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共同體存在於一組認同為一個集體單位、一個共同體。而不認為他們是獨立的孤立的人們中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德共同體
- 分類:管理術語
道德共同體存在於一組認同為一個集體單位、一個共同體。而不認為他們是獨立的孤立的人們中間。
道德共同體存在於一組認同為一個集體單位、一個共同體。而不認為他們是獨立的孤立的人們中間。當然,在某種意義上,道德共同體是一直存在的。沒有任何人是完全獨立的,也沒有任何人真正孤傲地認為他自已是一個孤立的意識單位。每個人都會...
道德整合是指通過具有倫理性的風俗習慣、道德規範、良心信念將社會整合為一個共同體,社會整合的一種方式。是社會的內在整合。在人類歷史上,道德歷來就是社會整合的基本手段之一。道德整合既可能是基於某些道德規範要求的,也可能是基於特定道德體系的。現代性多元民主社會的道德整合,由於思想、信仰、良心的自由和道德價值...
道德,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道德通過社會的或一定階級的輿論對社會生活起約束作用。在西方,“道德”一詞是西塞羅的“風俗”(ethos)改譯成拉丁語(móre)的形容詞,古希臘之“mose”“ethos”二詞之理式用法庶幾近之。為禮儀、風俗、習慣等。中國則不同,目前所知最早的記載...
“第四道德”,即環境道德的問題。人與生物,與自然、與加工過的自然、與未加工過的自然組成一個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中,每一個成員都有其存在的權利。地球上的動物、植物、礦物,水圈、氣圈、生物圈,地球、行星、太陽系之間,都不是各自孤立、互不相干的,而是互相作用、互相滲透的。它們之間的關係也是“一榮...
第13章 令人滿意的道德理論是什麼樣的 13.1沒有驕傲資本的道德.13.2按其應得待人 13.3多種動機 13.4多重策略的功利主義 13.5道德共同體 13.6正義和公正 13.7結論 作者簡介 詹姆斯·雷切爾斯(James Rachels,1941-2003),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哲學教授。著有《生命的終點:安樂死與道德》(The End of ...
第12章 德性倫理學 12.1 德性倫理學和正當行為倫理學 12.2 美德 12.3 德性倫理學的優勢 12.4 不全面的問題 第13章 令人滿意的道德理論什麼樣 13.1 沒有驕傲資本的道德 13.2 按其應得待人以及其他動機 13.3 多重策略的功利主義 13.4 道德共同體 13.5 正義和公正 13.6 結淪 資料來源的注釋 ...
當代有影響的西方政治學家一般都很重視政治共同體這一概念,但他們的理解則不盡相同。如S.P.亨廷頓認為,政治共同體以種族、宗教、職業和共同的政治機構為基礎,它有 3個要素:①對政治和道德規範的某種共識;②共同的利益;③體現道德一致性和共同利益的政治機構及政治制度。他說,一個社會所達到的政治共同體的...
簡單而言,共同體密度一定時,稍加挑撥就可能會自燃起火乃至爆炸……這比喻不好,真實的情況是,稍加挑撥就可能做出種種驚世駭俗的舉動。我奉勸各位網友啊,如今信息的力量過分強大了,而我國尚未對網路文明建設制定出明顯的道德規範,因此,使用這么先進的工具時,請一定小心不要走火,我們和諧社會不希望傷害別人。至於...
《高校德育體系新認知:共同體的實踐》是2019年12月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任少波。內容簡介 《高校德育體系新認知:共同體的實踐/德育與學生髮展研究系列叢書》試圖通過對理論框架的梳理、現實格局的分析、實現路徑的架構,進一步完善高校德育工作的認知結構,突出德育主體對德育價值的意義建構,探索主體發展相...
