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疑考》是現代龔樂群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論語疑考
- 作者:龔樂群
- 類別:哲學
- 出版社:巨浪出版社
- 創作年代:現代
《論語疑考》是現代龔樂群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
《論語疑考》是現代龔樂群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內容簡介這是作者對我國古代巨著《論語》考訂的又一力作。全書共分五十小章,從學而時習開始一直到子夏之門人小子章止,作者分別提出了自己的獨到的見解。自何晏論語集解行世後,鄭玄“亦魯...
《《論語》《孟子》疑義研究》是2006年12月湖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松輝、周曉露。本書依照《論語》《孟子》的內容次序,用筆記體的形式,對兩部儒家經典著作中思想、訓詁、典章制度等方面存在的疑難問題進行探討,並做出之有據的闡釋。為方便一般讀者學習,對一些相關的背景知識也作了簡要介紹。目錄 前言...
《論語辨 》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輯錄了崔述、柳宗元、袁牧、趙翼、康有為、崔適、梁啓超、錢穆、錢玄同等人考辨《論語》真偽的著述多篇並加標點。全書共3編:上編為:《論語余說》、《論語源流考》和《論語篇章辨疑》;中編為:《唐虞考信錄》、《洙泗考信錄》、《洙泗考信余錄》及《商考信錄》諸書...
《論語》(lún yǔ),是春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文集,成書於戰國前期。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及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教育原則等。作品多為語錄,但辭約義富,有些語句、篇章形象生動,其...
《論語學史》是2009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唐明貴。作者簡介 唐明貴,男,1971年生,山東臨清人,聊城大學政法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教授。1999年畢業於曲阜師範大學孔子研究所,獲碩士學位。2004年畢業於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獲博士學位。曾先後參加過兩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的撰寫工作。在《孔子研究》、《...
《論語》是儒家最重要的典籍之一。《論語》一書的流傳比較複雜。至漢初就有三種本子,《古論語》、《齊論語》、《魯論語》(以下分別簡稱《古論》《齊論》《魯論》)。《古論》屬古文,《魯論》與《齊論》屬今文,當時張禹依據《魯論》篇目,兼采《齊論》說,善者從之,號稱《張侯論》,在當時影響頗大,...
《論語稽求篇》是由清朝毛奇齡撰。奇齡有《仲氏易》,已著錄。朱子《四書章句集注》,研究文義,期於愜理而止,原不以考證為長。奇齡學博而好辨,遂旁采古義以相詰難。此其攻駁《論語集注》者也。其中有強生支節者。如古人有所師法皆謂之學,即至鱄諸學炙、秦青學謳,亦無異訓。古籍簡介 《論語稽求...
論語余說,清崔述撰。清崔述撰。一卷。關於《論語》,崔述曾在《洙泅考信錄》《洙洇考信余錄》中已有論,故稱《余說》。共分二十四則,乃讀書札記。有釋《論語》之義者,有論《論語》分章分句之得失者,有論《論語》講章俗解之誤者,有論《論語》前後十篇文體之異者,有論朱子《論語集注》之未愜處者...
論語發疑,清顧成章(字詠植)。清顧成章(字詠植)。四卷。書前有金保秦序。中多創解。如認為“其為人也孝悌”,句中“仁作人”與“孝梯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句相呼應。又據《集解》引鄭說及《禮記・馬疏》,認為子夏為魏人,以辨《史記》及《孔子家語》子夏衛人”之說。又釋“有酒食先生饌”章謂先生非...
4、《論語摘衰聖》:“衰”或作“襄”、“褰”,並形近而訛。一作《摘衰聖承進讖》,《古佚書輯本目錄》云:“按《太平御覽》七十六引《摘褰聖》曰:‘承進曰:帝不先義任道德’云云,‘承進’當屬正文(黃奭謂文有脫誤),馬國翰以‘摘褰聖承進’五字為篇題,疑非,諸書引皆作《摘衰(褰、襄...
《青少年一定要讀的國學經典:論語(漫畫版)》語言簡潔精練,含義雋永深刻,其中許多言論被視為至理名言,許多思想也仍具有普遍的借鑑意義和時代價值,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傳統文化讀本。《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詩》,《書》、《禮》,《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
論語鄭注,清宋翔風撰。清宋翔風撰。二卷。為宋氏所輯漢鄭玄《論語》注釋。鄭玄‘論語'注原為十卷,《隋書·經籍志》、《經典釋文,敘錄》、《新唐書》、《舊唐書》均有著錄。其後,《崇文總目》、《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通考》、《宋史·藝文志》不見著錄。可見鄭玄所注《論語》於北宋時...
《論語》十二章,是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語文》(新版),為教育部組織編寫的教材“部編版”教材,分為六三制七年級上冊和五四制七年級上冊,課本上的十二章論語,其中多為孔子的言行,是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的記錄孔子言行的語錄體文集,儒家的重要經典之一,選自《論語譯註》(楊伯峻譯註,中華書局1980年版)...
傳世的《論語》、《孟子》二書,系孔子、孟子的言論輯錄,是反映孔、孟思想的基本著作。 到了宋代,儒學大師朱熹將儒家的《禮記》中的《大學》、《中庸》篇獨立出來,與《論語》、《孟子》合稱《四書》。而由他著述的《四書章句集注》,備受推崇,數百年中被定為科舉考試的必考教材,成為對後世有深遠影響的儒家經典...
