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莊公掘地見母

鄭莊公掘地見母

鄭莊公出生時與尋常不同,他的母親姜氏於是厭惡他,而愛他的弟弟。姜氏討厭鄭伯,與共叔段秘密謀劃, 自己做他的內應。鄭伯在鄢地打敗了共叔段,對姜氏說:“不到黃泉,不相見”,但後來又後悔了。潁考叔勸諫莊公掘地見泉,母子於地道相見,和好如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鄭莊公掘地見母
  • 出處:《左傳·隱公元年》
  • 主人公:鄭莊公弟兄二人
  • 近義詞:黃泉見母
故事由來,原文,所涉成語,由來,譯文,引申,鄭莊公簡介,戰無不勝,英雄一世,地之考,長葛,滎陽,

故事由來

左傳·隱公元年》記載:鄭莊公弟兄二人,母親武姜因生莊公時與尋常不同(鄭莊公是武姜在睡眠中生下的,醒後方知,先是生下來腳,最後才生下頭,驚嚇了姜氏,所以姜氏不喜歡他,荒謬地說他是“大逆不道”,倒著生的,天生的不孝。所以鄭武功為其取名“寤生”),因此對他心生厭惡,取名“寤生”),相反對其弟弟叔段卻百般寵愛。按照古制,寤生是老大順理成章地繼承了王位,成為鄭國君主。母親武姜更加心懷不滿,千方百計培養叔段的勢力,以便強大後取代莊公。於是她就替叔段請求封地想要制邑(今鄭州上街),莊公不同意,武姜又請莊公把叔段封到京襄城(今滎陽),莊公同意了。叔段到京後,稱京城太叔,招兵買馬,修築城牆,準備謀反。卿士祭仲發現後告訴了莊公,莊公說:“只要我母親武姜願意,有什麼關係。”祭仲說:“武姜沒有滿足的時候,不如早點把他們安置個合適的地方,不然就難對付了。”莊公說:“多行不義必自斃。你等著瞧吧!”鄭莊公二十二年(公元前722年),叔段認為時機成熟,就和母親商量謀反日期,武姜作出決定後就回信給叔段,讓他立即起兵, 自己做為內應。此時,鄭莊公早已發現他倆的陰謀,截獲了密信。拿到證據後,鄭莊公即派公孫呂率二百輛兵車包圍了京襄城,叔段措手不及倉皇逃至鄢陵,又被莊公追殺而被迫逃到共城(今河南輝縣)後自殺。
這樣以來,莊公對武姜更加不滿,揚言“我倆不到黃泉不再見面”。莊公就把武姜送到城潁(今河南襄城東北)居住。過了一段時間,莊公有些後悔,在設宴招待管潁地的官員潁考叔時,潁考叔想和解他們母子的關係,於是在用餐時把一些好吃的東西藏在了袖子裡。莊公感到非常奇怪,就問:“這是何意?”潁考叔說:“我母親常年在鄉下沒吃過君主賜的飯食,我想給她帶一些回去,以表示我的一片孝心。”鄭莊公就講了與自己母親關係破裂的經過。穎考叔說:“這好辦。我們可以掘地道至黃泉,築成甬道和庭室,在那裡,你們不就可以見面了嗎?”莊公深感此法妥當,就委託潁考叔辦理此事。於是潁考叔迅速行動,在城潁(1)很快挖成了一個地道,請莊公和母親在那裡見面。母子二人見面後抱頭痛哭,從此言歸於好。這即是著名的“掘地見母”故事的由來。
潁考叔可以說是道德與智慧兼備的人才了。
城潁:位於襄城縣潁橋回族鎮西北。《辭海》載:“城潁,古邑名,春秋鄭地,今河南襄城東北。”

原文

初,鄭武公娶於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惡之。愛共叔段,欲立之。亟請於武公,公弗許。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公曰:“制,巗邑也,虢叔死焉,佗(即它)邑唯命。”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對曰:“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無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貳於己。公子呂曰:“國不堪貳,君將若之何?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公曰:“無庸,將自及。”大叔又收貳以為己邑,至於廩延。子封曰:“可矣,厚將得眾。”公曰:“不義不暱,厚將崩。”
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襲鄭。夫人將啟之。公聞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帥車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於鄢,公伐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書曰:“鄭伯克段於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
遂置姜氏於城潁,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既而悔之。潁考叔為潁谷封人,聞之,有獻於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公曰:“爾有母遺,繄我獨無!”潁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公従之。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遂為母子如初。

所涉成語

黃泉見母

由來

鄭伯為長子,依理當立,然因其寤生,驚其母姜氏,故惡之,愛其弟。鄭伯即位,世人以封地稱其弟曰‘共叔段’姜氏惡鄭伯,欲立共叔段,與段密謀,以應其內。鄭伯克段與鄢,出姜氏以王城,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遂置姜氏於城潁,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既而悔之。潁考叔為潁谷封人,聞之,有獻於公,公賜之食,食舍肉。公問之,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公曰:“爾有母遺,繄我獨無!”潁考叔曰:“敢問何謂也?”公語之故,且告之悔。對曰:“君何患焉?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公従之。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泄泄!”遂為母子如初。

