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名教而任自然是三國魏嵇康,阮籍提出的哲學美學命題。意指超越儒家的各種倫理綱常束縛,任人之自然本性自由伸展。《釋私論》:“夫稱君子者,心無措乎是非,而行不違乎道者也。何以言之?夫氣靜神虛者,心不存乎矜尚;體亮心達者,情不繫於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繫於所欲,故能審貴賤而通物情。物情順通,故大道無違;越名任心,故是非無措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越名教而任自然
- 出處:《美學大辭典》
- 提出者:嵇康、阮籍
- 性質:哲學美學命題
越名教而任自然是三國魏嵇康,阮籍提出的哲學美學命題。意指超越儒家的各種倫理綱常束縛,任人之自然本性自由伸展。《釋私論》:“夫稱君子者,心無措乎是非,而行不違乎道者也。何以言之?夫氣靜神虛者,心不存乎矜尚;體亮心達者,情不繫於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繫於所欲,故能審貴賤而通物情。物情順通,故大道無違;越名任心,故是非無措也。”
越名教而任自然是三國魏嵇康,阮籍提出的哲學美學命題。意指超越儒家的各種倫理綱常束縛,任人之自然本性自由伸展。《釋私論》:“夫稱君子者,心無措乎是非,而行不違乎道者也。何以言之?夫氣靜神虛者,心不存乎矜尚;體亮心達者,情...
指出,人性在洪荒之地,“大朴未虧⋯⋯物全理順,莫不自得”,處於原始狀態的自然人性根本不知“仁義”與“禮律”之文。至“大道陵遲”, 始有文墨之作,為嬰心檢外,乃立仁義名分,勸學講文。 六經出,實開榮利之途,戕害自然人性。故提倡“越名教而任自然”,認為“六經以抑引為主, 人性以縱慾為...
越名 越名,讀音是yuè míng,漢語詞語,意思是越出名教的羈絆。解釋 越出名教的羈絆。出處 三國 魏 嵇康 《釋私論》:“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系乎所欲,故能審貴賤而通物情。物情順通,故大道無違;越名任心,故是非無措也。”
他主張"舉本統末",用自然統御名教;認為只要"聖人"按照自然的原則辦事,"因俗立制,以達其禮",使眾人各安其位,反樸歸真,名教便可復歸於自然。這是正始時期玄學家對名教與自然的看法。正始十年 (249)以後,嵇康、阮籍對司馬氏標榜名教而實際篡權的行為不滿,強調名教與自然的對立,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嵇...
,字叔夜,漢族,三國時期魏國譙郡銍縣(今安徽省宿州市西)人。著名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正始末年與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學新風,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審貴賤而通物情”,為“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曾娶曹操曾孫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後因得罪鐘會,為其構陷,而被司馬昭處死。
嵇康在正始末年與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學新風,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審貴賤而通物情”(《釋私論》),成為“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之一。在整個魏晉文藝界和思想界,嵇康都是一位極有魅力的人物,他的人格和文化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嵇康是著名的琴藝家和哲學家。他精通音律,“廣陵散絕”體現的是嵇康作為...
《釋私論》,出自《晉書》本傳,《藝文類聚》二十二。簡介 夫稱君子者,心無措乎是非,而行不違乎道者也。何以言之?夫氣靜神虛者,心不存於矜尚;體亮心達者,情不繫於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繫於所欲故能審貴賤而通物情。物情順通,故大無違;越名任心,故是非無措也。...
何晏、王弼等“以無為本”的“貴無論”,開始提出自然無為、名教本於自然的觀點,期望以自然統率名教,使名教復歸於自然。到了阮籍、嵇康那裡,由於政治鬥爭的複雜原因,他們突出地強調以自然為本的思想,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口號,在相當程度上衝擊了名教的規範。到了西晉,清談名士、“貴族子弟”卻“任自然...
《嵇康集》在“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觀點基礎上,對經學教育及儒家經典進行了無情批判與否定。當時統治集團為了維護其統治地位,力圖通過恢復被東漢末期農民起義與連年戰亂所摧毀了的經學教育,藉以控制人們思想和籠絡知識分子,為此提出了“名教出於自然”的論調。針對這種論調,嵇康發表了《難自然好學論》一文,尖銳指出...
嵇康與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學新風,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審貴賤而通物情” ,為“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袁宏稱其為“竹林名士”之一 。他的事跡與遭遇對於後世的時代風氣與價值取向有著巨大影響。嵇康工詩善文,其作品風格清峻。他注重養生,曾著《養生論》。有《嵇康集》傳世。他的作品反映出時代思想,...
另外,在新的哲學思潮如玄學的衝擊下,漢朝以來“罷黜百家,獨尊孔子”的思想控制日趨軟弱鬆弛,於是出現“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法自然而為化”(阮籍)之類的主張。“自然”指宇宙自然規律,巋然不動的山和變動不居的水,則最充分、最完美地體現了這種規律,也就成了師法的對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
崇尚自然、養生之道,著有《養生論》,倡「越名教而任自然」。與王戎、劉伶、向秀、山濤、阮鹹、阮籍等人交遊甚密,被稱為「竹林七賢」。後因與山濤志趣不同,山濤將去官,舉以自代,遂作書與濤絕交;又因與鐘會有隙,被譖於大將軍司馬昭,年四十遭殺害。嵇康善鼓琴,以彈《廣陵散》著名。有《嵇中散集》,...
