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貴港市把實施全民科學素質工作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工作,紮實開展重點人群專項行動,全民科學素質得到較快提高,為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和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提升公民科學素質,提高人力資源質量,發揮人力資源優勢,需要繼續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畫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國辦發〔2016〕10號)以下簡稱《科學素質綱要》,《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西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畫綱要實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桂政辦發〔2016〕121號),《貴港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貴港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的通知》(貴政發〔2016〕11號)要求,結合我市全民科學素質工作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政府推動、全民參與、提升素質、促進和諧”的工作方針,緊扣“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促進創新創造”的工作主題,圍繞貴港市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和新興工業城市的定位,面向基層、服務民生,完善機制、繼承創新,精準發力、跨越發展,推動科技教育、傳播與普及,紮實推進全民科學素質工作,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情和潛力,為加快貴港經濟社會發展,實現與全國全區同步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二)發展目標。
到2020年,科技教育、傳播與普及長足發展,建成適應貴港創新發展需求的現代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組織實施、基礎設施、條件保障等體系,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公共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力爭達到7.16%。
——促進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弘揚創業創新精神,更加關注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宣傳普及高新技術、綠色發展、健康生活等知識和觀念,促進在全社會形成崇尚科學的社會氛圍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進一步推動依靠創新驅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以重點人群科學素質行動帶動全民科學素質整體水平跨越提升。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以及創新能力明顯提高,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科學決策的意識和水平不斷增強,農民、城鎮勞動者的科學生產和科學生活能力快速提升,農村、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公民的科學素質顯著提升。
——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公共服務能力大幅提升。科技教育與培訓體系基本完善,社區科普益民服務機制逐步建立,科普基礎設施的服務能力不斷增強,公民提高科學素質的機會與途徑顯著增多。
二、重點任務
“十三五”時期重點開展以下工作:
(一)實施青少年科學素質行動。
均衡配置科技教育資源。面向農村學生,特別是農村留守青少年開展科技輔導、心理輔導、安全健康等方面的志願服務,幫助他們提高科學素質、豐富生活閱歷、增長見識。重視信息技術的普及套用,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繼續加大優質教育開發和套用力度。
開展校內外結合的科技教育活動。充分利用上級推動開放重點高校的科技教育資源的機遇,促進高校和普通高中合作。開展科技場館、科普大篷車進校園工作,鼓勵中國小校利用青少年宮、科技館、博物館等各類科技場館及基地的資源,開展科技學習和實踐活動,探索科技教育校內外有效銜接的模式。推進信息技術與科技教育、科普活動融合發展。
