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該婭)

地球(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

該婭一般指本詞條

地球(Earth)是太陽系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也是太陽系中直徑、質量和密度最大的類地行星,距離太陽1.5億公里。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圍繞太陽公轉。現有40~46億歲,它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地月系統。46億年以前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

地球赤道半徑6378.137千米,極半徑6356.752千米,平均半徑約6371千米,赤道周長大約為40076千米,呈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的橢圓球體。地球表面積5.1億平方公里,其中71%為海洋,29%為陸地,在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

地球內部有核、幔、殼結構,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氣圈以及磁場。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體,是包括人類在內上百萬種生物的家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地球
  • 外文名:Earth
  • 別稱:蓋亞(Gaia)
  • 分類行星
  • 質量:5.965×10^24kg
  • 平均密度:5507.85kg/m3
  • 直徑:12756千米
  • 表面溫度:15攝氏度(59華氏度
  • 逃逸速度:11.2km/s(≅39,600 km/h)
  • 反照率:0.367
  • 自轉周期:23h56min4s
  • 赤經:未定義
  • 赤緯:+90°
  • 半長軸:149,597,887.5km
  • 離心率:0.016710219
  • 公轉周期:一年(365.24219天)
  • 軌道傾角:0(7.25°至太陽赤道)
  • 體積:1.0832073×10^12km3
  • 遠日點距離:152,097,701.0km
  • 近日點距離:147,098,074.0km
  • 軌道周長:924,375,700.0km
  • 近日點輻角:114.20783°
  • 軌道半短軸:149,576,999.826km
  • 平均公轉速度:29.783km/s(107,218km/h)
  • 最大公轉速度:30.287km/s(109,033km/h)
  • 最小公轉速度:29.291km/s(105,448km/h)
  • 衛星:月球
  • 宇宙速度:11.186km/s(39600km/h)
  • 恆星日:0.997258d(23.934h)
  • 赤道圓周長:40,075.13km
  • 縱橫比:0.9966471
  • 赤道旋轉速率:465.11m/s
誕生和演化,地質時期,地理特徵,質量,溫度,電性,形狀,位置,地形與氣候,氣候,地貌,人文地理,人口,政區,結構,綜述,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軟流圈,地幔圈,外核液體圈,固體核心圈,運動,自轉,公轉,時代劃分,地球年齡,地球衛星,

誕生和演化

46億年前,地球誕生了。地球演化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地球圈層形成時期,其時限大致距今4600至4200Ma。46億年前誕生時候的地球與21世紀的大不相同。根據科學家推斷,地球形成之初是一個由熾熱液體物質(主要為岩漿)組成的熾熱的球。隨著時間的推移,地表的溫度不斷下降,固態的地核逐漸形成。密度大的物質向地心移動,密度小的物質(岩石等)浮在地球表面,這就形成了一個表面主要由岩石組成的地球。
第二階段太古宙元古宙時期。其時限距今4200-543Ma。地球自不間斷地向外釋放能量,由高溫岩漿不斷噴發釋放的水蒸氣,二氧化碳等氣體構成了非常稀薄的早期大氣層---原始大氣。隨著原始大氣中的水蒸氣的不斷增多,越來越多的水蒸氣凝結成小水滴,再匯聚成雨水落入地表。就這樣,原始的海洋形成了。
第三階段顯生宙時期,其時限由543Ma至今。顯生宙延續的時間相對短暫,但這一時期生物及其繁盛,地質演化十分迅速,地質作用豐富多彩,加之地質體遍布全球各地,廣泛保存,可以極好的對其進行觀察和研究,為地質科學的主要研究對象,並建立起了地質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
人類科學家已經能夠重建地球過去有關的資料太陽系的物質起源於45.672億±60萬年前,而大約在45.4億年前(誤差約1%),地球和太陽系內的其他行星開始在太陽星雲——太陽形成後殘留下來的氣體與塵埃形成的圓盤狀——內形成。通過吸積的過程,地球經過1至2千萬年的時間,大致上已經完全成形。從最初熔融的狀態,地球的外層先冷卻凝固成固體的地殼,水也開始在大氣層中累積。月亮形成的較晚,大約是45.3億年前,一顆火星大小,質量約為地球10%的天體(通常稱為忒伊亞)與地球發生致命性的碰撞。這個天體的部分質量與地球結合,還有一部分飛濺入太空中,並且有足夠的物質進入軌道形成了月球。釋放出的氣體和火山的活動產生原始的大氣層小行星、較大的原行星彗星海王星外天體等攜帶來的水,使地球的水份增加,冷凝的水產生海洋。新形成的太陽光度只有太陽的70%,但是有證據顯示早期的海洋依然是液態的,這稱為微弱年輕太陽謬論矛盾。溫室效應和較高太陽活動的組合,提高了地球表面的溫度,阻止了海洋的凝結。
有兩個主要的理論提出大陸的成長:穩定的成長到現代和在早期的歷史中快速的成長。研究顯示第二種學說比較可能,早期的地殼是快速成長的,隨後跟著長期穩定的大陸地區。在時間尺度上的最後數億年間,表面不斷的重塑自己,大陸持續的形成和分裂。在表面遷徙的大陸,偶爾會結成超大陸。大約在7.5億年前,已知最早的一個超大陸羅迪尼亞開始分裂,稍後又在6億至5.4億年時合併成潘諾西亞大陸,最後是1.8億年前開始分裂的盤古大陸

