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
語音修辭要達到兩種效果,一是勻稱協調,富有整齊美;二是有變化,不呆板。具體說來,調配語音的主要手段有調整音節組合(如對偶、
連綿詞、
疊音詞的運用)、
平仄聲調的變化、押韻等。
除了上邊提到的對偶、押韻等手段之外,常用的修辭格如排比、反覆、頂針、迴環等,其實也主要是從語音的角度增強表達效果的。
分類
頭韻
(Alliteration)
頭韻是指一組詞、一句話或一行詩中重複出現開頭音相同的單詞,簡明生動,起到突出重點,加深印象,平衡節奏,宣洩感情的作用。例如:
The two friends were faithful through thick and thin. 這兩個朋友歷經甘苦始終不渝。
This is a tried and true way of saving water. 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節水方法。
Jiang Zemin’s important speech on “Three Represents” is part and parcel of our study programme. 江-澤-民“三個代表”的重要講話是我們學習規劃的重要內容。
尾韻
(Consonance)
尾韻是指相同詞尾輔音在一組詞、一句話或一行詩中重複出現,具有悅耳的節奏感。例如:
The downtown area is a scene of hustle and bustle. 市區一片熙熙攘攘的景象。
From odds and ends of information, it still cannot be predicted whether the war will be upgraded. 根據點滴情況還不可預測戰爭是否會升級。
Thinking is one of the most wonderful and powerful tools we have.思考是我們最奇妙和最有力的工具之一。
半諧音
(Assonance)
半諧音也可稱 “
元韻”, 是指一組詞、一句話或一行詩中同一元音重複出現,它具有音樂的節奏感,可增強語言的表現力。例如:
It’s a fair and square affair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這件事自始至終都是光明正大的。
A little pot is soon hot. 壺小易熱,量小易怒。
擬聲
(Onomatopoeia)
擬聲是指利用
詞的發音模仿人、動物或其他事物聲音特點的辭格。它可以使語音生動、形象、逼真。擬聲中多用名詞、動詞或副詞。
A hush fell over the village. 村子裡鴉雀無聲。
The rain pattered against the window.雨嘩啦嘩啦地打在窗子上。
The boy banged himself against a tree.那個男孩砰地撞上一棵樹。
He heard the snap of a twig broken under foot.他聽見小樹枝在腳下 (被踩) 折斷的
劈啪聲。
Dingdong! Dingdong! Rang the doorbell. 丁冬!丁冬!門鈴響了。
美感體現
雙聲和疊韻是
漢語語音表達上的獨有形式。利用雙聲和疊韻來增強語言的表現力,是漢語傳統的語音
修辭手段。兩個
韻母相同的字放在一起,聲音特別響亮,鏗鏘悅耳;兩個
聲母相同的字放在一起,發音部位一致,讀來自然順口,流暢動聽。雙聲、疊韻的恰當運用,可以形成聲韻迴環的音律美,可以使語音本身具有協調美和音樂美,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
漢語中,雙聲、疊韻的
雙音節詞的出現頻率較高,在《詩經》三百篇中,就有很多
雙聲詞、
疊韻詞和
疊詞。如有名的《關雎》詩中,“窈窕”是
疊韻詞,“參差”是
雙聲詞,“輾轉”既是雙聲詞又是疊韻詞,再加上詩中