推動青少年開展科技創新創造創業。引導各類學校與高校及科技創新單位、部門之間加強聯繫與合作,為青年將科技創意轉化為實體成果提供渠道、平台和資助。大力開展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織青少年參加上級組織的科技創意大賽、挑戰杯、青少年機器人大賽等活動,為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提供交流和推廣的機會,努力營造青少年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氛圍。(牽頭單位:市教育局,團市委、科協;配合單位:市委宣傳部、貴港日報社,市科技局、民族宗教委、民政局、公安局、司法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水利局、農業局、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衛計委、環境保護局、林業局、水產畜牧獸醫局、安監局、食品藥品監管局、質監局、法制辦、地震局,氣象局、婦聯)
(二)實施農民科學素質行動。
大力開展農業科技教育培訓。開展農業生產經營技能等培訓,全方位、多層次培養各類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網路、農業綜合服務站所、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等在農村科技培訓中的作用,面向農民開展科技教育。著力培養具有科學文化素質、掌握現代農業科技、具有一定經營管理能力的新型職業農民。
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農村科普活動。深入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普日、貴港十月科普大行動等各類科普活動,切實發揮農村各類實用人才作用,大力普及綠色發展、安全健康、耕地保護、防災減災等科技知識和觀念,傳播科學理念,幫助農民建立科學健康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提高農民健康素養,建設美麗鄉村和宜居村莊。
加強農村薄弱地區和重點人群科普工作。組織引導各類科技專家深入貧困村開展科技幫扶,支持貧困村開展新品種、新技術引進試驗和科技示範、培訓、推廣。加強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科普工作,積極開展面向少數民族民眾的科技教育、傳播與普及。大力開展巾幗科技特派員、巾幗科技示範基地建設等工作,深入實施提升農村婦女的科學素質行動計畫。大力實施科技(普)教育扶貧,加強對貧困地區農村中國小學生科學素質教育力度。加強貧困地區農村農民職業技能、實用技能培訓,擴大“五個一”農村適用技術培訓工程覆蓋面,力爭每年培訓2萬人次以上,提高貧困地區農民的就業創業能力。在貧困村的村級公共服務中心配套建設具有科普宣傳功能的文化牆(欄),農家書屋。(牽頭單位:市農業局,科協;配合單位:市委組織部、宣傳部、貴港日報社,市教育局、科技局、民族宗教委、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住房城鄉建設委、水利局、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衛計委、環境保護局、統計局、林業局、水產畜牧獸醫局、安全監管局、食品藥品監管局、質監局、法制辦、扶貧辦、地震局,氣象局、總工會、團市委、婦聯)
(三)實施城鎮勞動者科學素質行動。
大規模開展職業培訓。構建以企業為主體、職業院校為基礎,各類培訓機構積極參與的職業培訓和技能人才培養體系。組織實施技能就業培訓工程。面向城鎮全體勞動者,積極開展訂單式、定崗、定向等多種形式的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安全生產培訓和創業培訓。開展職工技能大賽,組織我市職工參加全區職工技能大賽、青年崗位能手評選和全區青年職業技能大賽,努力提高職工職業技能。到2020年,基本實現有培訓願望的勞動者都有機會參加1次以上職業培訓。
廣泛開展進城務工人員培訓教育。大力開展“農民工求學圓夢行動”和城鄉婦女崗位建功評選等活動,將綠色發展、安全生產、健康生活、心理疏導、防災減災等作為主要內容,組織開展進城務工人員專題培訓,提高其在城鎮的穩定就業和科學生活能力。
營造創新創造社會氛圍。繼續深入推進“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講理想、比貢獻”、“最美青工”等活動,著力打造一批學習型、創新型、技能型團隊。突出企業的主陣地作用,發揮企業科協、職工技協、研發中心等組織和機構的作用,組織開展面向職工的專題講座和科學培訓,尊重城鎮勞動者的首創精神,推動形成創新創造的社會氛圍。(牽頭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安監局,總工會;配合單位:市委宣傳部、貴港日報社,市工業和信息化委、教育局、科技局、民族宗教委、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住房城鄉建設委、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衛計委、環境保護局、食品藥品監管局、質監局、法制辦、地震局,氣象局、團市委、婦聯、科協)
(四)實施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行動。
把科學素質教育貫穿於領導幹部和公務員教育培訓考核錄用各個環節。按照《2013—2017年貴港市幹部教育培訓規劃》的有關部署開展幹部和公務員培訓,積極利用網路化、遠程化等教育培訓,擴大優質科普信息覆蓋面,將科學素質教育納入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網路培訓教學計畫和相關課程。突出對縣鄉黨政領導幹部、各級各部門科技行政管理幹部、科研機構負責人和國有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技術負責人等人員的科學素質教育培訓。在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中,加強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等內容的學習。認真落實關於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政績考核工作有關要求,把科學素質體現在領導幹部任職考察、年度考核和公務員錄用考試中,強化科學素質有關內容。