七人是當時玄學的代表人物,雖然他們的思想傾向不同。嵇康、阮籍、劉伶、阮鹹始終主張老莊之學,“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濤、王戎則好老莊而雜以儒術,向秀則主張名教與自然合一。他們在生活上不拘禮法,清靜無為,聚眾在竹林喝酒,縱歌。作品揭露和諷刺司馬朝廷的虛偽。在政治態度上的分歧比較明顯。嵇康、阮籍、劉伶...
他提出的“非湯武而薄周禮”、“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生主張,深深刺痛了統治階級的要害:嵇康如此藐視聖人經典、痛恨官場仕途,長久下去,豈不危害我太平江山的統治,此人非殺無以正民風、清王道,這裡不是現成有個呂安的案子嗎?將他牽連進去,既可殺之,又不會施人以柄,豈不妙哉。於是,在一些仇視嵇康的小人...
當時,有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一派,即崇奉發自內心的真誠的道德,而反對人為的外在的行為準則;也有主張名教與自然相統一的一派,即要求個性自由不超越和破壞社會規範。但至少“自然”這個前提是人所公認的。然而這一時期的政治現實卻極其嚴酷。從司馬懿用政變手段誅殺曹爽而實際控制政權開始,到其子司馬師、司馬...
“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莊,立論以為天地萬物皆以無為為本……”。“貴無”思想,認為老不及聖,聖人未必無情,體用如一,本末不二。調和儒道即名教與自然。竹林時期 以嵇康(223-262)和阮籍(210-263)、向秀(227-280)為代表。(嵇康、阮籍、山濤、王戎、向秀、劉伶、阮鹹)“越名教而任自然”...
所謂自然,即是指道家的宇宙論學說,其核心就是宇宙本原——“道”的思想。名教與自然的關係,也就是儒家的政治倫理思想與道家的宇宙論學說兩者之問的關係。在玄學中對於這一關係的看法上,大致有三種不同的觀點:一是以何晏、王弼為代表的名教出於自然說,二是以嵇康、阮籍為代表的“越名教而任自然”說,三是以...
嵇康、阮籍作為竹林名士,主要活動時期應在司馬氏當政時期,嵇、阮崇尚自然,認為“自然”乃是宇宙本來的狀態,是一個有規律的和諧的統一整體,其中沒有任何矛盾衝突。而人類社會又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本應是一個無利害衝突的和諧整體。他們認為名教破壞了這種和諧狀態,因此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非湯武而薄周孔...
如果說王弼、何晏“名教本於自然”的貴無論並沒有否定名教,只是在規範名教的基礎上為魏晉玄學提供哲學理據的話,開始之後,以阮籍、嵇康為代表的竹林玄學,則可以成為整個魏晉玄風的真正代表。阮籍、嵇康等不滿於名教對人性的約束,提倡“越名教而任自然”,站在自然的立場對名教的荒謬、虛偽和殘酷進行猛烈地抨擊。
正始之後,隨著司馬氏集團奪取政權,各士族集團內部的鬥爭日趨激化,玄學思潮內部也出現了“貴無”與“崇有”、“任自然”與“重名教”等各種爭論。出現了以嵇康、阮籍為代表的“名教不合自然”的“異端”傾向,他們與司馬氏集團在政治上不合作,強調“名教”與“自然”對立,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輕視禮法。而...
1,自然名教 :“越名教而任自然”針對司馬氏集團用以篡權的名教工具,尖銳地指出儒家經典所宣揚的禮法名教,司馬氏所提倡的“以孝治天下”,本身就是束縛人性,違反自然,甚至是社會上一切偽善,欺詐等種種惡濁現象的根源。故不應為名教所拘,而求得精神上的自由,就是越名教而任自然。2,聲無哀樂論 :聲音和人的...
頗有“越名教而任自然”之感慨。春種,晨則萬物甦醒,山野萌動;昏則餘暉斜過,炊煙裊裊;“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秋收,稻菽遍野,丹桂飄香;“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春華秋實,周而復始。可謂“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之境。雲深處綠色有機生態農莊環境純淨,生機勃勃,渾然天成,意趣萬千。山林土地...
竹林七賢這種“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精神.開啟了魏晉玄學以及游玄文化的大門.豐富了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和旅遊文化。例如.嵇康的游玄詩充分體現出這一時期玄學的思想真諦。《代秋胡歌詩》日:“絕智棄學.游心於玄默。遇過而悔,當不自得。垂釣一壑,所樂一國。被發行歌,和氣四塞。歌以言之,游心於玄默。”...
嵇康、阮籍、劉伶、阮鹹始終主張老莊之學,“越名教而任自然”,山濤、王戎則好老莊而雜以儒術,向秀則主張名教與自然合一。他們在生活上不拘禮法,清靜無為,聚眾在竹林喝酒,縱歌。[23].葛洪:為東晉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醫藥學家。字稚川,自號抱朴子,漢族,晉丹陽郡句容(今江蘇句容縣)人。三國方士葛玄之...
漢族,三國時期魏國譙郡銍縣(今安徽省宿州市西)人。著名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正始末年與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學新風,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審貴賤而通物情”,為“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曾娶曹操曾孫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後因得罪鐘會,為其構陷,而被司馬昭處死。作品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