論語·雍也篇是《論語》中的一個章節,共包括30章,該篇涉及到“中庸之道”、“恕”的學說、“文質”思想,同時還包括如何培養“仁德”的一些主張。本篇引語 雍也篇是《論語》中第六章節。 本篇共包括30章。其中著名文句有:“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
《大學疏義論語集注考證孟子集注考證》是202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開勇。內容簡介 《大學疏義 論語集注考證 孟子集注考證》是金履祥對朱子《四書章句集注》的進一步疏義。《大學疏義》是對《大學章句集注》精義的演繹和發揮,《論孟集注考證》則是對《論孟集注》之疑難者所做的辨正和補充。
論語序,魏國的何晏等人作《論語集解》,並於開頭寫了一篇。敘曰,魯論語二十篇,皆孔子弟子記諸善言也。簡介 三國時,魏國的何晏等人作《論語集解》,並於開頭寫了一篇《論語序》。原文 論語序 敘曰,漢中壘校尉劉向言魯論語二十篇,皆孔子弟子記諸善言也。大子大傅【1】夏侯勝,前將軍蕭望之,丞相韋賢...
吳承仕《經典釋文序錄疏證》疑“對張”、“討張”,蓋為討論《張侯論語》而作。《隋書經籍志》又載《論語》九卷,鄭玄往。面《唐書藝文志》載虞喜《贊鄭玄論語注》十卷。陸德明《經典釋文序決》不著贊注之名,則書巴佚亡。今唯皇侃《義疏》載其二節。其注“仲弓問子桑伯子”《雍也》一節,考鄭么《注...
然繫於氏者不過男子之美稱。然蓋子既稱孔子,又稱仲尼,則亦無例可說。又認為今之《論語》稱《魯論》者,蓋張禹參合《齊》、《魯》而篇從《魯論》,鄭玄雖兼校《古論》,面篇呂仍從《魯論》,故其後仍之。又認為鄭玄並未見《齊》、《魯》原本,第就《張論》考之。《古論》、《齊論》、...
《論語袁氏注》是胥袁喬(字彥叔)撰寫的古籍,一卷。此書亡佚已久,惟見皇侃《義疏》稱引,僅稱袁氏。《晉書》本傳明載喬注《論語》阮孝緒《七錄》載袁喬《論語釋》十卷,《隋書.經籍志》載,梁有益州刺史袁喬注《論語》十卷,亡。《唐書,藝文志》同。陸德明《經典釋文序錄》亦云,袁喬注《論語》十卷,據皇侃...
《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經典名言要義》是1996年中國城市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目錄 第一章 為學篇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朝聞道,夕死可矣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多...
邴原少孤,數歲時,過書舍而泣。師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傷,貧者易感。夫書者,凡得學者,有親也。一則願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中心感傷,故泣耳。”師惻然曰:“欲書可耳!”原曰:“無錢資。”師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資也。”於是遂就書。一冬之間,誦《孝經》《論語...
《四書質疑》是清代陳梓所撰寫的著作,共五卷。其巾《論語》二百一十二條,《大學》三條,《中庸》六十四條,《孟子》三十二條,未附讀書記疑-一卷。其巾《論語》二百一十二條,《大學》三條,《中庸》六十四條,《孟子》三十二條,未附讀書記疑-一卷。系由作者讀四書的質疑所作的劄記、雜記輯錄編成。認為讀...
史學界把《汲冢書》與西漢武帝時從孔子舊宅發現的古文《尚書》、《論語》等,殷墟發現的甲骨文,敦煌發現的藏經洞,譽為中國文化史上的四大發現。西晉初年,河南省汲縣發生了一件大事,一個叫不準(音 否標,Fǒu Biāo)的盜墓賊,偷偷地掘開一座古墓。墓穴被打開後,由於墓中漆黑,不便尋找隨葬品,他滿地一...
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出自《論語·為政》的內容,意思是要多聽,有懷疑的地方先放一旁不說,其餘有把握的,也要謹慎的說出來,這樣就可以少犯錯誤。《論語·為政》: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基本釋義 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意思是要多聽,有懷疑的地方先放一旁不說,其餘有把握的,也要...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出自《論語》里仁篇的漢語辭彙。意思是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學習,希望能在其中和他看齊;見到沒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內心反省自我的缺點。·釋義 賢:形容詞用作名詞,賢者,有賢德、有才華的人。齊:與...看齊。焉:於加之。內:方位名詞作狀語,在心裡。 思:思考,心裡...
《君子有九思》是孔子說的一段話,出自《論語·季氏》。其原文為: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作品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①,見得思義。”作品注釋 ① 難(...
”釋義辨證》福建論壇, 2006,8, CN35-1248/C 3.《〈論語〉章句辨說二則》現代語文,2006,8,CN37-1333/G4 4.《論語》析疑二則,商專學報,2007,11 課題 1.2005年福建省教育廳社會科學研究項目課題:《〈論語〉註疏中的疑義疏正》2. 2007年福州大學育苗基金課題:《近半個世紀台灣學者研究評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