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各馬可倫理學》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創作的倫理學著作,約公元前330年成書。
《尼各馬可倫理學》全書共10卷,132章,探討了道德行為發展的各個環節和道德關係的各種規定等問題。書中系統闡述了德性在於合乎理性的活動,至善就是幸福等觀點,認為萬物都有一個目的——求善,任何事物都具備適合本性的功能——為善。人生最高目的是求得至善,至善就是幸福。求得個人善是倫理學目的,求得社會的群體善是政治學目的。書中用中道原則對勇敢、節制、卑鄙、高尚、虛榮、慷慨等道德規範加以考察和說明,認為人只有依靠理性的指導,慎思明辨才能判斷是非善惡。
《尼各馬可倫理學》成為西方近現代倫理學思想的主要淵源之一,為西方近現代倫理學思想奠定了基礎。 該書對中世紀和近代資產階級倫理思想的發展有深遠而廣泛的影響。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尼各馬可倫理學
- 外文名:The Nicomachean Ethics
- 作者:亞里士多德
- 創作年代:約公元前330年左右
- 字數:204000
- 類別:倫理學
內容簡介
作品目錄
第一卷 善 | 第二卷 道德德性 |
1.善作為目的 | 1.道德德性的獲得 |
2.最高善與政治學 | 2.實踐的邏各斯的性質 |
3.政治學的性質 | 3.快樂與痛苦作為品質的表征 |
4.幸福作為最高善 | 4.合德性的行為與有德性的人 |
5.三種生活 | 5.德性的定義:種 |
6.柏拉圖的善概念 | 6.德性的定義:屬差 |
7.屬人的善的概念 | 7.具體的德性引論 |
8.屬人的善概念的辯護 | 8.適度同過度與不及的關係 |
9.幸福的獲得 | 9.適度的獲得 |
10.在世幸福 | |
11.後人的命運對幸福的影響 | |
12.稱讚與幸福 | |
13.德性引論 |
第三卷 行為 | 第四卷 具體的德性(續) |
1.意願行為 | 1.慷慨 |
2.選擇 | 2.大方 |
3.考慮 | 3.大度 |
4. 希望 | 4.在對待小榮譽方面的德性 |
5.德性、惡與能力 | 5.溫和 |
具體的德性 | 6.友善 |
6.勇敢的範圍 | 7.誠實 |
7.勇敢的性質 | 8.機智 |
8.相似於勇敢的其他品質 | 9.羞恥 |
9.勇敢與快樂和痛苦 | |
10.節制的範圍 | |
11.節制的性質 | |
12.放縱 |
第五卷 公正 | 第六卷 理智德性 |
1.公正的性質與範圍 | 1.理智德性引論 |
2.具體的公正 | 2.兩種理智德性及其對象 |
3.分配的公正 | 3.科學 |
4.矯正的公正 | 4.技藝 |
5.回報的公正 | 5.明智 |
6.政治的公正 | 6.努斯 |
7.自然的公正與約定的公正 | 7.智慧 |
8.公正、不公正與意願行為 | 8.明智的種類 |
9.受公正、不公正的對待與意願行為 | 9.好的考慮 |
10.公道 | 10.理解 |
11.對自身的不公正 | 11.體諒 |
12.明智與智慧的作用 | |
13.明智與道德德性的關係 |
第七卷 自製 | 第八卷 友愛 |
1.自製、不能自制和關於它們的流行意見 | 1.友愛方面的意見與難題 |
2.不能自制方面的疑難 | 2.三種可愛的事物 |
3.不能自制與知識 | 3.三種友愛 |
4.不能自制的範圍 | 4.友愛中的相似性 |
5.獸性與病態 | 5.友愛品質和友愛的活動 |
6.怒氣上的不能自制與欲望上的不能自制 | 6.友愛的數量方面 |
7.堅強與軟弱 | 7.不平等的友愛 |
8.不能自制與放縱 | 8.友愛的愛與被愛 |
9.自製與固執 | 9.友愛、公正與共中同體 |
10.不能自制與明智的不相容性 | 10.政治共同體的政體形式 |
快樂 | 11.不同政體中的友愛與公正 |
11.對快樂的三種批判意見 | 12.家室的友愛 |
12.快樂與實現活動 | 13.平等的友愛中的抱怨與公正 |
13.快樂與幸福 | 14.不平等的友愛中的分歧與公正 |
14.肉體快樂 |
第九卷 友愛(續) | 第十卷 快樂 |
1.不相似的友愛中的公正 | 1.快樂問題上的兩種意見 |
2.不同回報責任的衝突 | 2.快樂是善的意見 |
3.友愛的終止 | 3.對快樂是惡的意見的反駁 |
4.友愛與自愛 | 4.快樂與實現活動 |
5.友愛與善意 | 5.快樂在類屬上的不同 |
6.友愛與團結 | 幸福 |
7.施惠者更愛受惠者的原因 | 6.幸福與實現活動 |
8.兩種自愛 | 7.幸福與沉思 |
9.幸福的人也需要朋友的原因 | 8.沉思與其他德性的實現活動 |
10.朋友需有限量的原因 | 9.對立法學的需要:政治學引論 |
11.好運中的朋友與厄運中的朋友 | |
12.共同生活對於友愛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