地質時期

主詞條:地質時期
在地球演化過程中,發生一些天文與地質事件,將事件的時間段叫做地質時期
在各地質時期,在與地球相關的宇宙空間及太陽系和地球所發生的大事件,在地球自身、地殼運動、地層、岩石、構造、古生物古地磁、冰川、古氣候等多方面都留下了記錄。
在不同的地質時期,地質作用不同,特徵不同。
將地球歷史劃分為:地球形成時期、地殼形成時期、進入太陽系前時期、進入太陽系時期、地月系形成時期、新生時期,見下表。
地質時期特徵
(界)

(宇)
距今年數
Ma












新生

這一時期是一顆彗星撞擊地球而開始的。
這顆彗星在太陽系裂解,形成繞太陽的小行星帶
彗星的組成物即有岩石又有冰和大氣。在冰里存在著各種生物。
在這一地質時期,地球增加了水、大氣和新的生物物種。原有的生物發生變異或進化。


65
這一時期是月球被地球俘獲形成地月系而開始的。
月球繞地球轉動,使地球的引力場磁場發生了變化。在月球引力所形成的晃動作用下,地球的外球發生了旋轉,形成地極和磁極的移動。
在生物界,動物和植物都發生了變異,形成高大的樹木和大型的動物。
230
這一時期是地球進入太陽系成為行星而開始的。
在這一地質時期,地球有了太陽的光照,形成了繞太陽的公轉和自轉,有了晝夜的變化。
在地球的內部,地核或內球偏向太陽引力的反方向,不在地球中心。
在地殼,由於地球自轉形成由兩極向赤道的離心力;在太陽引力作用下,由於地球自西向東轉動,地殼形成自東向西的運動。形成高山、高原,形成溝谷窪地和平原。
在生物界,開始爆發式出現即開始復活。
隨著太陽系的演化,地球由進入太陽系時的軌道面即軌道面與太陽赤道面夾角大約23°26′,演化到如今的地球軌道面與太陽赤道面近平行,地軸由垂直軌道面變為傾斜在軌道上運行,形成一年的四季變化。
在岩石建造上,出現大量的石灰岩
540
·進入太陽系前時期
這一時期是地殼已經形成到地球進入太陽系前的一段地質時間。
這是一段沒有陽光的地質時期。
在這一段的前期,地殼的風化、剝蝕、搬運和沉積作用強,高山被剝低,在溝谷和坑窪地中沉積了巨厚的原始沉積。
在這一段的後期,地殼活動變弱,地表溫度漸漸降低,到了冰點以下,形成全球性的冰川。
2500

