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社會侵犯通常是指在社會規範許可範圍內的傷害他人的行為,比如受到攻擊時出於保護自身或他人利益進行的正當防衛,或警察在必要時制服罪犯,雖然是傷害他人的行為,但目的是為了減少社會付出的代價或受到的傷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親社會侵犯
- 心理學:社會心理學
親社會侵犯通常是指在社會規範許可範圍內的傷害他人的行為,比如受到攻擊時出於保護自身或他人利益進行的正當防衛,或警察在必要時制服罪犯,雖然是傷害他人的行為,但目的是為了減少社會付出的代價或受到的傷害。
親社會侵犯通常是指在社會規範許可範圍內的傷害他人的行為,比如受到攻擊時出於保護自身或他人利益進行的正當防衛,或警察在必要時制服罪犯,雖然是傷害他人的行為,但目的是為了減少社會付出的代價或受到的傷害。侵犯侵犯行為(aggr...
親社會侵犯行為(prosocial aggressive behavi)侵犯行為的一種。為了達到群體道德標準所能接受的目的,以一種社會認可的方式採取侵犯行為。與“反社會侵犯行為”相對。為了維護公認的社會準則而進行,是社會所必需的。與“反社會侵犯行為”相對。為了維護公認的社會準則而進行,是社會所必需的。如為了社會安定而對罪犯實行...
是指反對社會公認的社會準則的侵犯行為,如謀殺、詐欺等。與“親社會侵犯行為”相對。被一些社會心理學家認定為嚴格意義上的侵犯行為。反社會侵犯行為是侵犯行為的一種。是指反對社會公認的社會準則的侵犯行為,如謀殺、詐欺等。與“親社會侵犯行為”相對。被一些社會心理學家認定為嚴格意義上的侵犯行為。
親社會行為強化說(reinforcement theory of prosocial be- havior)是指一種強調獎懲對親社會行為形成具有重要性的理論。學習論者認為, 無論是親社會行為(如助人、合作、分享),還是反社會行為(如侵犯等),都是後天通過模仿、聯想、強化而形成的。儘管不少心理學家指出強化在親社會行為形成中並非是最必需的,...
此後,他發表了《積極的社會行為和道德性》(1979)及《利他主義和侵犯的限定性和發展的概念:動機、自我和環境》(1986)等一系列文章、專著,並提出了有新意的社會行為理論。該理論有如下要點:(1)人的行為多數是有目的的,目的是個人追求的最終狀態。目的不同,行為方式也就不同。目的處於潛在狀態時,是依據...
積極心理學與親社會行為 406 連結 增加志願主義 407 第12章 侵犯:我們為什麼傷害他人?能防止嗎? 412 12.1 什麼是侵犯? 414 侵犯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習得的? 415 侵犯行為是本能的、情境性的還是選擇性的? 415 試一試!打架及其吸引力 416 侵犯與文化 417 12.2 神經生化因素對侵犯的影響 419 ...
反社會心理(antisocial mind)是指實施反社會行為者的心理結構與心理狀態。在中國的主要表現:(1)自我中心觀念強烈。這是反社會心理的基礎。不受社會主義道德和法律規範的約束,為追求個人利益而不惜侵犯他人、集體和國家利益。(2)反社會的需要、動機和目的。這是反社會心理的動力結構。集中表現為違反社會主義社會的...
第八章 親社會行為 第一節 親社會行為概述 第二節 助人行為的決策過程 第三節 親社會行為的影響因素 第四節 人們為什麼抗拒獲得幫助?第九章 侵犯性 第一節 侵犯行為概述 第二節 侵犯行為的理論 第三節 侵犯行為的影響因素 第四節 侵犯行為的預防和控制 第十章 社會影響 第一節 從眾 第二節 依從 第三節...
2024年,江西安遠14歲少女姜睿(化名)稱,在7月11日至15日,先後3次遭遇訓練營負責人王某侵犯,王某讓姜睿吃避孕藥。7月17日前後,她先後嘗試逃出訓練營尋求報警,但被教官等人追回,還曾向生活老師講述遭遇,尋求幫助,但無果。2024年8月2日中午,陳芸帶女兒姜睿前往安遠縣公安局刑警隊報案。8月4日,陳芸從...
