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文化

視覺文化

視覺文化( Visual Culture),是指個體通過特定的視覺文本去觀照世界外物的生活方式。作為一種生活方式,視覺文化包括了個體對自我生活的視覺謀劃,以及對日常生活中的物體、人和關係等等進行視覺解碼的能力。而視覺文本,則包括繪畫、圖片、電影、時尚和裝飾等具體文本。視覺文化概念有助於揭示各種日常生活裝置背後的文化內涵、精神現象或審美意蘊。

視覺文化的最顯著特點之一是把本身非視覺性的東西視像化。正如通常所說,視覺文化研究的是現代文化和後現代文化為何如此強調視覺形式表現經驗,而並非短時地只強調視覺而排除其他一切感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視覺文化
  • 特點:把本身非視覺性的東西視像化
  • 實質:視覺形式表現經驗
  • 別稱後現代主義
現時代,後現代,視覺化,影響,發展趨勢,當代特點,新發展,

現時代

在我們這個時代,眼見更為重要。你可以買一張由軌道衛星拍攝的你家的照片,或是擁有一張核磁共振記錄的你的內臟片子。如果那一特殊時刻未在你照片中精確顯現,你可以在計算機上對其數位化處理。在紐約的帝國大廈,為觀看虛擬紐約兜風而排的長隊,要比乘電梯去瞭望台看真景的佇列長多了。要么,你可以在拉斯維加斯的"紐約、紐約"飯店,觀看色彩誘人的整個紐約景觀,這樣省去了很多麻煩。不久,拉斯維加斯的巴黎飯店將加入這個虛擬城市,還模仿這座流光溢彩之城那精心策劃的形象

後現代

後現代主義即視覺文化。後現代主義經常被定義為現代主義的危機,即廣泛複雜的種種表征觀念和模式的危機,從業已形成的關於進步的信念,到抽象繪畫和現代小說的興起。由於沒有出現其他變化,這些表征手段似乎不再令人信服了。結果,後現代的主導風格就是反諷:一種刻意的混雜,它被當做新發明的手段而受到品評。現代主義的後現代重現了包括大量出現於購物中心的古典色彩、現代派繪畫的危機以及"五分錢影院"(Nickelodeon)複製品的泛濫。在本文所處的語境中,後現代是現代主義和現代文化因面臨自身視像化策略的失敗而引起的危機,換言之,它是造成後現代性的文化所帶來的視覺危機,而不是其文本性的危機。誠然,印刷文化肯定不會消失,然而對視覺及其效果的迷戀--現代主義的主要特徵--產生了後現代文化,當文化成為視覺性之時,該文化最具後現代特徵。 當然,後現代主義不單單是一種視覺經驗。在阿爾讓·阿帕都萊(ArjunAppadurai)所稱之為“複雜、重疊、破碎”的後現代主義社會中,是不能期待整齊劃一的。過去時代中也沒有這種整齊劃一,不管你是看哈貝馬斯讚譽的18世紀咖啡屋公共文化,還是安德森(BenedictAnderson)描繪的19世紀報紙和出版業的印刷資本主義。正如這些著者無視其他更大範圍的選擇,只突出一個時代的某一特徵作為分析手段一樣,視覺文化是一種策略,用它來研究後現代日常生活的譜系、定義和作用。我們稱之為分離的、破碎的後現代主義文化最好從視覺上加以想像和理解,就好像它在19世紀經典地呈現在報紙與小說中一樣。
有時這種仿真生活比真實的東西更加令人愉快,有時則更糟。1997年,美國國會宣告同性婚姻是不合法的,然而,當大眾娛樂節目的人物埃倫出現在電視上時,卻有四千二百萬人在觀看。另一方面,軍方長期以來熱衷將虛擬現實作為訓練場所,並在海灣戰爭時不惜以人的生命為代價將其付諸實踐。

