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因法師簡介,香港《明報》刊登文章,苦難教育,人生的繪畫師,入不二法門,說愛,信念的力量,說齋,杯子與水,做本分事,捨去的是執著,得到的是自在,人生如油畫,小孩和小魚,鼓勵的力量,佛陀的耕耘,辛苦與痛苦,尊嚴來自實力,禪修貓,拼搏與搏命,飲料與宗教,人生如打球,以玩的精神做學問,換過活法,迷與悟,
淨因法師簡介
淨因法師定期為《信報月刊》撰文,曾主編《敦煌心靈之旅》,總策劃《三合一十全人格教育系列兒童繪本》。已出版的著作有:《逆境中的從容》、《安忍精進》、《佛智今用》、《隨緣自在》、《愚子心耕》等。淨因法師經常應邀於香港、
澳門、
英國、
美國等地講學、弘法,深受各界歡迎。
香港《明報》刊登文章
苦難教育
古時有一屠夫,中年得子,滿心歡喜。數年後,屠夫不幸身患絕症。他望著尚未成年的兒子,痛苦不已,心中反覆思索,“除了錢之外,還應該給我尚未成年的兒子留點什麼呢?”苦思良久,靈光一閃,他嘴角不禁浮出一抹微笑。
小男孩生日那天,屠夫送給兒子一個特別的禮物—一隻可愛的小豬。小男孩十分喜愛,與之形影不離。看著小豬一天天地長大,小男孩心中的恐懼也與日俱增,因為他從小就明白:小豬養大了,就會被宰殺。終於有一天,屠夫告訴兒子,“你的那隻小豬已經長大了,再過一段時間,我殺它時,你必須在一旁幫忙。”小男孩悲傷之餘,更加珍惜跟小豬相處的每一天。到了該殺小豬的那天,爸爸病逝了。小男孩很傷心,但沒有崩潰,因為父親對他的“苦難教育”已初見成效:勇敢地面對、接受“苦難”,包括“失去”的心愛之物和親人。
在當今社會,我們的教育側重於
生存之道、成功之法和快樂之門,缺少“苦難教育”。然而,在人生的旅途,無法控制的天災人禍隨時都有可能降臨。甲型流感H1N1、禽流感等毀滅性傳染病,正威脅著人類的生存,令人感到恐懼、不安;金融危機使得資產縮水,令人感到憤怒、委屈;海嘯、地震等天災,頃刻間奪去無數親人的生命,令人感到絕望、無助;火災、飛機失事等突發性事件,使人措手不及,令人活在傷心和煎熬的折磨中……當人們身處無法控制的災難之中時,由於平時缺少“苦難教育”,災難來臨之時心理準備不足,自然沒有面對災難的勇氣,很容易產生“灰心與迷茫”、“逃避與放棄”、“責問和怨恨”、“痛斥與咀咒”等負面情緒。這不但與事無補,反而會加劇矛盾與衝突,成為家庭、社團和社會不穩定因素,後果十分嚴重。
5月12日是
四川地震一周年紀念日。我們理應利用這個特殊的日子,呼籲人們重視“苦難教育”,正確對待生命中的“苦難”,勇敢並積極面對“苦難”的挑戰,減低災難帶來的損害,能更能從當中學習、成長,增強生命的抗逆力和承受力,進而超越“苦難”本身,開始人生的新起點,賦予生命真正的價值和意義。
人生的繪畫師
文/淨因
阿里士多德把人的心靈比作蠟塊,把外界的事物比作金指環,而人對外界事物的感知,就如同金指環印在蠟塊上的痕跡一樣,在心靈上留下印記。
他的“蠟塊說”認識論思想對後人影響很大。譬如說,17世紀英國唯物主義
哲學家J.洛克(J. Locke)繼承和發展了阿里士多德的蠟塊說,認為人出生時的心靈如同白紙或白板一樣,後來通過讀書學習,積累經驗,便在白紙上畫出了各種圖畫。
無獨有偶,早在先秦時期,儒家學者也認為,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就如同一塊未經打磨的璞玉。正如《禮記·學記》中說:“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其意為,一塊美玉,如果不去雕琢它,它就永遠只是一塊璞玉而已;同樣,人所擁有的天賦和才能如同璞玉中的美玉,只有通過讀書學習,通古博今、明白事理、了知真理,才能讓一個人的潛能充分展現出來。
以蠟塊、白紙與璞玉來比喻人出生時的心靈,這多少反映出東、西方對人本質的認識有所不同。然而,東、西方的哲人有一點是相通的,即讀書學習是人生的繪畫師,而讀書的內容與目的決定人生的“圖案”,讀書的技巧決定“繪畫”的速度,而準確領悟書本中的深意,決定人生“圖案”的質量。
香港今年以“全城閱讀十分鐘”大行動回應世界閱讀日,推廣香港的閱讀風氣,令人鼓舞。然而,在知識爆炸的今天,各種書籍、文章浩如煙海,我們不僅要鼓勵人“
會讀書、多讀書、讀好書”,而且還要清醒地意識到,讀書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應鼓勵港人學以致用,在求學中獲得技能,在求知中獲得智慧,在服務人群中感悟人生,命運的“圖案”才能在讀書過程中得到改變,燦爛的人生“圖景”將會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正如《法句經》云:“雖誦千章,句義不正,不如一要,聞可滅惡。雖誦千言,不義何益,不如一義,聞行可度。雖多誦經,不解何益,解一法句,行可得道。雖誦千言,不行何益?不如一聞,勤修得益!”