直面欺凌 欺凌又叫攻擊性行為或侵犯性行為,是指對他人造成傷害的有意侵犯、爭奪或破壞的行為。直面欺凌是有關如何面對欺凌的關鍵經驗。肢體暴力也許已不再是社會情境中攻擊性行為的主要方式,而言語、網路暴力雖然隱蔽卻廣泛存在。敢於直面欺凌的兒童,在面對無理的欺凌時不會逃避,能夠較好的保護自己;而無法較好地...
第4章社會知覺:我們如何理解他人 第5章 自我:在社會情境中理解我們自己 第6章合理化行為的需要:減少失調的代價和收益 第7章態度與態度改變:影響思維和情緒 第8章從眾:影響行為 第9章團體過程:社會團體的影響 第10章人際吸引:從第一印象到親密關係 第11章親社會行為:為什麼人們會助人 第12章侵犯:我們...
三、社會心理學的歷史發展 第2章 社會心理學的理論與方法 一、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基本問題 二、社會心理學的研究過程與方法 三、社會心理學的基本理論 第3章 社會認知 一、個人知覺 二、自我知覺 三、社會認知 四、歸因問題 第4章 社會行為 一、人類社會行為的基礎 二、人類的侵犯行為 三、人類的親社會行為 第...
侵犯行為是指有意傷害他人身心健康的任何行為,也稱攻擊行為。分語言侵犯和動作侵犯兩種。從侵犯行為的社會性質看,根據其是否違背社會準則,分為反社會侵犯行為;親社會的侵犯行為(如公安的執法,抓強盜等)和被認可的侵犯行為(如自衛行為)。影響因素 本能說、動機說和社會學習說 挫折挑動:身體遭受疼痛刺激以及語言...
prosocial,英語單詞,主要用作形容詞,作形容詞時譯為“親社會的;忠實於既定社會道德準則的”。短語搭配 prosocial aggression 衛社會性攻擊 ; 親社會侵犯行為 prosocial voice 親社會型建言 prosocial tendencies 親社會傾向 prosocial context 親社會情境 prosocial motivation 親社會動機 prosocial emotion 親社會情感 pr...
一般來說,令人厭惡的環境(例如,煙霧瀰漫或天氣悶熱)條件促使侵犯傾向增強。那么,舒適的氣候和環境會增加利他行為的可能性嗎?一位社會心理學家在研究中發現,人們較有可能在晴朗的天氣里幫助他人,而較少在寒冷和颳風的天氣里幫助別人。但是,這種微妙的聯繫是由於天氣好壞而造成的人們心情好壞呢,還是由於天氣的...
它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身體侵犯,即利用身體的一些部位或武器、踢打他人;二是言語攻擊,如通過譏笑、諷刺、誹謗、謾罵等方式對他人進行欺侮。兒童的攻擊行為容易造成人際衝突,不利於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阻礙兒童個性和社會化的順利形成。簡介 兒童攻擊行為兒童攻擊性行為是幼兒身上常見的一種比較典型的侵犯行為,...
(3)、需要具備親社會行為的能力。即掌握有效的助人的知識和技能 (如救助溺水者,需要會游泳)2.攻擊行為 攻擊行為是指針對他人的具有敵視性、傷害性或破壞性的行為。攻擊行為也稱侵犯行為,主要表現為身體的侵犯、言語的攻擊以及對他人權利的侵犯。攻擊行為的基本要素是傷害意圖。對兒童攻擊行為的控制需要多方面的...
社會適應教育 · 對自己解決不了的困難有向師長求助的意識,形成初步的自我保護能力。性心理教育 · 認識本年齡階段正確的性角色內容和性角色的行為規範;· 學習適合本年齡段與異性交往的方法與禮儀;· 識別性騷擾與性侵犯行為,提高預防意識,初步掌握防範性騷擾及保護自己的方法。中學學段 人際交往教育 · 培養...
(1)親社會行為泛指一切符合社會期待的有益於他人的行為。(2)利他是一種以人為對象的親社會行為。助人行為與利他行為都是以人為對象的親社會行為,但利他的層次更高,因為這種行為不企求回報。利他者認為幫助別人是其出自內心的義務。(3)利他行為是由利他動機引起的,其特徵是以完全有利於他人為目標。利...