開展針對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的各類科普活動。配合辦好專家學者科技講座、科普報告等各類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科普活動。有計畫地組織領導幹部和公務員到科研場所參觀學習,鼓勵領導幹部和公務員參加每年的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普日、貴港十月科普大行動等有關科普活動。(牽頭單位:市委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配合單位:市委宣傳部、貴港日報社,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委、教育局、科技局、民族宗教委、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財政局、住房城鄉建設委、水利局、農業局、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衛計委、環境保護局、統計局、林業局、水產畜牧獸醫局、安全監管局、食品藥品監管局、質監局、法制辦、扶貧辦、地震局,氣象局、總工會、團市委、婦聯、科協)
(五)實施社區居民科學素質行動。
廣泛開展社區科技教育、傳播與普及活動。圍繞“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促進創新創造”的工作主題,深入開展科技、文化等科學知識進社區活動。組織開展社區氣象、防震減災、燃氣用電安全、電梯安全以及社區居民安全技能、急救技能培訓等各類應急安全教育培訓活動。面向城鎮新居民開展適應城市生活的科技教育、傳播與普及活動,幫助新居民融入城市生產生活。
深入實施基層科普行動計畫。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中切實加強社區科普工作,推動科普示範社區蓬勃發展。動員轄區學校、企業、科技社團、科普場館、科普教育基地等相關單位開發開放科普資源,支持和參與社區科普活動。充分發揮社區組織和科普志願者組織的作用,組織和引導社區居民參與科普活動,發揮黨員先鋒崗、青年文明崗、巾幗文明崗以及在社區有影響和號召力人士的帶動作用,加強社區科學文化建設,助力和諧社區、美麗社區建設。(牽頭單位: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民政局,婦聯、科協;配合單位:市委宣傳部、貴港日報社,市工業和信息化委、教育局、科技局、民族宗教委、公安局、司法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住房城鄉建設委、衛計委、環境保護局、安全監管局、食品藥品監管局、質監局、法制辦、地震局,氣象局、總工會、團市委)
三、支撐體系
(一)實施科普基礎設施工程。
統籌推進科普基礎設施建設。將科普基礎設施建設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及基本建設計畫,加快推進市科技館建設,爭取早日建成投入使用。博物館等要展示、講解藏品所蘊含的科學內容。新建一批具備科技教育、培訓、展示等多功能的基層綜合性科普活動場所和科普設施。在充分利用和整合現有資源的基礎上,加大街道(鄉鎮)、社區(行政村)的“科普活動站(室)”、“科普畫廊(宣傳欄)”等科普設施的建設力度,大力推進科普信息屏等新型基層科普設施的建設,不斷拓展基層科普服務能力。各縣市區要積極參加科普示範縣(市、區)等示範創建活動,推廣農民科學素質行動的先進經驗。有條件的中國小利用現有的教育培訓場所建立青少年科學工作室。積極爭取上級科協配發科普大篷車,用好現有科普大篷車,提高服務能力和社會影響力。有條件的中國小利用現有的教育培訓場所建立青少年科學工作室。加大面向農村青少年的科普設施的扶持,完善現有農村中學科技館、鄉村學校少年宮等農村青少年科技活動場所建設。加強科技場館及基地等和少年宮、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等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對接,廣泛開展科普資源和技術輻射服務。
加強科普教育基地建設。依託現有資源,建設地震、氣象、環境保護、安全生產、食品藥品、農業、林業、畜牧水產等行業科普教育基地,不斷完善運行機制,提升科普教育服務能力。推動青少年宮、各類文化場所、培訓基地等增加科技教育內容。引導旅遊景區等公共設施增強科技教育功能。貫徹執行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海關總署、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部門下發的科普稅收優惠政策。