入不二法門
文/淨因
一日,舍利弗與維摩詰辯論 “不二法門”,天女撒下鮮花,為他們助興。舍利弗想盡一切辦法,試圖抖落黏在他袈裟上的鮮花。天女趁機戲弄舍利弗,“你連這么美的鮮花都害怕?!” 舍利弗窘困地答道, “出家人身上沾花,不合律法啊。”天女反問,“鮮花與律法何乾?更何況為什麼鮮花總喜歡沾在你身上,而不是諸位菩薩呢?” 舍利弗一時無言以對,突然靈機一動,反問天女,“你修行的時間好像也不短啊,為何至今還修不出男人之相?”天女微笑間用神通將舍利弗變成天女,以同樣的口吻問,“舍利弗,現在身為女身的你,與剛才男身的你,在思維上有何不同嗎?”“好像沒有什麼變化,我也覺得很奇怪。”舍利弗一臉困惑地望著天女……
以上故事出自《維摩詰經》,以譬喻的手法說明一個道理:人們誤以為男與女、空與有、好與壞、大與小、長與短、得與失等表面的分別相為絕對、客觀而真實的,因而產生種種執著,爭鬥與煩惱由此而生。《維摩詰經》以佛陀“空”的智慧教導人們,以男女之相而論高低貴賤,十分荒謬,因為男女之相乃因緣所生,隨緣變化,根本找不出一個固定不變的男女之相來。在佛教看來,決定一個人高低貴賤的標準,
不是一個人的外表與相貌,而是其言行、思想境界以及對社會的貢獻。
現代尼聖通願法師,一生精研華嚴,弘揚戒律,嚴淨毗尼,言傳身教,潛移默化者甚眾; 證嚴法師,集智慧與慈悲於一身,畢生致力於慈善救援事業,尋聲救苦,享譽全球,僧俗同贊;在香港,集智慧與藝術天賦於一身的女中豪傑大有人在。她們都以自己的勤懇勞動和為社會所作出的傑出貢獻,而贏得人們的尊敬與愛戴。這些事實再一次提醒人們,無論男女老幼,只要他/她以實際行動提升自我,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為他人謀福利,為社會做貢獻,就能得到社會的認同與敬重。
說愛
文/淨因
大陸每年因吃河豚中毒死亡的人數,僅
蘇南一地就有四百多人,但吃河豚的人卻每年有增無減,只因河豚的肉有“海魚之香、河魚之鮮”,令人迷醉,以至拚死也想冒險一試。
人們常把美色比喻為河豚,男子明知“吃”多了或 “進食”不當,都必死無疑,然而還是死得心甘情願,拚命“爭食”。佛家以“愛不重,不生娑婆”一語道出其中原由:“愛欲”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具有極大的誘惑性和殺傷力,可以使人茶飯不思、神魂顛倒。明朝陸道威先生曾說:“色之迷人,如水蕩舟,當牢?舵,自不迷所向。”由此觀之,著名的理學家也不否認美色之迷人與可愛。不過,賢者與普通人有別,賢者能“牢?舵”,普通人卻見色心動,情海波濤洶湧,不能自主。愛神邱比特,蒙住雙眼,四處亂射愛情箭,
一箭穿心。這也形象地描繪出愛情的難以捉摸與魔力。
既然飲食男女是人與生俱來的本性,人人皆為此而奔波忙碌、樂此不疲,那么如何才能“牢?舵”,妥善處理好這人生不可避免的“大事”,獲得人間真愛呢?我們可從古人造字中得到有益的啟發。
“愛”與“情”都是以“心”為其部首,如果將“心”移除,則成了“受”與“青”。換而言之,“愛”無“心”,則令人難以忍受;“情”無“心”,帶給人們的只能是青而澀的苦果。更有趣的是,泛愛便是三心二意,爛情往往薄情,兩者也同樣是錯過真愛的致命原因。
佛家常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這對想要獲得真愛的人來說,也同樣有幫助。換而言之,要獲得真情之愛,送花是形式,用心是關鍵;專心是“靈丹”,多心是“毒藥”。
有了愛慕的心、承諾的心、專注的心、關愛的心、奉獻的心、感恩的心、讚賞的心、尊重的心、理解的心、寬容的心、妥協的心、忍讓的心、體諒的心,真情之愛就在你的身邊。
信念的力量
文/淨因
佛陀懷著“人生的苦難是可以解脫的”信念,曾立下“不成正覺,誓不起座”的誓言,於世間說法四十五年,廣度無數眾生;地藏王菩薩亦堅信世上“沒有不可教化之人”,故立下“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宏願,心甘情願地到最苦的地方——地獄去救度眾生。
近觀歷代大德高僧,他們皆秉承“知恩報恩”的信念,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無怨無悔地為芸芸眾生奉獻,以實踐在佛前立下的“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誓言;玄奘大師(602-664年)正是因為有著“求取真經,利益華夏”的信念,才會有“若不至
天竺,終不東歸一步,寧可就西而死,豈歸東而生?”的決心,義無反顧地在“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復無水草”的大沙漠上西行求法;
鑒真大師(688-763年)也是因為其“東渡傳播正法”的信念,才會立下“是為法事也,不惜身命!諸人不去,我即去耳!”的誓言,歷經九死一生,東渡扶桑弘揚佛法…… 由此觀之,堅定之信念成就非凡的人格,從而開拓偉大的志業。
據此,《
大智度論》云:“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在世俗生活的人生旅程中,信念同樣重要。
法國大作家
雨果曾說:“什麼也不信的人不會有幸福。”一個人若沒有信念,便失去了人生目標,只能盲目地活著,如漂浮於茫茫大海中的孤舟,找不到駛往人生彼岸的方向,辛苦一生而碌碌無為,一事無成。
