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變遷,河流概況,地理位置,流經地區,水文特徵,主要支流,流域概況,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氣候特徵,社會情況,經濟情況,水利概況,主要灌區,灌溉水源工程,水利樞紐,流域文化演變,
形成變遷
地處大興安嶺東南麓和燕山北麓夾角地帶的西遼河流域,大體上位於東經117°~123°,北緯41°~45°之間。在中國地理上,這裡是銜接
東北平原、
華北平原和
蒙古高原的三角地帶,同時也是中原農耕區與北方遊牧區的交錯區域。就世界範圍而言,西遼河地區屬於
歐亞大陸草原通道南緣東端,瀕臨
北太平洋西岸,這種特殊重要的地理位置意味著古代的西遼河地區,處於連線中國南北和溝通世界東西的交通要衝,因此成為多種經濟類型交錯、多種民族成分雜居、多種文化因素薈萃的中心帶之一。這就是歷史上的西遼河地區所以能夠產生出富有生機、極具創造力的優秀文化,從而成為中國古代北方文化的重要策源地的原因。
河流概況
地理位置
西遼河是遼河的上游,位於我國東北地區西部,
大興安嶺山脈與燕山山脈之間。西遼河分為南北兩源,南源
老哈河發源自河北省
平泉縣七老圖山脈的光頭嶺,全長426公里;北源
西拉沐淪河發源自內蒙古
克什克騰旗白岔山,全長380公里。南北源於翁牛特旗海流圖村匯合成為西遼河幹流。
流經地區
西遼河南源老哈河流經內蒙古
寧城縣、
喀喇沁旗、
元寶山區、
敖漢旗、
翁牛特旗,北源西拉木倫河流經內蒙古克什克騰旗、林西縣、巴林右旗、阿魯科爾沁旗、翁牛特旗,西遼河幹流從海流圖起,流經
開魯、通遼
科爾沁區、
科爾沁左翼中旗、
雙遼至遼寧省
昌圖縣福德店附近與東遼河匯合止,幹流全長403公里,流域面積13.6萬平方公里,河道平均比降1/2500,落差186米。其中上中段大部分在內蒙古通遼市境內。
水文特徵
西遼河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為375.3毫米,折合年降水量為495億立方米。西遼河多年平均流量85立方米/秒,年徑流量26.7億立方米。
汛期6~9月的徑流量占年徑流量的60%~70%。在地區分布上,上豐下貧,從老哈河上游的100毫米,向下游遞減至5毫米以下(不產流區)。平均水資源總量為70.16億m
3,其中地表水資源量為29.59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不重複量為40.57億m
3;西遼河流域水資源可利用總量為35.30億m
3,其中地表水資源可利用量為16.01億m
3,平原區淺層地下水可開採量為31.12億m
3。
主要支流
西遼河流域主要河流包括西遼河幹流及老哈河、西拉木倫河、新開河、鳥力吉木仁河和教來河。根據產匯流關係,可劃分為8個四級區:
老哈河:發源於七老圖山,經承德市平泉縣
黃土梁子鎮進入赤峰市境內,於奈曼旗進入通遼市境內,與西拉木倫河匯合。全長426km,流域面積2.74萬平方公里。
西拉木倫河:發源於大興安嶺南麓,流經克什克騰旗、林西縣、巴林右旗、阿魯科爾沁旗和翁牛特旗,進入通遼市境內,在開魯縣台河口分為兩股,一股匯入新開河,另一股與老哈河匯合,流入西遼河幹流。河道全長376km,流域面積3.13萬平方公里
新開河:自台河口納入部分西拉木倫河水流,自西向東穿過西遼河平原北部,匯入西遼河幹流。河道全長376km,流域面積0.79萬平方公里。
教來河:發源於努魯兒虎山,流經赤峰市敖漢旗,於
下窪鎮進入通遼市,最終匯入西遼河幹流。全長482.2km,流域面積1.27萬平方公里。
烏力吉木倫河:發源於大興安嶺南麓,流經赤峰市、通遼市、科爾沁右翼中旗與
通榆縣,再次流入通遼市,於科爾沁左翼中旗匯入新開河。河道長598km,流域面積4.8萬平方公里。
