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安高腔
- 起源:弋陽腔、婺劇
- 發源地:浙江省衢州
- 傳統曲目:《槐蔭樹》、《合珠記》
簡介,起源,成長,淵源及演變,唱腔結構,
簡介
起源
西安高腔起源於民間,流行於民間的戲曲藝術,有《槐蔭樹》、《合珠記》、《蘆花絮》等一批傳統劇目。它原來僅以鑼鼓伴奏,清道光後與崑腔、亂彈合班演出,受崑山腔和亂彈腔的影響,在保留原音樂特徵的前提下加入管弦、昆笛、板胡、提胡等樂器,也有了簡單過門。現存的西安高腔唱腔上"大吼大叫",表演上"大蹦大跳",舞美上"大紅大綠",樂器上"大鼓大號",鄉土氣息濃厚,在劇目、行頭、唱法、行當體制、演出程式等方面基本上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古南戲的風貌,對南戲研究具有重大意義和價值。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
成長
近代以來,因戰亂不斷,西安高腔流散於民間。解放後,地方政府對西安高腔進行了搶救,保存了大量相關資料,上演了部分劇目。但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速,西安高腔觀眾流失嚴重,人才稀缺,出現青黃不接的局面,再次面臨新的生存危機,這一狀況迫切需要有關方面加以重視,認真對待。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西安高腔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柯城區 航埠鎮的嚴村是遠近聞名的文化特色村,是“西安高腔”的發源地,2005年嚴村的西安高腔被申報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劇目,07年建造了占地640平方米的村農民文化中心,用以文化遺產的搶救與保護。
淵源及演變
以弋陽腔為代表的高腔,淵源是比較清楚的:宋元時期的南北曲,孕育了高腔音樂。從史料和所演劇目等方面,都能看出宋元南曲與高腔之間的淵源關係,此外,在演唱方式和伴奏形式上,高腔的“幫腔”及打擊樂伴奏和南曲“一唱眾和”及“不被管弦”也有一定的淵源關係。高腔在對宋元南曲有一定承襲的同時,對元代北曲也有多方面的吸收。
高腔在流傳的過程中,運用徒歌加眾和的演唱形式,和當地的民間音樂相結合,改腔換調,趨於自由化。經過長時間的流變,高腔在各地的支脈變遷很大,它們與各地的民間音樂都有不同程度的結合,因而形成各地不同音樂風格的高腔。明中期至清前期是高腔歷史上的黃金時期,但到乾隆年間,梆子、皮簧等花部戲曲興起,高腔在總體上呈衰落趨勢,即便如此,仍有十餘種高腔存留於南方各地,以川劇高腔、湘劇高腔、祁劇高腔和贛劇高腔較有影響。
唱腔結構
高腔音樂的外部形式特徵高腔音樂的外部形式特徵,可概括為三個字:幫、打、唱。幫,指後台幫腔。打,指打擊樂伴奏。唱,指除幫腔之外的腳色之唱。與崑腔、梆子腔、皮簧腔相比,高腔較為獨特的演唱形式“幫腔”自然比較突出,傳統高腔的幫腔由擔任打擊樂伴奏的樂隊演唱,通常是由鼓師領幫,眾樂手齊唱。從戲劇的角度看,幫腔有著渲染戲劇氣氛、表現人物內心情感等作用。
高腔唱腔同崑腔一樣,同屬於曲牌聯套體。高腔唱腔還有一個特點,即“滾唱”。滾唱又稱滾,其形式及其在唱腔中的位置都比較自由,常常是對偶句的形式,也不乏長短句。在高腔中,與南北曲曲牌格律(字句格式)完全符合的曲牌已經很少,許多曲牌的體式相當靈活,甚至有些曲牌因“加滾”而與原曲牌格律完全對不上。滾唱在高腔中的意義不僅局限於對曲牌限制的突破,它對高腔的“自由化”也有著很大的影響。
高腔唱腔在腔調組織上運用了“樂匯拼組”的方法,所謂樂匯拼組,即以樂匯之類音調片斷為基本材料,再根據具體所唱文詞的字句格式把這些材料拼組起來——不同“樂匯”拼組成一個個腔句,不同的腔句再拼組成一個個的曲段、曲牌。
高腔諸劇種所用的板式也各有特點。川劇高腔的“一字”,清唱時用節拍自由的散板,幫腔則為一板三眼,唱與幫之間形成節奏對比。湘劇高腔則常以出現切分節奏為特色,形成正規節奏與切分節奏的交替。而浙江諸高腔則往往一種板式運用到底,但在速度上卻有或緊或慢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