反之,信念控制生命之舟的方向,幫助迷茫者在失落中重新定位。因此,具有堅定信念的人將產生強大的行為動力,即使身處逆境仍可以扭轉厄運,煥發出生命的潛能,從而邁向成功之路。
說齋
文/淨因
從我記事時起,全家人在
大年初一都必須吃素。我曾問過年長者這樣做的理由,上年紀的人都說,這是我們的習俗;也有人基於健康的原因,作出看似合理的解說:除夕吃了太多的雞鴨魚肉,初一吃素,有清理腸胃之功效。
出家後方知,原來正月初一恰好是
彌勒佛聖誕。自古以來,佛教徒便在每月的十齋日(初一、初八、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廿三日、廿四日、廿八日、廿九日、三十日)和諸佛菩薩聖誕、成道日持齋守戒。此時,我似乎又有點“恍然大悟”。原來家鄉老人心目中的習俗,是受佛教節日的影響,“吃素”其實就是“吃齋”。
偶翻古書,方才明白,“齋”字的含意並不僅僅是“吃素”這么簡單。對“齋”字的解釋,《
說文解字》中為“潔”,《洪武正韻》中為“莊”、“恭”,《廣雅》中為“敬”。譬如說,據《漢書·淮陰侯列傳》記載,
蕭何月下追回
韓信後,
劉邦問蕭何,如何才能留住韓信,與
項羽爭霸天下。蕭何建議:“
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由本段文字可見,自古以來,齋戒沐浴,是對人最尊敬的表現形式。
更有趣的是,《
易·繫辭》中指出了“齋”的核心是“洗心”。《列子·黃帝》雲,“朕閒居三月,齋心服形,思有以養身治物之道”。很顯然,本段文字中的“齋心”不可能是“吃素”,而是“洗心”、“淨心”。
在以上
中國文化背景之下,佛家把“齋”字發揚光大。大年第一天為彌勒佛聖誕,以此來提倡人們吃齋,培養慈悲心,正合“慈氏菩薩”的稱號;以清淨、恭敬、慈愛的心度過新年第一天,期盼為全年帯來好運,與人們對未來佛——彌勒的敬仰遙相呼應;正月初九以恭敬、虔誠的心舉行齋天法會,培養感恩的心。一個人若具有了恭敬、虔誠、感恩和慈悲的心,便能洗心革面。若人人都能以此淨化自己的心,又何愁人心不齊?!這也許是《說文解字》、《
康熙字典》把“齊”與“齋”看成是相通字的原因之一吧。
杯子與水
文/淨因
分別了多年的同學,在老師家聚會,大家無所不談:從生活煩惱到工作壓力、從金融風暴到投資失利……愈談愈覺得今不如昔,前景黯淡。老師聽後笑而不語,只是忙?把家中的陶瓷杯、玻璃杯、塑膠杯找出來,放在茶几上,然後對大家說:“我就不把你們當客人看待了。你們要是渴了,就自己倒水喝吧。”
大家早就說得口乾舌燥了,紛紛拿起自己看中的杯子倒水喝。等到每人都拿了一隻杯在手中時,老師指?茶几上剩下的杯子說:“大家有沒有發現,你們每一個人手裡的杯子都是既好看又別致的,而剩下的塑膠杯,因樣子普通而沒有人選中它。”
這樣的結果本來並不出奇,因為誰都希望自己拿?自己喜愛的杯子喝水。然而,老師卻意味深長地說:“這就是你們煩惱的根源。口喝了,大家需要的是水,而不是杯子!杯子只是盛水的工具,其形狀與材枓的好壞,並不影響水的品質。然而,大多數人卻把更多的心思與精力花在杯子上,而非我們所需要的水上面。這樣一來,哪還有心情去品嘗水的甘甜?這不是自尋煩惱嗎?”
在現實生活中,如此自尋煩惱的人還真不少。譬如說,活躍於社會不同階層的現代女性,有幾套體面的衣服,穿戴整齊,這是工作需要,無可厚非。然而,有些女性痴迷於新款時裝,衣服買了一件又一件;貪圖聖誕節大減價的便宜,鞋子買了一雙又一雙;崇尚名牌,手袋、配飾更是買了一款又一款……幾年下來,積累下來的衣飾多到連家裡都放不下,最後只能做“善事”送人,然後又“心安理得”地繼續見一件買一件新款時裝!胡塗的世人就是這樣,在無知、貪婪心的驅使下,把心思、精力與錢財浪費在表面的虛榮上,到頭來自己不但沒有獲得多少實際的利益,反而在不知不覺間養成習慣性浪費的壞毛病,不僅給自己和家人造成不必要的經濟負擔,而且大量消耗社會寶貴的資源,是一種徹底的損人不利己的行為,值得人們去反思。我深信:就地球現有的資源而言,完全可以滿足人類的基本需求,然而卻永遠無法滿足人心的貪婪、人性的虛榮與習慣性的浪費。
做本分事
文/淨因
一天,農夫心愛的驢掉進一口枯井裡,他嘗試了各種營救的方法,忙碌了幾個小時,都沒有結果,最後不得不放棄營救工作。然而,井裡傳來驢子斷斷續續的悽慘哀嚎聲,令農夫傷心不已。於是他請來左鄰右舍幫忙,決定儘快將井中的驢子埋了,以便減少它垂死掙扎的痛苦,早早解脫。一鏟鏟泥土落入枯井中,打在驢子背上,痛苦萬分。出於求生的本能,每次泥土打到驢背上,它就用力抖掉這些泥土,然後踏到泥土上面……大家忙碌了半天,枯井終於被填平,傷痕累累的驢子也輕鬆地跳出枯井,獲得新生。
故事中的枯井,猶如目前人們不願面對的金融危機;落入枯井中受傷的驢,猶如這次金融海嘯中受害的“苦主”;農夫請左鄰右舍幫忙,猶如布希總統請二十國集團
領導人到
華盛頓開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峰會,希望早日了結這埸危機;打在枯井中驢背上的泥土,猶如金融海嘯後人們必須面對的各種考驗。落入深井中受傷的驢,想一下子跳出枯井,比登天還難;同理,這次金融風暴影響既深且廣,苦主們想很快從困境中解脫出來,不比這隻驢從深井中跳出來得容易。即使人們盡力往井中填土,深井中的驢若失去求生的勇氣,只知傷心流淚,而不作任何努力,勢必早就葬身深井之中;同理,即使二十國峰會體現“罕見團結”,會後各國政府也花最大的力量去振興本國經濟,深陷金融危機泥淖中的苦主們,若整天只知怨天尤人、悔恨悲憤、唉聲嘆氣,放棄努力,就實實在在地成為了金融風暴的犧牲品。
