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證詳解
謙虛退讓。
《
史記·淮陰侯列傳論》:“假令
韓信學道謙讓,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則庶幾哉。”
宋
歐陽修 《試筆·蘇子美蔡君謨書》:“近年君謨獨步當世,然謙讓不肯主盟。”
明
馮夢龍 《
喻世明言》第一卷:“兩下謙讓多時,薛婆只得坐了
客席。這是第三次相聚,更覺熟分了。”
明 馮夢龍 《
東周列國志》第五十一回:“叔敖謙讓再三,乃受命為令尹。”
馬南邨 《燕山夜話·為什麼會吵嘴》:“我們中國人歷代相傳,都以謙讓為
美德。”
明 施耐庵《
水滸》第五回《小霸王醉入銷金帳 花和尚大鬧桃花村》 這魯智深也不謙讓,也不
推辭,無一時,一壺酒,一盤肉,都吃了。
《
東周列國志》第七回:“夷仲年曰:‘上國以
王命征師,
敝邑奔走恐後,少效微勞,禮所當然,決不敢受邑。’謙讓再三。”
相關詞語
有關名言
九牛一毫莫自誇,驕傲自滿必翻車。歷覽古今多少事,成由謙遜敗由奢。 ——
陳毅勞謙虛己,則附之者眾;驕慢倨傲,則去之者多。 ——
葛洪恃國家之大,矜民人之眾,欲見威於敵者,謂之驕兵。 ——
魏相滿盈者,不損何為?慎之!慎之! —— 朱舜水
人生至愚是惡聞已過,人生至惡是善談人過。 —— 申居鄖
盛滿易為災,謙沖恆受福。 —— 張廷玉
驕傲自滿是我們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這個陷阱是我們自己親手挖掘的。 ——
老舍昂著頭出征,夾著尾巴回家,是
庸駑而又好戰的人的常態。 ——
馮雪峰我們不要把眼睛生在頭頂上,致使用了自己的腳踏壞了我們想得之於天上的東西。 —— 馮雪峰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我們應當永遠記住這個真理。 —— 毛澤東
相關典故
孔融讓梨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誇他是奇童。4歲時,他已能背誦許多
詩賦,並且懂得
禮節,父母親非常喜愛他。 一日,父親的朋友帶了一盤梨子,父親叫孔融他們七兄弟從最小的小弟開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個最大的,而孔融揀了一個最小的梨子說:“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給哥哥們吧。”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又問:“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說:“因為我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應該讓著他。”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曲阜,並且一直流傳下來,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相關典故一
有個皇帝決定要獎賞臣子們每人一隻羊。但那些羊有大有小,有肥有瘦,要怎樣分配才不至於導致爭議呢?皇帝把這個“難題”拋給了手下的臣子。第二天早朝時,百官們
各抒己見,向皇帝提出了很多的分羊辦法。正當百官爭論得
臉紅耳赤時,宰相默默地來到圈羊的地方,把其中一隻最瘦、最小的羊牽走了。於是大家在互相謙讓中很快地就把羊分了下去。
相關典故二
張英,(1637—1708),字敦復,號
樂圃,清朝人物,清代著名大臣
張廷玉之父。
據《桐城縣誌》記載,康熙時期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的老家人與鄰居吳家在宅基地問題上發生了爭執,家人飛書京城,讓張英打招呼“擺平”吳家。而張英回饋給老家人的是一首詩“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見書,主動在爭執線上退讓了三尺,下壘建牆,而鄰居吳氏也深受感動,退地三尺,建宅置院,六尺之巷因此而成。
在安徽
安慶,流傳著這樣說法:“父子宰相府”、“五里三進士”、“隔河兩狀元”,指的是張英家庭。張英的兒子是大名鼎鼎的張廷玉,熱播的影視劇《
康熙大帝》、《康熙王朝》和《乾隆王朝》中都有他的重要身影。張廷玉(1672-1755)為康熙時進士,官至保和殿大學士、
軍機大臣,乾隆時加
太保,為官康、雍、乾三代,歷半個世紀寶刀不老,為二千年封建官場之罕見。他有這樣的官場作為,應該說是他得益於父輩、祖輩淡泊致遠、克已清廉的家風。
六尺巷在父輩那裡寬了六尺,而在他的心胸中又寬了萬丈,“心底無私天地寬”,無私的心胸因此坦蕩而無垠!