平仄相間,表意幽默,可謂盪氣迴腸,動聽悅耳之極。這些雙聲、
疊韻詞的運用,美化了句子的聲音,使語言顯得優雅而秀麗。
疊音也是漢語一種富有特色的語音
修辭手段。它利用漢語音節的特點,通過聲音的復疊,加重形象的摹擬,使繁複的感情與語氣得以確切表達。恰當地運用
疊音詞,不僅可以增強語句的聲律美,還能夠增強語言的描繪力和形象性,有時還具有加強文字抒情色彩的修辭作用。例如
李清照《聲聲慢》開頭三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悽慘慘戚戚”,連用七個
疊音詞,被視為疊音使用之典範。
李清照南渡後不久丈夫過世,她過著孤獨無依的生活,心境十分冷清。疊用“冷冷”“清清”,正好渲染了這種寂寞、淒涼的心情。三句詩連用七個
疊音詞,構成七個均等的音步,讀起來仿佛可以聽到詩人那遲緩沉重的足音。“尋”、“覓”、“冷”、“清”、“淒”、“慘”、“戚”,本是富有形象色彩和感情色彩的詞,把它們重疊起來集中在一起,就更加強了它們的藝術效果。
2、押韻的樂美、韻美、節奏美
押韻是音樂美的基本條件之一,韻腳調配得好,可使詩歌
抑揚頓挫,
流韻迴環。韻腳關上聯下,就像一根紅線,把分散的詩句、跳躍的內容、奔騰的感情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和諧的整體,以加強結構和形象的完整性,達到傳情感人的目的。因此,押韻是人們常用的語音修辭的重要手段。押韻使聲音和諧悅耳,使同一個音在同一個位置上不斷重複,這種聲音的迴環往復,有助於感情的強調和意義的集中,可以起到和諧聲音、增強感染力的作用。語音上有規律的往復迴環產生了節律,使語言具有了節奏美感,給人以音韻迴環、和諧悅耳的音樂美。押韻大量出現在詩歌、韻文中,有時也表現在散文和口語流傳的現代曲藝藝術中,使漢語與其他語種相比獨具音樂美、韻律美。
3、摹音的仿真美
運用象聲詞摹擬客觀世界的各種音響,以增強語言的形象性和真實感的修辭方法叫做摹音。它是單借語音要素在言辭中起作用的一種修辭手法。摹音是用語音來描摹客觀世界出現的聲音,可以使人如聞其聲,真切地感受到純天然的、本真的聲音。大部分摹音詞是
雙聲詞、
疊韻詞或
疊音詞。摹音
詞的大量使用不僅為
漢語語音增添了音韻美,還使語言具有了仿真美感。
以聲音刻畫人物,是摹音詞在作品中的主要作用,通過以摹音詞描繪人物所從事的活動去表現人物。
摹聲可以形象地再現事物的聲音,使所表達的事物活靈活現,有聲有色,從而收到聲情並茂的藝術效果。用摹音詞敘述事件,描繪場面,有聲有色,生動活潑。如
白居易《琵琶行》中對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藝的描寫極為出色:“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大弦為粗弦、低音弦,用“
嘈嘈”描摹聲音的粗重急促;小弦是細弦、高聲弦,用“切切”來描摹聲音的輕細急促,更形象生動。
疊音詞摹音有時還構成排比,使句式整齊有序,音韻鏗鏘,節奏鮮明,給讀者以具體真實的感覺。在現當代文學作品中,還常常用
摹聲來烘托不同的氣象,以增強文章的生動性。此外,運用
摹聲詞還可以表現人物的
心理狀態。例如“哈哈”是開懷大笑,“哼哼”則是冷笑等。
4、聲調的調配產生音頓節律美
聲調是指一個音節語音高低、升降的變化。平聲聽起來高昂平直,仄聲聽起來婉轉低沉,
平仄交錯,聲調的高低變化形成音流
抑揚頓挫的跌宕美,利用聲調的平仄變化,能產生抑揚頓挫的音頓節律美。古人深諸此理,六朝的
沈約就有關於
聲調的認識。他強調詩歌的聲調按一定規則排列起來,以達到富有音樂美的效果。古典詩詞講究聲調的
平仄錯落有致,就是為了追求
抑揚頓挫的節律莢。
律詩最追求聲調的節律美。
律詩一句之中
平仄相間,一聯之中平仄相對,音節均衡、排列嚴整,特別是音節數量相等、詞性相同且語義相聯,充分發揮了
漢語語音的特色,使語音具有了音頓美感,使語句富於音樂性。在
現代漢語的演說、寫作中,雖不可能如古典詩歌那樣對
