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
發展
19世紀二三十年代開始,經濟學拋棄注釋和通俗化
古典經濟學,尋求新方法。代表為英國西尼爾的理論。1848-1849年的歐洲革命後,一方面,出現了以法國巴師夏和美國凱里為代表的社會利益一致的調和論;另一方面,出現了以英國約翰·穆勒為代表的折衷主義
經濟理論。在德國,則產生了經濟學的歷史學派。
1844 年恩格斯發表了《經濟學批判大綱》;馬克思分別於1859 年和1867 年發表了《經濟學批判》和《資本論》第一卷,而後者的副標題仍是“經濟學批判”,並宣布“
經濟學的發展已經開始了”。
經濟學開始了
邊際革命,進而數理化、計量化、均衡化、邊際化,更重視對經濟現象的
實證分析,不再側重對國家政策的分析。這些經濟學家批判地繼承了
古典經濟學的科學因素,將經濟學更加科學化、客觀化,從經濟分析中,得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是維護與發展現存的
市場經濟。
內容
19世紀30年代以後,經濟學研究經濟現象聯繫,放棄了斯密和李嘉圖的
勞動價值論,提出
邊際效用價值論,描述從經濟現象所見到的聯繫,科學化,把
市場經濟看作符合人的本性的、自然的生產方式,從而把它宣布為永恆的真理。
從一方面來說,經濟學的產生是對
古典經濟學的反叛和批判。
古典經濟學是代表社會進步的,經濟學是反對
中央計畫,為市場經濟辯護的;他們都透過表面現象分析經濟的本質和規律。
西尼爾的“
節慾論”(效用是能直接或間接產生快樂或避免痛苦的能力,價值由三因素構成,
供給受三種手段制約,“勞動”是工人放棄自己的安樂和休息所作的犧牲,資本是
資本家的犧牲。
工資是勞動的報酬,
利潤是節制的報酬。
最後一小時論,評論,辯護性)。約翰·穆勒的經濟學說(折衷主義,反對
經濟規律永恆不變的觀點,
財富的分配取決於社會的法律和習慣,評價,把分配規律與生產規律分離起來,把商品分為三類),巴師夏的經濟學說主要是
經濟和諧論(社會就是交換,價值就是交換著的兩種服務的關係,價值即服務的尺度就是服務提供者所作的努力和服務接受者所節省的努力,勞動就是努力緊張,社會上的一切收入都只是歷史的別名。否認
工資和
利潤的對立,把
資本和勞動的關係說成是相互交換的兩種服務的關係,是和諧的。)
歷史學派是經濟學的一個流派,但同英法經濟學比較起來具有自己的特點:第一,英法經濟學對於國家的態度基本上是站在
自由放任的立場上,德國
經濟學則極力宣揚國家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第二,德國經濟學家除了為市場辯護外,還力圖把制度及其殘餘理想化。第三,德國經濟學帶有極為明顯的沙文主義色彩。德國歷史學派指出各個民族經濟都有自己的特點,否認科學政治經濟學揭示的
經濟規律具有普遍的意義。
歷史學派的內容包括先驅者李斯特及著作《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李斯特認為不存在政治經濟學,而只存在
國民經濟學,力圖證明政治經濟學應當探討的是本民族經濟發展的條件,而不是普遍的理論概括。李斯特提出了生產力理論,為了培育德國的生產力,應當忍受暫時的犧牲,“財富的生產力比之財富本身,不曉得要重要多少倍”。提出了生產發展階段學說(原始未開化時期,畜牧時期,農業時期,農工業時期,農工商業時期),德國處於第四階段,應
保護關稅,過度到第五階段,同英國爭霸,向世界擴張。後來歷史學派採納了李斯特的一系列理論,第一,關於政治經濟學是一門研究各個民族
經濟發展的特殊道路的科學;第二,
古典政治經濟學的主要缺點是所謂“世界主義”;第三,在研究經濟現象和經濟政策時,必須根據經濟發展的公式。方法論,主張摒棄抽象演繹法,提出歷史研究。羅雪爾:“我們的課題可以說是社會經濟或
國民經濟的解剖學和生理學”,評價(經濟學家:科學的辯證理論)。希爾德布蘭德把
經濟發展劃分為三階段(
自然經濟,
貨幣經濟,
信用經濟),評價(不是根據生產方式的變化而是根據交換形式來劃分社會經濟形態)。
美國的經濟學家和德國的經濟學家一樣,在整個十九世紀時期不斷進行鬥爭,來反對英國所奉行的和來自英國經濟學家所宣揚的自由貿易原則。凱里是美國經濟學中的利益調和論的創始人,代表作《社會科學原理》,認為商品的價值不是由生產費用,而是由
再生產費用決定的。隨著
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工人的
工資不僅絕對的而且相對的增加了。
代表人物
薩伊 《經濟學概論》 (1803)
馬爾薩斯 《經濟學定義》 (1802)
穆勒 《經濟學原理》 (1821)
圖書
出版:四川人民出版社
形態:457 頁 - 211 章節
全文目錄
通俗經濟學
寫在前面的話
第一章 緒論
一不要把自己排斥在經濟學大門之外——什麼是經濟學?