視覺化

新的視覺文化的最顯著特點之一是把本身非視覺性的東西視像化。正如通常所說,視覺文化研究的是現代文化和後現代文化為何如此強調視覺形式表現經驗,而並非短視地只強調視覺而排除其他一切感覺。首先引起人們注意這種發展的是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他稱之為世界圖像的興起(出現)。他指出:
世界圖像……並非意指一幅關於世界的圖像,而是指世界被構想和把握為圖像了……世界圖像並非從一個以前的中世紀的世界圖像演變為一個現代的世界圖像;不如說,根本上世界變成圖像,這樣一回事情標誌著現代之本質。
視覺文化不依賴圖像,而是依賴對存在的圖像化或視覺化這一現代趨勢。這種視像化使得現代與古代和中世紀判然有別,在那時,世界被理解為一部書。更重要的是,人們當時不把圖像看成是再現,亦即模仿一個物體的人造物,而把它看成與那個物體密切相關的東西,甚至是和那物體同一的東西。對拜占庭教堂而言,一幅聖像就是它所再現的聖徒。許多中世紀的聖者遺物和聖骨箱,由於它們是聖徒或神體的一部分而具有神力。在義大利消防人員冒險搶救都靈的施魯德教堂時,這些聖像的神力得以顯示,據說那裡的聖像上留有基督面部的印記。視覺文化的一個主要任務是分析這些複雜的圖像是如何匯聚在一起的。這些圖像並非源於一種媒介或產生於某一個學術界明確劃分的地方。視覺文化把我們的注意力引離結構完善的、正式的觀看場所,如影院和藝術畫廊,而引向日常生活中視覺經驗的中心。關於看和看的狀態的不同觀念,在所有的視覺亞學科之間及其內部頗為盛行。當然,這種做法對於區分是有意義的。我們的態度因具體情況而有所變化,諸如我們是去看電影、在家看電視,還是去參觀美術展覽有所不同。然而,我們的絕大多數視覺經驗並不是產生於這些正式的、有結構的觀看時刻。正如伊雷特·羅戈夫(Irit Rogoff)在她的論文中指出的:我們留意到的一幅畫可能出自於一本書的護封或一則廣告中;看電視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只是觀看者的個人行為;我們可以像在傳統的電影院裡看電影一樣,從錄像帶、飛機或有線電視上看到電影。正像文化研究已尋求了解人們在大眾文化消費中創造意義的諸種方式一樣,視覺文化首先研究人們日常生活的視覺經驗,包括生活快照、盒式錄像機,甚至於風靡一時的藝術展覽。
視覺文化必定是一個歷史學科,它建立在這樣的認識基礎之上,即視覺形象不是穩定不變的,在現代性的特殊時刻,它改變著與外界現實的關係。正如哲學家利奧塔曾論述過的:“現代性,無論出現於何地,都離不開信仰的崩潰,離不開在現實世界中對現實匱乏的發現--這一發現是與其他現實事物的介入相關聯的”。當一種表征現實的方式失去根基時,另一種方式會在它消失之前取而代之。古代政體(1650?1820)形象的形式邏輯最初讓位於現代社會(1800?1975)照片的辯證邏輯。傳統形象服從它自身的規則,該規則與外部世界無關。例如,透視法是依賴觀看主體用一隻眼睛、從某一點仔細觀察形象。儘管沒有人真的這樣做,但這一形象具有內在的連貫性,因而是可信的。當透視法宣稱的所謂"對現實最準確的再現失去了基礎時,電影和攝影就創造一種全新的、與現實的直接聯繫,以至於我們樂於承認從形象看到的是“真實”。一張照片所顯示的某物必定是攝影機鏡頭前某一點確實存在過的。這一形象是辯證的,因為它把觀看者與其所再現的過去時空的某一瞬間聯繫了起來。

影響

世界圖像這一概念,不足以分析已變化和正在變化著的情境。急劇倍增的形象不可能統一成一個單一的供知識分子靜觀的圖像。視覺文化試圖尋求在新的(虛擬)現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便把握對抗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危機和視覺爆炸的關鍵。用米歇爾·德·塞托的話來說,視覺文化是一種戰術,而不是一項戰略,因為“戰術屬於戰略”。執行一種戰術要充分考慮到敵方的情況以及我們生活於其間的管制社會。儘管有人發現戰術的軍事含義不得要領,但可以說在持續的文化戰爭中,戰術對避免失敗卻是必要的。恰如早先對日常生活的探索強調消費者從大眾文化角度為自己創造不同意義的方式一樣,視覺文化亦將從消費者觀點來仔細探究後現代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心理、各種裂隙,以及抵抗的場所。
後現代對現實的解構不是在先鋒派的工作室里,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的,正如情境主義者從報紙上收集那些貌似常態但卻稀奇古怪的事情一樣,我們也能藉助大眾視覺媒體看到日常生活現實的大崩潰。在20世紀80年代早期,像舍瑞`萊文(Sherrie Levine)和理察·普林斯(Richard Prince)這樣的後現代攝影師,試圖通過徵用別人拍攝的照片對攝影的本真性提出質疑。對攝影再現真實的理論的否定,已成了像《世界新聞周刊》這樣的雜誌和其他更受人尊敬的出版物談論通俗文化的一個主要話題。攝影在這樣一個可疑的社會風氣中發揮著效力:O.J.辛普森的律師很可能駁斥這樣一張照片是偽造的--照片顯示他的當事人穿著殺手穿的、不同尋常的鞋子,為此,他必須再找出另外三十張甚至更多的照片。單獨一張照片已無法代表真相。同樣,某些人們看得特別痴迷的電視連續劇與現實也毫無共同之處。肥皂劇構造出相似的情景:一個失散已久的雙胞胎兄弟與家人重逢幾乎不會引起議論,一個人物的死亡也決不意味著他或她下周將不再回來。用希區柯克的話來說,是因為肥皂劇是不真實的表演,而不管它表現什麼。肥皂劇也許是最為國際化的視覺形式,它博得了如俄國、墨西哥、澳大利亞和巴西等各個不同國家的全民性的關注。在全世界,真實的東西每時每刻都被顛覆著。
上面,利奧塔對康德崇高理論的修正贏得了普遍讚譽,這是沒有問題的。一方面,康德認為所有的非洲藝術和宗教都是“微不足道的”,因而都不屑一提,因為它們與他所想像的崇高相去甚遠。但對於偏見極少的人們來說,非洲雕塑諸如渾身鐵釘的恩凱思(nail?ladennkisi)這樣的神靈形象,它們正是創造了崇高感融快感與痛感於一身,而且,非洲雕塑也是由展現不可見事物的願望所激發形成的。視覺文化研究試圖描述馬丁·J.鮑爾斯(Martin J. Powers)所說的“一個微型(fractal)網路,其中充滿了來自全球的種種模式”。上述非洲雕塑的例子對這種研究方式形成了重大挑戰。然而,鮑爾斯並非簡單地為一個包括一切的全球性視覺形象網路辯護,而是強調了全球網路的力量差異。今天,必須承認,視覺文化仍然是一個西方談論西方的話語,在那一框架內,正如大衛·莫利(DvaidMorley)提醒人們的,“重要的議題""是如何思考現代性,不是特指或必然指歐洲……只是碰巧如此”。從歷史長河來看,歐洲美國人--用日本人的說法--在相對短期內支配了現代,這個時段可能正走向終結。簡言之,視覺文化的成敗可能有賴於它從跨文化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要面向未來,而不是把後視鏡般的人類學文化研究方法作為傳統,亦步亦趨。