地殼形成
時期
這一時期是由地表熔融物質凝固開始到有沉積岩形成的一段地質時間。
熔融物質凝固形成收縮,在地表形成張裂溝谷高山。宇宙天體撞擊,在地表形成大坑窪地。
隨著溫度降低,熔融物質凝固過程中產生的水流動匯聚到張裂溝谷和大坑窪地中,產生的氣留在地球表面,形成大氣圈
地核俘獲宇宙物質的不均,地表各處溫度高低不均產生大氣流動。
在這一地質時期,地表形成了溝谷高山、大坑窪地,有了水和大氣,產生了風化、剝蝕和搬運作用,開始形成沉積岩。
原始生命蛋白質出現,進化出原核生物(細菌、藍藻)。
4600
地球形成
時期
這一時期是由地核俘獲熔融物質開始到地表熔融物質凝固的一段地質時間。
在距今約46億年前,由鐵鎳物質組成的地核俘獲了熔融物質形成地幔。地幔與地核接觸部位溫度降低,形成內過渡層。地表溫度降低凝固,形成外過渡層。
在這一地質時期,形成了圈層狀結構的地球。


>4600

地理特徵

質量

主詞條:地球質量
卡文迪許認為地球的質量約為5.96×10^24千克 地球的赤道半徑ra=6378137m≈6378km,極半徑rb=6356752m≈6357km,扁率e=1/298.257,忽略地球非球形對稱,平均半徑r=6371km。在赤道某海平面處重力加速度的值ga=9.780m/s^2,在北極某海平面處的重力加速度的值gb=9.832m/s^2,全球通用的重力加速度標準值g=9.807m/s^2,地球自轉周期為23小時56分4秒(恆星日),即T=8.616×10^4s。

溫度

地球表面的氣溫受到太陽輻射的影響,全球地表平均氣溫約15℃左右。而在不見陽光的地下深處,溫度則主要受地熱的影響,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地球中心處的地核溫度更高達6000℃以上,比太陽光球表面溫度(5778K,5500°C)更高。地球表面最熱的地方出現在巴斯拉,最高氣溫為58.8℃。地球北半球的“冷極”在東西伯利亞山地奧伊米亞康,1961年1月的最低溫度是-71℃。世界的“冷極”在南極大陸,1967年初,俄羅斯人在東方站曾經記錄到-89.2℃的最低溫度。

電性

因為地球自西向東旋轉,而地磁場外部是從磁北極指向磁南極(即南極指向北極),所成的環形電流與地球自轉的方向相反,所以是帶負電的。

形狀

主詞條:地球形狀
月食時,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投射在月球上的地球影子總是圓的;往南或往北作長途旅行時,則會發現同一個星星在天空中的高度是不一樣的。一些聰明的古人從諸如此類的蛛絲馬跡中就已經猜測到地球可能是球形的。托勒玫的地心說也明確地描述了地球為球形的觀點,但是直到16世紀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的船隊完成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環球航行,才真正用實踐無可辯駁地證明了地球是個球體。
科學家經過長期的精密測量,發現地球並不是一個規則球體,而是一個兩極部位略扁赤道稍鼓的不規則橢圓球體,誇張地說,有點像“梨子”,稱之為“梨形體”。地球的赤道半徑約長6378.137Km,這點差別與地球的平均半徑相比,十分微小,從宇宙空間看地球,仍可將它視為一個規則球體。如果按照這個比例製作一個半徑為1米的地球儀,那么赤道半徑僅僅比極半徑長了大約3毫米,憑著人的肉眼是難以察覺出來的,因此在製作地球儀時總是將它做成規則球體。

