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一般指本詞條

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是西南交通大學二級學院,其前身是唐山鐵道學院鐵道運輸系,1956年恢復建系。1998年6月,學校組建了交通運輸學院。

根據2016年8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5個系,本科專業5個,有博士後流動站1個,一級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二級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二級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雙聘),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畫“萬人計畫”教學名師1人,國家教學名師獎獲得者2人,在校本科生1700餘人,碩士和博士研究生1300餘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
  • 英文名: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 Southwest Jiao Tong University
  • 創辦時間:1956年
  • 類別:二級學院
  • 知名校友:劉志軍
  • 博士後流動站:1個
  • 博士點:4個(一級1個+二級3個)
  • 碩士點:8個(一級3個+二級2個+工程3個)
  • 雙聘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
  • 現任院長彭其淵
  • 地址:成都市二環路北一段111號
  • 主管部門西南交通大學
歷史沿革,辦學條件,師資力量,院系設定,教學建設,學科建設,學術科研,科研中心,科研成果,學術資源,合作交流,文化傳統,標識,文化活動,現任領導,

歷史沿革

西南交通大學運輸工程系其前身是唐山鐵道學院鐵道運輸系,1956年恢復建系。
1984年,獲運輸管理工程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
1985年,更名為運輸工程系。
機構設定機構設定
1986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同年被批准為鐵道部重點學科。
1991年,被批准與校內相關學科共同建立鐵、公、水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
1998年6月,學校組建了交通運輸學院。
1999年11月,交通安全工程技術實驗室準成為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2001年12月,數位化城市交通綜合實驗室成為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2006年5月,為了適應現代物流發展及人才培養需要,學校以交通運輸學院物流工程係為基礎,成立了全國“211工程”建設重點大學中的首個物流學院。
2007年,綜合交通運輸智慧型化工程實驗室經四川省科技廳批准成為國內第一個綜合運輸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2010年,經四川省發改革委正式批准,綜合交通運輸智慧型化實驗室成為綜合運輸四川省工程實驗室。10月,在學校“凝聚學科力量、強化學科特色、提高學科水平、增強學科競爭力”的發展戰略指導下,交通運輸學院和物流學院整合組建了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
2012年,綜合交通運輸智慧型實驗室正式經國家發改委批准列入國家高技術產業發展計畫,成為國內唯一的綜合交通運輸領域的國家級創新平台。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根據2016年8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雙聘),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畫“萬人計畫”教學名師1人,國家教學名師獎獲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1人、四川省“百人計畫”2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3人,博士生導師29人,教授近30人,副教授50餘人,兼職和客座教授 40餘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雙聘):何華武
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畫“萬人計畫”教學名師:彭其淵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楊飛
四川省“青年百人計畫”入選者:江欣國等
國家級教學名師:羅霞彭其淵
國家級教學團隊:行車組織教學團隊(彭其淵)、交通工程教學團隊(羅霞)
四川省教學名師:羅霞
四川省教學團隊:交通工程教學團隊(羅霞)、交通運輸組織教學團隊(彭其淵)

院系設定

根據2016年8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5個系,本科專業5個。
院系設定
運輸工程系
交通工程系
安全工程系
物流工程系
物流管理系
---
資料來源:
專業設定
交通運輸
交通工程
安全工程
物流工程
物流管理
---
資料來源:

教學建設

根據2016年8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有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3門,國家視頻公開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7門,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國家卓越工程師培養試點專業2個,國家創新人才改革試點專業1個,四川省特色專業1個,四川省品牌專業1個;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人才培養基地4個;主編國家級規劃教材9部,鐵路及物流特色教材50部;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四川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3項。
國家級特色專業:交通運輸、交通工程
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交通運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交通運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交通運輸
國家卓越工程師培養試點專業:交通運輸、交通工程
國家創新人才改革試點專業:交通運輸
四川省特色專業:物流工程
四川省品牌專業:物流管理
國家精品課程:行車組織、貨物運輸組織、交通管理與控制
省級精品課程:站場及樞紐、旅客運輸組織、運輸組織學、現代物流學、交通管理與控制等
省級人才培養基地:
四川省交通安全信息技術本科人才培養基地
四川省智慧型交通人才培養基地
中國鐵路總公司高速鐵路運輸組織本科人才培養基地
四川省交通運輸人才培養基地
資料來源:
教學成果:
名稱獲獎類別
打造專業優勢平台,最佳化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創新性工程型交通運輸專業人才
2009年教育部第六屆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資料來源:

學科建設

根據2016年8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博士後流動站1個,一級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二級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二級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
博士後流動站:交通運輸工程
一級博士學位授權點: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
二級博士學位授權點:交通工程、系統工程、物流工程
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系統科學、安全科學與工程、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
二級碩士學位授權點:物流工程、交通工程
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交通運輸工程、安全工程、物流工程

學術科研

科研中心

根據2016年8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1個,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2個,教育部研究生創新基地1個,省級人才培養基地4個。
四川省重點實驗室:綜合運輸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數位化城市交通綜合實驗室、交通安全工程技術實驗室
教育部研究生創新基地:教育部交通運輸工程研究生創新基地
科研中心
交通運輸與自動化研究所
交通工程研究所
供應鏈金融服務創新研究所
交通運輸安全研究所
旅客運輸研究所
西南交通大學物流研究院
交通運輸信息技術研究所
系統工程研究所
西南交通大學包裝研究檢測中心
運輸經濟與政策研究所
綜合運輸研究所
列車運行圖編制研發培訓中心
物聯網技術與套用研究所
城市公共運輸研究所
人機工程及交通運輸安全技術開發中心
城市軌道交通研究所
交通運輸與智慧型化技術開發中心
---
資料來源:

