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文化時代的藝術

視覺文化時代的藝術

《視覺文化時代的藝術》以現當代視覺文化的視角對藝術的當下狀況及未來命運進行綜合的研究和判斷,即審視現當代藝術由於受到視覺文化擴張的影響出現的視覺藝術的“視覺極致化”以及非視覺藝術的“視覺化”問題。《視覺文化時代的藝術》分別用“視覺壟斷”與“視覺殖民”來描述和概況這些現象。思考視覺文化擴張所導致的現當代藝術的危機以及解除這場危機的出路。《視覺文化時代的藝術》是著者在攻讀東南大學藝術學專業博士學位期間所做的思考。

基本介紹

  • 書名:視覺文化時代的藝術
  •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 頁數:280頁
  • 開本:32
  • 品牌:上海文藝出版社
  • 作者:魏毅東
  • 出版日期:2010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2137312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視覺文化時代的藝術》是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簡介

魏毅東,山東工藝美術學院講師,東南大學藝術學系博士。學術研究方向為藝術學、建築美學與文化等,已發表《“觀念藝術”是一個虛構概念》《視覺文化背景下的視覺壟斷與視覺殖民》等十餘篇學術論文,出版《A空間——關於建築》等著作。

圖書目錄

緒論:視覺文化語境下的藝術研究
0.1視覺文化的時代
0.2視覺文化的概念與特徵
0.3關於視覺文化的理論
0.4視覺文化語境下的藝術理論
0.5西方視覺文化理論的價值與意義

第一章 視覺藝術領域中的視覺壟斷
Ⅰ.1印象主義以來繪畫中的視覺壟斷
Ⅰ.2電影發展進程中的視覺壟斷

第二章 非視覺藝術領域中的視覺殖民
Ⅱ.1音樂中的視覺殖民
一、作為聲音藝術的傳統音樂
二、作為視覺景觀的當下音樂
Ⅱ.2文學中的視覺殖民
一、文學中的視覺殖民的一般特徵
二、文學中的視覺殖民的典型形式

第三章 視覺之於視覺壟斷與視覺殖民
Ⅲ1視覺與真理
Ⅲ2視覺與欲望
Ⅲ3視覺與自我

第四章 視覺壟斷、視覺殖民與藝術命運
Ⅳ.1藝術的實在感的消失
一、藝術的非直感性
二、藝術的非實存性
三、藝術的非指涉性
四、藝術的非倫理性
Ⅳ.2藝術體驗豐富感的消隱
Ⅳ.3想像枯竭與意蘊消失
一、作品意義的建構
二、審美距離的消失
三、審美主體的異化
四、審美想像的枯竭
五、藝術意蘊的消失
六、藝術精神的失落
Ⅳ.4審美聽覺失聰
一、視覺震驚
二、身體癲狂
三、心神渙散
四、聽覺失聰
五、感官衰弱
結論
餘論:重建多元化的審美感知方式及多元化的藝術世界
V.1接受者成為“單向度的人
V.2重建多元化的審美感知方式及多元化的藝術世界
後記
參考文獻

文摘

不同的特殊視閾之間並非是封閉的,而總是跨越自身界限並向對方開放,趨於一個無所不包的大視閾(即傳統),即所謂“視閾融合”。在此過程中,解釋者當前的語言及語境與歷史文本的語言及語境,主體與客體,自我與他者,現在與過去之間的界限被打破,融合交匯而重構成為統一的整體。因此,藝術作品不是別的,正是一種“效果歷史”事件,它只存在於互動理解的歷史過程中。荷馬的《伊利亞特》存在於哪裡呢?存在於印刷的書籍中還是存在於詩人的意圖中?都不是。《伊利亞特》存在於世世代代讀者對《伊利亞特》的理解史之中,任何個人對它的理解都是對這一歷史的介入,並匯入到這一歷史中。因此,接受者的“前見”是他進入理解活動、獲得藝術作品的意義的先決條件,離開了它,作為歷史性的文本的藝術作品的意義就無法顯現和被理解。在對藝術作品的理解過程中,接受者必須調用他所儲備的藝術知識、藝術欣賞的經驗乃至生活經驗.而調用這些知識便是對藝術作品所做出的合理聯想:而接受者的“個人視閾”與作為文本的藝術作品所暗示的“視閾”相融合的過程,是他將其“前見”與作品所暗示的意義相互糅合併由此創造藝術形象的過程,這正是藝術的想像。通過接受者的藝術想像.富有生氣的藝術作品才得以完成其建構過程的最後一環。
這樣一來,接受者對藝術作品的理解實際上是積極性的和建設性的,因為藝術作品的意義乃是由接受者所展開的合理聯想與想像與作為文本的藝術作品自身所暗示的“視閾”相融合的“效果歷史”。

後記

本書是我在東南大學攻讀藝術學專業博士學位期間的理論思考。
思考聚焦於現當代視覺文化背景下的藝術的新景觀和新變化,聚焦是以視覺文化研究的視角以及藝術學的總體視角進行的。因為我認為,就現當代藝術及其理論而言,若不從這兩個重要的視角進行觀察和思考.研究將會出現較大的疏漏和偏差。原因在於,傳統的藝術理論研究是在印刷文化這一“場域”中展開和進行的,其得出的結論(整個的藝術理論體系)自然適用於印刷文化時代的藝術實踐。一旦超出這一特定的“場域”,仍舊以傳統視角所進行的藝術研究,其結論的可靠性也就值得懷疑了。在視覺文化占據主導地位的現當代,傳統藝術理論的很大部分已經明顯地不冉適用於最新出現的那些藝術景觀和藝術變化了,局部地陷入了“失語”狀態。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德國學者本雅明出版了其代表作之一《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他以全新的視角與切入點,審視和思考他所置身的那個時代的藝術,因為,他敏銳地發覺機械複製技術介入到藝術生產所導致的新藝術是那么迥然不同於手工製作時代的傳統藝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