位置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在最近的一個世紀裡,這一認識發生了根本性的拓展。起初,地球被認為是宇宙的中心,而當時對宇宙的認識只包括那些肉眼可見的行星和天球上看似固定不變的恆星。17世紀日心說被廣泛接受,其後威廉·赫歇爾和其他天文學家通過觀測發現太陽位於一個由恆星構成的盤狀星系中。到了20世紀,對螺旋狀星雲的觀測顯示我們的銀河系只是膨脹宇宙中的數十億計的星系中的一個。到了21世紀,可觀測宇宙的整體結構開始變得明朗——超星系團構成了包含大尺度纖維和空洞的巨大的網狀結構。超星系團、大尺度纖維狀結構和空洞可能是宇宙中存在的最大的相干結構。在更大的尺度上(十億秒差距以上)宇宙是均勻的,也就是說其各個部分平均有著相同的密度、組分和結構。
宇宙中的地球宇宙中的地球
宇宙是沒有“中心”或者“邊界”的,因此我們無法標出地球在整個宇宙中的絕對位置。地球位於可觀測宇宙的中心,這是因為可觀測性是由到地球的距離決定的。在各種尺度上,我們可以以特定的結構作為參照系來給出地球的相對位置。目前依然無法確定宇宙是否是無窮的。
名稱緯線經線
定義
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連線南北兩極並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指示方向
東西方向。
南北方向。
長度
長度不一,赤道最長。
所有經線長度相等。
形狀
除極點外,緯線圈都是圓
所有經線都是半圓。
起止度數
0度(0°緯線叫赤道)—90°N/S
0度(0°經線叫本初子午線)—180°
代號
北緯—N,南緯—S
東經—E,西經—W
如何區分
區分南、北緯(兩種方法):
1、赤道(0°緯線)以北為北緯N,赤道以南為南緯S;
2、緯度向北遞增為北緯N,緯度向南遞增為南緯S。
區分東、西經(兩種方法):
1、本初子午線(0度經線)以東為東經E,本初子午線以西為西經W;
2、經度向東遞增為東經E,經度向西遞增為西經E。
半球劃分
赤道分南、北半球
20°W和160°E分東、西半球

地形與氣候

氣候

主詞條:氣候
因為地球氣候從亘古到現在都有發生巨大變化並且這種變化將繼續演進,很難把地球氣候概括。地球上與天氣和氣候有關的自然災害包括龍捲風、颱風、洪水、乾旱等。
兩極地氣候被兩個溫度相差並非很大的區域分隔開來:赤道附近寬廣的熱帶氣候和稍高緯度上的亞熱帶氣候,降水模式在不同地區也差異巨大,降水量從一年幾米到一年少於一毫米的地區都有。

地貌

海陸分布
地球總面積約為5.10072億平方千米,其中約29.2%(1.4894億平方千米)是陸地,其餘70.8%(3.61132億平方千米)是水。陸地主要在北半球,有五個大陸:歐亞大陸非洲大陸、美洲大陸、澳大利亞大陸南極大陸,另個還有很多島嶼。大洋則包括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冰洋五個大洋及其附屬海域。海岸線共35.6萬千米。
極端海拔
陸地上最低點:死海-418米
全球最低點:馬里亞納海溝-11,034米
全球最高點:珠穆朗瑪峰8,844.43米

人文地理

主詞條:世界

人口

世界人口總數是人類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內在地球上生活的數目。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的估計,截至2013年1月4日,全世界約有70.58億人。世界人口在15世紀的黑死病後不斷增長,最快的世界人口增長率(高於1.8%)出現於20世紀50年代。根據世界人口預測,世界人口將繼續增長直到2050年。

政區

世界上共有226個國家和地區,國家199個,地區27個。亞洲(48個國家), 歐洲(44個國家/2個地區) 非洲(53個國家/3個地區) 大洋洲(14個國家/10個地區) 北美洲(23個國家/13個地區) 南美洲(12個國家/1個地區)。

結構

綜述

主詞條:地球圈層
地球圈層分為地球外圈和地球內圈兩大部分。地球外圈可進一步劃分為四個基本圈層,即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地球內圈可進一步劃分為三個基本圈層,即地幔圈、外核液體圈和固體核心圈。此外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內圈之間還存在一個軟流圈,它是地球外圈與地球內圈之間的一個過渡圈層,位於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約150公里處。這樣,整個地球總共包括八個圈層,其中岩石圈、軟流圈和地球內圈一起構成了所謂的固體地球。對於地球外圈中的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以及岩石圈的表面,一般用直接觀測和測量的方法進行研究。而地球內圈,主要用地球物理的方法,例如地震學、重力學和高精度現代空間測地技術觀測的反演等進行研究。地球各圈層在分布上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即固體地球內部與表面之上的高空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的,而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層則是相互滲透甚至相互重疊的,其中生物圈表現最為顯著,其次是水圈。
固體地球結構表
地球圈層名稱
深度
(公里)
地震
縱波速度
(公里/秒)
地震
橫波速度
(公里/秒)
密度(克/立方厘米)
物質
狀態
一級
分層
二級
分層
傳統
分層

