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善公華嚴法師》是宋代詩人饒節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贈善公華嚴法師
- 作者:饒節
- 創作年代:宋代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贈善公華嚴法師》是宋代詩人饒節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贈善公華嚴法師》是宋代詩人饒節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原文京國馳名四十年,華嚴說罷復談禪。夜來一昔真懺悔,果然明月在秋天。1作者簡介饒節,宋撫州臨川人,字德操,號倚松道人。曾為曾布客,後投書曾布論新法是非,不合,遂落髮...
現代尼聖通願法師,一生精研華嚴,弘揚戒律,嚴淨毗尼,言傳身教,潛移默化者甚眾; 證嚴法師,集智慧與慈悲於一身,畢生致力於慈善救援事業,尋聲救苦,享譽全球,僧俗同贊;在香港,集智慧與藝術天賦於一身的女中豪傑大有人在。她們都以自己的勤懇勞動和為社會所作出的傑出貢獻,而贏得人們的尊敬與愛戴。這些...
華嚴菩薩之名,載於《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中,華嚴菩薩與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諸大菩薩於此會上聞法。在中國佛教史上,有兩位古德傳為華嚴菩薩化現:一為唐代清涼國師(澄觀大師),一為元朝正順法師,皆以專修《華嚴經》而名。《華嚴經》,具名《大方廣佛華嚴經》,是佛成道後...
華嚴宗,又稱賢首宗,漢傳佛教的流派之一,此宗以《華嚴經》為所依,故稱為華嚴宗。以唐之帝心杜順和尚為始祖,雲華智嚴法師為二祖,賢首法藏法師為三祖,清涼澄觀法師為四祖,圭峰宗密禪師為五祖。宋朝加入馬鳴、龍樹而為七祖。實際創始人是法藏,但傳統上以龍樹菩薩為初祖。因法藏受封賢首國師,故此宗...
《集聯》力求不失《華嚴》經文本意,又富佛教哲理的普遍性,擇對工整,又靈活不滯,於和諧中見脫化,於自然中見高?,法師高深的文學修養和佛學修養,具足體現。略舉數例,如集晉譯偈頌聯:“見法如幻;以道自娛。”“善悟無礙;永得大安。”“常住於寂靜;而有深慈悲。”“安住平等相;廣發大悲心。”“...
二、《八十華嚴》,凡八十卷,唐實叉難陀譯,又稱“新華嚴”或“唐經”。我國華嚴宗之根本經典就是《八十華嚴》。三、《四十華嚴》,凡四十卷,唐般若譯,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略稱《普賢行願品》,又稱“貞元經”,為新舊兩譯《華嚴經·入法界品》之別譯,內容記述善財...
我注意到妙江師父的開示,讓我自發對《華嚴頌》產生濃厚的興趣。讀華嚴得富貴。這個富貴的貴字,讓我在今後生活中也感觸頗多,耐人尋味。感恩妙江師父及一切參加《華嚴頌》的法師們,感謝主辦單位和龐總,感謝各位藝術家精彩的表演奉獻出一台精彩的晚會。一切都是緣分,都是我的貴人。” 提到跟《華嚴頌》的緣分,...
殿內壁雕“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造型活潑可愛,色彩艷麗多姿,置身其中,倍感法喜充滿。殿外牆壁遍圍用紅木刻制的本煥長老血書字型《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整座大殿古樸典雅,莊嚴肅穆。史跡記錄 1996年,應花都區佛教信眾敦請,在當代禪門泰斗本煥老和尚的大力鼎承下,委派丹霞山別傳寺首座兼監院印覺法師承擔重建...
同年八月,到普陀山的前山普濟寺,聽誠一法師講《法華經》,就留在普濟寺客堂任知客,在此結識了該寺的當家師慧顗法師,以此種下了他們三十多年後為師徒的因緣。一九四八年,煮師又轉到雙泉庵任職事,到了一九四九年,戰火蔓延到江南,普陀山也一片混亂。這時以刺血寫《華嚴經》為人敬仰的壽冶老和尚,在山上...
繼又隨范古農老居士學習唯識,後隨華嚴座主應慈老和尚學華嚴,習法界觀,最後依無相密心中心法第二祖王驤陸阿闍黎修心中心法,徹悟心要得大成就,於一九五八年接任心中心法第三祖位。師初經灌頂後回家修習,坐第一印第一座,即全身飛起,如直升飛機直衝霄漢,因驚怖而出定。方知此法果與他法不同,乃潛心...