譯文

鄭伯是大兒子,依理當立為君,但是因為他在其母夢中出生,他的母親姜氏於是厭惡他,而愛他的弟弟。鄭伯即位了,當時的人用封地的名字稱他的弟弟為“共段叔”。姜氏討厭鄭伯,想要立共叔段,與共段叔秘密謀劃,自己做他的內應。鄭伯在鄢地打敗了共段叔,把姜氏帶回王城說:“不到黃泉,不相見。”於是把姜氏放在城潁,發誓說:“不到黃泉,不相見。”但後來又後悔了。潁考叔在這時出現了,他找來幾隻鴰鳥,當作野味獻上,“這鳥小的時候它母親辛辛苦苦餵養它,等長大了,它反倒把母親啄死吃了,實在是個不孝順的鳥,因此把它捉來送給您吃。”他藏起莊公賞賜的羊肉,聲稱要送給家中貧苦的老母:“小臣家裡還有老母親,從來沒吃過這么好吃的東西。小臣想起這些,怎么能咽得下去呢?”他看到莊公神色變了。於是潁考叔提出了自己的高見:掘地見泉,母子於地道相見,既不違背誓言又成全母子之情。於是在地下挖了個通道,掘出了黃色的泉水。母子在地道中相見,和好如初。

引申

黃泉
1、指地下的泉水。《荀子·勸學》:“上食埃土,下飲黃泉。”
2、指人死後埋葬的地穴。亦指陰間。《左傳·隱公元年》:“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白居易《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黃泉”
·讀音:shàng qióng bìluòxiàhuáng quán
·釋義:碧落:天上,此指天宮;黃泉:地下泉水,此指陰間。比喻上天入地,到處都找遍了。
·出處:唐· 白居易《長恨歌》
·示例:文皇初,以遜國伏戎為慮,以故軺車四出,幾於上窮碧落下黃泉矣。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使西域之賞》

鄭莊公簡介

鄭莊公鄭武公之子,名寤生,今鄭州市新鄭人。是春秋初年的鄭國國君,公元前757年生。公元前743年至公元前701年在位。

戰無不勝

他曾平定其弟共叔段的叛亂,繼武公之後,為周平王卿士。後來,周平王為了削弱鄭的力量,分政於虢,任虢公忌父為右卿士,由鄭莊公為左卿士,於是周、鄭之間發生了矛盾,雙方互派人質。不久,周平王死去,繼之者周桓王打算讓虢公單獨執政,結果雙方發生爭執,公元前712年,周桓王罷了鄭莊公左卿士之職,鄭莊公進行報復,五年不去朝見周王。於是公元前707年桓王率領蔡國衛國陳國三國之師伐鄭,戰於葛,被鄭軍打得大敗。到了公元前701年,鄭莊公居然召齊國、衛國、宋國會盟於惡曹(今河南延津西南),幾乎當上春秋初年的霸主。

英雄一世

鄭莊公英雄一世,但也有兩個重要的政治失誤。一個重要失誤是生前沒有對太子忽(即鄭昭公)之位作出妥善安排,以致自己一死,鄭國立即陷入鄭昭公和鄭厲公(公子突)之爭,使鄭國形成兩君並立的混亂局面,為害甚久。另一重要失誤是重用高渠彌,這為鄭國留下了嚴重後患。莊公想立高渠彌為卿,時為太子的昭公反對,莊公不聽,執意用高渠彌任大臣。及昭公為君,高渠彌害怕昭公藉機殺己,便乘跟昭公出城打獵之機,射殺昭公,並與權臣祭仲合謀改立昭公弟子亹為君。鄭莊公在位四十三年,於公元前701年病逝。鄭國亦由盛轉衰。

地之考

長葛

鄭莊公掘地見母的地方就在河南省長葛市董村北邊的牛脾山。此山不高,實際上是一道又小又低的丘陵。原來中間有一斷壑處,那就是鄭莊公掘地見母的地方。直到60年代,這裡還立著一通高大的石碑,上書“掘地見母處”5個大字。人們在牛脾山上還修了一座廟,叫考叔廟。這就有點意思了:一國之君鄭莊公掘地見母的地方,人們卻修了個潁考叔廟!這似乎表明,人們對鄭莊公他們母子之間爭權奪利,同室操戈,骨肉相殘並不關心,倒是對憑孝心感動並驅使鄭莊公掘地見母的潁考叔倍加崇敬!

滎陽

河南省鄭州市滎陽附近的京襄城有一條溝叫陰司澗,傳說就是鄭莊公和母親武姜見面的遺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