訓練競賽場館設施,提升體育場館設施運營和使用效益。(牽頭單位:市體育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教委、市財政局、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委)
(十七)加大保障力度。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支持競技體育發展。各區縣加大競技體育專項資金投入,保障青少年體育發展需求。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槓桿作用,建立多元化的資金籌集機制,引導社會力量支持發展競技體育。鼓勵社會資本成立體育事業發展基金。(牽頭單位:市財政局、市體育局,各區縣政府)
(十八)調整完善激勵措施。完善運動員激勵政策,最佳化體育訓練單位績效工資考核分配辦法,完善體育比賽獎勵機制,將有關考核獎勵向體育訓練一線人員傾斜。體育訓練單位專業技術崗位重點向教練員傾斜。(牽頭單位:市體育局;配合單位:市人力社保局、市財政局)
(十九)健全運動員綜合保障政策。鼓勵在渝高校招收我市優秀運動員。完善運動員退役安置政策,暢通優秀運動員退役後錄用為教練員、學校專兼職體育教師等退役安置渠道;加大退役運動員轉崗就業創業支持力度,強化轉崗就業培訓,動態調整退役運動員基礎安置費標準,鼓勵優秀運動員退役後自主擇業。(牽頭單位:市體育局;配合單位:市教委、市財政局、市人力社保局)
(二十)建立健全競技體育工作考核評價體系。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動態調整競技體育考核評價指標,促進我市競技體育良性發展。(牽頭單位:市體育局;配合單位:市政府督查辦)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3年3月3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