其實,身陷絕境的驢,只要不放棄求生的意志,不斷地動動腳,堅持不懈地抖落打在身上的泥土,便能走出困境;同理,儘管我們正面臨金融危機的煎熬,若人人都能正確看待所處的環境和局勢,以平常心做好自己的本分事,勤懇而踏實地工作,專注於當下這一刻能做的事,便能創造出更多的財富,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趨勢也會逐漸好轉起來。我堅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一定能走出目前的困境。
捨去的是執著,得到的是自在
文/淨因
機器使用一段時間後,受損的零件若能得到及時的更換,機器便能完好如初,正常運轉;反之,若受損的零件得不到及時更換,整個機器便會成為一堆廢鐵,造成極大的浪費。人體就像一部機器,隨著時間之流逝,心、肝、肺、腎等器官出現問題時,若能及時移植新的器官,便能使瀕臨死亡的患者獲得新生。問題的關鍵是,雖然生物科技在嘗試複製人體某種器官的試驗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像批量生產機器零件那樣成熟地複製人體需要的器官,再把它移植到人類身上,這仍然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夢想。因此,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器官捐贈成為器官移植唯一的選擇。然而,殘酷的現實告訴人們,絕大多數港人對器官捐贈仍持保留態度。以肝病患者為例,目前香港每年約有200人等候換肝,而香港願意捐肝的人數每年還不到40人。屍肝嚴重短缺,造成不少肝病患者在輪候肝臟移植手術期間死亡,給患者及家屬留下無限的遺憾。
為什麼器官捐贈如此舉步難艱?在錯綜複雜的諸多原因中,人們與生俱來對“自我”的執著,則是問題成因之關鍵。佛教認為,死亡與其說是生命的終止,不如說是生命相續轉化的新起點。當醫學界判定一個人死亡之時,無論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神識)尚未離肉體,還是第八阿賴耶識已離身而成中陰身,在摘取器官的過程中,亡者的神識都會對失去“我”的身體、“我”的所有產生“心痛的感覺”。
在佛教看來,對“自我”的執著是生命痛苦的根源,理應去除。捐贈器官,可以幫助一個人從深層次觀照自己的身體,其實是由各種
因緣和合所成,根本找不出一個永恆不變的“我”供人們來執著。當死亡來臨之時,虛幻的肉體,如同落地的樹葉一樣,幾個小時內就會開始腐敗。與其使肉體火化成灰,不如及時捐出器官,遺愛人間。這不僅可以使更多人獲得新生,而且是修習菩薩慈悲利他精神的最佳方法,成為往生
西方極樂世界的資糧。更重要的是,捐贈器官之善舉,可以幫助捐贈者加深對“無常”、“無我”等教義之理解,去除我執,成就自己的慧命。因此說,在捐贈器官的過程中,捐贈者捨去的是執著,得到的是自在;捨去的是有限的器官,得到的是無上的智慧。
人生如油畫
文/淨因
在《生存空虛說》中,
德國哲學家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認為,“我們的生活樣式,就像一幅油畫,從近看,看不出所以然來,要欣賞它的美,就非要站遠一點不可。”
油畫,遠看確實很美,但到了近處一看,只看得見塗抹得亂七八糟的油彩;正如從宣傳短片和照片裡看到的風景美得令人陶醉,但置身
風景區中之時,才發覺現實與想像完全是兩回事。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乍看起來,窈窕淑女,令人傾心;美滿家庭,令人羨慕;位高權重,令人敬畏……但當我們走近他們的生活時才發現,玫瑰花般的美女有令人難以忍受的脾氣,幸福家庭的背後也有一本難念的“經”,成功人士的肩上更有無窮的壓力……
人生如油畫,是完美與不完美的有機組合。近觀人生,我們都是不完美的人,應該相互體諒、相互包容。更重要的是,當我們近觀自己的人生時,我們不難發現,生活在香港這樣繁忙的都市,工作、學習、家庭等各方面的需求往往也令人透不過氣來,日常生活中的對話,不難聽到“很累”、“很辛苦”、“壓力很大”、“不開心”等字句。
內觀禪(Vipassana)就是教導人們用旁觀者的視角,保持開放和接納的態度,觀察自己的心智,摒除對人事的盲目反應,從而提升自我意識和自我了解,培養自己以如實觀來觀照自己心靈深處所隱含的好惡、恐懼或期盼。不需逃避,而應勇敢地面對,如實的了知,進而努力自我修正長期以來養成的錯誤觀念及行為。這樣,身心的痛楚或壓力便隨之緩解,快樂自在的人生亦會隨之而來。
(《明報》2007年12月5日)
小孩和小魚
文/淨因
暴風雨後的清晨,一位老人來到海邊散步。他走著走著,就發現沙灘上的淺水窪里困了許多被風浪卷上岸來的小魚。被困的小魚也許有幾千條。雖然大海近在咫尺,但它們被困在淺水窪里,那裡的水就正在被沙粒吸乾,被太陽蒸乾……老人惋惜的想,這些小魚不久都會死吧。
老人繼續前行,忽然看見不遠處一個小男孩在水窪旁邊不停地彎下腰去,撿起水窪里的小魚,然後用力地把它們扔回大海。
老人停了下來,注視著滿頭大汗的小孩,最後他終於忍不住,走過去勸說小孩:“孩子,這水窪里有數以千計的小魚,你救不過來的。”
“我知道。”男孩頭也不回地說。
“喔?那還要救?有誰在乎呢?”
“這條小魚在乎!”
