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仁不讓,漢語成語。
拼音:dāng rén bù ràng
釋義:原指以仁為任,無所謙讓。後指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
基本介紹
成語,拼音,引證解釋,成語辨析,成語出處,成語典故,尊師之辨,造句示範,
成語
當仁不讓
拼音
dāng rén bù ràng
引證解釋
原指以仁為任,無所謙讓。後指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
《論語·衛靈公》:“當仁不讓於師。” 朱熹 集註:“當仁,以仁為己任也;雖師亦無所遜。言當勇往而必為也。”
《後漢書·曹褒傳》:“夫人臣依義顯君,竭忠彰主,行之美也。當仁不讓,吾何辭哉!”
清 錢謙益 《與惟新和尚書》:“當仁不讓,捨我其誰!”
吳組緗 《山洪》二九:“他以一種當仁不讓的神氣立刻接受了委託,興奮的跳著去了。”
成語辨析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狀語、定語;指該做就做
【條 件】
1.正義的事.
2.當事者必須積極主動去做.
【詞 性】褒義詞
成語出處
《論語·衛靈公》:“當仁,不讓於師。”
譯文
孔子說:“面對著仁德,就是老師,也不同他謙讓。”
評析
孔子和儒家特別重視師生關係的和諧,強調師道尊嚴,學生不可違背老師。這是在一般情況下。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師,也不謙讓。這是把實現仁德擺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惡的最高準則。
成語典故
“仁”,可以說是儒家學說的核心。
有一次,孔子的學生子張問孔子:“究竟何謂‘仁’?”
孔子回答說:“做到恭、寬、信、敏、惠五點即可。”
子張又問:“怎樣做到恭、寬、信、敏、惠呢?”
孔子解釋說:“沒有放肆的心叫恭;心地不狹窄叫寬;沒有欺詐的心叫信;沒有怠情的心叫敏;沒有苛刻的心叫惠。一個人如果沒有仁德,就不能稱之為人了。如果一個人承擔了‘仁’的事,就要勇往直前地去做,不可有半點的謙讓之心。即使老師在面前,也不必同他謙讓(當仁,不讓於師)。”
古文部分: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尊師之辨
《論語·衛靈公篇》:“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傳統譯文(譬如1、孔子說:"面對仁道,在老師面前也不要謙讓”。2、孔子說:“面對著仁德,就是老師,也不同他謙讓。”)對老師甚有不敬之嫌,與儒家一貫倡導的尊師重道精神,大相違背。這個譯文:“應當實行仁愛的時侯,自己的仁愛要不遜於老師”(劉樗劉俊)。“不讓於師”不按傳統的“對老師也不能謙讓”翻譯,而是譯為“不遜於老師”。這樣就避免了學生對老師的不敬之嫌,突出了自己的仁愛要超過老師這一積極意義。而自己的仁愛超過老師,正是對老師最大的尊重。最符合儒學的尊師重道精神。因而是最反映原文本旨的譯文。
造句示範
1. 這個工作,小明是最合適的,所以儘管有風險有細節要考慮,小明也當仁不讓的接下了它;
2. 小紅當仁不讓地接下了班長的職位。
這裡的“當仁不讓”就用錯了條件,應該改為“眾望所歸”“不負眾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