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信息科技學院

貴陽信息科技學院

貴陽信息科技學院(Guiyang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貴科院”,坐落於貴州省貴安新區,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准獨立設定,由共青城明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舉辦的本科層次民辦普通高等學校

學校前身是2001年貴州工業大學創建的貴州工業大學國際合作學院;2004年,更名為貴州工業大學明德學院;2004年9月,貴州大學和貴州工業大學合併組建新的貴州大學,貴州工業大學明德學院更名為貴州大學明德學院;2013年9月,貴州大學與泰豪集團簽訂合作協定共同舉辦新機制的貴州大學明德學院;2021年5月教育部批准,8月貴州省人民政府同意,正式轉設為貴陽信息科技學院。

根據2022年8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近1.08億元,圖書館藏書量146.85萬冊;設6個系、45個本科專業;有專任教師965人,在校生15000餘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貴陽信息科技學院
  • 外文名:Guiyang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簡稱:貴科院
  • 創辦時間:2001年6月
  • 辦學性質民辦高校
  • 學校類別:綜合類
  • 學校特色: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 主管部門貴州省教育廳
  • 所屬企業:共青城明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現任領導:董事長:黃代放、黨委書記:郭林樺、校長:唐建榮、執行校長:王穎華
  • 本科專業:45個
  • 院系設定:6個系
  • 校訓:明理厚德,崇實擔當
  • 地址:貴州省貴陽市貴安新區花溪大學城思雅路8號
  • 院校代碼:13650
歷史沿革,辦學規模,院系專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學術科研,科研平台,科研成果,學術資源,文化傳統,現任領導,

歷史沿革

2001年,貴州工業大學國際合作學院創建。
2004年,更名為貴州工業大學明德學院。9月,貴州大學和貴州工業大學合併組建新的貴州大學,貴州工業大學明德學院更名為貴州大學明德學院。
2013年9月,貴州大學與泰豪集團簽訂合作協定共同舉辦新機制的貴州大學明德學院。
2014年4月,學院啟動貴安新區花溪大學城新校區建設。
2017年,學院全面入住花溪大學城校區。
2020年,學院入圍“貴州省普通高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示範中心”培育項目。
2021年8月,教育部批准,貴州省人民政府同意,正式轉設為貴陽信息科技學院,同時撤銷貴州大學明德學院的建制,由共青城明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舉辦。
2022年8月,江西省委宣傳部全資企業江西文演集團與泰豪集團達成合作,共同舉辦貴陽信息科技學院。
2023年1月,貴陽信息科技學院“納米分子材料重點實驗室”揭牌。

辦學規模

院系專業

根據2022年8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設6個系、45個本科專業,涵蓋工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八大學科門類。

師資力量

根據2022年8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專任教師965人,具有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教師人數為446人,占比46.22%,其中正高級職稱117人、副高級職稱329人;研究生教師人數630人,占比65.28%,其中博士133人、碩士497人;“雙師型”教師人數290人,占比30.05%。
類別
姓名
貴州省管專家
邱望標

教學建設

  • 實驗教學
根據2022年8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有各類實驗實訓室23個,校內外實踐實訓教學基地120餘個。
  • 教學成果
2019年上半年,學院獲批教育部協同育人項目立項3項。
2022年,學院學生在第15屆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貴州賽區中獲得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優秀獎6項;在第十三屆“藍橋杯”全國軟體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中獲得一等獎7人,二等獎16人,三等獎28人。
貴陽信息科技學院
貴陽信息科技學院

學術科研

科研平台

根據2022年8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學院設有土木工程創新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2019年上半年,學院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貴州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立項2項
2021年,學院經省社科聯組織專家評審,按期結項2021年貴州省理論創新(聯合課題)課題12項,其中評定為“優秀”2項,“良好”4項,“合格”6項

學術資源

根據2022年8月學院官網信息顯示,貴陽信息科技學院圖書館藏書量146.85萬冊,電子資源11萬種。

文化傳統

  • 校徽
貴陽信息科技學院
logo
圓形取自傳統圓形印章,代表完美,圓滿,精益求精。象徵承諾和信賴。
主設計元素為“明德”的拼音首字母“m D”,經藝術處理和加工,巧妙融合展翅翱翔的“鵬鳥”,舞動的“飄帶”,奔騰的“水浪”,太陽,追逐夢想的“人”等元素構成。
翱翔的“鵬鳥””,代表夢想和希望,寄託了學院立足貴州,服務貴州大地,輻射周邊,以服務為宗旨,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能力,為貴州社會經濟建設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努力為社會培養高素質,高質量優秀高等人才的美好願望。奔騰的“水浪(水亦是上善若水思想的延伸)”突出學院所在地優美的城市風光和學院良好的校園學校環境。飄揚的“紐帶”寓意“學校”與國家/政府,公司/企業,社會緊密相連。
追逐夢想的“人”突出學院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噴射而出的“太陽”昭示學院迅猛發展的良好勢頭。
整個校徽簡潔明快,莊重大氣,藍色寓意遼闊,發展。紅黃色代表熱情,開朗,美好等。
明理厚德,崇實擔當
“明理厚德”:傳承自貴州大學校訓,“明德至善 博學篤行”前半句“明理厚德”巧妙地把“明德”兩字融入到校訓之中。明德, 光明之德。出自《大學》首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明德在《尚書·鹹有一德》中指一德,又稱天德、乾德、大德、俊德、正德、元德、上德,在於弘揚一心,弘揚精一之德、專一之德、惟一之德、純一之德。只有精一、專一、純一,學業和工作事業才能日新月異的進步發展、創新。
“明理”:明察事理、懂道理;
“厚德”:取“厚德載物”之意,《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國語·晉語六》:“吾聞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無福而服者眾,必自傷也。”厚德載物,雅量容人。培養學生是以“德”為先,學生具備優良的道德品質是第一要素。
“崇實擔當”:“崇實”:取“務本崇實、修德精業”之意,教育引導學生求實為本,做人、做事要“實”,崇尚實際,求真務實,要“實事求是”。
“擔當”:取“責任擔當”之意,回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擔當精神”,強調使命在心,責任在肩;傳承泰豪文化“個人的成功在於承擔責任的實現,人生的價值在於不斷地承擔責任”,教育引導明德學子“勇於擔當、敢於擔當、善於擔當”。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董事長
校長
唐建榮
執行校長
王穎華
常務副校長
羅衛東
副校長
謝靜、楊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