男孩一邊回答,一邊拾起另一條魚拋向大海。
“這條小魚在乎,這條也在乎!還有這一條、這一條、這一條……”
這位可愛的小孩只是拯救了幾條小魚嗎?當然不是,他竭盡全力幫助的是正在遭受苦難的生靈!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小魚”無處不在。據世界銀行統計,世界上66億人中,有近28億人掙扎在貧困線上,他們每天的收入不到兩美元,而其中每天收入不到一美元的人有12億,其中
中國內地,約2.12億人日均收入不到一美元。據世界銀行預計,直到2015年,日均收入不到兩美元的人口仍有2.23億人。
每一條小魚都是一個完整的生命,當我們看到淺水窪中苦苦掙扎的小魚時,彷佛看到了這個殘酷的世界中,每天上演的無數不幸,那無數孤苦無依的生命正在呻吟著、掙扎著,急需人們的救助……雖然我們無法幫助所有不幸的人,但若能盡一己之力幫助有緣之人,不僅使自己心安,而且也承擔了社會中應盡的責任。
(《明報》2007年11月28日)
鼓勵的力量
文/淨因
有一位母親,兒子上幼稚園的時候,老師說她的兒子有多動症,連三分鐘都坐不住,在全班30位小朋友中表現得最差。傷心的母親鼓勵兒子:“老師表揚你有了進步,原來你在板凳上坐不到一分鐘,現在可以坐三分鐘了。”那個晚上,兒子開心得破天荒的吃了兩碗米飯。
上國小的時候,全班50個同學,兒子在考試中排名40。老師質疑兒子的智力有障礙時,憂心忡忡的母親鼓勵兒子說:“老師對你充滿信心,你並不是個笨孩子,只要細心些,下次會考得更好。”說這話時,兒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滿了光芒,沮喪的面容也一下子舒展開來。
上國中的時候,老師對母親說,以她兒子現在的考試成績來看,可能考不上重點高中。愁眉不展的母親鼓勵兒子道:“老師對你非常滿意,只要你努力,會有希望考上重點高中的”。就這樣,天資欠佳的兒子,在母親一次又一次的鼓勵聲中,最後終於考取了重點大學,並學有所成。由此可見,鼓勵與讚賞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觀念與行為,甚至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自古以來,有道高僧皆能隨機教化眾生,鼓勵後學上進。覺光長老就是這樣一位慈祥的長者。至今還記得在2001年畢業後,陌生的現實社會令我迷茫,沒有工作經驗令我缺少信心,於是對未來的發展感到一片茫然。此時覺光長老笑咪咪的鼓勵我說:“好啊,能夠在世界著名學府——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任教,一定要加油,為出家人爭口氣。”長老語重心長的話給了我無限的鼓勵和力量。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要面對的問題愈來愈多,工作壓力愈來愈大,勇氣卻愈來愈少。此時,覺光長老卻在不同的場合高度評價佛學研究中心的發展。長老的讚嘆與欣賞,成為我努力工作的動力。最近因工作壓力太大,一直想找個藉口推掉為《明覺》撰文的 “煩惱”。可是在一次聚會上,覺光長老一見面就問:“最近兩期的《明覺》,怎么見不到你的文章了。”我感到很驚訝:“你是怎么知道的?”長老笑呵呵地說:“小心,你寫的文章,我都留意。”長老的“責備”令我十分感激。多年來,他老人家一直在默默地關心我的成長。於是我又拿起筆,繼續寫下去……一次又一次的鼓勵,使我鼓足勇氣,在人生的道路上面對一次次的挫折與挑戰,改變了我的人生,改變了我的命運。
佛陀的耕耘
文/淨因
秋天,田野一片金黃,農人聚集在一起,慶祝豐收,到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此時,一位農夫看到佛陀正托缽遠遠走來,故意難為佛陀,說: “佛陀!我們默默耕耘了一年,才有今天的收穫。你若是和我們一樣耕地播種,今天也就有資格得到食物呀!”
佛陀聽後安詳地說: “我也是靠耕田下種來得到我的飲食呀!”這位農夫聽後十分驚訝地問, “你也是農夫?同樣下田耕作?那么,你的田在哪兒?你的牛和犁在哪裡?你又是播什麼種子呢?”佛陀為他們說了如下偈頌:
“信心是我播的種子,苦行是灌溉的雨水;
智慧是我所耕的犁,慚愧心是我的車轅。
我以正念守護自身,如同駕御我的耕牛;
抑制身口意的惡業,就像在我田裡除草。
我用真實做為車乘,樂住其中而不懈怠;
精進耕作而不荒廢,並且安穩快速前進;
我一直前進不退轉,到達了無憂的所在。
這才是真正的耕田,能耕植出甘露果實;
這才是真正的耕田,不再受輪迴的痛苦。”
這位農夫聽完佛陀所說的偈頌,內心十分慚愧,終於領悟到佛陀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播種者,於是盛滿了最香美的食物供養佛陀。
這個故事出自《雜阿含經》,是佛陀所說的“耕心田之法”。
佛教大雄中學的師生們,效佛所行,幾十年如一日,在莘莘學子們的心田上,撒下信心的種子,以智慧之犁拔除他們心田上愚寲、懈怠、不求上進等煩惱之雜草,最終收穫到學生健康、幸福成長之果食。
辛苦與痛苦
文/淨因
陶侃為東晉名臣,立下赫赫戰功,後因遭人陷害而被降職調往偏僻的
廣東。陶侃清閒無事,每天早晨把一百塊磚(甓)從書房裡搬到房外;到了晚上,再把磚搬回屋內。鄰居看到陶侃這樣持之以恆地每天搬磚,好奇地問:“你本可以過一種非常安逸的生活,為何要每天這樣辛苦地搬磚呢?”
