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岸海域水質自動監測技術規範》是2014年12月23日發布的一項行業標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近岸海域水質自動監測技術規範
- 標準號:HJ731-2014
- 技術歸口:環境保護部
- 發布日期:2014-12-23
- 實施日期:2015-01-01
- 批准發布部門:生態環境部
《近岸海域水質自動監測技術規範》是2014年12月23日發布的一項行業標準。
《近岸海域水質自動監測技術規範》是2014年12月23日發布的一項行業標準。起草單位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適用範圍本標準規定了開展近岸海域水質自動監測的相關內容,包括近岸海域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建設與驗收、校準與維護、運行及質量...
中國國內並沒有一套完整的針對近岸海域水質線上監測站運行維護的規範化檔案來來指導各地方開展運行維護工作,故需制定《近岸海域水質線上監測站運行維護技術指南》來規範日常的運維工作。編制進程 標準計畫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下達關於《2019年第一批深圳市地方標準計畫項目任務的通知》(深市監〔2019〕342 號)標準制...
事故應急監測,負責組織南海西部近岸海域和北部灣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監測、入海污染源的常規監測、事故應急監測,負責“廣西近岸海域環境質量報告書”、“廣西區環境質量報告書(海洋部分)”、“廣西近岸海域環境監測報表” “廣西近岸海域入海污染源監測報表”等的編制工作,參與海洋環境標準、技術規範、監測方法的研究、...
(四)開展土壤環境監測技術研究工作,建立健全土壤環境監測技術體系,擬訂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範和土壤監測方法制修訂計畫建議稿;按照國家和行業標準方法管理計畫,承擔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範和標準方法制修訂。(五)負責編制中央本級土壤環境質量監測能力建設技術方案並組織實施。(六)承擔全國土壤環境監測技術指導和支持工作...
環境空氣品質監測規範(試行)(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公告2007年第4號)HJ 442—2008近岸海域環境監測規範 地震災區地表水環境質量與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監測技術指南(暫行)(環境保護部公告2008年第14號)HJ 493—2009水質樣品的保存和管理技術規定 HJ 494—2009水質採樣技術指導 HJ 495—2009水質採樣方案設計技術規定 HJ ...
監測 監測方法 水環境監測方法可以歸為三類:(1)自動監測,執行國家環保局、EPA (USA) 和EU 認可的儀器分析方法,並按照國家環境保護局批准的水質自動監測技術規範進行;(2)常規監測,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2002) 中規定的標準分析方法;(3)應急監測,凡有國家認可標準方法的項目,必須採用標準方法.沒有...
由各部門環境監測專家組成國家環境監測技術委員會負責技術管理,主要職責是:審議全國環境監測技術決策和重要監測技術報告;制定全國統一的環境監測技術規範和標準監測分析方法,並進行監督管理。環境監測技術委員會秘書組設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全國環境監測網由國家環境監測網、各部門環境監測網及各行政區域環境監測網組成。...
多年來,中心還完成了多項環境科研、監測技術規範、環境標準和標準分析方法的課題,並獲得國家級獎5項、省部級獎17項、局級獎25項,為全市乃至全國的環境監測技術進步,環境科研工作做出了貢獻。1997年和2002年分別被國家環保總局評為 “八五”、“九五”期間全國先進環境監測站,2006年被國家人事部和環保總局評為...
(九)負責全國近岸海域環境監測網的日常管理。參與制訂全國近岸海域環境監測計畫和技術方案,參與海洋環境標準、技術規範、監測方法的研究、制訂和驗收工作。(十)組織開展東海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監測、事故應急監測、入海污染源調查工作,並具體承擔跨省、市海域環境質量監測工作。(十一)承接有關單位委託,開展有關環境監測...
第九條 環境監測機構應當按照國家環境監測技術規範對跨行政區域河流交接斷面水質進行監測,並在完成採樣等野外作業之日起十日內,向同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委託其監測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交水質監測結果,特殊情況需要延期的不得超過十日。第十條 接收水質監測結果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監測...
3.加強生態環境監測質量監管。各級相關部門所屬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社會環境監測機構及其負責人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要求和技術規範開展監測,建立健全環境監測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管理制度,落實監測數據質量控制與管理制度,對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依法依紀嚴肅查處篡改、偽造或指使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的行為。(省環保廳...
HJ/T 212 污染源線上自動監控(監測)系統數據傳輸標準 HJ/T 352 環境污染源自動監控信息傳輸、交換技術規範(試行)術語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標準。3.1 自動監測站(Automatic Monitoring Station)指環境監測中連續線上自動監測各環境要素或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監測終端及其附屬設施。如水質自動監測站、空氣自動...
圍繞海洋環境保護法,先後制定海洋傾廢管理條例等7部行政法規、10餘項部門規章和100多件規範性檔案,發布200餘項技術標準規範,基本確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體系。除專門的海洋環境保護法外,其他重要法律也作出了相關規定,如海域使用管理法、海島保護法對海域海島可持續利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作了規定,濕地保護法...
(三)加強漁業水域生態環境保護。健全漁業水域污染事故調查處理制度,建立突發性漁業水域污染事故調查處理快速反應機制,規範處理程式,提高應急處理能力,強化污染水域漁業應急監測和水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建立生態災害多發湖泊防災減災體系,開展防災減災水生生物套用技術研究,防範外來水生生物入侵,提高生態災害預警預報能力。
第一節空氣環境質量監測 第二節地面水環境質量監測 第三節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監測 第四節城市聲環境質量監測 第五節其它環境要素監測 第四章監督監測 第一節污染源監督監測 第二節應急監測 第五章環境監測能力建設 第一節環境自動監測系統建設 第二節監測站標準化建設 第三節監測技術水平 第六章環境信息化建設 第...
