諛辭

諛辭

亦作“ 諛詞 ”,諂媚的言辭;奉承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諛辭
  • 外文名:flatter
  • 拼音:yú cí
  • 出處:《說文》
漢語信息,引證詳解,單字解釋,諛,辭,詞,

漢語信息

yú cí
諛辭
但“諛詞”與“諛辭”不同的。
諛是相同的,不同來自兩個ci字。

引證詳解

亦作“諛詞”,諂媚的言辭;奉承話。
劉向九嘆·離世》:“靈懷曾不吾與兮,即聽夫人之諛辭。”
《東周列國志》第八十二回:“於是(伍)子胥伏地涕泣曰:‘嗚呼哀哉!忠臣掩口,讒夫在側,邪說諛辭,以曲為直。養亂畜奸,將滅吳國,廟社為墟,殿生荊棘。’”
黃景仁《將為北行留贈沉楓墀》詩:“我欲為諛詞,不忍為此態。”
郭沫若 《芍藥及其他·竹陰讀畫》:“來訪問我的人,看見這幅畫都說很好,我相信這不會是對於我的諛辭。”

單字解釋

諛yú
  • 【動】
    (形聲。從言,臾聲。本義:奉承,諂媚)同本義〖flatter〗
    諛,諂也。——《說文》
    不擇是非而言謂之諛。——《莊子·漁夫》
    以不善和人者謂之諛。——《荀子·修身》
    從命病君謂之諛。——《說苑·臣術》
    官盛則近諛。——唐·韓愈師說
    誣諛之徒。——唐·柳宗元《柳河東集》
    諂諛之臣。——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又如:諛墓之金(為人作墓誌所得的報酬);諛頌(阿諛奉承);諛悅(諂媚;奉承);諛墓(指替人作墓誌阿諛死者);諛佞(慣於用花言巧語阿諛諂媚的人);諛言(諂媚的言語)
  • 【名】
    諂媚的話〖flattery〗
    唯囿是恢,唯諛是信。——《漢書·韋賢傳》
    又如:諛史(有溢美之辭的史傳)
  • 【形】
    和悅柔順〖bekindlyandgenial〗。如:諛然(愉悅和順的樣子)