張英、張廷玉父子是安徽省著名歷史人物,二人在清初康、雍、乾盛世居官數十年,參與了平藩、收台灣、征漠北、
攤丁入畝、改土歸流、編棚入戶等一系列大政方針的制訂和實行。對穩定當時政局,統一國家,消弭滿漢矛盾,強盛國計民生都起到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二人為官清廉,人品
端方,均官至一品
大學士,是歷史上著名的賢臣良相。同時二人還是史家公認的學者大儒。
在張家官運的背後是康雍乾三世,他們是清代有作為的皇帝,在有作為的皇帝身邊
溜須拍馬,邀寵作奸是沒有市場的,特別是雍正皇帝,為政不長,卻厲行政改,一生勤於國政,“崇儉而不奢”,“毫無土木聲色之娛”,張廷玉記錄雍正:“上進膳,承命侍食,見一於飯顆並屑,未嘗廢置纖毫!!”飯粒落於桌上也不捨棄!在張家高官的背後,是威嚴自律的帝國皇帝。
當時的清王朝儘管帝王自律而有作為,但對漢人仍提防有加,防漢人顛覆政權,
大興文字獄,高官厚爵們也伴君如侍虎,如履薄冰。張家人低調屈身,也成自然,據載,張廷玉之子
張若靄殿試得一甲第三名(
探花),張廷玉跪求雍正換人,以留得名額給天下平民英才,因為張家已太多出人頭地的機會了。雍正深為感動,將其子降級任用,可見張家謙卑公允之心昭昭可鑑日月。
附:六尺巷開的“官司”
洪德彬
一段關於文華殿大學士張英的故事,發生在清朝康熙年間,安徽
桐城縣發生了一件當朝宰相張英與桐城名醫
葉天士家為了牆基爭地界打官司的奇聞。 因為張英家要蓋房子,地界緊靠葉家。葉天士提出要張家留出中間一條路以便出入。但張家提出,他家的地契上寫明“至葉姓牆”,現按地契打牆有什麼不對,即使要留條路,也應該兩家都後退幾尺才行。這時張英在北京為官,其子張廷玉(雍正、乾隆兩朝名臣)也考中進士,在朝為官,老家具體事務就由老管家操辦。俗語說:“宰相家人七品官”,這位老管家覺得自己是堂堂宰相家總管,況且這樣建牆也有理有據,葉天士家的意見不值得答理。於是沿著葉家牆根砌起了新牆。這個葉天士是個倔脾氣,一看張家把牆砌上了,咽不下這口氣,葉府自然也能動筆,一紙狀文告到了縣衙,打起了官司。
一個名醫與當朝宰相打官司,而且理由也不十分充分,親朋好友都為葉家擔心,怕他們吃虧,勸他們早點撤訴,但葉家就是不聽,堅持把官司打下去。張家管家一看事情鬧大了,就連忙寫了封信,把這事稟告了北京的張英。不久,就接到了張英的回信。信中沒有多話,只有四句詩:“
一紙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管家看了這首詩,明白了主人的意思,就來到葉家,告訴葉天士,張家準備明天拆牆,後退三尺讓路。葉家以為是戲弄他們,根本不相信這是真話。管家就把張英這首詩給葉秀才看。葉家看了這首詩,十分感動,連說:“
宰相肚裡好撐船,張宰相真是好肚量。”
第二天早上,張家就動手拆牆,後退了三尺。葉家見了心中也很激動,就把自家的牆拆了也後退了三尺。於是張、葉兩家之間就形成了一條百來米長六尺寬的巷子,被稱為“六尺巷”。據說,這裡成了桐城縣一處歷史名勝,一直保存下來。
看完這段故事,我也確實深有所感。我認為:張、葉兩家打的完全是一場不對稱的官司,張家是當朝一品深受康熙皇帝信任的文華殿大學士,葉家是一個醫藥世家,就事情本身而論,張家按地契位置砌牆,也算不上恃強霸占。當時張英接到管家來信,不必寫什麼對付葉家的強硬言詞,只需要讓管家向當地地方官吏打個招呼要他們“酌情辦理”或者“按律處置”,那些對當朝宰相唯恐巴結不上的地方官吏當然心領神會……但張英沒有以強凌弱,而是採取了和鄰睦里,以仁愛待人的姿態,從而使兩堵冷牆之間有了溫度。這不僅在當時,就是在今天也是很有啟示的。特別是對某些仗勢欺人、橫行鄉里、以強凌弱、巧取豪奪的人,難道不感到羞愧嗎?
張英、張廷玉父子,一般稱之謂“大小
張相”。對張廷玉我了解較多,對張英只知其大概,知之甚少。南方歸來,查看了資料得悉,張英安徽桐城人。康熙初年進士,歷任
翰林院編修、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康熙三十八年拜文華殿大學士。張英為官勤細謹慎,深得康熙信任。康熙稱讚他:“始終
敬慎,有古大臣風。”他的家教是“務本力田,隨分知足”。看看這段小傳,確是和上述拆牆禮讓的事跡相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