從人類的物質資料生產說起
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資源配置之中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資源配置的學問
二閃耀的明燈——學習經濟學的意義
經濟學向我們揭示了經濟規律
經濟主體決策的科學依據
經濟學與經濟建設有著密切聯繫
本章挈領
第二章 商品生產
一姍姍來遲——什麼是商品生產?
為出賣而生產的勞動產品叫做商品
從自然經濟到商品經濟
社會分工是商品生產的基礎
商品生產孕育了市場生產關係
商品要能交換,首先要有使用價值
交換價值是商品的又一種屬性
不同使用價值的商品,都是人類勞動的產品,都具有價值
具體勞動創造了商品的效用
抽象勞動形成了商品的價值
商品的價格是同勞動量成正比的
理解經濟學的樞紐點
四入門的鑰匙——研究市場經濟必須從商品開始
商品在市場經濟中占統治地位
商品關係是市場經濟中最基本的關係
商品關係是市場的生產關係
商品關係包含著市場經濟一切矛盾的胚芽
民主社會仍然存在著商品生產
民主社會存在商品生產的原因
民主社會仍然必須發展商品生產
本章挈領
第三章 價值規律
一天生的“平等派”——價值規律的內容
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量
商品按照價值量進行等價交換
價格圍繞價值波動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
二無形的指揮棒和催化劑——價值規律在
私有制商品經濟中的作用
社會生產的自發調節者
刺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促使小商品生產者向兩極分化
三“一個偉大的學校”——價值規律在社會經濟中的作用
民主國家條件下市場機制的特點和作用
在物價穩定的前提下調整不合理的物價
忽視價值規律必然要受到懲罰
本章挈領
第四章 貨幣
交換價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
直接的物物交換構成簡單的價值形式
由擴大的價值形式發展為一般的價值形式
二瓜熟蒂落——貨幣的誕生及其本質和發展
貨幣是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
從貴金屬到紙幣
貨幣成為財富的象徵
三肩負重任——貨幣的五種職能
表現和衡量一切商品的價值
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
賒帳交易的信用工具
用於國際間的經濟往來
四嶄新的姿態——我國的人民幣
人民幣的產生
人民幣是為中國經濟服務的工具
人民幣是穩定的貨幣
人民幣的特點
本章挈領
第五章 有錢人如何賺錢
現代化產生的兩個基本條件
貨幣用於賺錢時才成為資本
勞動市場交易是貨幣轉化為資本的關鍵
企業的勞動過程的特點
勞動創造的財富大於勞動要素價格是財富增加的秘密
對利潤的追逐是企業生產的動力
資本體現著企業對勞動者的僱傭關係
四去偽存真——不變要素與可變要素的區別
不變要素與可變要素在財富增加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
只有利潤率才能正確反映出企業盈利的程度
五慾壑難填——企業賺錢的種種方法
用絕對延長勞動日的方法賺取絕對利潤
用縮短必要勞動時間的方法賺取相對利潤
賺取相對利潤的三個階段
企業經營者同時使用絕對利潤和相對利潤兩種賺錢方法
六天下烏鴉一般黑——舊中國的有錢人賺錢方式及其特點
舊中國勞動者身受三重壓迫
舊中國勞動者受不公待遇的程度在世界各民族中是少見的
本章挈領
第六章 工資
工資表現僱傭關係
工資實質上是勞動價格的轉化形式
不公平的制度下的工資常常被壓到勞動價格以下
以工作時間多少計算的計時工資
以產品多少計算的計件工資
“泰羅制”和“福特製”
工資水平因時因地而異
實際工資具有下降的趨勢
相對工資理論的意義
勞動者為提高工資而抗爭
勞動者為改革社會福利制度而抗爭
民主國家工資是按要素貢獻分配的一種形式
民主國家工資的形式
民主國家工資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本章挈領
第七章 財富的分配
利潤無非是企業收益的轉化形式
不同產業資本家之間的競爭使利潤轉化成平均利潤
利潤的平均化使價值轉為生產價格
平均利潤率具有下降的趨勢
商業資本是從事商品買賣的資本
商業利潤是財富的一部分
借貸資本產生的客觀必然性
借貸資本的利息是剩餘價值的一部分
銀行是經營借貸資本的企業
有錢人在農業中的發展造成了他們的土地所有制
有錢人收取的地租是農民創造的財富的一部分
土地的私人經營壟斷產生了級差地租
土地私有權的壟斷產生了絕對地租
本章挈領
第八章 再生產和資本積累
一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再生產
再生產就是生產過程的不斷更新和重複
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
從再生產過程看有錢人壓迫窮人
資本積累就是不斷地把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
無止境的發財欲是迫使資本家積累的強制力量
資本的積聚和集中