第十三條 國家加強防治海洋環境污染損害的科學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對嚴重污染海洋環境的落後生產工藝和落後設備,實行淘汰制度。企業應當優先使用清潔能源,採用資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潔生產工藝,防止對海洋環境的污染。第十四條 國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國家環境監測、監視規範和標準,管理全國海洋環境的調查、...
項目以“理論方法創新-關鍵技術突破-管理與套用實踐”為主線,建立了適合中國國情的水質基準理論方法學,突破了水質基準制定和基礎數據獲取系列關鍵技術,成果上升為系列國家標準並首次發布水質基準閾值,形成環境基準管理基本制度並推廣套用,提升了中國環境管理和政策標準的有效性、科學性和規範性。二、全球極端野火生消...
推進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範化建設,加強農村水源地保護。基本完成鄉鎮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立標並開展環境問題排查整治。到2025年,全省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比例保持100%,農村水源地水質達標率提升至85%以上。探索建立全鏈條飲用水水質監督和風險預警機制。強化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堅持陸海...
按照胡錦濤總書記“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的要求,以改善重點流域及近岸海域水環境質量、維護人民民眾身體健康、保障水環境安全為目標,以流域-控制區-控制單元三級分區體系為框架,以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為依據,以污染物總量減排為抓手,以規劃項目為依託,以政策措施為保障,綜合運用工程、技術、生態的方法,實施重點...
海洋與漁業、環保、海事等部門,應當建立海洋環境監視、監測網路,相互提供有關海洋環境監測和海洋環境監督管理資料,實行資源共享。第十九條 市海洋與漁業部門應當根據國家海洋環境監視、監測標準和規範,定期評價海洋環境質量,並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發布全市海洋環境質量公報或者專項通報。第二十條 市和沿海區(市)...
2022年底前,各市政府制定出台實施方案,深入開展排污口排查核查,加快推進規範整治,強化監督管理。2023年底前,基本完成遼河、渾河、太子河、大小凌河、鴨綠江等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幹流及一級支流入河排污口和沿渤海城市入海排污口整治。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全省流域河流、湖庫、海域排污口整治。結合我省實際,建立...
以改善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為核心,堅持陸海統籌、流域區域聯動,嚴格控制各類污染物排放,開展生態保護與修復,加強海洋環境監督管理,維護海洋生態安全。 (一)規範入海排污口和入海河流管控 對入河、入海排污口進行全面溯源排查,建立“一口一冊”管理檔案。將入海排污口納入日常監管,完善入海排污口...
三、推進海洋產業綠色發展 1.探索建立科學的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制度。探索構建包含GEP核算技術規範、核算統計報表制度、核算自動化平台與GEP套用體系在內的生態產品價值核算制度體系,並將GEP核算結果套用於發展規劃、部門考核、生態保護修復項目部署以及綜合決策,以促進經濟社會與生態保護的協調發展。
波浪特徵分析報告》和《洋山海域海床基監測分析報告》等。隨著海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海域使用管理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的貫徹實施,以及社會對海洋環境監測公正數據的需求範圍越來越廣、質量越來越高。本中心將嚴格按照質量管理體系規範,竭誠、熱情為社會各界服務,為各企事單位提供合法的可靠數據、信息。
大力發展節能低碳建築。制定實施綠色建築相關標準技術規範,完善綠色建築評價標識管理制度,新建建築全部執行綠色建築設計標準。加強綠色建築技術標準規範研究,開展綠色建築技術的集成示範。發展被動式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築,通過建築布局、立體綠化、建築材料使用等被動式節能措施,降低建築能源需求。加快提高建築用能效率。...
3.工業危險廢物、醫療廢物全部規範處理;工業企業實現穩定達標排放,完成年度清潔生產審核計畫;主要工業企業普遍實行清潔生產,按規劃推進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生態工業園區、福州青口汽車城生態工業園區及循環經濟示範企業的建設工作,完成閩清陶瓷企業污染治理達標工作。4.福州市污水處理率達80%、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8%以上...
第二十八條 城市污水應當集中處理。城市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運營單位應當對城市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出水水質負責。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應當對城市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運行是否符合環境保護要求進行監督管理,並對出水水質和水量進行監督檢查。第二十九條 排放污染物的單位設定污染物排放口,應當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和環保技術規範,安裝...
從2006年開始,省、市政府要定期公布能耗指標和環境空氣品質、跨界斷面水質指標。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在主流媒體發布飲用水源地水質、重點流域水質和近岸海域水質、城市空氣品質預報、環保重點工程進展、重大環境污染事故等信息,擴大公眾環境知情權。加強環保法律、政策和技術諮詢服務,及時解決民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加強...
提升國家、區域流域海域和地方生態環境監測基礎能力,補齊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水生態環境、溫室氣體排放等監測短板。加強監測質量監督檢查,確保數據真實、準確、全面。(三十八)構建服務型科技創新體系。組織開展生態環境領域科技攻關和技術創新,規範布局建設各類創新平台。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推廣生態環境整體解決...
———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成為標桿。全面落實海洋生態紅線保護管控,近岸海域水質優良率均值較“十三五”期間提升5個百分點,建成生態海岸帶示範段4條、省級以上海島公園10個,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35%,海島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78%,近岸濱海濕地面積不減少,海洋災害預警報準確率達到84%以上。至2035年,海洋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