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貌,氣候,水文,人口,經濟,概況,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文化事業,教育事業,科技發展,醫療衛生,交通,體育,文化,旅遊,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西青區境內陸地成型的年代始於唐代中、後期。北宋時期是宋、遼兩國的交界,明代分屬河間府靜海縣和武清縣管轄,清代歸屬天津府管轄。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改建制為天津縣,屬
直隸省管轄。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成立河北省天津地區專員公署,公署駐地楊柳青鎮。
1952年天津縣劃入天津市管轄。原為靜海縣所轄。
1953年西郊區成立。
1992年3月更名為西青區。
2001年,西青區區劃調整前,轄3個街道(農業2個)、7個鎮。
2001年底,西青區轄2個街道(農業2個)、7個鎮,即:李七莊街、西營門街,楊柳青鎮、中北鎮、辛口鎮、南河鎮(今精武鎮)、王穩莊鎮、大寺鎮、張家窩鎮。
2004年初,西青區重新規劃轄2個街道、7個鎮。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明代分屬河間府靜海縣和武清縣,清代歸屬天津府。民國年間屬天津縣轄。1949年楊柳青鎮為天津專署駐地。1953年設天津市西郊區,1971年區政府由李七莊遷至楊柳青。1992年3月更名西青區。
1986年,西郊區面積540平方千米,人口28.1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3萬人。區政府駐楊柳青。轄楊柳青、南河2個鎮和西營門、中北斜、上辛口、張家窩、李七莊、大寺、王穩莊7個鄉,下設35個居委會、149個行政村。
1996年,西青區面積506.1平方千米,人口約30萬人。轄5鎮4鄉:楊柳青鎮、張家窩鎮、大寺鎮、南河鎮、王穩莊鎮、李七莊鄉、中北斜鄉、上辛口鄉、西營門鄉。區政府駐楊柳青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西青區總人口433697人,其中:西營門街道29014人、李七莊街道34330人、中北鎮66784人、楊柳青鎮105135人、辛口鎮38324人、張家窩鎮36258人、南河鎮32349人、大寺鎮47860人、王穩莊鎮33525人、工農聯盟農場5825人、楊柳青農場4293人。
2001年,西青區區劃調整前,轄3個街道(其中有農業街道2個)、7個鎮。2001年底,西青區轄2個街道(其中有農業街道2個)、7個鎮:李七莊街道、西營門街道,楊柳青鎮、中北斜鎮、辛口鎮、南河鎮、王穩莊鎮、大寺鎮、張家窩鎮。
2009年,南河鎮更名為精武鎮。
2015年,津民復【2015】1號批准設立赤龍南街道、赤龍北街道。
區劃詳情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地貌
西青區地處華北平原東北部,地勢低平,大致西北部較高,海拔約5m;東南部略低,海拔約2.5m;中部最低處,海拔僅1.5m。境內有蓮花淀、蛤蟆窪、津西大窪等幾個碟型窪淀。
氣候
西青區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乾濕季節分明,寒暑交替明顯,冬季受
西伯利亞氣團影響,寒冷、乾燥;春季少雨、多風、乾燥、氣溫變化明顯;夏季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和西南暖濕氣流影響,悶熱、降水集中;秋季受高壓控制,天氣晴爽。全年平均氣溫11.6℃,全年無霜期203天,年際變化不大。全年
日照總量2810.4小時。自然降水總量586.1毫米,其中夏季443.2毫米。
水文
西青區河道溝渠縱橫,坑塘窪淀密布。境內有一級河道3條,即中亭河、子牙河、獨流減河;二級河道10條,用水河5條,排水河4條,排污河1條。用水河道大多呈東西向,排水河道一般呈南北向。在本區東南部有區級中型水庫1座,即鴨淀水庫,庫容3000萬方。
人口
2011年末,西青區常住人口74.1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66萬人,同比增長8.3%。
截止到2016年底,人口規模穩定增長。年末全區常住人口85.3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13萬人,同比增長1.3%;年末戶籍人口40.6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76萬人,同比增長4.5%。
經濟
概況