地殼
0-33
5.6-7.0
3.4-4.2
2.6-2.9
固態物質



外過渡層
(上)
33-980
8.1-10.1
4.4-5.4
3.2-3.6
部分
熔融物質
外過渡層
(下)
980-2900
12.8-13.5
6.9-7.2
5.1-5.6
液態—固態物質


液態層
2900-4700
8.0-8.2
不能通過
10.0-11.4
液態物質

內過
度層
過度層
4700-5100
9.5-10.3
12.3
液態—固態物質
地核
5100-6371
10.9-11.2
12.5
固態物質

大氣圈

主詞條:大氣圈
地球大氣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氣體圈層,它包圍著海洋和陸地。大氣圈沒有確切的上界,在2000~1.6萬公里高空仍有稀薄的氣體和基本粒子。在地下,土壤和某些岩石中也會有少量空氣,它們也可認為是大氣圈的一個組成部分。地球大氣的主要成份為二氧化碳和不到0.04%比例的微量氣體。地球大氣圈氣體的總質量約為5.136×1021克,相當於地球總質量的0.86%。由於地心引力作用,幾乎全部的氣體集中在離地面100公里的高度範圍內,其中75%的大氣又集中在地面至10公里高度的對流層範圍內。根據大氣分布特徵,在對流層之上還可分為平流層中間層熱成層等。

水圈

主詞條:水圈
水圈包括海洋、江河、湖泊、沼澤、冰川和地下水等,它是一個連續但不很規則的圈層。從離地球數萬公里的高空看地球,可以看到地球大氣圈中水汽形成的白雲和覆蓋地球大部分的藍色海洋,它使地球成為一顆"藍色的行星"。地球水圈總質量為1.66×10^24g,約為地球總質量的1\3600,其中海洋水質量約為陸地(包括河流、湖泊和表層岩石孔隙和土壤中)水的35倍。如果整個地球沒有固體部分的起伏,那么全球將被深達2600米的水層所均勻覆蓋。大氣圈和水圈相結合,組成地表的流體系統。

生物圈

主詞條:生物圈
由於存在地球大氣圈、地球水圈和地表的礦物,在地球上這個合適的溫度條件下,形成了適合於生物生存的自然環境。人們通常所說的生物,是指有生命的物體,包括植物動物和微生物。據估計,現有生存的植物約有40萬種,動物約有110多萬種,微生物至少有10多萬種。據統計,在地質歷史上曾生存過的生物約有5-10億種之多,然而,在地球漫長的演化過程中,絕大部分都已經滅絕了。現存的生物生活在岩石圈的上層部分、大氣圈的下層部分和水圈的全部,構成了地球上一個獨特的圈層,稱為生物圈。生物圈是太陽系所有行星中僅在地球上存在的一個獨特圈層。

岩石圈

主詞條:岩石圈
對於地球岩石圈,除表面形態外,是無法直接觀測到的。它主要由地球的地殼和地幔圈中上地幔的頂部組成,從固體地球表面向下穿過地震波在近33公里處所顯示的第一個不連續面(莫霍面),一直延伸到軟流圈為止。岩石圈厚度不均一,平均厚度約為100公里。由於岩石圈及其表面形態與現代地球物理學、地球動力學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岩石圈是現代地球科學中研究得最多、最詳細、最徹底的固體地球部分。由於洋底占據了地球表面總面積的2/3之多,而大洋盆地約占海底總面積的45%,其平均水深為4000~5000米,大量發育的海底火山就是分布在大洋盆地中,其周圍延伸著廣闊的海底丘陵。因此,整個固體地球的主要表面形態可認為是由大洋盆地與大陸台地組成,對它們的研究,構成了與岩石圈構造和地球動力學有直接聯繫的"全球構造學"理論。

