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重慶市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畫(2014-2018年)的通知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重慶市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畫(2014-2018年)的通知》是由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的文號為渝府辦發〔2014〕29號的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重慶市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畫(2014-2018年)的通知 
  • 發文機關: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 發文字號:渝府辦發〔2014〕29號 
渝府辦發〔2014〕29號
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財政部商務部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加快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見》(工信部聯信〔2011〕160號)和《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印發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畫(2013―2018年)的通知》(工信部信〔2013〕317號)精神,經市政府同意,現將《重慶市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畫(2014―2018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4年3月20日
重慶市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畫(2014―2018年)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目標,以促進工業轉型升級為主線,圍繞“6+1”支柱產業的改造提升,大力實施智慧型工業發展戰略,著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主導行業、工業服務業和新興產業深度融合,著力提升工業企業產品研發能力、經營管控能力、生產製造能力和產業鏈協作能力,著力提高大數據、雲計算、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等新興信息技術在工業企業的套用水平,加快新型工業化步伐,全面促進工業結構整體最佳化,推動全市工業上規模、上水平。
(二)基本原則。
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強化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完善政府、行業和企業之間的協同機制,激發企業內生動力,促進產學研用相結合。推動政府與企業之間、行業與企業之間、科研院所和服務支撐機構與企業之間及企業與企業之間的良性互動,實現協調發展,統籌推進兩化深度融合。
融合創新,最佳化產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催化創新作用,以增強創新發展為兩化深度融合的戰略基點和改造提升傳統支柱產業的優先目標,推動體制創新、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加快工業企業創新融合發展,促進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面向需求,強化套用。以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面向智慧型工業、物聯網、物流信息化、電子商務、節能減排等重大領域,深化信息技術在研發設計、經營管理、生產製造、供應鏈協作和市場行銷等環節的套用,催生新技術、新市場,形成覆蓋各領域、各環節的兩化深度融合發展體系,構建智慧型化、低消耗、低排放、可循環、可持續的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
突出重點,培植特色。結合工業主導產業和骨幹企業資源優勢,分區域、分行業實施一批有基礎、有特色、有效益、有亮點的試點示範項目,以點帶面、逐步展開,助推新興產業發展,形成具有重慶特色的兩化深度融合發展體系。
(三)總體目標。
