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美為之美

道德經·美為之美

《道德經·美為之美》是由道教老祖李耳創作的一篇文言文文章,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二章。

基本介紹

原文,譯文,譯文1,譯文2,出處,解析,作者,

原文

道德經·美為之美,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譯文

譯文1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這就有醜的觀念同時存在了: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惡的觀念也就同時產生了。有和無相互對立而產生,難和易相互對立而完成,長和短相互對立而形成,高和低相互對立而包含,音和聲相互對立而合諧,前和後相互對立而隨順,這是永遠不變的(對立統一體)。因此,聖人以“無為”的態度去對待世事,實行“不言”的教導,(任憑)萬物自然地生長變化而不去強為主宰,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培育萬物而不自恃自己的能力,功成業就而不自我誇耀。正由於不自我誇耀,所以他的功績不會泯滅。

譯文2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那是由於有醜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那是因為有惡的存在。所以有和無互相轉化,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顯現,高和下互相充實,音與聲互相諧和,前和後互相接隨——這是永恆的。因此聖人用無為的觀點對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為其創始,有所施為,但不加自己的傾向,功成業就而不自居。正由於不居功,就無所謂失去。

出處

《美為之美》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二章。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解析

我們作為宇宙中的一個可以忽略不計的小分子,和宇宙中的其他事物一樣,都是由同樣的肉眼看不到的分子、原子、中子、中微子等玄而又玄的東西轉化或組合而來的,由此可以可看人和其他事物是同源的,沒有本質上的不同,都是由大道衍生出來的,所以也都處於永不停息的運動和變化之中,而且和其他物體相互依賴,互相轉化。我們可以通過自身的發展變化說明這個問題。我們的生命開始於一個受精卵,其受精卵的形成本身就帶有很大的偶然性,也是很複雜的形成過程,我們在這裡暫且不提這一層。我們從受精卵說起,一個健全的受精卵在得到母體營養的情況下,會迅速地生長發育,形成胚胎,然後隨著各個器官的逐漸成熟,胎兒就有了聽覺、視覺、觸覺,為了滿足胎兒的需要,母親會增加各種營養,甚至開始實施胎教,如聽音樂、欣賞美麗的風景,我們在媽媽的肚子裡吃得開心、睡得舒心,聽到外婆說:“小傢伙長得好快啊!”我們不懂什麼叫快,就知道拚命大吃大喝大睡,偶爾伸伸小腳、扭扭屁股,弄得媽媽開心地說:“老公,寶寶又踢我了!呵呵……”我們不知道老公是誰,但我們絕對知道寶寶是誰。直到有一天,我們聽到醫生的聲音,我們就知道大事不好,我們要出生了,要離開這個安樂窩了,我們雖然有那么多的不情願,可我們必須遵循自然規律,也就是現在我們談的大道。我們一天天長大,在此過程中我們生過病,因為犯錯被父母或老師批評過,當然我們也因為表現出色而被老師誇讚,我們知道了什麼叫對錯,什麼叫榮辱。後來,我們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孩子,對生命的理解更趨深刻,我們在愛護子女的同時,不由得想起父母一輩子的艱辛,我們想去孝敬他們,陪伴在他們身邊,可現實不允許我們這么做,因為我們要忙去養家餬口,要忙於實現自身價值,我們感到力不從心,感到矛盾重重,在矛盾面前我們感到左右為難,甚至痛苦。
在工作的過程中,我們不可能一帆風順,我們會面臨殘酷的競爭,勝利了我們狂喜,失敗了我們愁眉不展、痛苦彷徨。
日子無論是幸福還是痛苦,我們都必須一天天地過,即便是我們不願過了,可誰又能阻止太陽升起和落山呢?我們嫌日子過得太快 ,可日子不會為我們停留一分一秒,它像一輛快車載著我們向死亡開去,我們乘機想跳下來,那是枉然,是根本不可能的。
面對人生路上的矛盾,我們迷惘我們無奈,到頭來還不是同樣的結局,何苦給自己製造那么多的苦惱呢?面對榮辱、得失、成敗、哀樂、愛怨,何不能泰然處之呢?矛盾的產生是因為我們的頭腦中有了知識的概念,它是一個由概念到對立,再由對立到矛盾的自然形成過程。矛盾導致兩個方面的結果,一是好的,一是壞的,可我們的特點就是只能接受好的結果而無法接受壞的結果,因而我們痛苦我們迷惘,甚或悲痛欲絕。這種壞情緒會經常困擾著我們,因為我們生活的這個大環境裡矛盾無處不在。
大道無言,大道無際,它孕育了天地萬物,並使天地萬物感受到了它的存在和巨大威力,但卻無法對其加以準確的描述,任何概念和範疇都是牽強的,都沒有恰當地概括出大道的真義,正是因為這種不準確、不完全、不真實的概念直接影響了我們對大道的領悟,所以也就無法真正融入到大道無憂愁無煩惱、自由自在的境界中去。聖人明白大道的絕對性和它的真實內涵,他們能拋棄和超越人類的自私和貪婪,採取順其自然的態度來對待人和事,這種無所作為的處事哲學看似消極,卻是以中真正的積極,是對人類自身淨勝境界的提升。他們能真正理解大道並和大道融為一體,順應自然和各種變化,也就無所謂得到和失去,也就沒有憂愁和煩惱了。

作者

李耳(約前580年—前500年之後)(誕辰:西周末年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時),字伯陽,又稱老聃後人稱其
老子像老子像
老子”。漢族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今河南鹿邑縣人)。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