在一般人看來,每天搬磚,消耗體力,確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然而人的體力猶如一口井,每天不斷汲水,新滲透出來的井水會更純淨、清涼,這口井裡的水便成為活水;反之,若一口井長期不使用,井水反而變得很不新鮮,最終成為死水一潭,無法食用!人的體力又何嘗不是如此。陶侃立下戰功後,居功自傲,過起養尊處優的生活,在醉生夢死中消磨時光,荒廢了身體,一旦國家有戰事,因體力不濟而無法馳騁戰場,內心的痛苦可想而知;反之,正因為陶侃在無戰事時仍能利用“搬磚”來鍛鍊體力,國家一有戰事,他就被提升為
征西大將軍兼荊州刺史,都督八州軍事,封爵長沙郡公,聲名顯赫。
同樣,對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每一個成功都是用辛苦和汗水換來的。辛苦並不可怕,因為年輕、具有活力的生命,猶如一口井,辛苦工作一天猶如從井中取水,一覺醒來,體力自然恢復,更具活力,可以做更多有意義的事;反之,時下一些年輕人,眼高手低,期望高但又不願辛苦付出,結果只能是一事無成,內心的痛苦也由此而生。
佛陀講人生是苦,主要是指心靈上的痛苦。這種痛苦與辛苦既有聯繫,又有區別。辛苦主要是指體力上的消耗,而痛苦則是心靈上的折磨;辛苦不一定會痛苦,痛苦也不一定會辛苦;通過辛苦的工作可以減輕或避免痛苦,對痛苦的反思可以激發起一個人去努力工作,即使辛苦也毫無怨言。但願每一個人都能心甘情願地做一個“運甓翁”,以自己的勤苦來磨鍊意志,總比日後無奈慨嘆、痛苦不堪要好的多。
(《明報》2007年9月12日)
尊嚴來自實力
文/淨因
少年時的韓信,便已胸懷大志,只因家境貧寒,身體又柔弱,經常被人欺負。一次,他在街上行走時,滿臉橫肉的屠夫擋住他的去路,盛氣淩人地對他說:“這兒有一把刀,你若有本事,就把我殺了;如果不能,就從我胯下爬過去。”韓信沒辦法,只能俯身從屠夫胯下爬過去,毫無尊嚴可言。後來劉邦的丞相蕭何三次將韓信舉薦給
漢王劉邦,劉邦築壇拜韓信為大將,韓信以其傑出的軍事才能輔佐劉邦奪得天下,先後被封為三齊王和楚王,位極人臣,尊貴無比。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尊嚴又何嘗不是如此。早在19 世紀初葉,為了平衡進口
中國茶葉等貨物帶來的貿易逆差,英國等國商人向
中國大量走私鴉片,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
林則徐廣州禁菸,本是中國內部事務,然而只因當時國窮民弱,英國人竟以四千人的軍隊挑戰大清兵力。結果是林則徐被罷官,充軍到
新疆伊犁,香港島被割讓給英國,還索要賠款。從此之後,中國土地被各國列強瓜分得七零八落,中國人也淪陷為任人宰割的“
東亞病夫”,毫無尊嚴可言。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大陸剛剛從一系列的政治運動陰影中走出來,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代,百廢待興,有些人對香港的前景憂慮,選擇移民到外地,香港人的尊嚴受到考驗。然而,從1978年到2006年,中國的
國內生產總值一直保持年均增長9.67%,創造了人類
社會發展史上的最大奇蹟。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和綜合國力的增強,使中國在世界上影響愈來愈大,也使人們不再懷疑港人治港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回歸以來,通過港人的努力,經濟繁榮,社會穩定,香港作為
國際金融中心、商務服務中心及資訊中心的地位更加鞏固,港人亦因此更有自信,以身為香港人自豪。香港回歸十年的歷程再一次說明,尊嚴來自實力。
(《明報》2007年7月4日)
禪修貓
文/淨因
在古代
日本深山中,隱藏著一座古寺。頌經、禪修,年復一年,僧人們一直過著平靜的生活。一天,寺院內來了一隻流浪的小黑貓,打破了原本平靜的寺院生活。方丈心地慈善,用剩餘的食物餵養它,從此他便煩惱無盡:坐禪時小貓會側身擦擦方丈的腿,有時又臥在方丈盤坐的雙膝上,或嗅嗅方丈的臉,不時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令方丈無法入定。無論用什麼方法,小貓都能鑽進禪堂搗亂。百般無奈之下,方丈只能在坐禪前,用一條鏈子將小貓拴在遠離禪堂的一根木柱上,可它仍會發出喵嗚聲以示抗爭。後來老方丈在每次禪修前,都會陪它玩,撫摩它的頭,還給它準備好吃的食品,再將小貓栓住。幾次之後,小貓仿佛養成了習慣,再不會在坐禪期間吵擾了,老方丈也深感欣慰。從此以後,徒弟們總會在坐禪前用同樣的方法安撫小貓。
幾年後,老方丈去世了,年輕又自負的新方丈剛到任,對寺內僧人在禪修前安撫貓的作為感到困惑,但礙於面子,又不好意思求教他人,苦思冥想數日,總算找到一種解釋,也許這是本寺坐禪的獨特傳統吧!數年後,這隻黑貓也死了,新方丈又買了一隻新的黑貓填補其位。隨著時間的流逝,方丈換了一任又一任,黑貓換了一隻又一隻,該寺坐禪前安撫黑貓的程式卻一直未變,得以延續下來,最後成為該寺坐禪的最大特色。
幾百年後,當初綁黑貓的木柱成為聖物而被信眾朝拜,人們深信該寺坐禪前安撫黑貓的程式具有治療心靈的神奇功能,來該寺朝拜、參觀的人絡繹不絕,在日本該寺也因而成為最有影響力的寺院之一。人們也深信帶有黑貓圖案的紀念品具有加持作用而得到廣泛流傳。更為有趣的是,
大學教授們對此現象甚為關注,紛紛發表論文,論說該寺坐禪前安撫黑貓的程式對禪修的特殊功用,並指導學生寫了數篇
博士論文,深入探討禪修貓的起源與發展,從理論上進一步強化了坐禪前安撫黑貓程式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並指出此方法不但要繼承,而且要發揚光大。
一隻流浪的小黑貓,只因方丈的一念仁慈而得到很好的照顧,年輕自負的新方丈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誤以為“安撫黑貓”是該寺的傳統而加以“繼承”,這才造成了幾百年來“以盲導盲”,師徒相承的獨特禪修方式。佛教界中爭論了兩千多年的“小小戒”又何嘗不是如此?佛陀當初依據