辭、辤cí
【名】
(會意。本義:訴訟,打官司)
同本義〖legalcase;lawsuit〗
辭,訟也。——《說文》。按,分爭辯訟謂之辭。
善於辭案條教。——《後漢書·周紆傳》。注:“辭案猶今案牘也。”
皇帝請問下民,鰥寡有辭於苗。——《書·呂刑》
口供〖oralconfession〗
明清於單辭,無或私家於獄之兩辭。——《書·呂刑》
無情者不得盡其辭。——《禮記·大學》
其次不辱辭令。——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辭布者。——《周禮·司市故書》。司農注:“辭布,辭訟泉物者也。”
獄辭無謀故者。——方苞《獄中雜記》
有詔即訊,辭服。——《漢書·趙君韓張兩王傳》
使犯死者自春而窮其辭。——柳宗元《斷刑論下》
言辭;文辭〖word;diction;speech;statement〗
安定辭。——《禮記·曲禮》。疏:“言語也。”
以文害辭。——《孟子》。注:“詩人所歌詠之辭。”
辭也者,兼異實之名,以論一意也。——《荀子·正名》。注:“說事之言辭。”
欲以廣主上之意,塞睚眥之辭。——司馬遷《報任安書》
其次不辱辭令。
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又如:辭色(言辭和容色);辭容(表情;面色);辭旨(言語或文章的主旨、含意)
特指政令之詞〖order〗
近者奉辭伐罪,旄麾南指,劉琮束手。——《三國志》裴松之注引
藉口,口實〖excuses〗
君子疾夫舍日曰欲之而必為之辭。——《論語·季氏》
曹公,豺虎也,挾天子以征四方,動以朝廷為辭。——《資治通鑑》
又如:辭頭(說法;藉口)
中國古代一種介於詩歌和散文之間的體裁,也叫賦,或辭賦並稱〖Ci,atypeofclassicalChineseliterature〗
且攜所著書及詩文辭稿本數冊,家書一篋托焉。——梁啓超《譚嗣同傳》
又如:楚辭
古體詩的一種〖Ci,aformofclassicalpoetry〗。如:木蘭辭
【動】
說講〖speak;talk〗
使人辭於狐突。——《禮記·檀弓》。注:“告也。”
無辭不相接也。——《禮記·表記》。注:“辭所以通情也。”
無傷也,請辭于軍。——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
辭別;告別〖bidfarewell;saygood-byeto〗
朝辭白帝彩雲間。——李白《早發白帝城》
過北郭騷之門而辭。——《呂氏春秋·士節》。注:“辭者別也。”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北朝樂府《木蘭詩》
故人西辭黃鶴樓。——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又如:不辭而別;辭朝(進朝辭謝皇帝);辭世頌(遺書);辭年(辭歲。除夕之夜)
推卻不受〖discline〗
以王父命辭父命。——《公羊傳·哀公三年》
“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呂)蒙辭以軍中多務。——《資治通鑑》
又如:辭讓(推讓);辭不獲命(辭謝推讓而未獲允許)
審訊〖try〗
單于使衛律召武受辭。——班固《漢書·李廣蘇建傳》
遣去〖dispatch;expel〗
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使皇武子辭焉。——《左傳》
辭八人者,而後王安之。——《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解僱,免職〖dismiss〗。如:他被張老闆辭了;辭館(辭去書塾的教職)
辭別cíbié〖bidfarewell〗臨行前向親友等告別
辭不達意cíbùdáyì〖thelanguagefailstoexpresstheidea〗言辭不能把思想確切表達出來
辭呈cíchéng〖(written)resignation〗辭職報告
辭典cídiǎn〖dictionary〗詞典
辭賦cífù〖aliteraryform,sentimentalordescriptivecomposition,oftenrhymed〗古代一種文體,起源於戰國時代。漢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賦稱為楚辭,後人泛稱賦體文學為辭賦
辭格cígé〖figuresofspeech〗修辭方式之一。亦稱“修辭格
辭工cígōng〖dismiss;discharge〗辭掉僱工;僱工辭掉工作
她一氣之下,辭工另尋他主了
辭令cílìng〖languageappropriatetotheoccasion〗社交、外交場合中得體的應對言辭;口才
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為人忠厚,不善辭令
辭書císhū〖dictionary;wordbook〗字典、詞典、百科全書的統稱
辭色císè〖one'sspeechandfacialexpression〗說的話和說話時的神態
辭色壯烈,眾皆慨嘆。——《晉書·祖逖傳》
辭訟císòng〖lawsuit〗訴訟
辭退cítuì〖dismiss〗停止雇用;解僱
辭謝cíxiè〖politelydecline〗彬彬有禮地託辭拒收
辭謝紅包
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辭行cíxíng〖saygood-byebeforesettingoutonajourney〗出門遠行前向親友等告別
辭嚴義正cíyán-yìzhèng〖speakoutsternlyfromasenseofjustice〗言辭嚴密貼切,義理正大
辭藻cízǎo〖flowerylanguage〗精妙的辭彙;辭令
故意玩弄辭藻,毫無誠意
辭章cízhāng〖poetryandprose〗
詩詞文章等的總稱
指文章的修辭;寫作技巧
辭職cízhí〖resign;handin(sendin)one'sresignation〗辭去所擔任的職務
他向上級提出了辭職要求

