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病理

透明病理

2021年2月15日,浙江大學教授田梅張宏受邀在《歐洲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誌》線上發表了題為《透明病理:基於分子影像的病理學》的綜述文章,首次提出“透明病理”新概念。

該文章認為,基於分子影像特有的分子識別和分子示蹤優勢,通過微觀—介觀—巨觀多尺度的多模態分子影像與病理學的緊密融合,將機體各種生物特徵通過無創影像方式進行系統性的全尺度“透明化”,不僅無創呈現疾病局部詳細信息,而且能夠在體評價疾病整體的病理生理的改變,從而實現基於分子影像病理學實踐新模式,進一步推動精準醫學的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透明病理
  • 所屬學科醫學
  • 提出時間:2021年2月15日
  • 提出者浙江大學教授田梅張宏
  • 文獻來源:《透明病理:基於分子影像的病理學》(《歐洲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誌》)
定義,提出背景,意義,套用,學科評價,

定義

2021年2月15日,浙江大學教授田梅張宏受邀在《歐洲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誌》線上發表了題為《透明病理:基於分子影像的病理學》的綜述文章,首次提出“透明病理”新概念。
該文章認為,基於分子影像特有的分子識別和分子示蹤優勢,通過微觀—介觀—巨觀多尺度的多模態分子影像與病理學的緊密融合,將機體各種生物特徵通過無創影像方式進行系統性的全尺度“透明化”,不僅無創呈現疾病局部詳細信息,而且能夠在體評價疾病整體的病理生理的改變,從而實現基於分子影像病理學實踐新模式,進一步推動精準醫學的發展。
新概念的提出引起業界高度關注。

提出背景

病理學是研究人體疾病發生原因、發生機制、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在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之間發揮了巨大的橋樑溝通作用。
從最早的大體病理(組織器官的形態學改變)到近年來的分子病理(如原位雜交、空間轉錄測序),從肉眼鏡下觀察到切片成像技術出現的數字病理切片,病理學發展呈現了一個不斷微觀化、數位化的過程。
近年來,隨著影像學,尤其是分子影像學的發展,許多組織、細胞和亞細胞水平的分子和生物學行為得以在活體中進行定性和定量。
在一些研究中,圖像分析算法所得的切片評估結果,已經能夠與病理學家相媲美,並能實現組織成分的自動量化。
越來越多疾病的病理生理改變,能夠通過分子影像進行精準評價。
通過與各種分子影像技術的結合,進行活體、時空動態、多尺度地評價病灶,無論對於精準評估疾病狀況還是臨床治療管理,都會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病理學分子影像已經結合的越來越緊密,通過“透明病理”概念來系統性地整合這種新的病理學實踐,讓更多病理學和分子影像領域的研究者相互合作以完善這一體系,從而加速推動病理學分子影像的學科融合發展,更好地服務精準醫學和科學研究。

意義

“透明病理”概念的提出,是基於到目前為止的醫學實踐和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的理論創新;通過分子影像病理學等領域的交叉融合,有助於實現跨尺度、多模式、時空動態評價疾病的病理學實踐新模式。

套用

以“透明病理”為基礎,結合臨床信息的綜合多尺度診斷系統,能夠為患者做出及時、準確的診斷,指導臨床醫生制定最佳的、個性化的治療方案。而建立與“透明病理”相結合的診斷模型,將有助於臨床醫生進行超越目前病理學範圍的病理實踐。全面可視化的多尺度病理實踐模式將進一步推動當前醫學在未來走向精準醫學

學科評價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分子與醫學藥理學系主任、美國科學院院士Michael Phelps對這一新概念高度評價。他認為,“‘透明病理’是一種基於分子影像的新理論,針對現代醫學瓶頸問題,創新提出了新理論和新策略,開啟了精準醫學和未來醫學新篇章。”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醫學院院長、德國科學院院士Markus Schwaiger評價到,“透明病理”的理念是多年科研和臨床實踐經驗的總結,不僅高度概括了分子影像病理的內在聯繫,更是邁向精準醫學的重要一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