平仄極為講究,但是在一些關鍵的語句中把握好平仄,適當注意句內平仄的調配,可以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取得較好的修辭效果。
在我們的口語交際中,也不能忽視
平仄的調配。
老舍先生說過:“‘
張三李四’好聽,‘張三王八’就不好聽。前者二平二仄,有起有落;後者是四字皆平,缺乏抑揚。四字尚且如此,那么連說幾句話就更該好好安排一下了。”這的確是深悉修辭規律的經驗之談。
另外,像“
琴棋書畫”、“
吹拉彈唱”、“染卷理燙”這些我們常講的四字格熟語,並不是無規律的任意組合,實際上是聲調的最佳化組合,因而說起來順口,聽起來悅耳。它們都是三平一仄,都以仄聲收尾。這是因為仄聲下抑短促、脆快利落,適合於收尾。如果更換一下次序,把仄音字放在前面任何一個位置上,讀起來都不會順口。如果一句話全部都是平聲字,聲音都在一個水平面上,就會講起來拗口,聽起來音調乏味,自然也毫無美感可言。
說話或朗讀時,句子有
停頓,聲音有輕重快慢長短和高低的變化,這些總稱為
語調。
語調調配適當,使文句語氣連貫、音節流轉,產生往復迴環的音韻節律美感,這也是一種重要的語音
修辭手段。
語調在表情達意時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來說,異乎尋常的
語調調配,必然有異乎尋常的修辭目的。
語調的調配主要體現在
重音和
停頓兩個方面。重音有語法重音和強調重音兩種,這裡說的重音是指為了突出某個意思或某種感情而重讀的強調重音。強調重音的表示方法,一般是加大音量、拖長音節、放慢語速和重音輕吐等。例如“太壞了”這句話,按正常的表意,語法重音在“太”字上,顯示被
修飾語“壞”的程度,表達出一種否定的態度。如果運用強調重音,把“太”字重讀並且拖長,讀成“太一壞了”,不僅大大加深了被
修飾語“壞”的程度,而且還流露出一種十分厭惡的感情色彩,修辭效果就大大增強了。反之,如果把“太”字重音輕吐,讀得又輕又短,用在朋友和情人之間,則意思正好相反了,同時還透露出一種親昵的感情色彩。重音調配得當,可使語意表達更加準確、鮮明。
停頓是語句中短暫的間歇,有自然停頓和強調停頓。這裡論述的是為了強調某一事物、突出某種語義或感情而作的強調
停頓。
停頓在說與聽、寫與理解的交際活動中,都有直接的表意作用。運用強調
停頓,可以收到突出某種語義、增強感情修辭效果。例如,
魯迅在《紀念劉和珍君》一文中有這樣一句話:“慘象,已使我
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這是一個聯合
複句,“慘象”和“
流言”分別是兩個分句里的主語,一般不加標點符號隔開,但
魯迅先生在寫作時,意之所驅,情之所至,斷然地運用了強調
停頓來表現自己無比憤怒的感情。“慘象”後的
停頓,突出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兇殘,“
流言”後的停頓,則突出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卑鄙,而
魯迅先生對反動派的痛恨之情以及對劉和珍的痛惜之情也就躍然紙上了。我們在朗讀時,如果不把這個強調
停頓體現出來,表達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魯迅運用強調
停頓,不僅使語意和感情的表達鮮明突出,同時讀起來也頓挫有力。
在語言的運用中,有些句子很長,在長句中有意識地運用提頓的方法,也能起到很好的表達效果。例如:
黃的是土,未開墾的荒地,幾十萬年前由偉大的自然力所堆積成的黃土高原的外殼;綠的呢,是人類勞力戰勝自然的成果,是麥田,和風吹送,翻起一輪一輪的綠渡。(
茅盾《白楊禮讚》)
例中
提頓問句並無回話意味,只是借提頓來突出語義,舒緩語氣,讀來優美清新,別有情致。
綜上所述,漢語是獨具聲、韻、調之美的語言。漢語音節元音占優勢、有聲調的獨有特徵,使漢語具有了
抑揚頓挫、優美動聽的音韻美。特別是多種語音修辭方式的巧妙運用,使漢語的語音具有了獨特的審美特徵,使漢語成為一種語音形象生動美妙的語言。
語音修辭美
簡介
“人慾靚而衣必整,文欲立而辭焉能不修乎?”