本光法師早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出家後曾為太虛大師侍者,並在漢藏教理院、金陵大學擔任教職,於儒、釋、道三家均有深湛的造詣,尤精於易學、華嚴、唯識與禪宗。先生於本光法師處殷勤參叩數年,遍覽經教,深入禪觀,涵蘊漸深,得其真傳,從此意氣風發,自在出入於儒學之正大、佛學之精微和道學之幽玄間。
沿著進山的公路前行,可以看到卦山古剎天寧寺,天寧寺創建於唐貞觀元年(627年),最先開鑿石佛堂石佛,相傳有印度僧人“華嚴法師”在此講經說法。貞元二年(786年),河東節度使李說夫婦捐贈巨資擴建天寧寺,使其成為千年的華嚴宗名剎。天寧寺歷代都曾加以修建,現存殿廟已多為明、清所建。天寧寺內,前、後、中三處...
杭州徑山愚庵以中智及禪師,徑山元叟行端禪師之法嗣,俗姓顧,蘇州吳縣人。智及禪師自幼於穹窿海雲院出家,落髮受戒後,有一段時間專聽賢首宗的法師講華嚴法界觀。還沒有講完,智及禪師便笑道:“一真法界,圓同太虛。但涉言詞,即成剩法。縱獲天雨寶華,於我奚益哉!”於是離開講席,前往建業,禮謁笑...
天童如淨 曹洞二宗 精通華嚴 推重淨土 曹洞血脈 雲門善巧 臨濟機鋒 儒釋兼精 宋末元初 行秀禪師 臨濟天下 曹溪一角 行從福智 貫徹入中 開元天寧 並淨土寺 三剎毗鄰 傳燈有序 北方中心 法脈綿弘 嗣法弟子 嵩山聖殿 雪庭福裕 少林曹洞 大都報恩 林泉從倫 金朝翰林 純甫居士 東林志隆 木庵性英 乳峰德仁 ...
六十歲以後,真諦已漸善解華言,不須傳譯,當時擔任筆受的有僧宗、法虔、慧愷和法泰。至於他晚年的譯事,則和慧愷合作最為密切。相傳真諦所帶梵本達二百四十夾,其中《華嚴》、《涅盤》、《金光明》三經存於建業,其餘梵本都在廣州制旨、王園二寺。譯出經論僅占其中一小部分,而部卷已甚可觀。他遭時多難...
余初學佛,由同事介紹,隨台宗大德興慈老法師習台教,修淨土。每日除研習台教綱宗外,執持彌陀聖號,不敢稍懈。課餘,復隨范古農老居士學習唯識。冬季並隨眾打淨土七。繼經道友介紹,依華嚴座主應慈老和尚學華嚴,習禪觀。當時能續華嚴遺教者,唯常州天寧寺冶開老禪德與其高徒月霞和應慈二法師。迨月霞法師...
大府丞汪公與其季檢詳命主參秀。久之謝去居延慶第一座。講演之餘編法華顯應錄樂邦文類教行錄三教出興頌諸祖贊振祖集光明照解施食通覽。又集儒釋孝紀明良崇釋志明教編。箋注要旨血書法華墨書華嚴寶積般若涅槃諸經。又為中林居士張宗義書真宗皇帝御注四十二章經。鑿義井於城南櫟社曰法華泉。以飲行者。作亭其...
芝峰法師也為太虛大師的學生,與亦幻法師是同學,學識淵博,果然圓滿地完成。由此亦可看到亦幻法師為法熱誠,辦事認真。他千《弘一法師在白湖》文中寫道:“1930年秋,弘一法師的其餘工作,我記得好像是為天津佛經流通處校勘一部《華嚴註疏》,一部靈芝《羯磨疏濟緣記》,同時他在白馬湖所研究的佛學,是華嚴宗諸...
《華嚴經》云: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亦如瓶內燈光,不能照外,亦如世間雲霧,八方俱起,天下陰暗,日光起得明淨,日光不壞,只為霧障。一切眾生清淨性亦復如是,只為攀緣,妄念諸見,煩惱重雲,覆障聖道,不能顯了。若妄念不生,默然淨(靜)坐,大涅盤日,自然明淨。俗書云:冰生於水而冰遏水,冰...
