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余說,清崔述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論語余說
- 作者:崔述
- 語言:國語
- 出版社: 藝文出版社
論語余說,清崔述撰。
《論語》(lún yǔ),是春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文集,成書於戰國前期。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及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
《論語辨 》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輯錄了崔述、柳宗元、袁牧、趙翼、康有為、崔適、梁啓超、錢穆、錢玄同等人考辨《論語》真偽的著述多篇並加標點。全書共3編:上編為:《論語余說》、《論語源流考》和《論語篇章辨疑》;中編為...
《論語新說》是2019年學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俊鳴。 內容簡介 作為經典,《論語》歷經兩千餘年,注者疏者釋者譯者汗牛充棟,《新說》還大膽地號稱“新說”,非狂妄也,良有以也。蓋其“新”有三:在“還原定性”,在“諸...
《論語》,是2023年科學普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昭軍。內容簡介 《論語》是集中體現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的一部重要典籍,是記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約成書於戰國初期。《論語》內容非常廣泛,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
論語十則原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中的一課,選自《論語譯註》。《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語錄體文集,儒家經典著作之一。一則,就是《論語》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則見於《學而》篇,第三、四、五則見於《為政》...
本書是傅佩榮教授關於《論語》最為詳盡、不吝筆墨的作品。緊貼文本,先錄述《論語》每一章經過傅教授考證的原文,再把意思用白話文說清楚,然後再用一篇百餘字的文章解釋其中的重點,看它跟我們現在的人生有什麼關係,可以給我們什麼樣...
子見南子是《論語·雍也》中一段話的開頭。孔子周遊列國期間來到衛國。當時衛國實際的掌權者是衛靈公的夫人南子。南子妖媚,名聲不好,不過她仰慕孔子的能力和品德,知道孔子來了便很恭敬地請孔子去與她會見。於是就有了“子見南子”...
《論語·學而》中孔子說“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也正是這個意思。評語 這段話是孔子教育方針和辦學目的的集中體現。做官之餘,還有精力和時間,那他就可以去學習禮樂等治國安邦的知識;學習之餘,還有精力和時間,他就可以去做官從政...
黃國中,征拜博士十餘人,學多褊,又不熟悉,惟詳五業並授。其或難質不解,詳無慍色,以杖畫地,牽譬引類,至忘寢食。”毛奇齡《四書剩言》:《論語》“人不知而不慍”,《孔疏》原有十義:一是不知學,一是不知我。今人...
——《論語》 亦無使有餘。——《呂氏春秋·辯士》。注:“猶多也。” 父有餘(余)財。——《吳仲山碑》 今也每食無餘(余)。——《詩·秦風·權輿》 2.又如:余夫(指一家五口或八口為率以外多餘的人口);余潤(利潤);余...
崔述在《洙泗考信余錄》中說:“子貢之推崇孔子至矣,則孔子之道所以昌明於世者,大率由於子貢。”《論語》中,子貢的名字出現57次,而顏回的名字僅出現32次。孔子對子貢非常器重,往往將其學說的真諦傳授給子貢,如何為仁,何為士...
論語集注 好,去聲。不求安飽者,志有在而不暇及也。敏於事者,勉其所不足。慎於言者,不敢儘其所有余也。然猶不敢自是,而必就有道之人,以正其是非,則可謂好學矣。凡言道者,皆謂事物當然之理,人之所共由者也。尹氏...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出自孔子的《論語》為政篇,意思是溫習舊知識從而得知新的理解與體會,憑藉這一點就可以成為老師了。說明人們的新知識、新學問往往都是在過去所學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