12.6結論 第13章令人滿意的道德理論是什麼樣的 13.1沒有驕傲資本的道德 13.2按其應得待人 13.3多種動機 13.4多重策略的功利主義 13.5道德共同體 13.6正義和公正 13.7結論 資料來源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詹姆斯·雷切爾斯(James Rachels) (美國)斯圖爾特·雷切爾斯(Stuart Rachels) 譯者:楊宗元 ...
全球治理理論的核心觀點是,由於全球化導致國際行為主體多元化,全球性問題的解決成為一個由政府、政府間組織、非政府組織、跨國公司等共同參與和互動的過程,這一過程的重要途徑是強化國際規範和國際機制,以形成一個具有機制約束力和道德規範力的、能夠解決全球問題的“全球機制”。比如,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出現的二十...
其中,自我養成機制是動力機制,它的實現以道德自我的覺醒、道德關係的圓融和道德人格的完善為邏輯展開;教育引導機制是協調機制,它的實現以主體性教育理念為思想前提、以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為具體過程、以道德共同體為價值追求;文化陶冶機制是導向機制,它的實現以文化積澱為社會條件、以文化自覺為理性邏輯、以文化的...
經過這兩個階段的演變,現代人類不僅擁有了適用於與個體面對面交往的第二人稱道德,而且還擁有了群體意識的“客觀”道德,使得人們在道德上服從於其所屬的道德共同體。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相互依存假說 第二章 合作的演變 合作的基礎 類人猿合作 基於親屬和朋友的親社會關係 第三章 第二人稱道德 合作和幫助 共...
生存共同體 生存共同體是社會學術語。當幾個人組成一個團體進行某項活動或從事某項操作時,相互之間組成一個"生存共同體".如果其中任何一個人有不安全操作其餘的人未能及時制止,而造成個體傷害時,其他的人對事故的發生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應當承擔相應民事責任。
第一個步驟發生在生態挑戰迫使早期人類集體出動搜尋食物的時候。第二個步驟發生在人類人口增長、勞動分工變得更加複雜的時候。這兩個關鍵性步驟完成後,現代人類擁有了兩種類型的道德:一種是適用於與個體面對面交往的第二人稱道德;另一種是群體心理的“客觀”道德,這種道德強迫人們服從於其所屬的道德共同體。
誠信從人從言,本質就是好品德。傳統意義上的誠信更多具有為個人立身立命、訴求人道、天道的基本意蘊。在新時代,誠信更多表現為一種聯結個體和社會的共同體道德,強調了一種基於個人誠信內在品質之上的、具備共同體價值要素的規範性、持續性、高位格的價值品質。一、誠信品格新故事 / 110 二、誠信品格新...
納粹就是將猶太人排除於他們的道德共同體之外。任何參與奴役、行刑或者拷問的人,實際上都實踐著相似的道德排除。在較小的程度上,道德排除可用來描述這樣的行為:我們將我們的關心、喜愛和遺產都集中於“我們的人” (比如我們的孩子)身上,而排除其他人。因此,利他主義社會化的第一步是去除天然的內群體偏愛,...
第二節 共同體的紐帶與公共善的保障:亞里士多德的友善觀念24 第三節 古希臘人觀念中的友愛與欲愛39 第四節 古希臘友善觀念的特徵及其經驗教訓56 第二章 西歐中世紀的友善觀念60 第一節 友善觀念的起源:一神教經典敘事中的普愛觀61 第二節 普遍的友善何以可能?道德心理學的闡釋66 第三節 以...
人正由“經紀人”、“法律人”、“社會人”,向“生態人”或“理性生態人”轉變,這是一個道德人的延伸,即由人域倫理的主體延伸為自然、生態倫理的主體,它將倫理、道德擴展到自然和生態之中,使之成為道德共同體的成員。因此,作為共同體的一員,為滿足我們生存所必需從生態、自然、環境中攝取的應是道德的、...