修辭是一門運用語言的藝術,目的在於提高語言的表達效果。修辭學包括語音、語彙、句子、篇章、修辭格這幾方面。表達同一個意思,為什麼有的感到悅耳動聽,給人美的享受,而有的乾澀無味呢?其實這就有語音修辭的問題。俗話說“看人看心,聽話聽音”。好的語言,從聲音上說,總是念著上口,聽著悅耳,
抑揚頓挫、迴環婉轉,給人以美的享受。
如《老殘遊記》中王小玉說書,使人聽了“好像吃了人參果,渾身三萬六千個毛孔無一不舒服”。語音修辭就是利用語言的聲音進行修辭,以取得語言的音樂美。
基本要點
1、音節配合、疊音自然。
音節的配合,主要是講運用語言要儘量讓音節勻稱整齊,有韻律感,富於音樂美。怎樣使音節勻稱整齊呢?一是選擇音節相同的詞語;二是使用
疊音詞。
(1)音節配合:漢語中有大量的同義詞語,意義相同而音節往往不同,這就為音節的調整、選擇提供了可能。使用語言時,根據表達的需要,恰當選用
單音節詞、
雙音節詞和多音節詞語,使它們構成整齊勻稱的語音形式,給人一種勻稱的美感。
例如:①隨著
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隨時變換調子。(
葉聖陶《記金華的兩個岩洞》)
②總會有一天,東亞睡獅的吼聲將震動全世界!因為它有廣闊的土地,勤勞的人民,悠久的歷史,富饒的物產,有無數革命烈士……
例①的“寬、窄、緩、急”是利用
單音節詞使音節勻稱;例②“廣闊、勤勞、悠久、富饒”和“土地、人民、歷史、物產”是利用
雙音節詞使音節勻稱。如果例①的某個
單音節詞換成
雙音節詞,或把例②的某個
雙音節詞換成單音節詞,就不會有這種勻稱和諧的美感了。
註:音節排列:有時受表達需要的制約,本來應該整齊的部分,音節卻可能有多有少,這時就要考慮它們的排列順序;在不影響語義的情況下,一般是音節少的排在前邊,音節多的排在後邊。例如:
①是的,當年用自己的血汗保衛過第一個紅色政權的戰士們,誰不記得
井岡山上的青青翠竹呢?大家用它搭過帳篷,用它做過梭鏢,用它當罐盛過水、當碗蒸過飯,用它做過扁擔和吹火筒。
②這些青翠的竹子,沿著細長的滑道,穿雲鑽霧,呼嘯而來。它們滑下溪水,轉入大河,流進贛江,擠上火車,走上迢迢的征途。
③嫦娥奔月,龍宮探寶,封神演義上的許多幻想,通過科學,今天都變成了現實。
(2)疊音自然:為了使音節勻稱整齊,增強語言的聲音美,還可利用
疊音詞。
疊音詞念起來和諧悅耳,有很強的音樂性。例如:
①先要買些“
履歷片”回來填寫,寫好後再托本家、親戚四面八方找門路,呈送上去。回音,大都是沒有的,但是要等待。母子兩個茫茫然地等著,等著一個誰也不願多想的茫茫然的未來。(
于是之《幼學紀事》)
②森林啊,森林……陳年的
腐葉在它的腳下沙
沙地響著;風兒在樹葉間颯颯地吹著,蝴蝶飛著,甲蟲和蜂子嚶嚶地哼著;啄木鳥篤篤地敲著,悠遠而遼闊,森林裡,一片樂聲。(
張潔《從森林裡來的孩子》)
例①兩個
疊音詞的重複使用,形象地突出了母子兩個困惑、無計可就施的沉痛心境;語音的
復沓,也加重了這種沉痛感。例②連用四個
疊音詞來描摹森林裡的各種聲音,給人以音響的形象感,讀後仿佛聽到了森林裡那一片樂聲。
2、聲調協調、押韻和諧
聲調協調、押韻和諧,更多地用在
韻文(如詩歌、唱詞等)里,其它文章也講究。
(1)聲調協調:聲調的協調就要講究
平仄的調協。恰當地利用
平仄不同的聲調,形成有規律的變化,可以使語言具有
抑揚頓挫的音樂美。(聲調的協調很多時候是避免過多使用同聲調的字,以免語言拗口難讀)例如:
① 舊體詩詞是很講究
平仄的。格
律詩的對句中要求一句之內
平仄交錯,上下兩句平仄相反。例如:
毛澤東《長征》詩的第五、六兩句:
② 現代的韻文不取舊體詩詞那樣嚴格的
