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關節內踝骨折伴脛腓下關節分離內固定術適用於踝關節骨折手法復位不成功者;踝關節骨折整復後不穩定者,即伴下脛腓關節有分離、腓骨骨折線從關節面上延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踝關節內踝骨折伴脛腓下關節分離內固定術
- 專科分類:骨科
- 相關疾病:內踝骨折
- 適應證:踝關節骨折手法復位不成功等
- 禁忌證:嚴重軟組織腫脹,發生水皰等
- 術後併發症:骨不連,骨壞死
踝關節內踝骨折伴脛腓下關節分離內固定術適用於踝關節骨折手法復位不成功者;踝關節骨折整復後不穩定者,即伴下脛腓關節有分離、腓骨骨折線從關節面上延等。
踝關節內踝骨折伴脛腓下關節分離內固定術適用於踝關節骨折手法復位不成功者;踝關節骨折整復後不穩定者,即伴下脛腓關節有分離、腓骨骨折線從關節面上延等。臨床意義1.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或腰麻。2.術前準備選擇合適的內固定器材。適...
1.內踝骨折,兩骨折端之間有軟組織嵌入者。有移位的內踝或者外踝的單純性骨折 2.單踝或雙踝骨折合併脛腓骨下關節分離,閉合復位未成功者。3.雙踝骨折手法復位失敗者。4.三踝骨折,其後踝骨折超過脛骨下關節面的1/3者。5.有移位的...
目前對脛腓下聯合內固定的手術適應證仍存在爭議,多數學者建議以下情況應該行下脛腓內固定:腓骨高位骨折,如Maisonneuve骨折,下脛腓損傷達踝關節面4.5cm以上,合併內側結構損傷而無法修復;同時有內側韌帶斷裂、腓骨骨折、下脛腓聯合分離...
5.旋前(外翻)背屈損傷:足外翻位同時踝關節背屈傷力所致。分成四度,Ⅰ度為脛骨前或後唇骨折;Ⅱ度為Ⅰ度內踝骨折;Ⅲ度為Ⅱ度伴有腓骨骨折;Ⅳ度為脛骨遠端粉碎性骨折。另外還有Danis-Weber分類,強調是否同時合併下脛腓聯合損傷...
內踝是脛骨遠端的,外踝為腓骨遠端。後踝又叫後唇,是脛骨和距骨關節面的後緣。對踝關節非開放傷有明顯脛距關節脫位者,術前必須儘早行手法復位;開放傷者予徹底清創。先取內踝後內側弧形切口,暴露內後踝骨折處,注意顯露後踝時切開...
I 度:單純內踝撕脫骨折,骨折線呈橫行或短斜行,骨折面呈冠狀,多不移位。 II 度:暴力繼續作用,距骨體向外踝撞擊,發生外踝斜行骨折,即雙踝骨折。如果內踝骨折的同時脛腓下韌帶斷裂,可以發生脛腓骨下端分離,此時距骨向外移位,...
1.切口 在踝關節內側或外側做一縱形切口,長7~10cm,切開深筋膜即可顯露骨折線。切開深筋膜時,注意勿切開脛後肌腱鞘,避免損傷脛後肌腱。2.復位與內固定 ①脛骨遠端骨骺分離和內踝骨折:經踝關節內側切口,顯露骨折後,清除血腫及...
踝關節是人體重量最大的屈戌關節,是由脛腓骨下端的內外踝和距骨組成,距骨由脛骨的內踝、後踝和腓骨的外踝所組成的踝穴所包繞,由韌帶牢固地固定在踝穴內。因距骨體處於踝穴中,周圍有堅強的韌帶包繞,牢固穩定。當踝關節遭受強力...
脛腓關節 脛腓關節 (tibiofibular joint)是2019年公布的運動醫學名詞。定義 由腓骨小頭關節面與脛骨的腓關節面構成的關節。關節囊很緊,其周圍有腓骨小頭前、後韌帶加強。屬於平面關節,活動性很小。出處 《運動醫學名詞》第一版。
本組1例患者的X線片提示內踝骨折,從螺旋CT及三維重建的圖像上分析,其實僅為內踝的後丘部骨折,而前丘部完整、無骨折,我們對該患者採用踝關節的後內側入路的內踝復位及固定術。若無螺旋CT及三維重建的資料,採用常規的前內側入路必然...
臨床上以外踝的腓距前韌帶損傷和下脛腓前韌帶損傷為多見,三角韌帶損傷常合併在踝關節骨折脫位中。病因 直接暴力、間接暴力及肌肉拉傷均可致傷。臨床表現 1.外踝韌帶損傷 外踝的腓骨小頭較內踝長1cm左右,踝部扭傷時,很容易造成內翻位...
發表論文多篇,如《間斷加壓接骨板的研究與臨床套用》、《指掌背側聯合推進皮瓣的臨床套用》、《130°角鋼板內固定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骨折內固定併發症原因分析》、《踝關節骨折合併下脛腓聯合分離的治療》、《手術治療距下關節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