到2018年,重慶兩化深度融合取得顯著成效,企業競爭能力普遍增強,信息技術套用和商業模式創新對產業結構調整升級促進有力,工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全面提升,全市兩化融合發展水平指數達到85%。
――提升工業企業智慧型化水平。加快信息技術在企業主要業務環節的深度融合套用,規模以上企業兩化融合水平逐級提升,處於集成提升階段以上的企業達到85%,湧現出一批創新能力強、套用效果好、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秀企業;中小企業套用信息技術開展研發、管理和生產控制的比例達到60%,套用電子商務開展採購、銷售等業務的比例達到55%。
――加快物聯網產業套用示範。以國家物聯網產業基地建設為重點,全力構建物聯網硬體產品研發與製造、物聯網軟體開發集成與服務、物聯網平台運營服務、物聯網中介服務等產業集群,在物聯網城市、智慧型工業、智慧型交通、智慧型電網、智慧型物流、智慧型農業、智慧型醫療、環境監測等八大領域建設一批套用示範工程,將重慶打造成為國家物聯網技術套用高地和產業示範基地。
――完善物流信息服務產業鏈。以建設“立足重慶、面向西部、輻射全國、聯動全球”的西部物流信息服務中心為目標,培育一批物流信息中介和服務企業,搭建物流信息化公共服務平台,催生新興產業,促進重慶物流信息化快速發展。
――打造電子信息網路服務平台。以創建全國電子商務示範城市為契機,按照政府推動與企業主導相結合、營造環境與推廣套用相結合、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相結合的思路,建設一批全國一流、面向行業企業的入口網站和電子商務平台,促進重慶市電子商務快速發展。
――促進企業提升節能效益。引進和研發一批支持企業節能減排、安全生產和產品質量追溯的電子信息技術和軟硬體產品,形成一批信息化促進節能減排、安全生產和產品質量信息追溯套用示範工程。推動55%的重點工業套用企業數字能源解決方案達到較高水平。
――推進工業雲創新服務平台建設。為工業企業提供工業創意、工業設計、移動決策、精益生產、產品檢測、電子商務、工業物流、產品追溯等雲創新服務,顯著提升工業企業研發創新能力、精益管控能力和綜合競爭能力。
――提高重點行業裝備數控化率。促進以數位化、柔性化及系統集成技術為核心的智慧型製造裝備在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得到快速套用,重點行業裝備數控化率達到75%。
二、主要行動
(一)“企業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推廣行動。
1.行動目標。
完善和壯大兩化融合服務隊伍,提升兩化融合支撐服務機構的核心業務能力和專業化服務能力,促進兩化融合服務業的形成與發展。推進首席信息官(CIO)制度建設。根據“企業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國家標準,建立重慶第三方認定服務體系,推動企業建立、實施和改進兩化融合管理體系,促使企業穩定獲取預期的信息化成效,引領企業打造和提升信息化環境下的競爭能力。
2.行動內容。
――完善兩化融合服務體系。加強市級兩化融合促進和服務中心建設,圍繞物流信息化、物聯網、節能降耗、電子商務等重點領域,建設兩化融合技術套用中心等一批服務機構,培育專業人員,開展諮詢、認定、培訓等專業化服務。
――實施首席信息官(CIO)制度。鼓勵具備條件的企業實施首席信息官(CIO)制度,出台信息官(CIO)能力建設標準。
――開展企業兩化融合等級評估。根據“企業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國家標準,制定重慶地方性兩化融合評估體系和等級評定辦法,認定一批第三方企業兩化融合等級評估機構,開展企業兩化融合評估和等級評定,樹立一批示範企業。總結提煉示範經驗和成果,全面推進評估對標和示範推廣,推動兩化融合深入發展。
(二)企業兩化深度融合示範推廣行動。
1.行動目標。
以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為主線,圍繞汽車機車、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石油天然氣化工、材料工業和消費品工業等重點行業,開展智慧型化提升行動,提升重點工業產品、骨幹企業、主導產業鏈以及整個工業體系的智慧型化水平,推動企業轉型升級,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2.行動內容。
――提升工業產品智慧型化水平。通過嵌入式控制技術、數控技術、可程式控制技術(PLC)等電子信息技術,將知識數位化並融入到產品結構中,大力開展工業企業產品特別是自主品牌產品的數位化提升和新產品研發,形成一批智慧型產品,如智慧型汽車、智慧型儀表、智慧型裝備、智慧型醫療設備等,提升工業產品市場競爭能力和企業綜合效益。
