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跨文化培訓的主要內容是,對全球經濟和世界文化的理解、合作的技巧等等內容。跨文化培訓一般分為崗前培訓和在職培訓,而崗前培訓的主要作用是使新員工具有一定的文化適應性為目的。在新員工進入企業之後,可採用外派出國學習、國內跨文化團隊訓練、語言文化學校培訓等方式,向他們傳授跨國公司先進管理經驗,培養他們主動的團隊合作精神,向他們灌輸以公司共同價值觀為核心的企業文化。
以取得跨文化管理技能為目的的跨文化培訓,一般採用在職培訓和崗前培訓相結合的辦法,可以通過出國留學、國內文化薰陶等手段增進對異域文化的了解,然後通過跨文化團隊建設的方式,訓練在多元文化團隊中實施管理的技巧。
為了打破員工心中的文化障礙和角色束縛,可以將不同文化背景的員工結合在一起,進行文化培訓。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企業形成一定的企業文化,使組織內的個人、團體能形成基本一致的價值觀,能夠想對方所想,體驗對方的真實情感。學會並適應異域文化的行為習慣,學會異域的文化思維方式,是領悟異域文化的關鍵。另外,接受外籍主管的指導也是一種有效的跨文化培訓方式。如果受訓者具有良好的管理經驗和文化背景,一旦打破了文化上的障礙,在不同的文化環境中也會取得優異的成績。
敏感性訓練,也稱“T小組訓練法”,是美國心理學家勒溫於1964年創建的一種改善人際關係和消除文化障礙的方法。通過敏感性訓練可以使員工學會如何進行有效的交流,細心地傾聽以了解自己和別人的情感,從而加強人們的自我認知能力和對不同文化環境的適應能力,並促使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員工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和理解。敏感性訓練的一般方法是把10~15名員工集中到實驗室或遠離企業的地方,由心理學家對他們進行訓練,為期約1~2周。在培訓過程中,受訓員工沒有任何任務和負擔地相互坦誠地交談,內容也只局限於他們之間當時發生的事情。通過這種方式,受訓者能夠發現和學習原來自己沒有注意到的文化差異,打破心中的文化障礙,加強不同文化間的合作意識和聯繫。通過敏感性訓練可以明顯減少跨文化企業的員工的文化偏見,增加相互間的信任感和內部控制傾向,提高員工對不同文化的鑑別和適應能力。
目的
跨文化培訓的目的是使員工了解各國不同的文化,並學會尊重各自的文化,化解日常工作中由文化差異而引起的危機。對一般員工和管理者進行跨文化培訓最終是要讓他們能夠不帶有任何成見地觀察和描述文化差異,並理解差異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意義
通過跨文化培訓:
1、可以加強人們對不同文化環境的反應和適應能力,促進不同文化背景人們之間的溝通和理解;
2、將企業共同的文化傳遞給員工,形成企業強大的文化感召力和文化凝聚力;
3、由於世界上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的精華,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員工會用不同的視角來看待同一問題,進行跨文化培訓可以促進不同文化背景的員工交流溝通,取長補短。
應注意的問題
1、要注意語言差異對培訓效果的影響
尤其是跨國公司在對中國員工進行培訓時,有時使用的往往是原版引進的教材,他們這樣做主要是因為這些資料尚無譯成中文的版本。但由於不同語言之間的概念、表述、意境的差異,培訓教師翻譯過程中的文化信息損失和失真難以避免,加之人們對外語的天然隔膜,中國員工對原版教材的理解程度相比中文教材來說要大打折扣,培訓的效果自然難以保證。因此在培訓中,在語言的表述上應儘量使用中文,如果不加分析、處理就直接套用於培訓,就會造成受訓員工的“水土不服”。培訓材料和方法必須考慮中國人的學習習慣,並在中西方文化之間達成平衡。
2、要注意文化差異在培訓中對員工的影響
有時由於價值觀的不同,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員工會對相同的內容產生不同乃至相反的反應和理解。在企業培訓人員的使用上,要注意與企業發展戰略的結合。根據企業的發展戰略,確定適合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培訓需求,對培訓人員的職位制定中長期的計畫以及完成計畫所需的技能和潛力。以取得跨文化管理技能為目的的跨文化培訓一般採用在職培訓和崗前培訓相結合的辦法。可以通過出國留學、國內文化薰陶等手段增進對異域文化的了解,然後通過跨文化團隊建設的方式,訓練在多元文化團隊中如何實施管理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