推動優質科普資源開發開放。推動有條件的科研機構、科技社團等向公眾開放實驗室、陳列室和其他科技類設施,探索建立科普合作交流、科普設施共建、科普資源共享的有效機制。積極組織動員科技社團及爭取各級科研院所有關機構在我市開展科普活動,切實利用好科研院所的科技人才資源。鼓勵高新技術企業對公眾開放研發機構、生產設施(流程、車間)或展覽館等,推動建設專門科普場所,探索企業科普資源開發開放有效模式。(牽頭單位:市科協,發展改革委、科技局;配合單位:市委宣傳部、貴港日報社,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教育局、民族宗教委、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財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住房城鄉建設委、水利局、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衛計委、環境保護局、統計局、農業局、林業局、水產畜牧獸醫局、安全監管局、食品藥品監管局、質監局、法制辦、地震局,氣象局、總工會、團市委、婦聯)
(二)實施科技教育與培訓基礎工程。
加強科技教育師資培訓和研修。鼓勵各級學校教師參加有關院校開設科技教育專業或相關課程,培養更多科技教育師資。在“國培計畫”中,加強科學教師科學素質能力培訓,培養“種子”教師,加大對科學教師以及相關學科教師的培訓力度。實施科學教師和科技輔導員專項培訓,到2020年實現對全市一線科學教師和骨幹科技輔導員培訓全覆蓋。
改進科技教育教學方法。加強中國小科技教育研究,注重學思結合,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加大科技教育優秀教學成果的推廣力度,發揮其示範輻射作用。開發實踐課程和活動課程,增強學生科學實驗、生產實習和技能實訓的成效。
加強科技教育與培訓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中國小科技教育硬體設施建設。合理規劃布局現有科技教育培訓基地、場所,不斷提高使用效率。調動社會資源積極參與中國小科技教育網路資源建設,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作用,不斷豐富網路教育內容,促進優質教學資源廣泛共享。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場館、職業學校、成人教育培訓機構、社區學校等各類公共機構積極參與科技教育和培訓工作。(牽頭單位:市教育局,科協;配合單位:市委宣傳部、貴港日報社,市民族宗教委、公安局、司法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住房城鄉建設委、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科技局、衛計委、水利局、農業局、林業局、水產畜牧獸醫局、安全監管局、食品藥品監管局、市質監局、法制辦、地震局,氣象局、總工會、團市委、婦聯)
(三)實施科普信息化工程。
實施科普信息化建設工程,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開展科普信息化建設。大力發展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用好上級建設的“三農”網路書屋,組織農村民眾參加農民科學素質網路競賽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動。引導民眾用好中國科普、“科普廣西”等公共科普信息平台學習科普知識。用好各級數字科技館和科技館科普信息化建設成果,通過網路學習科普知識。提倡和鼓勵利用電子科普視頻、社區電子屏、大型廣告屏、科普中國e站等多媒體終端傳播科學知識。創新科普傳播形式,推動電視台、廣播電台、報刊雜誌等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在科普內容、渠道、平台、經營和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實現包括紙質出版、網路傳播、移動終端傳播在內的多渠道全媒體傳播。推動開辦科普電視頻道,推動全市縣級以上電視台、廣播電台開設科教欄目,貴港日報開設科普專欄或增加科普專欄版面。
強化科普信息的落地套用。引導廣大民眾用好上級科研院所建設開發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台,接受學習相關科普知識。加大對農村的科普信息推送力度。(牽頭單位:市科協,科技局、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貴港日報社、市委宣傳部;配合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委、教育局、民族宗教委、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財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住房城鄉建設委、水利局、農業局、衛計委、環境保護局、林業局、水產畜牧獸醫局、安全監管局、食品藥品監管局、質監局、法制辦、扶貧辦、地震局,氣象局、總工會、團市委、婦聯)
(四)實施科普產業助力工程。
藉助上級政策支持,引導社會各界參與科普產品研發與創新。推動原創性科普融合創作,圍繞公眾關切的社會焦點熱點問題,大力開展科普文章、科普視頻、科普微電影、科普動漫等形式多樣的科普作品創作。加強科普產品研發的交流與合作,引進優秀科普產品,借鑑國際先進科普產品研發理念和方法,加強科普創作的理論研究,為科普資源開發營造有利環境,促進科普創作水平的提高。