2011年西青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0.18億元,同比增長24.1%,是2008年的2.1倍。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0.02億元,同比下降1.2%;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90.16億元,同比增長24.6%;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00億元,同比增長25%。三次產業結構為2︰58︰40。
2017年,全區生產總值(GDP)1072.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0.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47億元,下降12.3%;第二產業增加值595.93億元,增長0.4%;第三產業增加值465.27億元,增長0.7%。三次產業結構為2.2:41.8:34.0。
第一產業
西青區是天津最大的副食品生產基地之一,有悠久的蔬菜生產歷史,出產全國出名的“
天津大白菜”、“沙窩青蘿蔔”等,遠銷東南亞、香港、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反季節種植技術的普及。保證了四季均衡上市。南菜北引、外銷內引使名、特、優、新品種不斷增加,通菜,
紫甘藍、綠菜花,小棚茄子等 64個品種領先占領市場。漁業生產在提高鯉、鰱、草、鏞餵養技術的同時,引進扣蟹、元魚、牛蛙、白鯧、革鬍子鯰、叉尾回魚等名優品種,占據天津市場。西青區被稱為天津市的“菜籃子”、“魚簍子”。
2011年,西青區完成農業總產值21.55億元,同比增長4%;實現農業增加值10.02億元,同比增長2.2%。主要農產品產量為:蔬菜產量56.8萬噸,同比增長3.3%;禽蛋產量0.71萬噸,同比增長10%;生豬出欄16.4萬頭,同比下降15.6%;魚類產量4.1萬噸,同比下降9.2%;牛奶產量0.84萬噸,同比下降1.3%;生豬存欄10.16萬頭,同比下降10.5%;奶牛存欄0.36萬頭,同比增長2.8%。
2017年,全區實現農業增加值11.47億元,同比下降12.3%。其中,蔬菜產量總計53.41萬噸,同比下降22.1%。禽蛋產量6710.62噸,同比下降8.3%;牛奶產量5293.94噸,同比下降26%;魚類產量24860噸,同比下降11.1%;蛋雞存欄量59.74萬隻,同比增長6.9%;生豬存欄量5.02萬頭,同比下降45.3%;生豬出欄量12.79萬頭,同比下降5.4%。
第二產業
西青區鄉鎮工業起步於50年代後期,崛起於80年代,是中國鄉鎮企業百強區縣之一,在全國排名第33位,工業總產值平均兩年翻一番,確立了鄉鎮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1995年開始第二次創業,其核心是實現鄉鎮企業發展的戰略轉變,實現產品高檔次,技術高層次,經濟高水平,管理高質量,使鄉鎮企業由資源消耗型轉向科技主導型。形成了化工、機械、汽車、金屬軋延、醫藥、紡織、金屬製品、等13個大類,32個行業的企業1172家,西青區集體固定資產達46億元。
2011年,西青區5359家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500.15億元,同比增長26.3%,實現增加值270.38億元,同比增長17%。其中,西青區57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年共完成產值1357.58億元,同比增長25.7%,實現增加值249.06億元,同比增長16.9%。
2017年,全區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595.93億元,同比增長0.4%。其中,工業實現增加值545.8億元,同比增長3.2%;建築業實現增加值50.13億元,同比下降25.5%。
第三產業
西青區形成了以市場建設、房地產開發、物業管理、商品及集散市場、餐飲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帶。初步建立起一批以中心城鎮和外環線為依託的功能齊全、覆蓋面廣、輻射力強的專業批發市場。先後開發建設了300多萬平方米的別墅、公寓式商品房,建成了楊柳青商城、天津家電市場、舊物調劑市場、汽車交易市場、信譽杯家具城等一批大型專業市場,西青區各類農產品交易市場和專業批發市場50個,形成了
王頂堤、李七莊、中北、
梅江四個市場群。年成交達65億元。其中,紅旗農貿市場已成為全市最大的水產、蔬菜批發市場之一。