學者認為取笑是取笑者向被取笑者發出的可能對其造成情感傷害的信息,並指出取笑包含侵犯(aggression)、歧義(ambiguity)和幽默(humor)三要素。取笑者的年齡與性別等因素都會對取笑的形成造成影響。年齡對於取笑的理解的影響 在社會交往中兒童和成人對取笑的理解不同,對成人而言取笑更多的是表達情感和友誼,其意圖理解...
學生們對網際網路的高使用率致使網路文化與暴力結合成緊密的關係,由此出現了網際網路暴力,即施暴者通過網路,以文字或多媒體手段對他人進行長期的攻擊,通過使用謾罵、詆毀、蔑視、嘲笑等侮辱歧視性的語言,致使他人在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損害。現狀 據調查數據顯示,有40.64%的學生報告其所在校園過去一年中發生過...
而後者則表示通過特定的角色限制而對女性形成性別偏見;這種性別偏見,實際上,出自一種主觀上愛護女性的正面情感和積極態度,而這種態度會導致男性的行為被視作是親社會行為。例如部分男性將“不能讓女士拎包”、“不能讓女士單獨回家”作為紳士信條來執行,是出自愛護女性,想要照顧女性的心理。但實際上,這種行為會...
社會適應教育 · 對自己解決不了的困難有向師長求助的意識,形成初步的自我保護能力。性心理教育 · 識別性騷擾與性侵犯行為,提高預防意識,初步掌握防範性騷擾及保護自己的方法。中學學段 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 · 初步了解性倫理、性道德。大學學段 戀愛心理教育 · 加強性道德、性審美教育,指導戀愛心理適應,掌握...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2012修正)中對部分身體暴力行為的處罰作出了規定,身體暴力主要作為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的行為受到處罰。涉及的具體條款如下: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
►體會到公開反對所有場合下(包括學校、家庭、網路和社區)的暴力和侵犯人權的行為非常重要(態度);►倡導創建安全環境,以鼓勵每個人都能獲得尊嚴和尊重(技能)。核心概念1:關係 學習目標(5~8歲)要點:社會性別不平等現象往往會體現在家庭成員的角色和責任上 學習者將能夠:► 列舉家庭中男性和女性在...
要點:任何形式的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都是對人權的侵犯,無論施暴者是成年人、青少年還是權威人士 學習者將能夠:► 了解性虐待和社會性別暴力,包括來自性伴侶的暴力和強姦都是源於權力和支配的犯罪,並非由於性慾控制能力低下(知識);► 為發現和減少社會性別暴力制定具體策略(知識);► 認識到暴力行為的旁觀...
犯罪人王強與正常人的童年經歷不一樣,剛到社會時遭受的懲罰不一樣,犯罪動 機就各不相同。犯罪人王強是有著一個多鐘犯罪動機的一類人。一方面,對生活比較幸福的受害者,例如:情侶,極易產生犯罪的動機;另一方面,對錢財較多的一類人產生劫財的犯罪心理;最後對路上單獨行走的被害人女性,有著性侵犯的報復性...
空氣污染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早已引起人們的注意,但其心理後果卻剛剛引起重視。1979年羅頓等人的研究表明,在某些條件下,空氣污染可引起消極心情和侵犯行為。一些研究表明,溫度與暴力行為有關,夏日的高溫可引起暴力行為增加。但是當溫度達到一定點時再升高則不導致暴力行為而導致嗜睡。溫度也與人際吸引有關,在高溫室內的...
► 如果自己或認識的人正在經歷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包括在學校內或學校周邊發生的暴力,描述在這種情況下該如何找到一個值得信賴的成年人並向其訴說該遭遇(技能)。學習目標(9~12歲)要點:所有形式的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都是錯誤的,是對人權的侵犯 ► 舉例說明什麼是基於社會性別的暴力(例如:欺凌、性騷擾、...
該片高度還原印度社會現狀,在家庭矛盾與社會衝突的雙向衝擊下,母女關係的典型矛盾寫實且扎心。片中女兒艾莉亞一直對母親愛答不理,母親一再被刺痛仍默默付出,是多數家庭衝突的真實寫照。影片層層遞進,母女關係伴隨復仇節奏升溫,幾度戳中觀眾淚點,同時折射印度女性生存現狀。(網易娛樂評)阿比曼尤·辛格絕對是一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