他的理論包裝是歷史復古主義的悲觀色彩,其內里的填料卻是一種可燃可爆的道德理想主義:重建道德共同體,重建世俗社會。政治結構、文明規範。在這個意義上說,盧梭理論是一種早產的解構主義,社會政治上的解構主義。因此,它一旦落地引爆,就不僅僅是一場英美式的政治革命。它要把政治革命延伸為社會革命,把社會革命...
道德共同體的範圍 結論 第十五章 倫理多元主義與絕對的道德規則 道德理論的結構 酷刑是否總是不道德的?防止災難 雙重效應學說 道德衝突與矛盾 道德絕對主義是非理性的嗎?做與允許學說 結論 第十六章 倫理多元主義:顯見義務與倫理特殊主義 羅斯的顯見義務論 羅斯觀點的優勢 羅斯觀點的問題 知道根本的道德規則 自...
從社群倫理的角度看,人類社會是一個由世代相傳的不同代人組成的道德共同體。每一代人都從上一代人那裡"免費地"繼承了許多文化和物質遺產;我們每個人也是依靠父母的無私照顧和關愛而得以成長的。正是通過履行對子孫後代的關心義務,我們部分地報答了先輩和父母的恩惠,使人類作為道德存在物的基本屬性得到了實現,也...
第一篇 道德價值主體:社會為何制定道德 第四章 道德本性 一道德界說 二道德結構 三道德的類型 四關於道德本性的理論 第五章 道德的起源和目的 一道德的起源和目的:從道德共同體看 二道德的起源和目的;從社會道德需要看 三道德的起源和目的:從個人道德需要看 四道德起源和目的之理論 第六章道德終極標準 一...
第二節 道德共同體 17 一、道德共同體及其擴大 17 二、儒家道德共同體的範圍 19 三、天人一體:從道德共同體到形上的和價值的共同體 19 四、內在關係與外在關係 20 第三節 人類中心主義 22 一、強人類中心主義 22 二、弱人類中心主義 24 三、同於大道:儒家的態度 24 第四節 價值 26 一、價值簡論 26...
師生之間的倫理關係是指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構成一個特殊的道德共同體,各自承擔一定的倫理責任,履行一定的倫理義務。這種關係處於師生關係體系中的最高層次,對其他關係形式具有約束和規範作用。學生的道德觀念有很大部分是從教師那裡直接獲得的,教師會潛移默化地對學生施以道德方面的影響。這就需要教師不僅...
第一篇 道德價值主體:社會為何制定道德 第四章 道德本性 一 道德界說 二 道德結構 三 道德的類型 四 關於道德本性的理論 第五章 道德的起源和目的 一 道德的起源和目的:從道德共同體看 二 道德的起源和目的;從社會道德需要看 三 道德的起源和目的:從個人道德需要看 四 道德起源和目的之理論 第六章 道德...
第二節道德適用性 1.哈貝馬斯強調人權是法律權利 2.圖根哈特主張人權是道德權利 第三節基礎性¨1.人權與平等 2.公正邏輯上先於關愛 第二篇人權的論證 第一章人權的哲學論證 第一節“自然權利”論 第二節康德“理性權利觀 第三節當代契約論 第四節契約主義中的人權的邊界 1.契約主義的道德共同體 2....
快樂和完善的行為共同構成了幸福。他還根據對人性的分析,把美德分為倫理美德和智慧美德。亞里士多德在第二、三、四、五卷中討論了倫理美德問題。他把倫理美德概括為:美德是習慣的結果;美德是品性;美德是中庸之道;美德出於自願;美德是在正確理性指導下,表現在履行道德義務的行為活動中,而“中庸之道”是倫理美德中...
本書從德性與品格教育關係著手,融合倫理學、教育學、道德教育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多學科分析,旨在積極探討解決道德理論困境和實踐危機的良方。作者認為,德性倫理學是品格教育的倫理哲學基礎,品格教育是個體德性養成的實現,品格教育實踐體現德性倫理觀,通過品格教育道德社群(共同體)的建構,以期達到個人實現德性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