平仄形式,但也注意平仄相配,特別是句末音節的平仄。例如:
靈車隊,萬眾心相隨。哭別總理心欲碎,八億神州淚紛飛。
此例句中適當注意了詞語的
平仄交錯。如“萬眾心相隨”,聲調是“仄仄平平平”,有抑有揚;如果換成“人民心相隨”,那就成了全平聲的句子,單調乏味。句末注意了
平仄對應:“隊”與“隨”、“碎”與“飛”,都是一個仄聲對一個平聲,讀來抑揚起伏,和諧動聽。
③散文,適當地講究
平仄也是有必要的。
老舍說過:“即使是散文,
平仄的排列也還應該考究。‘張三李四’好聽。‘張三王八’就不好聽。前者是二平二仄,有起有落;後者是四字皆平,缺乏抑揚。四字尚且如此,那么連說幾句就該好好安排一下。”例如:(
郁達夫《故都的秋》)
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餘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鉤魚台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
(2)押韻和諧:押韻的和諧,就是在上下語句或隔句的句尾,有規律地使用
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給人以音韻迴環、和諧悅耳的音樂美。例如:
①古代詩詞特別講究押韻,例如:
《春曉》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這是一首絕句,一、二、四押韻:ao)
②散文、小說等文學作品,注意句與句的押韻,也可以形成音韻和諧的音樂美。例如:
我們以我們的祖國有這樣的英雄而驕傲,我們以生在這個英雄的國度而自豪!(“傲”、“豪”押韻ao,響亮動聽。)
③除了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作品,在民眾口語流傳下來的
諺語、
俗語、
民謠及
兒歌中,押韻比比皆是,例如:
A、若要富,做條褲;若要發,做雙襪。(押韻u和a)
B、天上下雨地下流,小兩口打架不記仇,白天吃的一鍋飯,晚上枕的一個枕頭。(押韻iou)
C、一個鍵子的卜的,馬蘭花開二十一。
C、二五六 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D、三五六 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
四五六 四五七,四八四九五十一。
(這首兒歌沒有什麼語義,孩子們
跳橡皮筋時只是用來計數的,可是很快便流傳到全國各地,原因是它句句押韻,每音步節底字和每句句末字相同,讀來上口,一聽就會,一記就熟。
材料賞析
1、欣賞詩歌《死水》音樂美
2、欣賞散文《荷塘月色》意象美
3、拓展分析(語言材料的語音修辭效果)
(1)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悽慘慘戚戚。(
李清照 《聲聲慢》)
(2)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
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朱自清《
春》)(3)這個槍法實在驚人,落時如烏龍擺尾,舉時像鸞鳳朝陽,槍風陣陣,冷氣颼颼……(4)時間的無情的手,掀起了一次次的潮汐,撕去了一頁頁的日曆,揭示了一次次的月缺花飛和花好月圓,帶來了一次次的春花秋實和生生死死。(5)雲中的神啊,霧中的仙,神資仙態桂林的山!情一樣深啊,夢一樣美,如情似夢灕江的水!!