2011年,西青區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00億元,同比增長46.4%,占西青區GDP的比重達40%。西青區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為579.41億元,同比增長13%。其中,法人單位存款為250.89億元,同比增加11.6%;居民儲蓄存款為303.71億元,同比增長10.6%。貸款方面,2011年末,西青區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為426.9億元,同比增長36.2%。其中,法人單位貸款為370.96億元,同比增長41.2%;個人貸款為55.94億元,同比增長10.5%。不良貸款率為0.6%,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
2017年,全區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465.27億元,同比增長0.7%。從內部結構看,一是以金融業、房地產業和其他社會服務業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迅速壯大。2017年,現代服務業占全區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達61.3%,比去年同期提高0.5個百分點。二是以商貿物流為代表的傳統服務業增速放緩。2017年,全區批發零售業實現增加值93.73億元,同比增長0.8%;住宿餐飲業實現增加值25.64億元,同比增長5.8%;交通運輸業實現增加值60.56億元,同比下降1.6%。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1年末,西青區公共圖書館藏書452771冊,累計發放有效借書證4768個,總流通17.38萬人次,為讀者舉辦各種活動124次,參加0.13萬人次;閱覽室面積418平方米,座席210個。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西青區共有幼稚園60所,在園幼兒8983人;國小32所,在校學生25337人;普通中學13所,在校學生15397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27人。
類別 | 學校名稱 | 所在地區 |
---|
部分高校 | | 精武鎮 |
---|
| 精武鎮 |
| 精武鎮 |
| 張家窩鎮 |
| 張家窩鎮 楊柳青鎮 |
| 張家窩鎮 |
| 楊柳青鎮 |
部分中學 | | 楊柳青鎮 |
---|
| 李七莊街道 |
天津市張家窩中學 | 張家窩鎮 |
科技發展
2011年,申請專利2877件;獲科技進步獎2項(市級);重大科技成果登記100項(市級);星火計畫項目(國家級)1項。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西青區現有醫療機構14個,其中:醫院1所,衛生院9所,婦幼保健機構1所,專科防治所1所,醫學教育機構1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所。床位650張,醫生379人。
交通
公路
境內有京福、津淄、津港、津靜、津同、
外環線等十一條公路幹線,縱橫交錯,貫通全國各地。
鐵路
京滬鐵路穿越本區23公里的地段,設有
曹莊、楊柳青、周
李莊三個車站,還有陳塘支線(西站至陳塘莊)、周蘆鐵路(周李莊至蘆北口)、李港鐵路(李七莊至大港)及南曹支線(南倉至曹莊)貫穿南北。
2011年建成通車的京滬高鐵亦通過西青區,並在區內張家窩鎮設天津南站。
航運
經外環線可達30公里處的
天津新港(中國北方最大的貿易港)和15公里的天津機場。
捷運
天津市捷運已開通線路中共有13站位於西青區,其中天津捷運2號線3站(曹莊、卞興、芥園西道),3號線5站(南站、楊伍莊、學府工業園、高新區、大學城),6號線3站(梅江公園、梅江會展中心、解放南路),5號線2站(中醫一附院、昌凌路)。規劃線路中天津捷運2號線8站(楊柳青、石家大院、中環信息學院、潤楊道、京福路、小蔣莊、天文台、中北工業園),8號線13站(張家窩、董甸路、家華路、辛老路、賽達大道、津靜路、聚源路、春光路、瑞光路、星光路、凱苑路、中北鎮、東姜井),11號線10站(辛口、業成路、柳霞路、津靜路、高泰路、海泰大道、海泰內環路、南北大街、農學院、侯台花園)。
體育
2013年,組隊參加了2013年世界精武武術文化交流大會,共獲得12個第一名和2個第二名的優異成績。參加2013年第三屆東亞錦標賽暨東亞青少年錦標賽,取得了2個第一名和1個第三名的好成績。新建成了張家窩鎮天辰里體育公園和精武鎮體育公園。新建體育健身園80處,安裝健身器材1200件。
文化
千年古鎮
楊柳青地名系乾隆皇帝御賜,以生產
楊柳青年畫而聞名世界。幾百年來,文人墨客多匯聚於此,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蘊。楊柳青作為天津地區的年畫生產基地,年畫品質好,畫工精細,大量年畫出口美國、英國、紐西蘭、加拿大、馬來西亞等十幾個國家。
旅遊