西遼河幹流:始於老哈河與西拉木倫河匯流處,自西向東穿過通遼市,在科爾沁左翼中旗納入教來河、新開河,於鄭家屯折向南。河道全長403km,流域面積1.78萬平方公里。
流域概況
地理位置
西遼河流域位於遼河上游,介於40°05′N~45°13′N、116°16′E~123°35′E,土地面積約為13.6萬平方公里,占遼河流域的43%。流域內涉及的行政區劃包括通遼市、赤峰市、朝陽市、瀋陽市、興安盟、錫林郭勒盟、四平市、白城市、松原市和承德市共10個盟市,27個旗縣區。
西遼河平原位於西遼河流域東部,松遼平原西部,面積約5.2萬平方公里,基本位於通遼市境內,還包括赤峰市、興安盟、四平市、白城市、松原市和瀋陽市部分區域。
地形地貌
河流整個流向是由西向東,沿河兩岸地勢平坦,廣泛分布著山丘草原和黃土丘陵地貌,氣候乾旱,暴雨集中,植被不良,水土流失嚴重,河流含沙量較大。由於在大地構造上西遼河是出於松遼凹陷的下降區,自第四紀以來,因長期的下沉,加之河流的搬運,堆積了很厚的
沉積層。西遼河最大的特點是主流擺動不定,流向多變,主流來回滾動。流域內共建有大、中、小型水庫90多座,設計總庫容41。2億立方米。其中
紅山水庫是
東北地區最大的一座水庫。
西遼河流域位於蒙古高原向遼河平原遞降的斜坡地帶,其北側為霍林河南側分水嶺,南側為燕山c。la脈東段(七老圖山、醫巫閭山和努魯兒虎山),東部為西遼河平原,西部為大興安嶺南段。山區海拔高度580~1500m,面積約為8.4萬平方公里,占流域總面積的61.8%;平原海拔高度110580m,面積約為5.2萬平方公里,占流域總面積的8.2%。
西遼河平原自西、西南、西北向東、東南、東北緩慢傾斜,地面坡降在1/10001/2000,呈波狀起伏。西北緣為大興安嶺山前沖洪積台地,海拔般為500~800m,向東南方向傾斜;東北部為松遼平原與松嫩平原的分水嶺,海拔為170~300m;西南為燕山山地,海拔為300~1000m。
西遼河平原主要地貌類型為微起伏平地、河漫灘、階地、沙丘、沙地。平原區除主要河流河漫灘及一二級階地外,大部為風積沙覆蓋,沙壟間分布有壟間低地,可作為天然牧場。平原區主要地貌一單元為剝蝕堆積地形與堆積地形,近山地段存在山前沖洪積傾斜平原,向東為第四系沖積物堆積而成的沖積平原。東部為典型的沖湖積平原,具體表現為大興安嶺東部、燕山山地北部斜坡沖洪積台地、洪積高平原及沖湖積、沖積低平原。
土壤植被
根據全國土種志採用的分類系統,西遼河流域土壤總計56種,種類繁多。主要有草原風沙土、栗鈣土、栗鈣土性土、黑鈣土、暗栗鈣土等。上述主要土壤占流域面積達到60%。其中草原風沙土、潮土和栗鈣土性土主要分布在平原區,栗鈣土、栗鈣土性土和黑鈣土主要分布在山區。草原風沙土面積最大,為2.92萬平方公里,占西遼河流域總面積的21%,主要分布在平原區;其次為栗鈣土,面積2萬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山區。
西遼河流域地處半乾旱區,屬草原沙地農牧生態區。流域生態植被主要是典型草原植被、喬木、灌木半灌木草原植被和草甸植被。根據2005年遙感數據,西遼河流域土地利用類型共有23種,主要包括旱地(含耕地、未利用地)、草地、林地、建築用地等。旱地面積3.6萬平方公里,約占西遼河流域總面積的27%;草地6.7萬平方公里,約占52%:林地1.8萬平方公里,約占13%;建設用地共0.31萬平方公里,約占20%。
在西遼河平原區,由於人類活動影響,草地面積正在迅速減少,旱地面積迅速增加。根據遙感資料顯示,自1995年至2010年,西遼河平原有大約4834.87平方公里草地轉化為旱地,草地面積減少25%,旱地面積增加41%。1995年,草地是平原區主要土地利用類型,占平原區面積的44%,旱地占34%;2010年旱地己成為平原區最主要的土地利用類型,約占平原區面積的47%,草地減少至32%。草地面積的減少反映了平原區生態系統退化問題。
氣候特徵
西遼河流域大部分處於乾旱、半乾旱氣候區。年平均氣溫5。00℃~6。50℃,年均日照時數2800~3100h,相對濕度45%~58%,年均降雨量300---400mm,蒸發量1199~2200mm。
