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文化,各地版本,原料配方,烹製工藝,風味特點,
歷史文化
河南辣糊湯的來源極古,有說周代、有說三國、有說宋代、亦有說明代的。周代恐怕是不太可能,屬於附會,怕是往肉羹之類的食物上扯。三國一說,查無實據,托於曹操,可信度就先少了三分,河南辣糊湯的主要調味料是胡椒,按《酉陽雜俎》云:“胡椒,出摩伽陀國,呼為昧履支。其苗蔓生,莖極柔弱,葉長寸半,有細條與葉齊,條上結子,兩兩相對,其葉晨開暮合,合則裹其子於葉中,子形似漢椒,至辛辣,六月采,今人作胡盤肉食皆用之。”胡椒是唐代才傳入中國的。三國一說估計也只是為了抬高自己而偽作的。宋代一說就頗為可信,辣糊湯因是民間小食,典籍很少有涉及的,辣糊湯的祖宗應該是酸辣湯和肉粥。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在宋代流傳甚廣來看,在食物里加入辛溫香燥藥物,估計是當時的社會潮流,因此辣糊湯在這兩種食物的基礎上進行改進而成的。取酸辣湯的醒酒、消食的功用,加入肉類恐怕是為了適應更多層次人眾的口味和補氣補虛,再輔以生薑、胡椒、八角、肉桂等調料辛香行氣,舒肝醒脾。故此河南辣糊湯的主要口味是酸和辣。待到金元時期,中原動盪,長江以北的河山多淪於狄夷之手。金人和蒙古人習於食用牛羊肉,多半辣糊湯在那
時為了順應時勢和生存下去,也就跟著做了改進。至於其後流傳甚廣,估計跟河南多遭天災,難民遷徙有莫大的關係。做法也頗為簡單,用羊肉鮮湯加清水和生薑、茴香等調料,炒制好的麵筋、豆腐皮、粉帶、黃花之類的輔料,用武火熬制,鍋大開之後,加入洗麵筋水(洗麵筋後有麵漿沉澱的水)勾芡,調好了稀稠,加胡椒粉、五香粉拌勻。吃的時候加醋和香油,撒香菜,調辣椒油,口味是酸辣為主,鮮香為輔。佐餐的時候,吃油條、油餅、蔥油餅等麵食。回民的辣糊湯,想必是受河南辣糊湯啟發而開始從回民傳統燴菜上開始改進的。在漢民聚集的地方想要從事飲食業又要出眾,就只能在調料上下功夫,故此屏棄了酸味,改用西北人更適應的鹹味來映襯羊肉湯、牛肉湯的香味。
各地版本
原料配方
(制30碗)熟羊肉1.6公斤,羊肉鮮湯10公斤,麵粉1.5公斤,粉皮(或粉條)500克,海帶100克,油炸豆腐150克,菠菜250克,胡椒粉15克,五香粉8克,鮮姜20克,鹽10克,香醋500克,芝麻油150克。
烹製工藝
分為原料加工、洗麵筋、制湯三道工序。
(3)制湯。鍋內加水約5公斤,加入鮮羊肉湯,再依次放入粉皮絲、海帶絲、油炸豆腐絲和鹽,用大火燒沸,然後添些涼水使湯鍋呈微沸狀。將麵筋拿起,雙手抖成大薄片,慢慢地在盆內涮成麵筋穗(大片的麵筋用擀杖攪散)。鍋內燒沸後,將洗麵筋沉澱的面芡(將上面的清水瀝去)攪成稀糊,徐徐勾入鍋內,邊勾邊用擀杖攪動,待其稀稠均勻,放入五香粉、胡椒粉,攪勻,再撒入菠菜,湯燒開後即成。食用時淋入香醋、芝麻油。
風味特點
河南逍遙鎮辣糊湯:辣糊湯是河南三大地方名吃之一,以逍遙鎮風味最為正宗,其湯鮮,香辣開胃,風味獨特。辣糊湯從明朝嘉靖年間至今已有六百餘年的歷史,它不僅味美價廉,而且該湯還具有消食開胃、化痰止咳、祛風祛寒、活血化淤、清熱解毒、行氣解瘧、祛蟲滯泄、利尿通淋、除濕疹、祛搔癢等功效,深受當地百姓的喜愛和歡迎。
肉丸辣糊湯:漢族是一個人口聚集的地方,要想飲食業出眾,必須在調料上下功夫,所以摒棄了酸味選用西北人更喜歡的鹹味來映襯羊肉和牛肉湯的香味。煮牛羊肉那
可是回民的傳統項目,調料的豐富和火候的掌握自不待言。把重口味的胡椒分量減輕,以便更加能突出肉和菜的口味。用回民更常用更大氣的牛肉丸子(牛肉絞碎和面合,下水煮),更有口感和實在。輔料增多,加白菜、土豆塊、胡蘿蔔塊、木耳、黃花、腐竹、冬瓜等,下輔料的時間次序也不同,務必使每種菜軟硬得當,看起來也有賣相、頗有點晶瑩剔透的感覺。等到熬得了,大鍋連爐子擺在門口,師傅一手掌勺攪動鍋,一手叉腰開始吆喝:肉丸……辣糊湯……走上前去,要一碗辣糊湯(必是肉丸極多的),澆香油,覆油潑辣子,再拿一個陀陀饃,這陀陀是回民常見的麵食,一個麵餅怕有20cm的直徑,1cm多的厚度,真箇紮實。掰開了泡進湯里,這個可比羊肉泡饃粗疏的多,掰上個拇指第一節大小也就差不多了,這個各隨愛好。餓極了的胖子曾經一個陀陀撕成六塊也扔了下去……。然後風捲殘雲一般趁熱撥進嘴裡,吃的時候自然也不能亂攪,免得湯瀉了,西安人的老說法,吃辣糊湯,吃完剩在碗裡的湯是瀉的,連收碗的小夥計也會看不起你。大冷天吃一碗下肚,只覺得一股熱流從胸腹之內直散到肌膚毛孔之末,出汗也出的暢快淋漓,更有一份西北人的豪氣從胸中開始擴展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