印度的風俗習慣,因事制戒,隨犯隨制,對症而制,戒條也因此逐漸增加。然而,隨著時空的變化,對“小小戒”作適當之修訂和調整,更似確保僧團適應當今社會、健康發展的明智之舉。如果我們不尋根溯源,而僅僅墨守成規,恐怕早已錯失當年佛陀制戒之本懷。
(《明報》2007年6月27日)
拼搏與搏命
文/淨因
我們有幸處於一個急速發展的時代,機會與壓力共存,競爭近乎於殘酷。這使得我們的人生猶如在賽場上的跑車,唯有“拼搏”,勇往直前,才有獲勝的希望。同樣,為了給自己積累生活的財富,維持體面的生活,獲得社會的認同,證明自身的價值,使自己擁有一片天空,我們必須“拼搏”。
然而,“拼搏”過度,便成了“搏命”。短暫的人生中經歷了從貧乏到豐盛,從迷茫到自信的創業考驗期,初嘗成功的甜頭,往往會使人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產生自信與執著,然後便很容易落入惡性循環的怪圈:事業愈成功,機會就愈多;機會愈多,人愈忙碌……一句“能者多勞”,害得無數“能者”心甘情願地平均每天工作10小時以上,沒有真正的周末和假期,三餐不定、睡眠不足,甚至還“通宵達旦”地趕寫報告、計畫……在不知不覺中人們早已透支出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在自已精心打造的事業王國中耗盡生命的最後一點火焰,在事業最高峰不得不撒手而去……類似的報導隨處可見:“在近5年內,
北京大學和
中國科學院有135位教授死亡,他們的平均年齡為53.3歲。”(《
北京晨報》,2005/11/17);“全國每年至少有百萬人‘過勞死’”(《
瞭望東方周刊》,2006/07);70%的知識分子瀕臨“過勞死”(《中國人才發展報告No.3》,2006);“中國知識分子平均年齡為58.5歲,而北京知識分子的平均壽命從10年前的58-59歲降到調查時的53-54歲”(《中國法制晚報》,2006/07/14)……如今,越來越多的社會精英都在“拼搏”中成功,又在“搏命”中失去寶貴的生命。
如何才能把握好“拼搏”與“搏命”的界限呢?“傻子吃鹽”的故事也許能給我們些許啟示。傻子作客,因飯菜中少鹽,吃起來便淡而無味。主人在食物中加入少量的鹽後,傻子立即覺得食物變得美味很多了。他想,一點點鹽便能使飯菜變得如此美味,那多放一些,豈不更好。於是他便在食物中偷偷地放入更多的鹽,結果可想而知,菜餚苦澀得難以下咽。佛陀以此故事告誡人們,無論是與人相處,還是自身修行,若明知自己要做的事情遠遠地超出客觀條件和自身能力的限制,而依然固執地強求,便是“搏命”;反之,若能以一種“不偏不倚、不緊不松、不苦不樂”的“中道”人生觀去對待,調動能善加利用的資源,依照周圍環境和條件作出合理的分配和計畫,並積極而努力地去實施,這才是“拼搏”。只有把握好當中的“度”,我們的事業與人生才能走得更穩、更長久,活出人生的光彩。
(《明報》2007年5月30日)
飲料與宗教
文/淨因
童年時代,口渴了,就喝水;來了客人,才有機會品嘗茶的清香;生了病,才有喝奶粉的特權。因無比較,便無幻想,日子倒也過得滿足、踏實。中學時代,出現了汽水如可口可樂和雪碧等飲料,選擇的機會多了,煩惱也隨之而起:口渴了,總是飲白開水,怕人笑;想壯一下膽,買時髦飲料,可憐囊中羞澀。到香港工作後,時常需要陪人吃飯。還沒有坐穩,熱情的服務生早已在一邊侍候,有禮貌地尋問需要何種飲料。面對一長串的飲料名稱,新的憂愁又隨之而來:很多飲料(尤其是舶來品),儘管它們的名稱十分誘人,但我真不知它們為何物,說出來怕人笑;點我熟悉的咖啡、奶茶,又怕人說我老土……
宗教信仰又何嘗不是如此。千百年來,人們各自依照自己的宗教生活,相安無事地生活。然而,隨著21世紀e世代的來臨,使各大宗教的教理教義呈現於同一個 “選單”——網路上。現代人開始眼花撩亂。哪一個宗教最好呢?很多人為之而苦惱。
為了避免誤會,減少衝突,早在三、四十年前,宗教之間的對話就已開始,主要有如下三方面的內容:(1)以自己的宗教為主體,通過對話的形式,達到宣傳自己的宗教為目的;(2)從宗教理論層面進行對話、溝通,以求同存異,化解衝突;(3)從宗教倫理層面進行對話,企圖建立起所有宗教公認的倫理(如全球倫理),促進宗教的融合、會通。
由於受到動機和方式的影響,使得現有的宗教對話形式重於內容,效果並不太理想,原因何在?印度神學家潘尼卡一針見血地指出,比較宗教是不可能的。如同選單上千奇百怪的飲料,都是因人的口味和需要,逐漸調配出來的,根本無法通過比較而排出優劣來。同理,任何一種宗教,都是在特定地區的人群中相對獨立地傳播、發展,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個性,根本無法也毋須判斷不同宗教的高低優劣。如果把各種飲料混合在一起,能算是最好的飲料嗎?同理,如果有人通過宗教對話,果真能把所有宗教都融會貫通在一起,那一定是邪教!飲料的多樣性正是它的賣點,宗教的多樣性正是它的生命力所在。正如人口渴了,需要補充水分,這是亘古不變的真理。至於在水中加入何物,取何種名稱,又有什麼重要的呢?!同理,當現代人有問題時,他們需要的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宗教對話,每一個宗教挖掘自身的資源,共同解決現實問題。我以為,這樣的宗教對話才有意義,更具生命力。
人生如打球
文/淨因
兩個人在森林裡,遇到了一隻大老虎。A就趕緊換上更輕便的運動鞋,B罵他糊塗:“你再換鞋也跑不過老虎啊!”A說∶“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好了!”人生的旅程如同一場運動比賽,躊躇滿志的青年時代,事事與人比較計算,如同打
羽毛球,心中唯一的目標就是要想方設法勝過對手。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經歷各種磨難後,人們才慢慢覺察到,成熟的人生猶如打高爾夫球,是自己跟自己的比賽。真正的對手是自己,而不是別人;真正意義上的輸贏是自己能否超越自己已有的成就,挑戰自我,克服缺陷。正如烏鴉搬家的寓言中所說的那樣,烏鴉若不改變自己的叫聲,無論搬到哪兒,都會被人討厭。
同理,人的最終敵人始終是自己。事業、生意上的輸贏都是暫時;能否戰勝自我,才是人生成敗之關鍵。而戰勝自我的關鍵,就是要戰勝無止禁的自私慾望。在當今物慾橫流、誘惑遍地的紛繁社會中,若無法抵制名譽、權力和金錢等等的誘惑,就會一步步走上邪路,最終把自己推向不歸路。因此《法句經》云:
“彼於戰場上,雖勝百萬人;未若克己者,戰士之最上!
