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石斑魚

赤石斑魚

赤石斑魚,又稱黑邊石斑魚,俗名為石斑、格仔魚、赤鮨,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鮨科石斑魚屬的一種。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區,包括東非、日本、韓國、中國台灣、澳洲、豪勳爵島及太平洋各島嶼附近海域皆有分布。肉食性,以魚類及甲殼類為主食。預計赤石斑魚壽命為19歲。

基本介紹

簡介,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生活習性,保護級別,

簡介

分布於印度洋的非洲東岸海域,紅海至太平洋中部各群島海域。中國的南海和台灣海域也有分布。棲息在4~160米深水域的岩礁或珊瑚礁區,以小魚及小型甲殼類動物為食,具有先雌後雄性轉變行為。
體長橢圓形,側扁。口大,稍斜裂。眼小,眶間區微凸。鰓蓋骨後緣有3個扁棘。尾鰭圓形。魚體橙紅色,體側有6條深紅色橫帶。背鰭鰭棘部的鰭膜邊緣黑色。體長-般16~22厘米,最大可達40厘米。此魚為食用魚類,也可供觀賞。要求水族箱500升以上,設有礁體隱蔽空間,水溫24~27℃。餵食魚、蝦、蟹、魷魚等動物性餌料,需定期投餵魚、蝦活餌,以防顏色褪化。

形態特徵

赤石斑魚體長可達40厘米,重量2公斤。體呈紅橙色,體側具5至6條不甚明顯橫帶。眼小,短於吻長。口大;上下頜前端具小齒,兩側齒細尖,下頜約2-4列。胸鰭圓形且長過腹鰭、尾鰭圓形,具有但黃色之末端,背鰭硬棘部的尖端呈黑色,背鰭硬棘6枚,背鰭軟條15-17枚、臀鰭硬棘3枚,軟條8枚。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49-75枚;縱列鱗數92-135枚,前鰓蓋骨後緣具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後緣具3扁棘。
體側扁,口大。體色多變,大致上魚體為白色,頭部上半部與背部為紅褐色,體側具5~6條模糊的寬橫帶,夜晚魚體則變成橘紅色。特徵是背鰭硬棘尖端為黑色。尾鰭截形。眼小,短於吻長。口大;上下頜前端具小齒,兩側齒細尖,下頜約2-4列。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49-75枚;縱列鱗數92-135枚,前鰓蓋骨後緣具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後緣具3扁棘。

分布範圍

赤石斑魚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區,包括東非、日本、韓國、中國台灣、澳洲、豪勳爵島及太平洋各島嶼附近海域皆有分布。

生活習性

赤石斑魚為岩礁區及珊瑚礁區常見的魚類,水深4-160米。通常會組成小團體,大約10-15隻,肉食性,以魚類及甲殼類為主食。

保護級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近危(NT)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