科研成果

根據2016年8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先後承擔了包括國家“863”計畫項目、國家“十二五”科技攻關項目等在內的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課題200餘項,獲得了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內的國家級和省部級科技成果獎30餘項。在計算機編制列車運行圖、調度指揮、智慧型交通、現代化物流等方面的研究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2015年,圍繞綜合交通運輸智慧型化信息樞紐關鍵技術、智慧型列車運行圖編制、高速鐵路調度指揮、城市智慧型交通關鍵技術、綜合交通運輸安全保障關鍵技術、智慧型物流系統關鍵技術等領域承擔了國家級項目8項,省部級項目23項。
2015年承擔的國家級項目統計表
項目名稱項目類別
基於服務與負荷分析預測的移動雲計算資源最佳化管理關鍵技術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考慮火災動態影響的捷運車站疏散設施系統最佳化配置理論與方法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大都市區物流企業區位選擇模式及演化機理研究:以成都為案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基於潛在衝突貝葉斯推理的高速鐵路列車運行圖反饋最佳化理論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低碳導向型城市交通系統最佳化與管理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捷運車站客流立體疏散鏈路約束機制與疏導策略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基於大數據的城市區域機動車運行排放引發的PM2.5實施治理研究
國家級人文社科項目
生態文明與產業轉移雙重約束下西部綜合運輸系統演變及最佳化研究
國家級人文社科項目
區域危險廢物綠色物流系統構建與網路設計研究
教育部
異質交通流車隊離散模型及其在信號協調控制中的套用研究
教育部
災難救援供應鏈的結構模式與運行機制研究
科技部
資料來源:
科研獲獎統計表
獲獎項目名稱獎項類型授獎機構
獲獎項目名稱
獎項類型
授獎機構
區域綜合交通網規劃方法與套用
科學技術二等獎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基於綜合運輸體系的區域運輸通道規劃及配置研究
科學技術三等獎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城際鐵路客運量預測方法及套用研究
科學技術三等獎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基於綜合運輸體系的區域運輸通道規劃及配置研究
科學技術三等獎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膠濟客運專線擴能提效研究
鐵道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中國鐵道學會
動車組檢修計畫最佳化關鍵技術及套用
鐵道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中國鐵道學會
鐵路網貨流分析與網路配流系統
鐵道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中國鐵道學會
高速鐵路列車運行圖模擬仿真系統
北京鐵路局科技進步二等獎
北京鐵路局
區域綜合交通網規劃方法與套用
科學技術二等獎
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
鐵路運輸通道合理分工與能力運用最佳化
科技進步三等獎
四川省科技廳
資料來源:

學術資源

  • 學術期刊
交通運輸工程與信息學報》是2002年經國家科委及國家出版總署和教育部聯合批准創辦的學術性新刊物。期刊由教育部主管,西南交通大學主辦,交通運輸學院承辦。《交通運輸工程與信息學報》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統計源資料庫、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光碟版)、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全文版)、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全文版)、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全文收錄,並於2009年被遴選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2011-2012年RCCSE學術期刊分學科排行榜——交通運輸工程A類期刊。
交通運輸工程與信息學報交通運輸工程與信息學報

合作交流

合作國家和地區合作國家和地區
根據2016年8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與日本山梨大學共建交通景觀實驗室,利用近紅外光譜儀、血壓計、心率測量器、皮膚溫度計等一系列生理指標測量儀器對實驗者在實驗中觀察交通景觀圖像時所產生的腦部血液濃度變化、血壓變化、心率變化、皮膚溫度變化等生理反應進行實時數據採集和記錄。與四川省安全科學技術研究院聯合共建駕駛員職業適應性檢測中心,依託我院的自研實驗系統”駕駛適應性檢測系統”進行駕駛員適應性方面的檢測和研究工作。與中鐵二院共建綜合運輸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中鐵二院研究中心和西南交通大學中鐵二院集團交通運輸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

文化傳統

標識

  • 院徽
院徽院徽
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院徽以學院“立足軌道交通,面向綜合運輸,服務經濟建設”的指導思想作為設計理念,以學院英文名稱(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的首字母STL為設計素材,結合學院綜合的學科特色,採用多元素變形的方法將學院英文簡稱組合在一起,體現了鮮明的學科特色和團結和諧進取的學院精神。
1、院徽主體中“S”代表“School”,“T”代表“Transportation”,“L”代表“Logistics”,形象一目了然,具有學院代表性。
2、院徽中藝術形“S”代表蜿蜒的交通網路。圖形美觀,構圖和諧,體現“立足軌道交通,面向綜合運輸”的理念。同時也與“Southwest”的學校首字母相呼應。
3、院徽主體整體呈盾牌形狀,不僅仿照校徽形狀,與其配套,更結合我院的特點和實際情況,體現了以安全可靠的交通網路為基礎,開展交通、運輸、物流、安全等領域和方向的科研與教學。
4、整體設計的深藍色不僅與交大藍呼應,也表示我院在服務經濟建設、開展科學研究、推動學院發展的過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5、主題外圍以圓形院徽為基準,體現學院和諧團結之意,採用華文行楷標準字型,使用中英兩種 “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提寫學院全稱。

文化活動

根據2016年8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舉辦了2016迎新暨元旦晚會、"選擇與成長"德邦全國校園巡迴講座、社會實踐活動等活動,組織學生參加了2016國際學生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大會等學術交流活動,西南交通大學第四屆運動舞蹈大賽、西南交通大學第十九屆國標舞大賽等活動競賽。
學術交流學術交流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院長
副院長
劉曉波
常務副院長
院黨委書記
院黨委副書記
李國芳
副院長
資料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