推動社會科普服務業的發展。推動旅遊景區、農業觀光園等結合自身優勢,開展特色科普旅遊活動。推動各地結合地方特色和民族特點,挖掘具有鮮明特色的科普旅遊資源,形成全社會力量參與科普旅遊業開發的良好局面。(牽頭單位:市科技局、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科協;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教育局、民族宗教委、財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住房城鄉建設委、水利局、農業局、衛計委、環境保護局、林業局、水產畜牧獸醫局、安全監管局、食品藥品監管局、質監局、法制辦、扶貧辦、地震局,氣象局、總工會、團市委、婦聯)
(五)實施科普人才建設工程。
加強科普人才培養和繼續教育。落實國家中長期科技、教育、人才發展規劃綱要,建設好專職和兼職科普工作隊伍。落實好各種激勵措施,探索符合我市實際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科普工作。大力培養科技教育活動組織策劃、科學實驗等方面的專門人才。加大科普創作的支持力度,培養高水平科普創作與設計團隊。推動科技界與大眾傳媒的合作與交流,形成一批科技新聞、出版、影視、動漫等方面的高端科普傳媒人才,特別是新媒體科普傳媒人才。
加強科普專業隊伍建設。充分發揮科技社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作用,搭建科學傳播服務平台,發展壯大科學傳播專家團隊。結合科技教育和課外科普活動,重點在中國小校、科普場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建立專職青少年科技輔導員隊伍。依託基層各類組織,動員科技特派員、大學生村官、農村致富帶頭人、中國小教師和科普志願者等擔任科普宣傳員,實現鄉村社區科普宣傳員全覆蓋。充分發揮企業科協、企業團委、職工技協、研發中心等作用,結合職工技能培訓、繼續教育和各類科普活動,培養和造就企業實用科普人才。
大力加強科普志願者隊伍建設。大力建設科普志願者服務站等組織,為科普志願者提供良好的服務平台。充分發揮學會等科技社團的科普人才資源優勢,大力推動科普專家團隊建設。大力發展以離退休專家為主體的社區志願者隊伍、以學會專家為主體的重大科普活動的服務志願者隊伍、以科技專家為主體的科普報告志願者隊伍。建立健全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科普志願者動員機制,發展應急科普志願者隊伍。(牽頭單位:市科協,市科技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配合單位:市委組織部、宣傳部、貴港日報社,市工業和信息化委、教育局、民族宗教委、公安局、民政局、水利局、農業局、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衛計委、環境保護局、林業局、水產畜牧獸醫局、安全監管局、食品藥品監管局、質監局、地震局,氣象局、總工會、團市委、婦聯)。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全市全民科學素質工作由市各級政府統一領導。市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具體組織實施工作,各成員單位和有關部門按照工作分工,將有關任務納入本部門本單位工作規劃和計畫。市科協要充分發揮綜合協調作用,會同有關部門定期和不定期召開會議,研究相關政策措施,協調解決實施工作中有關重大問題。推動實施工作開展。
(二)落實經費保障。
按照分級負責的要求,市各級財政要保障公民科學素質建設工作正常開展。市財政每年安排經費用於公民科學素質工作。各縣市區政府根據財力情況和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發展的實際需要,安排一定的經費用於公民科學素質建設,逐步提高教育、科普經費的投入水平,將科普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各有關部門根據承擔的任務,按預算管理的規定和現行資金渠道,統籌考慮和落實公民科學素質建設所需經費。
(三)強化政策支撐。
在市、各縣(市、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專項規劃以及科學技術、傳播與普及的法律法規教育中,體現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目標、要求和任務。要研究制定促進本地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的政策,落實有關鼓勵科普事業發展的科普稅收優惠等相關政策,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提供政策保障。
(四)加強督促檢查。
市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對各縣(市、區)各部門落實《科學素質綱要》情況定期進行督促檢查,推動工作任務的落實。做好工作總結,加強各地全民科學素質工作的研究和經驗交流。對在公民科學素質建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給予獎勵和表彰,大力宣傳先進人物和典型經驗。
(五)明確進度安排。
啟動實施(2016年12月)。推動和指導各縣(市、區)制定“十三五”全民科學素質工作實施方案並啟動實施方案。做好“十三五”《科學素質行動綱要》的實施動員和宣傳工作。
深入實施(2017年1月-2020年6月)。繼續完善工作機制,加強監測評估,針對薄弱環節,解決突出問題,全面推進各項重點任務的實施。
總結評估(2020年6月-2020年12月)。組織開展督查,對“十三五”期間全民科學素質工作進行總結和評估,繼續推進組織實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