軟流圈

主詞條:軟流圈
在距地球表面以下約100公里的上地幔中,有一個明顯的地震波的低速層,這是由古登堡在1926年最早提出的,稱之為軟流圈,它位於上地幔的上部即B層。在洋底下面,它位於約60公里深度以下;在大陸地區,它位於約120公里深度以下,平均深度約位於60~250公里處。現代觀測和研究已經肯定了這個軟流圈層的存在。也就是由於這個軟流圈的存在,將地球外圈與地球內圈區別開來了。

地幔圈

主詞條:地幔圈
地震波除了在地面以下約33公里處有一個顯著的不連續面(稱為莫霍面)之外,在軟流圈之下,直至地球內部約2900公里深度的界面處,屬於地幔圈。由於地球外核為液態,在地幔中的地震波S波不能穿過此界面在外核中傳播。P波曲線在此界面處的速度也急劇減低。這個界面是古登堡在1914年發現的,所以也稱為古登堡面,它構成了地幔圈與外核流體圈的分界面。整個地幔圈由上地幔(33~410公里)、下地幔的D′層(1000~2700公里深度)和下地幔的D″層(2700~2900公里深度)組成。地球物理的研究表明,D′層存在強烈的橫向不均勻性,其不均勻的程度甚至可以和岩石層相比擬,它不僅是地核熱量傳送到地幔的熱邊界層,而且極可能是與地幔有不同化學成分的化學分層。

外核液體圈

主詞條:外核液體圈
地幔圈之下就是所謂的外核液體圈,它位於地面以下約2900-5120公里深度。整個外核液體圈基本上可能是由動力學粘度很小的液體構成的,其中2900至4980公里深度稱為E層,完全由液體構成。4980-5120公里深度層稱為F層,它是外核液體圈與固體核心圈之間一個很簿的過渡層。

固體核心圈

主詞條:固體核心圈
地球八個圈層中最靠近地心的就是所謂的固體核心圈了,它位於5120-6371公里地心處,又稱為G層。根據對地震波速的探測與研究,證明G層為固體結構。地球內層不是均質的,平均地球密度為5.515克/厘米3,而地球岩石圈的密度僅為2.6~3.0克/厘米3。由此,地球內部的密度必定要大得多,並隨深度的增加,密度也出現明顯的變化。地球內部的溫度隨深度而上升。根據最近的估計,在100公里深度處溫度為1300°C,300公里處為2000°C,在地幔圈與外核液態圈邊界處,約為4000°C,地心處溫度則在6000°C以上。
美麗的地球美麗的地球

運動

自轉

主詞條:地球自轉
地球存在繞自轉軸自西向東的自轉,平均角速度為每小時轉動15度。在地球赤道上,自轉的線速度是每秒465米。天空中各種天體東升西落的現象都是地球自轉的反映。人們最早利用地球自轉作為計量時間的基準。自20世紀以來由於天文觀測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地球自轉是不均的。1967年國際上開始建立比地球自轉更為精確和穩定的原子時。由於原子時的建立和採用,地球自轉中的各種變化相繼被發現。天文學家已經知道地球自轉速度存在長期減慢、不規則變化和周期性變化。
地球自轉的周期性變化主要包括周年周期的變化,月周期、半月周期變化以及近周日和半周日周期的變化。周年周期變化,也稱為季節性變化,是20世紀30年代發現的,它表現為春天地球自轉變慢,秋天地球自轉加快,其中還帶有半年周期的變化。周年變化的振幅為20~25毫秒,主要由風的季節性變化引起。半年變化的振幅為8~9毫秒,主要由太陽潮汐作用引起的。此外,月周期和半月周期變化的振幅約為±1毫秒,是由月亮潮汐力引起的。地球自轉具有周日和半周日變化是在最近的十年中才被發現並得到證實的,振幅只有約0.1毫秒,主要是由月亮的周日、半周日潮汐作用引起的。