相關信息
語調和節奏
(一)
上聲連讀:為了使語音清爽、語言流利,上聲隨著語音環境的不同而有了兩種變調的情形。上聲字的變調可以概括成一個口訣: “上後非上前半上,上上連讀前變陽:上後輕聲原為上,或讀半上或讀陽。”
a.陰陽上去
(三)節奏:漢語特色為一字一音,言節奏,實與字數有關。
A:拉車,拉磨,種地,打柴
C:是非 只為多開口,煩惱 皆因強出頭。
D:我 不是什麼 貞節烈女,祇是有點 道德潔癖。
是─高原上─月在─中天的─時候
F: 春分剛過去,清明即將到來,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這是國家的春天,這是人民的春天,
這是科學的春天,讓我們張開雙臂,
熱烈擁抱這個春天。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悽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I:迭音字----形容詞的重疊型式:
1.AA的:白白的 高高的 靜靜的 飽飽的 髒髒的 涼涼的 溫溫的 方方的 圓圓的 呆呆的 笨笨的 老老的 大大的 冷冷的 熱熱的 瘦瘦的 胖胖的 怪怪的 爛爛的 扁扁的
2.ABB:髒兮兮 白花花 烏溜溜 胖嘟嘟 圓滾滾 黃澄澄 紅咚咚 大喇喇 熱烘烘 冷冰冰 亮晶晶 黑漆漆 陰森森 光溜溜 病奄奄
傻楞楞 好端端
酸溜溜 甜蜜蜜 苦哈哈
3.AABB:
方方正正 明明白白 清清楚楚 恍恍惚惚 三三八八
規規矩矩 正正噹噹 辛辛苦苦 乾乾淨淨 歪歪斜斜 冷冷清清 憂憂愁愁 高高興興 安安靜靜
清清爽爽 忙忙碌碌 漂漂亮亮 規規矩矩
(四)音調、詞曲的結合藝術----
如:閩語的『不成猴』和『不成狗』調不同而義異
歌曲中有疑義的例子:
『你知道我在等你嗎?』
『自細漢就來離開,阿母的身邊…』
(1)〈起風的時候〉音調與詞曲的配合
你是清曉待發的帆,
我是天涯飄泊的嵐。
我要緊緊的纏在你後面,
催你向前,
歲歲月月,日日年年,
歲歲月月,日日年年。
賞析:
一、感同身受
二、詞與調合
四、曲風清新,怡人性情
(2) 童謠讀、念、吟、唱:一的炒米香
一的炒米香,二的炒韭菜,三的搶搶滾,四的炒米粉,
五的五將軍,六的六子孫,七的拿火炭,八的分一半,
九的火燒山,十的蚵仔煮麵線。
韻的修辭
(一)音響效果
*雙聲
迭韻、
迭字——迭韻如兩玉相扣,取其鏗鏘;雙聲如貫珠,取其婉轉。
a.雙聲:猶豫 流離 流連 玲瓏 伶俐 彷佛 含糊 嘹亮 踴躍 澎湃
忐忑 滑稽 躊躇 恍惚 崎嶇 參差 坎坷 璀璨 慷慨 蹊蹺
b.迭韻:窈窕 逍遙 荒唐 徘徊 朦朧 囉嗦 骯髒 盤桓 彷徨
蜿蜒 靦腆
靉靆 佝僂 婆娑 蹁櫏 齷齪 踉蹌 溫吞
c.非雙聲迭韻:多為名詞
玻璃 芙蓉 薔薇 鷓鴣 蝴蝶 蚯蚓 蚱蜢 蟋蟀 窟窿
花喜鵲,尾巴長,娶了媳婦忘了娘。
人爭一口氣,樹爭一層皮。
朋友可以多多益善,愛人卻要寧缺勿濫。
文學是精煉的語言,押韻的韻腳更是韻文中不可少的
修辭手段。其中有
鼻音的韻為陽聲,余為陰聲。在
聲情之美方面,
陽聲韻多用來表達開朗、高曠的風情,陰聲韻則常用來抒發幽怨、哀思的抑鬱之情。另有入聲韻,常用來表現激動、強烈的情感。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
方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里。
怒髮衝冠憑欄處
壯懷激烈
莫等閒 白了少年頭
空悲切
靖康恥 猶未雪
臣子恨 何時滅
駕長車 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重頭 收拾舊山河
朝天闕
一願郎君千歲
二願妾身常健
三願如同樑上燕 歲歲長相見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州古渡頭,
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歸時方始休,
月明人倚樓。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親相見知何日,
此時此愛難為情。
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
何如當初莫相識。
兒化韻
「兒化詞」的連音是指語言的捲舌韻化,也就是把原來不捲舌的音節變讀成捲舌韻,又叫做「捲舌韻化」。「ㄦ化韻」的特色在捲舌,發音時要注意自然圓滑,有些語詞加上「ㄦ」韻尾後,只要加速把舌尖對著中顎後卷就可以,有些語詞則必須變音後才捲舌。
「ㄦ化詞」如果念得自然圓滑,可使語言更悅耳、更生動活潑。此乃藝術美化的語音修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