西遼河平原主體處於半乾旱季風氣候區,表現為春季乾燥多風、夏季濕熱多雨、秋季氣候涼爽、冬季嚴寒少雪。降水時空分布不均,空間上自西北向東南增加,時間上80%的降水出現在6~9月。多年平均蒸發量由西北向東南減少,年最大蒸發量2713.9mm,最小1323.1mm。多年平均風速2.7~4.0m/s。
社會情況
2009年西遼河流域總人口77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04.96萬人,農村人口469.04萬人,城鎮化率39.40%,人口密度57.25人/平方公里,集中於通遼市和赤峰市。流域總耕地面積3301.98萬畝,實際灌溉面積1397.55萬畝。
2009年西遼河平原區總人口472.29萬人,耕地面積2052.15萬畝,占平原區的19.47%,有效灌溉面積1522.20萬畝,人均耕地面積4.35畝/人,高於全國人均耕地水平(1.5畝/人),與世界平均水平(4.6畝/人)相當。
經濟情況
西遼河流域產業結構由以農、牧業為主,逐步發展為以農、牧業為基礎,工業為主導,工、農、林、牧業共同發展的經濟結構。
西遼河平原區地區生產總值380.11億元,人均生產總值8048.36元。第一產業產值145.07億元,第二產業產值119.99億元,第三產業產值131.14億元。一、二、三產業比為1.2:1:1,第一產業主導平原經濟。
西遼河平原區土質肥沃,素有“北方糧倉”之稱,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產地。平原區主要糧食作物為玉米、大豆、小麥等,經濟作物為葵花籽、蓖麻、甜菜等。糧食產量達119.8億斤。
科爾沁草原是國家重要的畜牧業生產基地,被譽為“黃牛之鄉”和“中國馬王之鄉”。西遼河平原畜牧業集中於科爾沁草原,現有牲畜480.2萬頭(只),其中大牲畜232.8萬頭,小牲畜247.4萬隻。平原區工業主要集中於科爾沁區,工業發展迅速,已初具規模,形成以農副產品加工、能源、醫藥化工、建材四大主導產業為骨幹,具有一定基礎、規模與地方特色的工業體系。
水利概況
農業灌溉是西遼河流域主要用水對象,占總用水量的50%以上,工業生活用水量不足20%。流域引水工程主要是農業灌溉引水工程,水庫等蓄水工程也多作為農業灌溉地表水水源工程。
主要灌區
西遼河平原區現有萬畝以上灌區43處,其中大型灌區8處,中型灌區13處,小型灌區22處。主要集中於科爾沁區、科左中旗、開魯縣、奈曼旗及翁牛特旗,分布在西拉木倫河、教來河、老哈河中下游以及西遼河、新開河兩岸。地表水水源主要為平原區水庫,地下水源主要是分散的農灌機井。
旗/縣/區 | 灌區名稱 | 灌區規模 |
科爾沁區 | 清河灌區、莫力廟罐區、勝利灌區、胡力海、三義堂灌區 | 大型:3,中型:0,小型:1 |
科左中旗 | 都西廟灌區、烏力吉吐灌區、舍伯吐灌區、希伯花灌區、白音他拉灌區 | 大型:1,中型:1,小型:3 |
科左後旗 | 三江揚水站 | 大型:0,中型:0,小型:0 |
開魯縣 | 台河口灌區、西遼河灌區、東來灌區、北清河灌區、黃家大院灌區 | 大型:2,中型:0,小型:3 |
庫倫旗 | 莫河溝水庫灌區、五星灌區、泡子埃水庫灌區、紅旗水庫灌區 | 大型:0,中型:0,小型:4 |
奈曼旗 | 舍力虎水庫、孟家段水庫、團結揚水站、橋河揚水站、道力歹灌區、葦連蘇灌區、平安地灌區、孟公灌區、呼沁蘇木灌區、西地揚水站 | 大型:1,中型:1,小型:8 |
扎魯特旗 | 前進灌區、烏力吉木仁草原灌區 | 大型:0,中型:0,小型:2 |
翁牛特旗 | 紅山灌區、玉田皋灌區、白音套海灌區、龍頭山灌區、聯合灌區、上橋頭灌區、橋頭五家灌區、幸福和灌區、大興灌區、大興勝利灌區、高力罕灌區、小響水灌區 | 大型:1,中型:11,小型:0 |
灌溉水源工程
(1)地表灌溉水源工程
至2010年,西遼河流域共有大型水庫7座,總庫容約24億m