――提升工業裝備智慧型化水平。通過分散式控制技術(DNC)、集散控制系統(DCS)、製造執行系統(MES)等信息技術和系統,對現有工業企業生產裝備特別是一些關鍵裝備進行數位化改造、網路化集成,促進新裝備實現上檔升級。實施智慧型製造裝備發展專項,面向重點行業生產過程柔性化、智慧型化的套用需求,開發一批標誌性的重大智慧型製造成套設備。推進重點領域如高端數控工具機、工業機器人的研發設計和生產套用。提升工業企業生產裝備運行效率、利用率和工業企業生產製造能力。
――提升工業企業智慧型化水平。支持重點行業中信息化基礎較好、有行業示範作用的企業,以信息技術與產品開發、經營管理和生產製造等核心業務深度融合為重點,實施典型工業企業運行智慧型化提升工程,包括以計算機輔助工程分析(CAE)和產品數據管理(PDM)為重點的產品開發智慧型化提升工程、以企業資源計畫(ERP)和決策支持系統(DSS)為重點的經營管理過程智慧型化提升工程、以製造執行系統(MES)為重點的生產製造過程智慧型化提升工程。促進企業產品開發、經營管理和生產製造過程的集成最佳化運行,提高企業運行效率、運行質量和市場綜合競爭力。
――提升主導產業鏈協作智慧型化水平。圍繞汽車機車、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等協作性強的支柱產業,實施主導產業鏈協作智慧型化提升工程,建立產業鏈協同設計、協同物流、協同商務等產業鏈協同信息平台,以龍頭企業信息化帶動中小企業信息化,提高全產業鏈信息化水平。實現產業鏈龍頭企業與配套商、分銷商、客戶或企業分支機構之間在產品開發、物流配送、商務交易等方面的集成最佳化運行,整體提升產業集聚能力、產業鏈上企業的創新設計能力和市場綜合競爭力。
(三)中小企業兩化融合能力提升行動。
1.行動目標。
逐步建立健全中小微企業信息化服務體系,面向中小微企業的綜合服務和專業服務能力不斷提高。降低中小微企業信息化套用門檻,解決中小微企業在技術創新、企業管理、市場開拓、投資融資、人才培養、信息諮詢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困難,增強中小微企業發展活力。
2.行動內容。
――健全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體系。鼓勵電子商務服務商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信用融資等服務。鼓勵信息服務商打造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網路建設,依託產業集群和工業園區,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信息收集發布、政策諮詢、創業輔導、技術創新、人才培訓、市場開拓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服務。
――提高中小企業信息化套用能力。支持中小微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經營管理、市場行銷等核心業務環節的信息化套用;中小微企業運用電子商務創新業務模式,運用信息化服務平台和第三方外包服務促進基礎和集成套用。
(四)電子商務和物流信息化集成創新行動。
1.行動目標。
深化重點行業電子商務套用,提高行業物流信息化和供應鏈協同水平,促進以第三方物流、電子商務平台為核心的新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壯大,創新業務協作流程和價值創造模式,提高產業鏈整體效率。
2.行動內容。
――物流信息服務平台推進工程。根據重慶物流服務體系的需要,整合相關政府部門、物流行業企業及套用企業的需求,打造開放式的物流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如危險品、產品回收、應急救援等專業物流信息服務平台。提高重慶市現代物流業整體水平和核心競爭力。
――物流信息管控系統示範工程。支持大型物流企業、商貿企業及製造企業之間的聯動合作和溝通對接,建立企業物流信息管控系統,實現物流信息共享互動,構成業務協同的全程供應鏈管理。
――物流信息新技術研究與套用工程。加強物流信息化技術自主研發,支持物流信息技術服務企業開展貨物跟蹤定位、智慧型交通、管理軟體、移動物流信息服務等關鍵技術攻關,提高物流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適應物流業與物聯網融合發展的趨勢,加大物聯網在物流領域的套用。
――物流信息電子商務提升工程。推進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建設,圍繞重慶支柱工業和服務業主要行業,打造一批在國內外具有較大影響的行業入口網站和電子商務平台,帶動工業和服務企業開展面向全球的電子商務。探索發展供應鏈電子商務,推進中小企業電子商務套用;深入開展電子商務進企業活動,探索企業出資、政府補貼和第三方電子商務企業優惠服務費的電子商務推進新模式;加快發展移動電子商務,推行電子支付,加快手機電子錢包和智慧型IC卡在公共運輸、公用事業、消費購物、物業智慧型化管理等領域的廣泛套用。
(五)重點領域智慧型化水平提升行動。
