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道德自覺的生成機制研究

大學生道德自覺的生成機制研究

《大學生道德自覺的生成機制研究》是余加寶創作的教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20年5月。

該書系統剖析大學生道德自覺生成的哲學規律,認為大學生道德自覺的生成機制主要由自我養成機制、教育引導機制和文化陶冶機制構成。其中,自我養成機制是動力機制,它的實現以道德自我的覺醒、道德關係的圓融和道德人格的完善為邏輯展開;教育引導機制是協調機制,它的實現以主體性教育理念為思想前提、以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為具體過程、以道德共同體為價值追求;文化陶冶機制是導向機制,它的實現以文化積澱為社會條件、以文化自覺為理性邏輯、以文化的價值目標為理想方向。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大學生道德自覺的生成機制研究
  • 作者:余加寶
  • 首版時間:2020年5月
  • 字數:270千字
  • 類別:教育學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將大學生道德自覺的生成機製作為一個有機運行的系統進行研究,即認為大學生道德自覺的生成機製作為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若干要素,它具有特定的結構、功能以及實現方式;著重分析和把握大學生道德自覺生成機制的整體與部分,即大學生道德自覺的生成與自我養成機制、教育引導機制、文化陶冶機制之間的關係,以及這三大機制之間的相互聯繫、互動作用關係,由此揭示大學生道德自覺生成的動態過程及其內在機理,並提出系統實現耦合最佳化的條件。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五章 教育引導機制
第二章 大學生道德自覺生成的思想淵源
第六章 文化陶冶機制
第三章 大學生道德自覺生成機制的理論建構
第七章 三大機制的相互協調與耦合最佳化
第四章 自我養成機制
結論

創作背景

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並指明立德樹人要圍繞“六個下功夫”發力,加強學生的品德修養是關鍵一環。作為未來祖國建設的中流砥柱,大學生形成自覺向上的道德素質,反映出高校道德教育的實效性,關乎教育強國目標的穩步推進,影響著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自覺是道德的特性、本質,道德自覺在青年的道德成長中發揮著根本作用。青年大學生主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良好的道德修養,根本在於生成道德自覺。大學生道德自覺的生成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和作用,是一個多維交錯的複雜過程。研究大學生道德自覺的生成機制是重要且迫切的課題。基於此,《大學生道德自覺的生成機制研究》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核心觀點如下:大學生道德自覺的生成機制是與大學生道德自覺相關的內部因素與外部因素所構成的有機整體的運行機制,主要包括構成、功能以及運行三部分的內容。該書結合大學生道德發展的現實,通過追溯、審視我國傳統倫理文化以及馬克思主義理論中關於道德自覺的思想,運用道德發展階段理論、建構主義理論以及自組織理論,建構出的大學生道德自覺生成機制主要由大學生的自我養成機制、高校的教育引導機制和社會的文化陶冶機制構成。
自我養成機制具有自主調節性、結構穩定性和持續超越性。它在生成機制中發揮著動力功能,激發大學生生成道德自覺的發展潛能、形成大學生生成道德自覺的動力源泉、構成大學生生成道德自覺的穩定支撐。教育引導機制以高校教育促進大學生最大限度地發現、挖掘自身道德潛能,目標是實現道德發展的自主、自覺發展,具有人文關懷性、溝通協調性、組織計畫性。該機制在生成機制中發揮著調節功能。文化陶冶機制具有滲透性、潛移默化性和持久性。它在生成機制中發揮著導向功能。
在大學生道德自覺的生成機制中,自我養成機制、教育引導機制和文化陶冶機制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然而,大學生的道德自覺不是在理想狀態中自然生成的,需要三大機制相互協調、相互配合。在實際運行中,在內容上,要以大學生的自我養成機制為前提條件,以高校的教育引導機制為關鍵環節,以社會的文化陶冶機制為基礎保障;在功能上,要以大學生的自我養成機制為動力機制,以高校的教育引導機制為運行機制,以社會的文化陶冶機制為約束機制;在層次上,要以大學生的自我養成機制負責微觀把握,高校的教育引導機制負責中觀平衡,社會的文化陶冶機制負責巨觀調控。由此實現系統整體效益的最佳化,最大限度地促進大學生道德自覺的生成。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大學生道德自覺的生成機制研究》
2020年5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203-6297-9

作者簡介

余加寶,女,1988年生,湖北黃石人。湖南大學法學博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