資本積累帶來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
資本有機構成提高引起相對人口過剩
相對人口過剩的三種形式
四為自己造就發展人——
資本積累的最終結果和歷史趨勢
財富和貧困的同時積累是資本積累的一般規律
窮人的貧困化
資本積累促使市場經濟矛盾日益尖銳
剝奪有錢人的財產是資本積累的必然趨勢
民主國家再生產的特點是持續的擴大再生產
民主國家擴大再生產是為了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
民主國家積累是擴大再生產的源泉
民主國家積累的一般規律
本章挈領
第九章 資本循環和周轉及社會資本再生產
一資本的生命——資本循環
資本循環要經過三個階段
產業資本循環是三種形式資本的同時循環
資本周轉就是周而復始的資本循環
資本的周轉速度由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決定
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構成對資本周轉速度的影響
資本的周轉速度與剩餘價值量的關係
社會資本是個別資本的總和
社會資本的再生產要以總產品的實現為條件
簡單再生產的基本條件
擴大再生產的基本條件
兩大生產部類之間的辯證關係
本章挈領
第十章 經濟危機
一我行我素——經濟危機的原因
市場經濟的矛盾是經濟危機的原因
經濟危機是產能過剩的危機
二不治之症——經濟危機的周期性
經濟危機是周期性地發生的
經濟危機日益頻繁
經濟危機的每一個周期要經歷四個階段
農業危機和工業危機相互助長
三走向深淵——經濟危機的意義
經濟社會的矛盾在深化
國內的社會階層矛盾在激化
極權主義和被壓迫民族之間的矛盾進一步加劇
本章挈領
第十一章 極權主義
一登上頂峰——極權主義是壟斷的專制主義
壟斷是自由主義發展的必然結果
壟斷組織的各種形式
壟斷加劇了競爭和生產無政府狀態
銀行壟斷資本和工業壟斷資本的溶合形成金融資本
壟斷資本與國家政權的溶合形成國有經濟
二慶父不死,魯難未已——極權主義就是侵略和戰爭
極權主義的資本輸出
國際政治經濟同盟的形成及其從經濟上瓜分世界的鬥爭
極權主義分割和重新分割世界領土必然導致戰爭
三曙光在前——極權主義是人民民主革命的前夜
極權主義的寄生性和腐朽性
極權主義激化著國內國際間的各種矛盾
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使民主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國或幾國取得勝利
本章挈領
批判及其解釋
馬克思所選定的表明後李嘉圖經濟學特徵的用語。從那時起,這個詞就由馬克思主義著述者作了多種含義的表述,它既包括後李嘉圖
古典經濟學,也包括
新古典經濟學。庸俗經濟學特別指專注於分析表面現象(如需求和
供給)的著作,指忽視結構上的價值關係,也指不願意以公正的科學方法探究
經濟關係,尤其害怕對潛藏在
商品交換行為下的階級關係的研究。這後一方面,使庸俗經濟學具有辯護性,也就是說,它更感興趣的是維護資產階級利益上的合理性,而不惜犧牲科學上的公正性。
馬克思關於
庸俗經濟學定義的最有權威的章節就是《資本論》第1卷德文第2版跋。馬克思在指出德國經濟學不發展特徵中,把英國政治經濟學的發展分為科學的階段和庸俗的階段,並把這一發展和階級鬥爭的發展聯繫在一起。停留“在資產階級的視野之內”的政治經濟學,把資本主義“不是看作歷史上過渡的發展階段,而是看作社會生產的絕對的最後的形式。”在這種情況下,政治經濟學只有在階級鬥爭潛伏的或只是偶爾發生的時候,才能夠是一門科學。因此,在
現代工業還處在它的幼年時期,在
資本和勞動的鬥爭還從屬於其他的鬥爭,例如從屬於資產階級及對封建主義的鬥爭時,科學上的追求還是可能的。李嘉圖(參看李嘉圖和馬克思條目)被描述為是英國政治經濟學的最後的一位偉大代表,因為在他的著作中,階級利益上的對抗還是中心問題。
在馬克思看來,1820年到1830年這一階段是科學活動的最後10年,這一活動包括李嘉圖理論的普及和擴大,以及反對李嘉圖理論作資產階級解釋的無偏見的爭論。馬克思這裡指的是李嘉圖社會主義者學派和在政治經濟學俱樂部中對李嘉圖理論的早期的攻擊。1830年是決定性的分界線。在馬克思看來,英國和法國的資產階級這時已經奪取政權,他們再也不需要把政治經濟學作為同舊的封建秩序作鬥爭的批判武器。社會衝突現在也採取了更公開的形式。它標誌著科學的
經濟學的發展。現在問題不再是這個或那個原理是否正確,而是它對
資本有利還是有害,違背警章還是不違背警章。儘管在反對穀物法的鬥爭中經濟學仍然是作為批判的武器使用的。隨著穀物法的廢除,
經濟學便失去了它的殘留的批判力。
馬克思的這一用語為後來的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史家所接受(見“參考書目”②),但是這一用語沒有受過批判性地檢驗。把1830年這一準確時間作為資產階級奪取權力的時間就是一個爭論點。作為科學的政治經濟學可能存在的現代工業幼年時期,是否可以說在19世紀20年代這10年就已結束了,這也是有問題的。
事實上,對這種標籤和階段劃分不加批判地接受,使馬克思主義者不能分清後來的(庸俗)經濟學家之間的區別。標籤化的認識往往會導致偏見與謬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