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源於1896年在山海關鐵路官學堂成立的土木工程系,土木工程專業是我校1896 年創辦時最早設立的專業,1949 年以前學校培養的畢業生中,土木學生占到了67%。1896年,西南交通大學的前身
山海關鐵路官學堂誕生,學校當時僅設有土木工程系,於1897年春在天津招收了第一屆學生20名,這是我國高校成立最早的土木工程系,西南交大也由此成為中國近代土木工程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發祥地。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土木工程系已設定了鐵道工程、構造工程、水利工程、衛生工程、建築工程等五個專業。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
重慶大學、
清華大學、
哈爾濱鐵道學院的鐵道工程專業部分師生調入該校
土木系。1958年,學校在鐵道建築系(原土木系一部分)創辦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專業,1974年,又在鐵道工程系新設航空測量專業。1990年,學校開始將分屬土木、地質、測繪學科的系、所、中心整合成立土木工程學院。
2018年10月26日,被教育部遴選為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院(系)之一。
學院歷史
土木工程專業發展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1.創建和蜚聲海內外時期(1896-1949) 1)創建背景——鐵路工程建設
該校在
1896年建校時就設定了土木工程專業(時稱鐵路工程科),培養鐵路專門技術人才。於1900年3月首屆學生37人完成學習(結業20人、畢業17人),這
是中國最早培養的土木工程學科專門人才,其中張浩然、徐士遠等五位畢業生輔佐我國鐵路工程奠基人
詹天佑先生,憑藉自己的力量,建成了中國人自己勘察設計的鐵路——京張鐵路。該校歷屆畢業生在我國鐵路建設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事實證明:依靠自力更生和知識引進,中國能夠為滿足鐵路建設需要,成功地培養出自己的鐵路工程師。
山海關鐵路學堂不僅是該校的前身,而且在我國工科大學教育創業史上有其應有的地位,成為中國近代土木工程教育的發源地。2)辦學模式——歐美模式
自學校創辦起,借鑑歐美高等學校的辦學模式,開設了鐵路工程科、礦冶工程科、機械工程科等,以培養高級建設人才為目標,學制4年,並制定相應的教學計畫、教學內容;採取知識引進的辦法,主要課程聘請外籍老師,以英語授課。該校於1905年更名為
唐山路礦學堂,於1907年4月,制定了《山海關內外路礦學堂章程》,1910年制定了《唐山路礦學堂設學總綱》14條。規定本科生必須撰寫畢業論文,影響深遠,它使課程學習同研究工作相結合,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工程問題的能力,使該校的畢業生從1911年起便達到世界公認的工科大學畢業生的水平。
唐山路礦學堂是我國學校中最早設立畢業論文教學環節的學堂之一。3)名師濟濟、成績斐然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同年7月,該校更名為唐山鐵路學校,1913年9月,又更名為唐山工業專門學校。鐵路工程科更名為土木工程科。這時,
學校教學名師濟濟、教學成績斐然。典型的是出現了該校辦學歷史上著名的“五老”(有該校教授中第一位中國人
羅忠忱,有從國外留學歸來的老先生伍鏡湖、
李斐英、
顧宜孫、
黃壽恆),他們把自己的畢生國內貢獻給了這個學校,是學校教師的核心。此外,還有對該校發展有重大建樹和影響並馳名中外的橋樑專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茅以升(於1916年畢業於該校)。老教師們學識淵博、嚴以律己、嚴格要求、一絲不苟,在他們言傳身教的影響下逐漸形成了該校“
刻苦鑽研、樸素崇實、愛國愛校、嚴謹治學”的優良校風,一直沿襲至今。
該校的教學成績名列前茅。1916年,教育部舉辦全國專科以上學校成績展覽,有71所高等學校的優秀學生的試卷、論文參展,經專家評定,該校名列榜首,獲教育部的優秀獎狀,獲獎“竢實揚華”匾額一塊。1917年,交通部對全國鐵路實習生進行統考,唐山工業專門學校以錄取人數最多、個人分數最高名列榜首。
該校自1913年在原土木工程系基礎上增設礦冶系,1937年增設鐵道管理,1946年將礦冶系分為採礦系和冶金系,同時增設建築系,辦學規模不斷擴大。這一時期,該校畢業生中有三分之二畢業於土木建築工程,且是按大類培養的。
2.調整充實發展壯大時期
1951年建築系改為結構系,1952年國家為整合教育資源,大力發展高等教育,培養急需專業技術人才,對全國高校進行了院系大調整。該校原土木系改為鐵道建築,結構系改為橋隧系,將採礦系調整到
北京礦業學院(現
中國礦業大學),將冶金系調整到
北京鋼鐵學院(現
北京科技大學),將化學系調整到
天津大學,將材料系調整到
北京鐵道學院。可見,
該校對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1956年各專業由四年制改為五年制。1957年增設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1958年鐵道建築系增設
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專業。1981年鐵道系與橋隧系合併為鐵道工程系,1983年分為土木工程系、
航空攝影測量與地質工程系。
1994年經整合成立土木工程學院,下設道路與鐵道工程、橋樑工程、地下宮、建築工程、岩土工程、地質工程、測量工程七個系和工程製圖、建築材料、結構力學、流體力學四個直屬教研室及建築勘察設計院和結構工程、風工程、岩土工程、離心機四個試驗中心。
3.開拓進取再創輝煌時期
1995年,該校將原鐵道工程、橋樑工程和隧道工程合併為
交通土建工程專業,將工業與民用建築工程、土建結構工程、岩土工程合併為
建築工程專業;1996年至今,
在全國率先繼續推行按大類培養(全國其它重點高校於1998年以後實行按大類培養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將原交通土建和建築工程合併為一個土木工程專業,並延展至道路工程、市政工程、機場工程和水利工程領域。