1.行動目標。
加快民爆、危化、食品藥品以及重點用能行業智慧型監測監管體系建設,提高重點高危行業安全生產水平,加強民爆行業安全生產監測監管,開展危險化學品危險特性公示,實現食品質量安全信息全程可追溯。提高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智慧型化水平,推動行業綠色發展、安全發展。建立便利交通服務樞紐平台,保障市民出行便捷及安全。
2.行動內容。
――加強民爆行業安全生產監測監管。建設覆蓋全市民爆主管部門、民爆企業的行業綜合管理服務平台,實現民爆物品生產經營動態信息全程監測。建立民爆企業生產、流通全過程安全管控體系,實現對關鍵安全生產要素的閉環信息化管控,提升民爆行業本質安全生產水平。
――實現食品行業質量安全信息可追溯。搭建食品質量安全信息可追溯公共服務平台,在嬰幼兒配方乳粉、白酒、肉製品等領域開展食品質量安全信息追溯體系建設試點,面向消費者提供企業公開法定信息實時追溯服務,強化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
――加強藥品行業信息化監管。建立藥品生產批准證書查詢庫和換證信息共享平台,促進藥品行業信息交流。建立藥品生產信息資料庫,加強藥品生產企業監管。搭建違法案件民眾舉報信息平台,完善藥品打假機制,提升藥品監管能力。
――提高重點高危行業安全生產水平。圍繞特種設備管理、安全隱患排查、安全事故應急管理、人員安全管理、高危工業產品運輸監控和管理等關鍵環節,支持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冶金等重點高危行業企業的安全生產信息化系統建設,促進生產本質安全。
――推進重點行業節能減排。實施數字能源重點工程,大力推動企業能源管控中心建設,推廣流程工業能源線上仿真系統等節能減排信息技術,在重點行業和地區建立工業主要污染物排放監測和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信息管理體系,建立區域能耗線上監測平台,開展企業數字能源套用等級評價,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
――建立便利交通服務樞紐平台。整合基礎平台、完善採集手段、深化服務套用,建重慶交通運行監測系統,實現全市交通動態信息全程監測;深化交通信息資源整合,提高信息資源開發水平、信息服務水平,搭建交通數據中心體系,形成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和市民便捷出行體系。
(六)物聯網套用水平提升行動。
1.行動目標。
發揮重慶物聯網基礎設施和運營資源的優勢,加快推進物聯網相關產品、技術的研發套用,推動戰略型新興產業的發展,提升信息產業綜合競爭力,促進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
2.行動內容。
――建立物聯網產業發展支撐體系。加大對物聯網領域重點學科的支持力度,鼓勵和支持大專院校開設相關專業,擴大學位點布局和人才培養規模。積極吸引海內外高層次人才來重慶進行物聯網成果轉化或創辦物聯網企業。建立研發和產業集聚帶動人才集聚的機制,擴大對外開放和交流,引進技術和創業團隊,吸引國內外知名企業和配套企業來重慶共謀發展,為物聯網產業發展提供支撐。
――打造物聯網產品研發基地。以兩江新區為基礎,吸引國際國內高水平研發企業入駐,加大套用物聯網產品核心關鍵技術研發,建設物聯網產品研發基地,支撐國家物聯網基地的技術攻關和產品開發,面向全國提供物聯網產品研究與開發服務。
――打造物聯網產品製造基地。以西永微電園為基礎,引進和建設物聯網製造企業,打造包括產品研發與生產、嵌入式軟體與系統軟體開發、物聯網節點和接入系統與集成服務、系統營運與套用服務的物聯網產業鏈,形成物聯網製造基地,支撐物聯網產業的發展。
――打造物聯網運營基地。以茶園新區為基礎,引進和建設各類行業性物聯網運營平台和服務平台,建設物聯網運營基地,支撐全國物聯網業務運營。以通信運營商為依託,建立支撐全國物聯網通信運營平台,為全國物聯網業務運行提供通信、產品和業務管理支撐;大力支持企業利用通信網路資源,建立面向企業生產製造、物流、能源等領域的專業套用服務平台,為企業和社會提供各類物聯網服務。
――打造物聯網套用示範基地。在有條件的區縣(自治縣)和企業建設物聯網套用示範基地和實施物聯網套用示範工程。重點圍繞城市建設與管理、工業與裝備製造、能源、交通、物流、農業、商業、食品醫藥、環境監測等領域展開產品集成套用,推動物聯網產業發展。
(七)網際網路與工業融合創新行動。
1.行動目標。
以大力推動“雲端重慶”戰略為核心,抓住信息、材料、能源等技術變革與製造技術融合創新的重大機遇,深化雲計算、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等新興信息技術在裝備、汽摩、智慧型終端製造、能源等重點行業中的廣泛套用,促進全市產業鏈、價值鏈信息互動和集成協作;以服務外包發展、電子商務驅動、工業雲建設為主,提升傳統產業在設計研發、原料採購、資源調度、生產、銷售、倉儲、運輸等環節的綜合利用率,促進工業產業結構最佳化和發展模式轉變,形成符合重慶特點的戰略性優勢新興產業集群,加快工業生產向智慧型化、柔和化和服務化轉變、延伸產業鏈,培育新業態。
