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發疑,清顧成章(字詠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論語發疑
- 作者:顧成章
論語發疑,清顧成章(字詠植)。
論語發疑,清顧成章(字詠植)。清顧成章(字詠植)。四卷。書前有金保秦序。中多創解。如認為“其為人也孝悌”,句中“仁作人”與“孝梯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句相呼應。又據《集解》引鄭說及《禮記・馬疏》,認為子夏為魏人,以辨《史記》...
《論語辯》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創作的文章,分上、下二篇,為《論語》辯疑。上篇提出《論語》非為弟子所記,是“曾於弟子之為之也”,大概出於樂正子春、子思之徒之手。然他又言,也可能是“孔子弟子嘗雜記其言,然而卒成其書者,曾氏之徒也”。下篇占《論語·堯曰》篇首章載堯、舜言論之旨意。此篇首章記...
《論語疑考》是現代龔樂群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內容簡介 這是作者對我國古代巨著《論語》考訂的又一力作。全書共分五十小章,從學而時習開始一直到子夏之門人小子章止,作者分別提出了自己的獨到的見解。自何晏論語集解行世後,鄭玄“亦魯論篇章考之齊。古,以為之注”之鄭注即已亡佚。爾後皇疏、邢疏、皆...
《論語》(lún yǔ),是春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文集,成書於戰國前期。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及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教育原則等。作品多為語錄,但辭約義富,有些語句、篇章形象生動,其...
《論語》十二章,是指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語文》(新版),為教育部組織編寫的教材“部編版”教材,分為六三制七年級上冊和五四制七年級上冊,課本上的十二章論語,其中多為孔子的言行,是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的記錄孔子言行的語錄體文集,儒家的重要經典之一,選自《論語譯註》(楊伯峻譯註,中華書局1980年版)...
《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經典名言要義》是1996年中國城市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目錄 第一章 為學篇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朝聞道,夕死可矣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多...
論語·雍也篇是《論語》中的一個章節,共包括30章,該篇涉及到“中庸之道”、“恕”的學說、“文質”思想,同時還包括如何培養“仁德”的一些主張。本篇引語 雍也篇是《論語》中第六章節。 本篇共包括30章。其中著名文句有:“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
《《論語》《孟子》疑義研究》是2006年12月湖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松輝、周曉露。本書依照《論語》《孟子》的內容次序,用筆記體的形式,對兩部儒家經典著作中思想、訓詁、典章制度等方面存在的疑難問題進行探討,並做出之有據的闡釋。為方便一般讀者學習,對一些相關的背景知識也作了簡要介紹。目錄 前言...
《青少年一定要讀的國學經典:論語(漫畫版)》語言簡潔精練,含義雋永深刻,其中許多言論被視為至理名言,許多思想也仍具有普遍的借鑑意義和時代價值,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傳統文化讀本。《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詩》,《書》、《禮》,《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主要作者 ...
《論語·衛靈公》本篇包括42章,本篇內容涉及到孔子的“君子小人”觀的若干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其中著名文句有:“無為而治”;“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義以為質,禮以行之”等。詳細詳解 解析一 【原文】15·1 衛...
《論語·子路》是出自《論語》的文章,共有30篇,有關於如何治理國家的政治主張,孔子的教育思想,個人的道德修養與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本篇引語 本篇共有30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欲速則不達”;“父為子隱,子為父隱”;“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論語·憲問》為古代文學作品。憲問篇出自《論語》,總計44章。引語 《論語·憲問》篇總計44章。其中著名文句有:“見危授命,見利思義”;“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修己以安百姓”;“仁者...
《論語·子罕》是春秋戰國的語錄體散文,本篇共包括31章。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對其師的議論。此外,還記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動。作品簡介 本篇共包括3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歲寒,然後知松柏...
《論語(中小學生必讀叢書)》是2010-07-01出版的書籍,作者是(春秋)孔丘。內容簡介 《論語》首創語錄之體。漢語文章的典範性也發源於此。《論語》一書比較忠實地記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論語》共二十篇。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禮”、“義”。《...
論語--為政第二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內容簡介 2.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3.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
傳世的《論語》、《孟子》二書,系孔子、孟子的言論輯錄,是反映孔、孟思想的基本著作。 到了宋代,儒學大師朱熹將儒家的《禮記》中的《大學》、《中庸》篇獨立出來,與《論語》、《孟子》合稱《四書》。而由他著述的《四書章句集注》,備受推崇,數百年中被定為科舉考試的必考教材,成為對後世有深遠影響的儒家經典...
《論語絕句》是宋代張九戰撰寫的書籍,共一卷。對《論語》所我有實、有議;有解釋發揮,有譏識調倪,多以七言詩寫成。如贊《論語》事溫而歷,威而不猛,恭而安”說:“欲識畫真妙手,畫人須是畫精神,孔門諸子工尤比,畫出當時活聖人。”還借闡述《論語》,表達自己的佛學思想。評論孔子“克己復禮為仁”說時...
《小學生必備國學教程·論語(注音版)》無疑是國學中的經典。這部儒家的經典著作,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纂而成的。它以語錄體的形式,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孔子的智慧”集中而完整地在這部著作中體現出來。《小學生必備國學教程·論語(注音版)》形式靈活,它的各章各節全都獨立成篇,可以不受順序...
既薨,家人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而在宋太宗(趙光義)親自為趙普撰寫的《趙普神道碑》,和宋代史學家李燾(1115年-1184年)所編訂的北宋九朝編年史,謙言不敢續《通鑑》而名為《續資治通鑑長編》中,也未涉及此說。所以,關於趙普以“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說,不能不令人生疑:第一、從《宋史...
首部以對話體解讀《論語》的專著。可用於家教,可用於自修,可用於閒覽——無論身為父母、身在職場,還是正在求學的青少年,均可作為一份輕鬆而富有教益的經典讀本。內容簡介 《論語》和《孫子》,是經典中的經典。《教女兒學〈論語〉》和《教兒子學〈孫子〉》,首創以對話體解讀經典的文本形式,亦可視為文學作品...
《君子有九思》是孔子說的一段話,出自《論語·季氏》。其原文為: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作品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①,見得思義。”作品注釋 ① 難(...
《四書質疑》是清代陳梓所撰寫的著作,共五卷。其巾《論語》二百一十二條,《大學》三條,《中庸》六十四條,《孟子》三十二條,未附讀書記疑-一卷。其巾《論語》二百一十二條,《大學》三條,《中庸》六十四條,《孟子》三十二條,未附讀書記疑-一卷。系由作者讀四書的質疑所作的劄記、雜記輯錄編成。認為讀...
語出《論語·為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罔”,迷惘。鄭玄註:罔,猶罔罔無知貌。“殆”有兩義:一為危殆,疑不能定。一為疲殆,精神疲怠無所得。當從前解。此句可與“溫故而知新”章合參。近人楊樹達註:“溫故而不能知新者,學而不思也,不溫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