發展趨勢

視覺文化的未來如何呢?日常生活中網際網路II的發展、數字光碟以及高清晰度電視機的出現,都充分說明視像化已隨處可見。另一方面,在學術這個與世隔絕的圈子裡,卻有人虔信:作為一個研究領域的視覺文化應該取締。雖有人極力反對,但這些態度不禁使人想起了英王克努特(Canute)注定不成功的命令。在這一取締的背後,有一批知識界的精英,他們支持現代主義的先鋒理論,這種理論與財富的種種特權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馬克思主義者和現代主義說法慣於批評視覺文化觀念,這些說法實際上出自長春藤大學的藝術史系。在一個可以追溯到20世紀40年代,阿多諾對大眾文化駁難的傳統中,馬克思主義保守主義發現:他們處於一個奇怪的同盟之中,儘管使用不同的語言、不同的策略卻達到了同一個目標。
視覺文化
這么對待視覺文化,也就是將其置於一個敗北者的角色位置上,當然,這是一個學術研究中的特權位置。在美國,文化研究制度化的類似的例子很明顯,那裡正在為這個漸臻成熟的多學科研究探尋課程規範,經過90年代早期的狂熱之後,文化研究迷失了方向,這一方面是由於諸如索卡爾(Sokal)事件(一篇蓄意偽造的關於科學和文化研究的文章竟然成功地在《社會文本》上發表)那樣的知識界危機所導致的,另一方面,許多文化研究人員花費大量精力為文化研究各種新學位制定教學大綱、編寫考題、開列閱讀材料等,他們這些行為也破壞了文化研究。毫無疑問,解決這一當代視覺危機的答案不可能在一個閱讀書單上找到。與其在人文教育規範的舊框框中創建新學位,不如讓我們努力創造從事後學科研究的新途徑。
視覺文化不應滿足於現有的大學機制,而應該建立一個後學科研究的新領域。這個新領域可以橫跨文化研究、同性戀研究到美國的黑人研究等諸領域,其核心是打破傳統學科的邊界。這些方法的有效性有賴於它們不斷地挑戰自己的體制的能力,而不是被這些體制所收編。它是一個可變的、解釋性的研究機制,主要是考察日常生活中個人和群體對於視覺媒介的反應。這一戰術的範圍存在於它追問的問題以及它試圖提出的議題當中。正如上面提及的其他方法一樣,它希望能夠超越大學的傳統禁錮而與人們的日常生活保持互動。

當代特點

1、視覺性已成為文化的主導因素,廣泛的視覺化深刻地改變了許多文化活動的形態
2、呈現出圖片壓倒文字的傾向,視覺文化與感性的、直觀的和快感的文化具有內在聯繫
3、對外觀形態的過度關注,生活世界外觀的美化和顯現表明了人們觀念的變化
4、隨著視覺技術的進步,人的視覺在不斷延伸,可視性要求不斷攀升,視覺新花樣層出不窮

新發展

1、新媒體技術對感官刺激無限追求
2、新媒體技術帶來了虛擬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