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使用的社會文化變異

語言使用的社會文化變異

《語言使用的社會文化變異》是杜學增編著的書籍。

基本介紹

  • 作者:杜學增
  • ISBN:9787501243433
  • 頁數:239
  • 定價:36.00元
  • 出版時間:2012-10
  • 副標題:社會語言學的視角和方法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語言使用的社會文化變異:社會語言學的視角和方法》主要以社會語言學的視角和方法,基本採用漢、英兩種語言的研究實例,觀察和研究語言使用的社會文化變異這一有趣的語言現象。書中涉及一些相關理論,如言語行為理論、會話分析、禮貌理論、面子功夫等,但側重於社會語言學的實證研究。語言使用的社會文化變異研究,對語言本質的認識、語言理論的建構、語言使用變異研究的實施都有啟示意義。
《語言使用的社會文化變異:社會語言學的視角和方法》比較系統、全面、詳細地闡述了語言使用社會文化變異研究的相關理論、研究方法、課題的設計、語言素材的收集、研究步驟、具體問題的處理,等等。書中討論的語言學理論和研究方法基本上是英美語言學家依據英語或其他西方語言所創建的。基於漢語語料的實證研究不但能夠揭示出漢語語言使用變異的新鮮模式,而且可以進一步驗證英美語言學家理論的解釋能力、揭示其優點和局限性,進一步發展和豐富相關的理論和研究方法。
語言使用的社會文化變異研究涉及語言使用的社會差異和文化差異,這類研究對二語習得、翻譯理論和實踐、跨文化交際都有關聯意義和參考價值。

作者介紹

杜學增,山東省德州市人。1965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英語系,後留校任教至今,教授,1998—2003年曾先後任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系主任、英語學院院長、澳研中心主任。1984—1986年作為富布賴特高級訪問學者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語言學系研修社會語言學。1993—1994年和2003年先後兩次作為高級訪問學者在澳洲格里菲斯大學人文學院研究澳大利亞語言與文化。
現主要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社會語言學、語言與文化、澳大利亞語言與文化、文化習得與外語教學等。2004年11月至2010年11月任中國澳大利亞研究會會長,現為該研究會學術顧問,任中國跨文化交際研究會常務理事。
主要學術成果:《英美文化辭典》(第一作者)、《中英(英語國家)文化習俗比較》、《澳大利亞語言與文化》(2002年獲澳大利亞政府組織“澳中理事會”年度圖書獎)、《語言使用的社會文化變異:社會語言學的視角和方法》及論文若干篇。

作品目錄

引言
第一章 社會語言學概說
第一節 什麼是社會語言學
第二節 社會語言學溯源
第三節 社會語言學的研究領域
第四節 社會語言學的研究方法
第五節 社會語言學的特點
第二章 語言與文化
第一節 文化的涵義
第二節 語言也是文化
第三節 文化與概念範疇
第四節 語言與價值觀
第五節 語言相關性
第六節 第二種語言相關性
第三章 語言變異
第一節 語言變異界說
第二節 語言變異的社會文化因素
第三節 語言變異的類別
第四章 說話規則變異
第一節 說話規則界說
第二節 說話規則變異
第三節 說話規則變異的類別舉例
第五章 語言使用社會文化變異研究的基本理論
第一節 言語是一種模式行為
第二節 言語模式的具體表現
第六章 語言使用社會文化變異研究的理論框架
第一節 言語社團
第二節 語體(言語)風格
第三節 言語情境
第四節 言語事件
第五節 說話規則
第六節 言語行為
第七章 其他相關理論
第一節 會話分析
第二節 禮貌理論和面子功夫
第三節 互動社會語言學
第八章 語言使用社會文化變異的研究方法
第一節 實證研究
第二節 定性研究
第三節 定量研究
第四節 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結合運用
第五節 研究的信度
第六節 研究的效度
第七節 信度與效度的關係
第九章 研究項目的設計
第一節 課題的選擇
第二節 樣本的選擇和確定
第三節 研究步驟
第十章 語言素材的收集
第一節 語言素材的標準
第二節 語言素材的來源
第三節 語言素材的收集方法
第四節 角色扮演
第五節 問卷調查
第六節 書面和口頭形式的角色扮演問卷
第十一章 語言使用社會文化變異研究中的不同處理方法
第一節 言語行為的量化單位
第二節 三段式言語行為的量化單位
第三節 言語行為研究的案例分析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