1996年,學院成為辦學實體,統一調配教學科研資源,還設有測繪工程、地質工程、地理信息系統、遙感科學與技術4個本科專業,成為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有力支撐。
綜上所述,該校土木工程專業從19世紀末開辦至今,歷經了清朝末期、
辛亥革命時期、國民黨統治時期和新中國建立和改革發展時期;從最初服務於鐵路建設和管理部門,經幾代人的不斷發展拓展到工業與民用建築、道路交通、市政工程等其它土木工程專業領域;從最初單一的本科教育發展到本——碩——博等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為國家培養了大批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其中有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勘察設計大師近30人(其中上世紀1949年前培養的竺可楨、茅以升、林同炎等,有50年代培養的
王三一、施仲衡等,有60年代培養的王夢恕、
史玉新,80年代培養的
徐恭義等)。這在我國近代高等教育史上處於領先地位。
歷屆英才
百年土木樹人百年,長期的辦學歷程鋳就了“唐山土木”嚴謹治學、嚴格要求的優良傳統,更培養出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物候學家竺可楨、美國“預應力混凝土先生”林同炎以及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汪菊潛、周惠久、張維、劉恢先、嚴愷、林秉南、林同驊、施仲衡、王夢恕…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名揚海內外的學界泰斗,工程權威。經過一代又一代土木人的不懈奮鬥,土木工程學院以其卓越的成就,雄厚的實力,享譽中外。
學院架構
目前,學院下設道路與鐵道工程、橋樑工程、地下工程、岩土工程、建築工程、交通土建工程6個系,土木工程製圖、建築材料、結構力學、水力學4個教研室,防災減災研究所、茅以升橋樑研究所、深水大跨橋樑研究中心、長大特殊隧道研究中心4個研究所(中心)。
辦學規模
學院現有土木工程一級學科授予權、國家級重點學科2個(橋樑與隧道工程、道路與鐵道工程),國家級重點學科培育計畫1個(岩土工程),省部級重點學科1個(結構工程),博士後流動站2個(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師資力量雄厚,教師中有博士學位的占77%,其中“千人計畫” 3人,“長江學者”2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青年千人”1人,形成了以院士、千人、長江、傑青為核心,核心課程責任教授為主幹,以具有國際教育背景的中青年教師為後備、主幹課程教學團隊為主體的優秀師資隊伍。
學院構建了高水平“123”重點科研平台體系與“2+1”國家實驗教學平台體系。即1個國家級研究平台——“陸地交通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2個教育部平台——“高速鐵路線路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四川省重點平台——“抗震工程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道路工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和“風工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2個土木工程國家級實體教學中心——“土木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西南交通大學—中鐵二院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1個土木工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目前,土木工程學院實驗室平台在數量和質量上位居國內大學前列,硬體實力達到全國頂尖,研究成果豐富,學術影響力巨大,為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發展前景
九十年代以來,學院取得了大量高水平研究成果,共獲得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實現了我校該類科技成果獎勵零的突破),25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7項),省部級各項獎勵100餘項,國內各大學會--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中國鐵道學會及中國公路學會等科技獎勵130餘項。2005-2015年,土木工程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獲批數量穩步增長,共獲批194項。其中,2014年獲批基金總量排名躍升為國內高校土木工程學科第二名。
學院一貫重視科學研究,以科研促進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成果直接服務於國民經濟建設。學院教師承擔了一大批高級別科研項目,在相關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以及鐵路、公路、水工、城建、市政等不同工程領域的高新技術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高水平研究成果,年科研經費已超過5000萬元,多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和各類省、部級獎,推動了科技創新和團隊建設。土木工程學院堅持對外合作與交流,先後同國內外許多學校、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在學術交流、人才培養、聯合辦學和科研協作方面,取得豐碩成果。
“竢實揚華,自強不息”,學院師生將繼續弘揚土木精神,瞄準世界科技前沿,繼往開來迎挑戰,銳意進取鑄輝煌。