3,中型水庫13座,小型水庫186座,總蓄水能力5.04億m
3。除紅山水庫外,其他大型水庫均分布在平原區。平原區大、中、小型水庫共29座,集水面積405.04平方公里,興利庫容5.95億m
3,有效灌溉面積10.8萬畝。
西遼河平原區共有灌溉引水工程191座,供水能力約7億m3,區域內乾、支渠總長3721km,防滲渠道較短,僅為222.1km。
(2)地下水灌溉水源工程
西遼河流域現有地下水灌溉井14.63萬眼,可供水43.79億m3。其中,平原區配套7.11萬眼,總灌溉面積721.7萬畝,有效灌溉面積672.02萬畝。地下水灌溉區域中:電配井有效灌溉面積279.45萬畝,純井灌面積114.02萬畝。
機配井有效灌溉面積392.57萬畝,純井灌面積285.36萬畝。
噴滴灌面積49.68萬畝,電灌面積2.01萬畝,機灌面積47.67萬畝。
水利樞紐
水庫名稱 | 所在流域 | 總庫容(億m3) |
紅山 | 老哈河 | 16.19 |
孟家段 | 西遼河 | 1.08 |
他拉乾 | 新開河 | 1.349 |
吐爾吉山 | 教來河 | 1.2 |
莫力廟 | 西遼河 | 1.56 |
舍力虎 | 教來河 | 1.18 |
打虎石 | 黑里河 | 1.196 |
流域文化演變
根據已經發表的西遼河流域全新世考古文化遺址的測年數據、考古學的研究成果,結合對野外考古材料的分析,系統地梳理了西遼河流域全新世以來文化景觀的演變序列,主要結論如下:
1)從全新世早期至4800aB.P.左右,史前原始農業文化經歷了最初的萌芽與積累,至紅山時期進入了發達的耜耕農業文化階段。
小河西文化分布在西遼河流域東南部的黃土丘陵台地區;
興隆窪文化階段本區原始農業文化產生,文化景觀開始空間上的擴散,北邊分布到大興安嶺東南麓的山前丘陵平原地帶;
趙寶溝文化處在原始農業文化的發展期,進入了耜耕農業階段,文化景觀的格局與興隆窪文化基本一致;
紅山文化時期,原始農業文化第一次繁榮,流域東南部形成了區域文化景觀的中心,文化在空間既集聚又擴散,北部的
西拉沐淪河和烏力吉沐淪河流域都有大量的紅山文化遺址的發現。
2)大約在4.8kaB.P.左右,紅山農業文化衰退,小河沿文化產生。雖然小河沿文化與紅山文化之間具有一定的承襲關係,但文化發生了衰退。
3)在4.1kaB.P.左右,
夏家店下層文化興起,本區進入了
青銅器文化時代,史前農業發展到較高階段。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址集中分布在今天的
科爾沁沙地以南的黃土丘陵台地區,而北部的西拉沐淪河和烏力吉沐淪河流域基本沒有發現該文化遺址的分布。
4)夏家店下層文化在3.3~3.2kaB.P.左右逐漸被
夏家店上層文化取代,西遼河流域發生了文化的轉型,畜牧業文化在本區第一次盛行,文化遺址的分布範圍超過了夏家店下層文化。
5)戰國西漢時期,中原農業人口北上,農業文化與畜牧業文化發生融合,在燕秦
漢長城以南、燕山以北形成農牧交錯的文化景觀。東漢唐末農牧交錯的文化景觀南移,西遼河流域形成典型的畜牧業文化景觀。公元10世紀初,隨著遼王朝的建立,大量的農業人口遷入西遼河流域,燕山以北至大興安嶺東南麓之間形成廣闊的農牧交錯的文化景觀。金至明永樂年間,西遼河流域農業文化逐漸衰退,農牧交錯的文化景觀逐漸向南遷移,至明永樂年間,畜牧業文化景觀占據整個西遼河流域,一直延續到清初。
6)清初至鹹豐年間,清朝對西遼河流域採取了放墾和
招墾相結合的政策,農業文化緩慢北上,至鹹豐末年,本區南部形成了農業文化景觀區,中部為典型的農牧交錯帶文化景觀區,北部依然是畜牧業文化景觀區。清末至近代,本區實行了
移民實邊的放墾政策,農業人口大量遷入西遼河地區,農業文化景觀區北界也推移到今翁牛特旗南部敖漢旗中北部一線。此線以北至大興安嶺東南麓之間形成典型的畜牧業文化景觀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