| 簡介 | 圖片 |
---|
御河景觀 | 南運河從隋朝開始歷稱御河、 衛河、清河,明朝永樂年間稱南運河至今。2002年,西青區政府投資2.2億元對南運河重新規劃、改造,河道長4.1公里,開口40米,兩側各有20米的綠化帶,疏通改造後的南運河稱之為御河。景觀設計以四季植物和歷史文脈為主線,將生態、休閒、觀賞內容有機結合,依次形成“乾隆御賜楊柳青”、“楊柳青磚雕石刻園”、“楊柳青年畫園”、“楊柳青風箏園”、“精武園”五個景觀分區。 | |
---|
石家大院 | 石家大院位於素有“北國小江南,沽上小揚州”的千年古鎮楊柳青南運河北側,是清末“ 天津八大家”之一楊柳青石家的私宅。石家大院始建於清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總耗費白銀30萬兩,占地10000平方米,整座大院包含十八個院落,四合連套,被譽為“華北第一宅”。石家大院現開闢為 天津楊柳青博物館、國家4A級景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天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影視拍攝基地。 | |
---|
霍元甲紀念館 | 霍元甲紀念館位於西青區精武鎮“霍元甲故里”小南河村,包括霍元甲故居、霍元甲紀念館、霍元甲墓三部分,現為國家2A級景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霍元甲故居為青磚青瓦,坐南朝北,明三暗五的小四合院,依據史料記載,復原了霍元甲習武、務農、生活的大量模擬場景,展出了珍貴的實物展品。並且紀念館通過聲、光、電多種現代手段和大量珍貴圖片、資料,全面講述了霍元的傳奇故事。 | |
---|
峰山藥王廟 | 峰山藥王廟位於西青區大寺鎮王村,西臨津淄公路,現為國家2A級景區和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峰山藥王廟始建於唐代永淳二年(公元683年),俗稱“風窩廟”。由於歷史變革和歲月的侵蝕,峰山藥王廟1997年再次重修,並附帶配建了藥王湖公園和珍禽觀賞園。峰山藥王廟佛道共祀,由山門、前殿、中殿、後殿、東西配殿及鐘樓、鼓樓幾部分組成。雖歷經滄桑,但祭祀活動卻從未中斷,每逢四月二十至二十八(農曆)廟會期間,華北地區及東南亞僑胞常來朝拜。峰山藥王廟是目前天津地區最大的寺院式建築群落,已成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醫藥文化,融知識性、教育性、觀賞性為一體的文化教育旅遊場所。 | |
---|
天津熱帶植物觀光園 | 天津熱帶植物觀光園位於外環線7號橋北,地1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0000平方米,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室內生態植物觀光園,現為國家4A級景區和愛國主義教育教育基地。景區分為服務廳、花卉廳、科教廳、雨林廳四個功能區。配套設施有占地面積10000平方米露天廣場和占地面積20000平方米停車場(含公交站點)。 | |
---|
千尊玉佛寺 | 千尊玉佛寺位於西青區辛口鎮當城村,古稱法藏寺。千尊玉佛寺總占地面積400畝,建築面積53000平方米,由山門、天王殿、七寶如來八十八佛殿、千尊臥佛殿、禪堂,藏經樓、鐘鼓樓、文殊殿、普賢殿、觀音殿、地藏殿等建築組成,全寺所有佛像由緬甸僧王贈送,為緬甸玉制佛,文殊、普賢、觀音、地藏王四大菩薩殿內每尊玉佛為8噸,地宮主佛為20噸。其中,天然臥佛為一整塊天然玉石,質地精美。 | |
---|
楊柳青莊園 | 天津市楊柳青莊園坐落在歷史文化傳承名鎮楊柳青津同線20公里處,依附於子牙河和大柳灘生態園,是一塊保留著鄉土氣息的天然大氧吧,整個莊園占地800畝,綠地占有率達90%以上,是居家住宿、餐飲、會議、娛樂、垂釣、旅遊為一體的大型休閒、度假的旅遊景區。 | |
---|
著名人物
霍元甲(1868—1910),字俊卿,天津西青區小南河村人。愛國武術家,上海精武體育會創辦人,被譽為”精武大俠“。
韓慕俠(1877—1947),原名韓金鏞,天津西青區王穩莊大泊村人。晚清十大武術高手,與霍元甲齊名的愛國武術家。
安文忠(1852—1942),字藎臣,天津楊柳青人。新疆”津幫第一家”文豐泰的創始人,是楊柳青人到新疆艱苦創業的首倡者,名滿津門的商界巨賈。被譽為“趕大營第一人”,是楊柳青安家大院的創造者。
石揮(1915—1957),原名石毓濤,天津楊柳青人。是”天津八大家“之一楊柳青石家的後裔子孫,著名電影、話劇演員、導演,被譽為“話劇皇帝“。
王樹村(1923—2009),天津楊柳青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美術史論家、民間美術收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