公轉

主詞條:地球公轉
地球公轉的軌道是橢圓的,公轉軌道半長徑為149597870公里,軌道的偏心率為0.0167,公轉的平均軌道速度為每秒29.79公里;公轉的軌道面(黃道面)與地球赤道面的交角為23°27',稱為黃赤交角。地球自轉產生了地球上的晝夜變化,地球公轉及黃赤交角的存在造成了四季的交替。
從地球上看,太陽沿黃道逆時針運動,黃道和赤道在天球上存在相距180°的兩個交點,其中太陽沿黃道從天赤道以南向北通過天赤道的那一點,稱為春分點,與春分點相隔180°的另一點,稱為秋分點,太陽分別在每年的春分(3月21日前後)和秋分(9月23日前後)通過春分點和秋分點。對居住的北半球的人來說,當太陽分別經過春分點和秋分點時,就意味著已是春季或是秋季時節。太陽通過春分點到達最北的那一點稱為夏至點,與之相差180°的另一點稱為冬至點,太陽分別於每年的6月22日前後和12月22日前後通過夏至點和冬至點。同樣,對居住在北半球的人,當太陽在夏至點和冬至點附近,從天文學意義上,已進入夏季和冬季時節。上述情況,對於居住在南半球的人,則正好相反。

時代劃分

序號史前時代距今
單位:億年
主要事件
1
45.7
地球出現
2
41.5
地球上出現第一個生物——細菌
3
39.5
古細菌出現
4
38.5
地球上出現海洋和其他的水
5
38
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大氣圈和生命形成
6
36
藍綠藻出現
7
32
原核生物進一步發展
8
28
第一次冰河期
9
25
10
23
11
20.5
12
18
13
16
14
14
15
12
16
10
羅迪尼亞古陸形成
17
8.50
發生雪球事件
18
6.3
多細胞生物出現
19
5.42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20
4.883
魚類出現;海生藻類繁盛
21
4.437
陸生的裸蕨植物出現
22
4.16
魚類繁榮;兩棲動物出現;昆蟲出現;裸子植物出現;石松和木賊出現
23
3.592
昆蟲繁榮;爬行動物出現;煤炭森林
24
2.99
二疊紀滅絕事件,地球上95%生物滅絕;盤古大陸形成
25
2.51
恐龍出現;卵生哺乳動物出現
26
1.996
有袋類哺乳動物出現;鳥類出現;裸子植物繁榮;被子植物出現
27
0.996.
恐龍的繁榮和滅絕、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地球上45%生物滅絕,有胎盤的哺乳動物出現
28
未知
動植物都接近現代
29
0.0621
人類出現

地球年齡

21世紀科學家對地球的年齡再次進行了確認,認為地球產生要遠遠晚於太陽系產生的時間,跨度約為1.5億年左右這遠遠晚於此前認為的30-4500萬年。此前科學家通過太陽系年齡計算公式算出了太陽系產生的時間為55.68億年前,而地球產生的年齡要比太陽系晚30億年到45億年左右,大約為25.48億年前左右。在2007年時,瑞士的科學家對此數據進行了修正,認為地球的產生要在太陽系形成的6200萬年之後。
科學家一般是通過同位元素鉿182和鎢182兩种放射元素來計算地球和月球年齡的。鉿182的衰變期為900萬年衰變之後的同位素為鎢182,而鎢182則是地核的組成部分之一。科學家們認為在地球形成時,幾乎所有的鉿182元素全部已經衰變成了鎢182。僅有極少量存在,正是這微量的鉿182才能夠幫助科學家測算地球的真實年齡。尼爾斯研究所的教授說道:“所有的鉿完全衰變成鎢需要50-60億年的時間,並且都會沉在地核,而新的表明,地球和月球上地幔含有的元素量高於太陽系,而經過測算時間大約為1.5億年左右”

地球衛星

主詞條:地球衛星月球
地球有一個衛星月球,月球俗稱月亮,也稱太陰。在太陽系中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月球是最明顯的天然衛星的例子。在太陽系裡,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裡面都有天然衛星。月球直徑約3476公里,是地球的1/4。體積只有地球的1/49,質量約7350億億噸,相當於地球質量的1/81,月球表面的重力差不多是地球重力的1/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