1985年,明暘法師為紀念應慈法師圓寂二十周年題詞一首:佛學耆宿仰應公,德重道高四眾崇。一片丹心愛祖國,大悲寵願護禪宗。經談般若真空理,教演華嚴玄妙功。二十年前撇手去,今朝又顯六神通。“文化大革命”中,沉香閣被工廠占用。為了落實宗教政策,市政府花大力氣協調各方面關係,搬遷工廠,將沉香閣移交給佛教...
這首偈的由來,據說是武則天做皇帝的時候,由於武則天是虔誠的佛教徒,她對於華嚴經非常地愛好。總覺得晉譯的六十華嚴欠缺得太多了,不完整,感覺到非常地遺憾,所以就派了特使到印度去求這部經,看看有沒有完整的本子,在這時候于闐國的三藏法師得到有這個本子,她就連法師一起請到中國來,這個法師是實叉難陀,請...
普安法師(1217年-1264年),元代的著名僧人。俗名郝春玉,出家於邢台淨土寺,《補續高僧傳》有傳。後受請入燕京華嚴寺。數年後得往昔在家摯友劉秉忠推薦,獲元世祖忽必烈召見,留住內庭三年,多有贊益,賜“佛國普安大禪師”號,不久又“總攝關西四五路、河南、南京等路,太原府路、邢洛磁懷孟等州僧尼之事。”...
大興善寺創建始末考略 日嚴寺考 --兼論隋代南方佛教義學的北傳 玄奘譯場助譯僧考述 道宣與長安社會 公元七世紀中印僧伽的衣食與戒制 長安大薦福寺與“周唐、革命”四十《華嚴》譯者般若三藏故里考辨 《慧堅禪師碑》與慧堅禪師 虛雲法師終南山行跡辨述 佛教文化在西安歷史文化名城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 西安大...
第二任住持能明和尚,苦修頭陀行,推廣禪林風範,1976年圓寂。第三任住持本明和尚,以拜經及念佛為修持法門,曾拜滿三部華嚴經,住持寺院之際,盛極一時。如悟法師 圓光禪寺現任住持如悟法師,俗姓蕭,台灣苗栗人,十四歲出家,二十五歲受具足戒。曾就讀於台中寶覺行、新竹靈隱寺、福嚴學舍、香港能仁學院。法師...
明代僧人妙印說:“師之得道乃是”悟華嚴奧旨,切牧庵之峻機。自此以後,師高揚正法眼藏,身體力行,舍已救世,“上裨益於王化,下利澤於生民”,因而“江湖問奔走傾動,以不見為憾”。丙子(1156)師四十二歲,五月其師付賢法師示寂,七月師奉檄兼管壽隆院,師見眾日盛,恐有魔惱,於是獨自在南山築一...
至於常住教乘,明末有天池僧明昱,闡揚“慈恩法相”。清代光宣之際,法燈和尚開堂說戒,專弘“南山”。其後住持乏賢,山門寥落。民國丁巳夏,本寺檀越及邑中耆老,禮請常州天寧寺冶開和尚蒞臨主持法席。時冶公方以慈善事冗,難以兼顧,因命嗣法弟子月霞、應慈法師來主斯寺,重振宗風。月霞法師為華嚴宗大師,...
建華嚴道場請上堂 佛成道日上堂 上堂(一)上堂(二)上堂(三)上堂(四)上堂(五)上堂(六)歲朝寓香山寺監院 請上堂 福建鼓山與師翁蓮公老人 起龕法語 鼓山入塔 鼓山塔銘 檳榔嶼極樂寺入塔 南洋檳榔嶼鶴山 極樂寺塔銘 檳榔嶼妙蓮師祖塔前 拈香法語 雞足山天柱峰重建楞嚴 寶塔安頂請說法 八角庵德安請上堂...
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十等載,玄奘自印度歸返時,曾帶回本經之梵本,玄奘譯完大般若經六百卷後,諸方名德又敦請玄奘再譯本經,然其時玄奘已精力殆盡,而預知寂期不遠,遂舍卻所請。但玄奘所帶回之梵本,今已不存。另據多羅那他之《印度佛教史》第十三章、第二十章等所載,本經之梵文原本,與《華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