2.行動內容。
――實施“雲端計畫”和試點示範。在全力推動“端”製造的同時,以數據中心為依託,大力引進軟體開發、國際電子商務、基於雲計算和大數據的增值套用服務等龍頭企業,採取“引鳳築巢”方式加快推進雲端產業鏈的無縫集成和整合。促進新興信息技術在裝備製造、汽摩、化工、材料、能源、輕紡等行業套用試點示範,加快技術改造、資源整合,推動商業模式創新,助推工業轉型升級。
――推動服務外包發展。以西部國家級服務外包示範城市為依託,圍繞工業設計重點目標,以軟體研發、定製開發、金融後台服務為基礎,鼓勵服務外包企業深入滲透到工業企業設計研發、生產製造等領域,最佳化工業產業結構,拉動信息增長,提升發展效率,形成個性化製造新模式。
――推進制造業生態變革。鼓勵電子商務平台從產品銷售和廣告行銷向產品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等領域滲透,推動基於消費需求動態感知的研發、製造和產業組織方式變革,形成個性化定製生產新模式。鼓勵企業利用網際網路,創新電子商務與製造業的集成套用模式。
――促進工業大數據集成套用。加快落實重慶市大數據行動計畫,通過攻克一批大數據關鍵技術,打造2—3個大數據產業示範園區,培育10家核心龍頭企業、500家大數據套用和服務企業,引進和培養1000名大數據產業高端人才,形成500億元大數據產業規模,建成國內重要的大數據產業基地,實現大數據技術在裝備製造、汽摩、化工、材料、能源、輕紡等行業管理和經濟運行中的套用,形成行業大數據平台,促進信息共享和數據開放。
――搭建“工業雲”平台。聚焦工業企業在設計、管理、生產、銷售、物流及節能降耗等方面的雲服務需求,藉助雲計算商業模式,分“三步”建成具有重慶特色的B2B2C雲端套用軟體及增值服務創新平台。第一步以筆電產業為工業雲平台建設的突破口,率先實現筆電產業與國際品牌廠商、零部件廠商間商流及物流的信息化交換;第二步將增加具有共性需求的雲服務內容(如基於平台的設計、內部管理等),突出工業雲平台與金融服務機構及電子口岸的資源整合,實現結算和融資等金融服務信息化,將工業雲平台推廣至全市主要工業行業;第三步將不斷豐富產業套用服務、推廣個性化定製服務,形成基於工業雲平台的套用服務交易市場。
(八)信息產業支撐服務能力提升行動。
1.行動目標。
建設下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實現電信運營商向綜合信息服務商轉變。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提高電子信息產業鏈各環節配套能力,逐步形成安全可控的現代信息技術產業體系。信息化綜合服務體系基本完善,信息技術與傳統工業技術協同創新能力得到增強。
2.行動內容。
――提升信息網路基礎設施。啟動實施“國際信息港”建設,打造國家一流信息網路硬體設施。一是實現產業園區信息基礎設施全國領先。到2017年,核心產業園區可滿足數據中心運營企業、雲計算、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等新興信息技術服務企業高速網際網路接入,以及基於IP網或傳輸網、各類傳輸速率的VPN業務需求。二是主城核心圈信息基礎設施達到國內一流水平。主城核心圈通信網路建設,主要圍繞“光網?無線寬頻重慶”建設項目,加快核心城區“光進銅退”,保障新建住宅小區光纖網路覆蓋,加強3G網路覆蓋和網路最佳化,以高速光纖寬頻網路和無線寬頻網路的融合為基礎,建設城市一體化寬頻及融合、高速、泛在的寬頻網路。三是“兩翼”齊飛、牽引農村信息化西部領先。加強“兩翼”和農村地區通信網路建設,繼續推進“村村通”“點亮村小”等工程,縮小城鄉信息資源差距,實現農村信息化西部領先。
――增強信息產業支撐服務水平。加快積體電路、關鍵電子元器件、基礎軟體、新型顯示、雲計算、物聯網等核心技術創新,突破專項行動急需的套用電子、工業控制系統、工業軟體、三維圖形等關鍵技術。支持面向雲計算、移動網際網路、工業控制系統等關鍵領域安全技術研發與產業化。
――提高信息化綜合服務能力。鼓勵電信運營商、信息技術服務商、網際網路企業之間加強合作,有效利用平台資源、數據資源和渠道資源,通過雲服務模式面向企業提供服務。支持電子商務、物流、第三方支付等信息平台建設,深化信息服務在企業經營管理、節能環保、安全生產等方面的支撐作用。培育信息化諮詢、規劃、培訓、評估、審計等專業服務機構。
――支持信息技術企業與工業企業戰略合作。實施信息技術產用合作專項,在汽摩、化醫、材料、裝備等重點行業開展信息技術套用試點示範,形成可推廣的行業解決方案,支持工業企業採用安全可控的信息技術和產品。在重點消費領域加強產用互動合作,提升移動智慧型終端、高端家電、醫療器械、玩具等產品智慧型化水平,提高產品附加值。加強套用電子產品和系統的研發和產業化,推動工業軟體開發、標準化及行業套用。推進重點行業信息技術套用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引導行業協會、企業和研發機構共同組織產用合作聯盟。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兩化深度融合工作推進機制。