【名】
(形聲。從言,司聲。本義:言詞。按,“辭”、“詞”在“言詞”這個意義上是同義詞。但在較古的時代,一般只說“辭”,不說“詞”。漢代以後逐漸以“詞”代“辭”)
同本義〖one'swords;whatonesay〗
詞,意內而言外也。——《說文》
詞色甚強。——《世說新語·輕詆》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杜甫《石壕吏》
門者故不入,則甘言媚詞,作婦人狀,袖金以私之。——宗臣《報劉一丈書》
又如:名詞;動詞;形容詞;詞色(聲色);詞鋒(犀利的文筆,好像刀劍的鋒芒);詞不達意
詩文中的詞語〖sentencesinspeeches,poems,writingsoroperas;speech;statement〗
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姜夔《揚州慢》
又如:詞科(文詞科場;科舉考場);詞場(文壇、文苑、文辭薈萃的地方;文詞科試的場所);詞翰(詞章);詞章(文辭的通稱。後用以專稱詩賦文章而言)
狀紙;訴訟〖lawsuit〗
次日,一乘轎子抬到縣門口,正值知縣坐早堂,就喊了冤,知縣叫補進詞來。——《儒林外史》
又如:詞狀(狀詞;訴狀);詞因(原因,情由。多指供詞,訟狀所陳述的內容);詞訟(同辭訟。訴訟)
文體名,詩歌的一種〖ci—classicalpoetryconformingtoadefinitepattern〗。一種韻文形式,由五言詩、七言詩或民間歌謠發展而成,起於唐代,盛於宋代。原是配樂歌唱的一種詩體,句的長短隨歌調而改變,因此又叫長短句。有小令和慢詞兩種,一般分上下兩闋
【動】
說,告訴〖tell〗
其詞於賓曰。——《禮記·曾子問》
詞不達意cíbùdáyì〖thewordsfailtoconveytheidea〗言詞不能準確地表達意思
他的詩是如此疏忽…如此馬虎、潦草和詞不達意
詞典cídiǎn〖dictionary〗收集辭彙按某種順序排列並加以解釋供人檢查參考的工具書
詞調cídiào〖tonalpatternsandrhymeschemesofcipoetry〗詞的格式
詞法cífǎ〖morphology〗語法內容之一,包括詞的構成、組合,詞形變化等內容
詞賦cífù〖atypeofclassicalChinesewriting〗詞和賦的合稱
詞根cígēn〖root〗詞的主要組成部分,詞義構成的基礎部分
詞話cíhuà〖notesandcommentsoncipoetry;novelwithpartsinversecommonintheMingDynasty〗
評論詞的內容、形式或記載詞的作者事跡的書
散文裡間雜韻文的說唱文藝形式,是章回小說的前身,起於宋元,流行到明代。明代也把夾有詞曲的章回小說叫做詞話
辭彙cíhuì〖vocabulary;wordsandphrases〗一種語言中所有詞的總和,也指某一範圍內所使用的詞的總和
詞句cíjù〖wordsandphrases〗∶詞和句子;字句
空洞的詞句〖terms〗∶措辭
用熱情洋溢的詞句描寫
詞庫cíkù〖word-stock〗一種語言、方言或個人習語的詞的集成
詞類cílèi
〖partsofspeech〗語言中詞的語法分類漢語詞,通常分為實詞虛詞兩大類,前者包括名詞、代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後者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擬聲詞;在英語,傳統上分為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介詞(前置詞)、冠詞、連線詞感嘆詞八大類。語法因派別不同而有不同的分類和稱謂
詞牌cípái〖namesofthetunestowhichcipoemsarecomposed〗填詞用的曲調名。如“菩薩蠻”、“西江月
詞曲cí-qǔ〖ageneraltermforciandqu〗詞和曲的合稱
詞訟císòng〖lawsuit;legalcases〗訴訟
詞素císù〖morpheme〗語言中構成詞的要素,是最小的語音語義結合體。又叫“語素”。
詞壇cítán〖acircleinwhichtowritewordstoagivenmelody〗填詞界
詞壇故事
詞頭cítóu〖prefix〗構詞成分之一,指詞的前綴
詞尾cíwěi〖suffix〗構詞成分之一,加在詞的最後,表示某些附加意義或語法意義,如“躺著”的“著”、“同胞們”的們
詞位cíwèi〖lexeme〗某些語言學家給語言辭彙的基本單位起的名稱
詞形cíxíng〖morphology〗指詞的形態,印歐語系語言等詞的形態隨詞表示的語法意義的不同而變化,漢語詞的形態變化不豐富
分詞或動詞的詞形
詞性cíxìng〖syntacticalfunctionsandmorphologicalfeaturesthathelptodetermineapartofspeech〗作為劃分詞類的根據的詞的特點。如“一瓶膠”的“膠”可以跟數量詞結合,是名詞,“膠柱鼓瑟”的“膠”可以帶賓語,是動詞
詞序cíxù〖wordorder〗詞在詞組或句子裡的先後次序。在漢語中,詞序是一種主要的語法手段。“不很好”跟“很不好”,“了不得”跟“不得了”,“房子比樹高”跟“樹比房子高”,詞序不同,意思就不一樣
詞義cíyì
〖sense〗∶指詞所包含的意義,即詞的內容
〖acceptation〗∶也可以指某一固定詞組包含的意義
詞語cíyǔ〖wordsandexpressions〗詞和語的合稱,包括單詞、詞組及整個辭彙
新詞典詞語豐富,信息量大
運動界的技術性詞語
詞源cíyuán
〖etymology〗語言成為(如一個詞或詞素)的歷史、來源(常包括其史前史),從該語言成分在語言中最早出現的記載追溯其語音、書寫和詞義的發展;追溯它從一種語言轉變為另一種語言的過程;分析拼成它的組成部分;鑑定它在其他語言中的同源詞,或者追溯它及其同源詞在一種有記載的或假設的祖系語言中的共同的祖傳形式
詞藻cízǎo
〖flowerylanguage〗辭藻,詩文中蓄意加工的華麗辭語
詞綴cízhuì
〖affix〗構詞成分之一,附屬於詞根或短語之前、之後或插在詞或詞根中,表示某種附加意義,或用以產生一個派生詞
詞族cízú
〖wordfamily〗在單一語言中的一組同源詞
所屬的詞族
詞組cízǔ〖phrase〗指兩個以上詞的語法和語義的組合;亦指速記中短詞組的符號或字母的常規組合形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