天神乾闥婆,魔王並梵天,皆遭於敗北,不能勝彼人。”
(《明報》2007年2月7日)
以玩的精神做學問
文/淨因
從我記事時開始,父母與老師常以“頭懸樑、錐刺股”、“警枕催讀”、“螢囊映雪”、“負薪掛角”等故事鼓勵我苦讀,以求學有所成,長大後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其結果是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也只是痴心妄想!出家後,師父的告誡還是二字——苦讀。其結果是,
斯里蘭卡苦讀八年後,仍無多大長進,也因此對精通多國文字、學富五車的文人雅士極為崇敬。國學大師
饒宗頤教授便是我極為崇敬的師長之一。
來香港大學任教後,在
李焯芬教授的引見下,我終於見到了心中仰慕已久的饒宗頤現生,更迫不及待地向他請教學問之道。聽完我一番苦讀的經歷後,他只淡淡地說,如果把做學問當成是一件苦差事,怎能好好做出學問呢?為學之道更在於興趣。若能把“玩”遊戲的興致用到讀書上,對所學的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探索,更會付諸實踐,求學的過程中所產生得愉快經歷和體驗,更能讓人樂在其中,激勵人深入地去求知,寬廣地去探索,也許某天“一不小心”便會被人封為了“大家”。
饒公的當頭捧喝,直指人心,令我猛然醒悟:學習絕非輕鬆簡單之事,不經過艱辛的努力,很難成功,然而苦讀也並不一定能確保你學有所成。成敗的關鍵還在心態。若能培養興趣,轉變心態,才能以輕鬆、喜悅的心情面對繁重的學習和研究,也會學有所成。所以,奉勸天下父母教導子女時,時刻牢記
愛因斯坦的名言:“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明報》2006年12月13日)
換過活法
文/淨因
我原以為學校有很多假期,所以選擇了教書。然而正式工作後才發現,一年只有二十二天的年假!真有點後悔。可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地,有了做不完的工作、寫不完的文章、開不完的會,再加上沒完沒了的應酬,就算周末利用起來,時間也還是不夠,就算有假期,也沒有心情度假。時間久了,感覺只剩一個字──累。
正當我力不從心之時,政府開始大力推動五天工作周,這確實是提升香港市民身心健康的有益之舉。根據我個人的經驗,一
周中員工心情最好的一天是星期五,辦起事來也比較容易成功,也許有周末休假之美好企盼吧。而星期六雖說只半天的工作時間,但因工作人員比平日少,氣氛比較輕鬆,很難讓人完全進入狀態,所以工作效率也不理想。五天工作周的實施,可以讓員工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拚命工作五天,然後換個活法,再拚命“玩”兩天,使身心得到充分的放鬆,星期一到星期五工作起來效率定會有明顯的提高。畢竟現代社會中,提高工作效率比盲目地
延長工作時間更重要。
然而,在快節奏生活的香港,即使實施五天工作周,所有的員工真的會拚命“玩”兩天嗎?我對此持有懷疑態度。因此年假倒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換個活法的有效方法。沐浴在明媚的陽光下,踏著柔軟的細沙,任憑海風拂面,傾聽自然界的
天籟之音,回歸到大自然之中,能讓人身體得到充分的放鬆與休息。
問題的關鍵是,身體的壓力固然可以通過旅遊而得到減輕,但伴隨著工作而產生的困擾和煩惱時常讓我們的心靈疲倦不堪。心累了,又當如何解決?俗話說,
心病還需心藥醫。若能利用年假,在暢遊之餘,到寺院中小住,體驗一下不一樣的生活,感受下傳統文化。若有條件甚至可以考慮加入禪修中心,徹底地換個活法,讓身心都處在一片寧靜和祥和的氣氛當中,留心忙碌生活中從未注意過的細節,無論是清風明月,還是綠樹
蓮花,都讓人細心品味……想通了從未明白的問題,領悟了人生的真諦,還有什麼放不下的呢?因此,換個活法不僅是外在生活方式的改變,更重要的是內在思維模式的升華。
(《明報》2006年9月16日)
迷與悟
文/淨因
有個失戀的人在公園裡頭,因為不甘而哭泣。一位路過的哲人不但沒有安慰她,反而笑道:你不過是丟棄了一個不愛你的人,而他卻損失了一位愛他的人,他的損失要比你大得多,你還有什麼可恨的呢?不甘心的人應該是他才對。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一念迷,萬念俱灰,淒悽慘慘,苦海無邊;一念悟,海闊天空,快快樂樂,歡喜自在。
禪門的大智慧就是讓人們了知,世間的愛與恨、苦與樂、得與失、是與非、正與邪、好與壞、煩惱與菩提、地獄與天堂、凡夫與聖賢都在一念之間。一念迷,貪心起,被世間名利、財物、美色所左右,為身外之物所累,終日奔波,永無休止,從此煩惱不斷;一念悟,了知世間萬物皆緣生緣滅,絕非永恆不變,由此而領悟到佛陀“空”的智慧,看透放下的心態自然升起,對身外之物便不會過於執著而又能善加利用,於人於己皆有益。因此,《
六祖壇經》雲,“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由此可見,禪宗修行的關鍵即是轉迷為悟,而轉化的方法之一則是禪修。通過禪修,暫時放下平日的瑣事,於清淨的環境之下專注於生命中那些本質而又深層的問題,也許就在那一念之間,能悟出一些常態下難以想通的問題。因此,轉迷為悟的過程便是轉苦為樂、轉恨為愛、轉惡為善、轉煩惱為菩提、轉凡為聖的過程。因此《六祖壇經》雲,“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同樣,在人生的旅程中,常常會有很多考驗與抉擇,善惡是非,愛恨情仇,全在自己的一念思維,務必要好好把握。
(《明報》2006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