――加強組織領導。由市經濟信息委統籌建立跨部門、地區和行業的兩化深度融合實施協同推進機制,組織制定發展規劃和工作計畫,推進相關政策落實和重大項目實施,抓好專項行動部署、分解年度工作目標和任務等工作。
――建立聯動工作機制。市經濟信息委發揮好兩化融合專項行動牽頭作用,抓好兩化融合工作的組織協調和具體指導;市級有關部門結合本單位、本行業實際,負責與本部門職能相關的兩化融合工作;各區縣(自治縣)要高度重視兩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建立長效工作機制,整合各種社會資源,積極對接市級有關部門,形成左右協同、上下聯動、各負其責、共同推進的工作機制。
――構建合力工作格局。引導各行業企業、協會、中介組織、高校科研院所廣泛參與兩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增強溝通交流,形成全社會共同推進兩化融合的良性氛圍。
(二)加大兩化融合資金支持。
――加大政府財政扶持力度。每年在工業振興專項資金中,單列兩化融合專項資金,主要用於兩化融合共性技術開發、公共服務平台建設、試點示範項目的支持。
――整合市縣兩級資金。市級有關部門充分發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技術改造專項、工業轉型升級、節能減排、電子商務等專項資金和中小企業發展等資金的政策效應,重點支持兩化深度融合試驗區建設、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和重點項目研發和套用;各區縣(自治縣)要積極推進兩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設立相應配套資金,確保專項行動落到實處。
――拓寬中小企業投融資渠道。引導、支持金融機構、擔保公司創新金融服務,為兩化融合基礎條件好、推進效果明顯的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創新融資方式,鼓勵企業採用分期付款、設備租賃、技術服務投資等新融資模式推進項目建設,引導社會資金朝基礎性、戰略性行業和民生領域的重大信息化工程項目傾斜。
(三)充分發揮政策引導效應。
――鼓勵兩化融合研發。對符合國家稅收政策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基礎上,按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鼓勵兩化融合改革。各行業企業的軟體開發及信息服務部門從原企業剝離,成為獨立法人實體,為本行業的信息化改造提供服務,轉向專業化發展的,滿足條件可優先認定為軟體企業、軟體及信息服務外包企業、服務外包企業,享受相應的所得稅等稅收優惠政策。
――鼓勵兩化融合專業機構發展壯大。鼓勵專業機構為企業提供兩化融合技術服務,相關的技術轉讓、開發、諮詢、服務獲得的收入,可按國家規定免徵營業稅。
――鼓勵企業推進兩化融合。對承擔兩化融合信息系統建設、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建設以及自主創新重大項目建設的有關單位和企業,給予適當資金資助。
――鼓勵兩化融合標準化建設。支持企業和專業機構兩化融合技術標準規範、業務流程標準體系研究等項目,並給予適當資金資助。
(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深入推廣首席信息官(CIO)制度。具備條件的國有和大型企業探索設立首席信息官,鼓勵有條件的中小企業設立首席信息官,充分發揮其在企業兩化融合中的決策和推動作用。
――建立兩化融合人才培養激勵機制。圍繞引才、育才和用才三大環節,引進一批懂戰略、懂技術、懂運營、懂管理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科學設定高等院校和職業技術院校的學科和專業,培育一批適應產業發展需要,掌握行業技術前沿的創新人才,打造一批能解決關鍵技術問題的創新團隊;推行兩化融合引導項目與企業信息技術人才培養相結合的制度,提高企業信息技術人才占專技人才的比重。
――認定一批兩化融合培訓機構。通過認定一批兩化融合培訓機構,加強專業信息技術領軍人才和緊缺專業骨幹人才的培養和培訓。
(五)完善評估考核激勵。
――強化目標任務評價。市級有關部門、各區縣(自治縣)要明確任務分工、工作進度和責任,層層分解落實,市經濟信息委牽頭每年組織開展檢查與效果評估,對工作進展情況進行公開發布並作為專項行動滾動調整的重要依據。
――建立健全兩化融合考核標準。完善有關部門、區縣(自治縣)綜合評價和年度考核指標體系,對相關企業推動兩化融合成效進行全面評估,作為政策支持的重要依據。對開展工作不力的部門和區縣(自治縣)進行通報,並減少相應項目和資金安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